【新版】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光的传播》教案

1.2光的传播 教学设计
课题
光的传播
单元
光与彩
学科
科学
年级
五上
学习
目标
1、在观察活动中,发现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
目标解读:围绕着光在自然环境中、生活情境中传播路径上的共同特点进行讨论,提出问题。通过光穿透烟雾、穿过小孔等活动,发现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2、在教师的指导下,初步学会设计、安装和制作适宜的实验装置,观察与发现光在空气中的传播路径。
目标解读:能够用手电筒、橡皮泥和三张硬卡纸,做光穿过小孔的实验。设计实验时,要确保三张硬卡纸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中间的小孔位置也要相同,即三张硬卡纸上的小孔能够重合。通过实验发现光在空气中的行进路径是一条直线。
3、通过对光在空气中传播现象的研究与发现,体验科学探究活动的乐趣,乐于跟同伴分享与合作。
4、认识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的特征。
5、设计实验,观察与发现光在空气中的传播路径。
重点
认识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的特征。
难点
设计实验,观察与发现光在空气中的传播路径。
电热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复习导入
1、你都知道哪些自然光源
2、你都知道哪些人造光源?
3、为什么说月亮不是光源?
思考并回答问题
激趣导入
讲授新课
活动一:推测光的传播路径
观察下面几幅图片,描述一下你观察到的现象,尝试对这些现象做出解释。
分析: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夜晚车灯、城市上空的霓虹灯或激光灯射出来的光线都是一根根笔直的活动光束;从树林和云层中穿过的光束是直的。这些现象都说明光的传播路线是一条直线,而不是弯曲着的。
结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活动二:研究光在空气中的传播
1、研究光在烟雾中的传播。
实验目的:验证光沿直线传播的规律。
实验猜想: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实验材料:玻璃容器、几支线香、激光笔。
实验步骤:
(1)把几支点燃的线香放入透明的玻璃容器内,盖上盖子。
(2)待充满烟雾后,打开激光笔,并使光束从各个方向射入玻璃容器,观察光束在烟雾中传播的现象。
ESBLS菌实验现象:在烟雾中有一条直直的光线。
实验分析:看见光才能察觉光,若没有烟雾,光沿直线传播,就看不到光。制造烟雾后,会发生丁达尔现象,即光束穿过烟雾会有少量光发生散射,从而能看到光的轨迹。
结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播放视频:光的直线传播实验
2、研究光在空气中的传播。
实验目的:验证光沿直线传播的规律。
实验猜想: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实验材料:硬卡纸、橡皮泥、手电筒。
实验步骤:(1)剪三张同样大小的硬卡纸,在每张硬卡纸中间挖个小孔。
(2)用橡皮泥固定硬卡纸,使它们保持直立。每两张硬卡纸间隔约15厘米,排成整齐的一列,使硬卡纸的小孔在同一条直线上。
(3)把手电筒放置在第一张硬卡纸前面一定的距离,让手电筒正对小孔把光躲进去。左右移动硬卡纸,观察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看见手电筒发出的光。
实验现象:只有三张硬卡纸的小孔在同一条直线上时,才可以在对面看到手电筒发出的光。
黑猎蝽
实验分析:当三张硬卡纸上的小孔在同一条直线上时,手电筒正对第一张硬卡纸上的小孔把光射进去,光线能够到达最后,这说明手电筒射出的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要点提示:三张硬卡纸的形状、大小一样,小孔的位置相同,硬卡纸直立时要与桌面垂直。
结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3、根据光的直线传播现象,选择正确答案。活动手册
(1)射击瞄准时,光的传播路径是(B
A. 人眼→ 准星→ 靶标
B. 靶标→ 准星→ 人眼
C. 人眼→ 准星→ 靶标
(2)皮影表演时,光的传播路径是(C
A. 皮影人偶→ 幕布→ 人眼
B. 光源→ 皮影人偶→ 幕布
C. 光源→ 皮影人偶→ 幕布→人眼
活动三: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
观察下图,他们排整齐了吗?你是如何判断的?
分析:1、由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因此光线遇到物体阻挡后会在物体后方形成影子。在阳光下,同一时间、同一地点物体的影子的方向是相同的,从图中可以看到,每一排的影子都重合在一条直线上,根据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可以判断他们排整齐了。
2、我们能看到各种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它们能将光源的光线反射进入我们的眼睛。所以根据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当我们只看到最前方同学时,说明最前方同学将后方所有同学反射过来的光线全部挡住,此时说明队伍排整齐了。若能看到后方的同学,则说明队伍不整齐。
活动四:小孔成像
1、墨子的发现。
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学者墨子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光从门上的小孔射进来,会在对面的墙上形成外面景物的倒像。这种现象被称为“小孔成像”,它的原理就是光沿直线传播。
    当物体到小孔的距离小于小孔到屏的距离时,成放大的倒像;当物体到小孔的距离大于小孔到屏的距离时,成缩小的倒像;当物体到小孔的距离等于小孔到屏的距离时,成与物体等大的倒像。
播放视频:小孔成像
2、做小孔成像实验。
实验目的:探究小孔成像的原因,进一步认识光沿直线传播的规律。
实验材料:半透明塑料膜、纸杯、橡皮筋、蜡烛。
实验猜想:能看到上下颠倒的成像。
实验现象:在半透明塑料膜上形成一个上下颠倒、左右相反的像。
实验结论: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沿直线传播。排油烟气防火止回阀
3、分别从蜡烛火焰顶端A和底部B画直线至小孔并延伸,解释小孔成像为什么是倒立的。活动手册
我的解释:菜罩因为光沿直线传播,烛焰上部发出的光沿直线通过小孔,照在半透明塑料膜的下部,烛焰下部发出的光通过小孔照在半透明塑料膜的上部,所以在半透明塑料膜上形成一个倒立的像。
对教师所提问题展开回答。
分组实验并记录
温故知新勤思考,聚集焦点解新疑。
科学探索求真知,名师点拨解疑难。
拓展延伸
丁达尔效应
播放视频《丁达尔效应》
拓宽领域探新知,知识运用巧迁移。
课堂练习
胎毛画
幻灯呈现
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
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 光与彩
第1课 光源
1、自己可以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太阳、开启的电灯、点燃的蜡烛都是光源,它们能自己发光。
2、按照光源的特征,可以将光源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3、自然光源是大自然中不被人类掌控与操作、没有经过加工和改良的光源,比较常见的有太阳、雷电、萤火虫、发光水母等。
人造光源是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科技的发展而人工制造出来的光源。按出现的先后顺序,人造光源有点燃的火把、油灯、蜡烛,开启的电灯(白炽灯、荧光灯、发光二极管)等。
4、判断某种光源是自然光源还是人造光源,关键是判断某种发光体是否经过人类的加工与改良。
5、可见的“发光体”分为两类:光源与反光物体。
6、生活中有许多物体会发光、判断物体是不是光源要看物体是自己发光还是因为有其他发光体存在而发光。玻璃幕墙和月亮发光是太阳导致的,水面发光是月光导致的。所以,它们都不是光源。
7、蜡烛发光过程:点燃烛芯,蜡油受热熔化,熔化的蜡油随着烛芯燃烧,发光发热,蜡烛变短。
8、细钢丝发光现象:通电时,细钢丝发热,逐渐变红发光。
9、光是一种能量。从蜡烛和细钢丝发光过程中,我们可以知道光源发光是需要能量的。
第2课 光的传播
1、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
2、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学者墨子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一光从门上的小孔射进来,会在对面的墙上形成外面景物的倒像。这种现象被称为“小孔成像”
第3课 光的反射
1、光线照射到物体表面后会折返,这种现象叫作光的反射。
2、几乎所有的物体都可以反射光。
3、不同物体表面反光效果是不一样的,"物体表面越光滑反光效果越好,如镜子、平静的水面、玻璃表面、有抛光的金属面等。
5、潜望镜是利用光的反射现象设计制作。
6、光从太阳或火焰发出,照射到物体上,被物体反射后进入人眼,人因此看到了物体。
第4课 七光
1、太阳光是由多种光混合而成的。
2、雨后彩虹的形成与阳光有关系。利用镜子、水雾和三棱镜可以制造“彩虹“。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02:20:5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19274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小孔   物体   光源   实验   发光   现象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