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舶来品”与“中原制造”说——试论汉晋出土的掐丝、金粟带扣

【史学理论】Historical Theory
052Vol.135
“舶来品”与“中原制造”说
潜流湿地
……………………………——试论汉晋出土的掐丝、金粟带扣
刘燕
(北京服装学院,北京…100029)
摘 要:汉晋时期的掐丝、金粟带扣因其精美的形制、精湛的装饰工艺以及其流行的时代,引来人们的诸多猜想,其中争议最多的就是它的来源问题。文章试借前人专家学者观点对带扣来源的“舶来品”和“中原制造”两种说法进行阐述,并在此基础上推测这种带扣可能为外来工匠或被传授外来技法的中原工匠所制作,且具有域外风格的“中原制造”品。
电梯井防护门
关键词:带扣;舶来品;中原制造;掐丝;金粟目前国内外考古发掘出土的汉晋掐丝、金粟带扣总计5件,分别出土于新疆焉耆的西汉墓[1]、大连营城子的东汉墓[2]、朝鲜平壤石岩里的东汉墓[3]、安徽寿县东汉刘延墓[4]以及湖南安乡西晋刘弘墓[5]。这几件带扣的装饰手法和纹饰极其相似,可能是出自同一地
一叶荻、同一批工匠之手。而目前国内学者就出土的这类带扣的来历问题主要有两种倾向,一种是域外“舶来品”,一种是“中原制造”仿制品。一方面这种采用掐丝、金粟工艺制作的带扣,其形制和工艺都充满了异域的味道,与中国传统风格相异。另一方面汉晋时期中外文化交流频繁,陆上、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加之先秦时就已存在的欧亚草原之路,使得民族与民族之间交流的距离缩小,文化上得以相互吸收、融合,这也就使得带扣的来源变得更加复杂了。
cadjohns>气门摇臂1 “舶来品”之说
汉晋所出的掐丝、金粟带扣究竟为“中原制造”还是“舶来品”?首先应明确带扣的来历。孙机先生认为这种前椭后方类型的带鐍为匈奴、东胡革带的扣具,且同类型的带扣在准格尔旗西沟畔战国墓、呼伦贝尔盟陈巴尔虎旗完工西汉鲜卑墓以及内蒙古土默特左旗讨和气墓均有出土[6],只是装饰题材与材质有所区别。另外,有学者认为平壤与营城子出土的带扣为高规格具有匈奴艺术风格的文物,系乌桓盗掘匈奴大墓之物,后流传至两地,而非汉地所有;焉耆所出土的带扣其制作者为东迁新疆天山的乌禅幕工匠,是他们将中亚的黄金工艺传入到天山南北的[7]。也就是说这几例带扣的形制实质源于匈奴、鲜卑等草原民族,有别于中原革带使用的带钩。而从制作工艺上讲,带扣上所使用的掐丝、金粟工艺最早见于两河流域乌尔王陵
(公元前2600)所出的一件黄金匕首上[8],其后,在北亚的阿尔赞国王谷,以及中亚阿富汗的黄金之
丘以及南亚古印度都出土过类似工艺的金饰。在我国最早使用这类工艺的例子是广州象岗山南越王墓(公元前122)出土的金花泡。而孙机先生认为它们是西方工艺品,极有可能非本土制作[9]。那么,可以试想掐丝、金粟的制作与焊接工艺的技术门槛较高,在汉以前及汉晋时期中原以外的域外地区金属工艺已相当成熟,故有理由怀疑这几例带有匈奴艺术风格的带扣可能为“舶来品”,并经欧亚草原之路或丝绸之路由北方传入中原。
2 “中原制造”之说
四头精雕机
再回到带扣的形制问题上,前文提到其形制是具有匈奴艺术风格的,但带扣上的纹饰尚未论其归属,各考古报告都言“龙纹”金带扣,而有的考古报告描述龙纹上似有翼[10],且细查龙纹还有单角双角之分,这不得不让人联想起流行于汉代的“天禄”“辟邪”两种神兽。它们一般刻有双翼,常作为镇墓兽成对出现,双角者为天禄,独角者为辟邪[11]。那么,这几件带扣中的龙纹是否与“天禄”“辟邪”存在联系呢?有学者认为汉代以来的龙与狮首翼兽相互影响,同时改变着它们各自的形象,这种改变一方面体现在“天禄”“辟邪”的“龙化”,一方面是“龙”增添羽翼,两者很容易相混[12]。龙纹是中国艺术的典型主题,“天禄”“辟邪”虽源于中、西亚,但与中、西亚的狮首格里芬或带翼狮子在造型上有所不同,况且其名称被赋予了“中国化”的寓意,应当是经过改造的本土化产物。如此看来,“天禄”“辟邪”与同时期龙的造型相混应该是外来文明与汉文化融合之初出现的现象,故这
作者简介:刘燕(1992—),重庆人,北京服装学院艺术理论系硕士,研究方向:服饰文化研究。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5:30: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19090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带扣   中原   工艺   出土   匈奴   龙纹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