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四季》公开课优秀教案

课  题
鸟啼
课  型
现代文新授课
课  时
第1课时
教  具
多媒体
教学目标
知识点
1.给词语注音、释义(略)
2.正确使用成语(略)
能力点
1.整体感知文章,理清文章脉络。
2..学习将景物人格化、形象化的诗一般的语言,培养语言感悟能力、鉴赏能力和分析能力。
教育点
1.领会文章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2.领会作者对社会陋习的批判,对公平、公正、无私、善良、坦诚、拼搏等美德的热烈追求。
重难点
1.理解文中“我的四季”的深刻寓意、特点及态度。
2.领会作者对社会陋习的批判,对公平、公正、无私、善良、坦诚、拼搏等美德的热烈追求。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文本研习与对话)
一、激趣导入,检查预习
(PPT)
譬如说,在阳春三月,微微煦暖的天气,使你干什么都感到几分慵倦;再加整天的忙碌,到晚上你不会疲惫得像一只晒腻了太阳的猫么?打打舒身都嫌烦。一头栽到床上,怕就蜷伏着昏昏入睡了。活像一条死猪。熟睡中,踢来拌去的乱梦,梦味儿都是淡淡的。心同躯壳是同样的懒啊。几乎可以说是泥醉着,糊涂着,乏不可耐。可是大大的睡了一场,寅卯时分,你的梦境不是忽然透出了一丝绿莹莹的微光么,像东风吹过经冬的衰草似的,展眼就青到了天边。恍恍惚惚的,屋前屋后有一片啾唧哳哳的闹声,像是姑娘们吵嘴,又像一活泼泼的孩子在嘈杂乱唱;兀的不知怎么一来,那里“支幽”一响,你就醒了。立刻你听到了满山满谷的鸟叫。缥缥渺遥的那里的钟声;也嗡嗡的传了过来。你睁开了眼,窗帘后一缕明亮,给了你一个透底的清醒。靠左边一点,石工们在丁咚的凿石声中,说着呜呜噜噜的话;稍偏右边,得得的马蹄声又仿佛一路轻的撒上了山去。一切带来的是个满心的欢笑啊。那时你还能躺在床上么?不,你会霍然一跃就起来的。衣裳都来不及披一件,先就跳下床来打开窗子。那窗外像笑着似的处女的阳光,一扑就扑了你个满怀。
师:知道这段文字的出处吗?
生1:——《草叶集》
师:是一部描写春季的文章
生1:——不仅写了春天的景物,还有春天的所悟所感。
师:补充得好。
师:哪些同学读过这部书?
(有…举手)
师:嗬,不错。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关于四季的散文,叫做《我的四季》(板书)。我们先来展示一下我们预习的成果:
(PPT)
为下面加点的字注音,并解释词语含意。
1. 锈钝(  )    磕绊(  )  汗流浃背(  )    给予(  )
  痴心妄想(  ) 干瘪(  )  入不敷出(  )    自艾自怜(  )
2.望眼欲穿:
  痴心妄想:
怨天尤人:
0312模型不毛之地:
入不敷出:
3.丝光机本文选自《人民文学》1981年第2期,作者是张洁,中国现代作家。
张洁,生于1937年,196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1978年发表第一篇小说《从森林里来的孩子》,获同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无字》分别获第二届、第五届茅盾文学奖,成为目前唯一一位两次获得该奖项的作家。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散文致力于“爱”与“美”的探索和发现,以一种轻松、自然、冷静的笔法表现一种苦难意识。她是一位直面苦难、拒绝苦难并以苦难的本体形式感染读者的作家。她把这一时期的散文创作命名为“大雁系列”。
明明是写“人生”的文章,为什么叫做“我的四季”呢?带着这个问题,请同学放声朗读一遍,然后我们再来讨论这个问题。
二、目标导航,自主阅读
  (PPT展示教学目标)
1.(教师预设)大声朗读全文,结合课下注释与课后文本研习,请回答:
文中感觉最喜欢的一句是                                  。                              理由是                                               
(积累知识,走进文本,触摸语言,形成语感)
提示自读要求:用铅笔在不认识的生字词下面画上三角号,借助工具书查出字音或词义,如果词语的义项很多,要依据语境,选出适合于语境的义项。标清自然节序号。
(遵循文本自然界顺序回答,逐段解决相关问题。)
三、合作学习,交流探究  (对话文本,学会审美)
流量测量装置
1.本文的中心句是那一句?
学生1:第1段,生命如四季。
2.教师与学生对话:
学生2:第 2至 4段,写生命的春天。
学生3:第 5至 8段,写生命的夏天。
学生4:第 9至10段,写生命的秋天。
学生5:第11至14段,写生命的冬天。
3.本文以“我的四季”为题,春、夏、秋、冬各用来比喻人生的那个时期?思考每个季节各自有怎样的特点?
明确:语义双关,表面上是指“我”在春季里播种,夏季里管理,秋季里收获,冬季里享乐,反思,实际上代表了人的一生中的四个时期。
季节      人生阶段      特点          寓意
罗口袜春        少年时期    耕种人生      播种希望
夏        青年时期    浇灌人生      战胜磨难
秋        中年时期    收获人生      感悟收获
冬        晚年时期    品味人生      发挥余热
4、在生命的春天里,“我”面对自己的“不毛之地”是怎样做的? 
咬紧牙关,闷着脑袋,拼却全身的力气,压到我的犁头上去,在不毛之地上开垦、播种。
5、在生命的夏季,作者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艰辛过程?结果如何?这一过程给我们什么启示?
明确:
过程:企盼风雨→寻泉水→遭遇冰雹
结果:令人失望→忘带水器→谷穗夭折
启示:人无完人,错误和失败是难免的,最关键的是如何面对,答案应是:不怨天尤人,而是检点自己。
6 在生命的秋季,为什么说“我”收获的欢乐是“又酸又苦”的?如何理解“面对收获的微少,我却疯人一样地大笑”? 
明确:经过春夏的艰辛和磨难,收获的却很微少,所以说“我”收获的欢乐是“又酸又苦”的。
认真地活过,无愧地付出过,和谷物同时收获的还有人生。 所以虽然面对收获的微少,我却疯人一样地大笑。
7.作者对人生的每一个阶段各持怎样的态度呢?总结贯穿于作者人生四季的一条主线是什么?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人生信念和人生态度?
  春——不自怨自艾,为自己的生命负责,朝着目标全力以赴。
夏——不抱幻想,依靠自己;面对挫折,重新开始;经历风雨,强者而出
秋——收获谷物,收获人生;认真的活,无悔付出;诞生新自我
冬——冷静检点做好记录;没有哀叹与寂寞。
明确:贯穿作者人生四季的一条主线就是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总结:从文中可见作者的执着追求的人生信念和永不退缩的人生态度。
四、重点讲解,深度研习
问题探究:本文中有不少富有哲理的句子,可以引发我们对人生的思考。研读课文,出你认为有哲理的话,谈谈感想。
(对每一段进行精读,把精彩语句划出来,师生一起重点复读,熟读,甚至背诵,结合作者的人生经历和文中的有哲理意味的语句,思考问题。)
1. 厄运只能将弱者淘汰,即使为它挡过这次灾难,它也会在另一次灾难里沉没。而强者却会留下,继续走完自己的路。
学生:我认为“断臂钢琴师”刘伟就是对这句话很好的诠释。
教师:你能介绍一下刘伟的故事吗?
学生:刘伟10岁时因一场事故而被截去双臂;12岁时,他在康复医院的水疗池学会了游泳,2年后在全国残疾人游泳锦标赛上夺得两枚金牌;16岁他学习打字;19岁学习钢琴,一年后就达到相当于用手弹钢琴的专业7级水平;22岁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一分钟打出了233个字母,成为世界上用脚打字最快的人;23岁他登上了维也纳金大厅舞台,让世界见证了中国男孩的奇迹。
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刘伟这样的颁奖辞:当命运的绳索无情地缚住双臂,当别人的目光叹息生命的悲哀,他依然固执地为梦想插上翅膀,用双脚在琴键上写下:相信自己。那变幻的旋律,正是他努力飞翔的轨迹。
教师明确:
强者与弱者是自身与厄运抗争而决出的高下,并非依赖外部的扶助而产生的结果。
2. 人要是能够期待,就能够奋力以赴。
提示:
期待就是一个人生命征程中的信念和动力,它能鼓励一个人在人生路途中奋力前行,为目标不懈努力。一个人一旦有了信念,他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到生命的奋斗当中去。
3. 在这世界上,每人都有一块必得由他自己来耕种的土地。
提示:
一个人既然拥有生命,就有责任为自己人生负责,就不要指望别人,自己的生命只能由自己来完成,自己的人生只能是自己走过
4. 只要我认真地活过,无愧地付出过,人们将无权耻笑我是入不敷出的傻瓜,也不必用他的尺度来衡量我值得还是不值得 。
提示:
一个人在生命的四季里只要认真地无愧地经历了,所有的欢乐和痛苦,所有的成功和失败,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是人生的收获,在生命的最后季节,一个人就不会有什么人生的遗憾和哀叹,也不会有什么生命的愧疚和寂寞。
5.一个生命不可能再有一次四季。未来的四季将属于另一个新的生命。
教师提示:
奥斯特洛夫斯基:“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在这仅有的一次生命中,我们又将怎样度过呢?每当回忆往事的时候,能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人生和全部精力都已经贡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进行的斗争。”
明确:
一个人不要总沉浸在过去,要认真对待生命,学会珍惜,珍惜现在,珍惜生命中的分分秒秒,因为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
6.师生共同明确文章主题:
生命如四季,充满劳作、艰辛、期待与收获,面对困难不回避,面临失败不回头,对自己负责,珍惜现在,把握现在,方能此生无悔。
总结:这一环节是让这篇谈人生感悟的文章发挥教育和启迪学生人生智慧的。品味四季重在让学生结合具体的句子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谈作者对人生的理解感悟给我们的启示,是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的问题。而加上朗读的环节更是在情感上的熏陶和积累。
智能低压开关柜
第二课时(练习与反馈)
五、当堂达标,拓展提高
  (PPT)
(一)话题:你关注周围生命不息的事例吗?你有什么感想呢?
同学小组讨论,谈到的话题主要有:
1. 沙漠中的仙人掌
2.“断臂钢琴师”刘伟
3.海伦 凯勒
4.史铁生
5.霍金《时间简史》
6.勇斗癌魔的“平民教授”方永刚
7.用残弱的身躯捍卫了奥运精神的金晶
(二)布置作业(PPT)
1.比较张洁《我的四季》与惠特曼《草叶集》两部相隔将近100年的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作品,两部作品有哪些相通之处?有哪些不同?
2.阅读郭松民的《感恩老兵》,回答以下问题。
感恩老兵
郭松民
蓝的大海,金黄的沙滩,在法兰西六月的晨风中,一队身着军服的耄耋老人蹒跚着走来。清朗的阳光打在他们脸上,他们胸前的勋章熠熠生辉。
军乐队奏响了迎宾曲,礼炮轰鸣,年轻的军官和士兵们庄严地抬起右臂——老人们知道这是在向他们致敬!女王站起来了,总统站起来了,总理、首相和部长们站起来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不同年龄、不同肤、不同性别的民众也站起来了,并且用不同的语言欢呼——老人们知道这是在向他们致敬!
这是在诺曼底——这些耄耋老人都是60年前在这里登陆的老兵。他们的很多战友长眠在这里,他们自己也曾经准备把血洒在奥马哈海滩上。今天他们之所以故地重游,就是为了接受欢呼,享受荣耀。希拉克总统在一个礼宾官的陪同下,再次向他们授予了法兰西共和国荣誉军团骑士勋章,然后致辞说,法国和欧洲对他们永远感激!
老兵此时此刻都在想些什么?我不得而知。曾经拍摄了以诺曼底登陆为背景的影片《拯救大兵瑞恩》的好莱坞大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在纪念仪式后引用父亲当年的一句话形容这些健在老兵的心境:“我们不怕死亡,我们怕被遗忘。”如果真是这样的话,老兵们可以放心了,他们不仅没有被遗忘,在这一刻还成了全世界注目的中心。60年前的“D—day”,当他们在林弹雨中冲上滩头的时候,可能没有想过会有今天,但有了今天,他们当年的牺牲,便全都得到了补偿。
诺曼底的庆典也吸引了万里之外的中国人的目光,有的媒体开始寻参加过登陆作战的中国人。这条消息让我的心里产生了一种难以言说的复杂感觉:在诺曼底战斗过的中国人固然值得给予最大的关注,但那些在我们自己的国土上和日寇拼过刺刀的老兵,是不是也应该受到我们同样的关注呢?那些在卢沟桥、平型关、台儿庄以及在八年漫长的战争中,所有在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浴血奋战过的老兵,他们都在哪里呢?我们是不是也应该选一个适当的日子,比如“7•7卢沟桥事变纪念日”,“8•15日本投降纪念日”或者“9•3抗战胜利纪念日”,让他们胸前挂满勋章,接受我们的欢呼和敬意,然后庄严地告诉他们:中国和亚洲对他们永远感激!
一个知道感恩的民族才是有前途的。老兵们已经不多了,而且还在不停地凋零。抗战爆发时20岁的老兵,今年就应该是87岁高龄了;抗战胜利时20岁的老兵,今年也应该是79岁高龄了。一位接受了“荣誉军团骑士勋章”的美国老兵霍斯勒说:“我感到付出的一切都很值得!”明年是抗战胜利60周年,我希望我们也能看到一个隆重的庆典,能够听到有人对他们说“我们永远感激”,能够在经历了这一切之后,听到他们欣慰地说:“我感到付出的一切都很值得”——如果我们错过了这一个时刻,我们可能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新民晚报2004年7月8日,本文荣获第十五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1).开头两段主要写了什么?就整篇文章而言,又有何作用?(4分)
(2).作者说,“这条消息让我的心里产生了一种难以言说的复杂感觉”,他为什么这样说?请简要分析。(5分)
(3).在第15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本文深受评委们的青睐而荣获一等奖。请结合新闻主题和写法谈谈其获奖的理由。(6分)
参考答案:
(1).答案:主要描写了法国上下举办纪念诺曼底登陆60周年庆典的场面。(2分)写得既庄严又感人,表达对这些老兵们的敬意;(1分)让读者有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现场感,从而大大增强了作品可读性和感染力。(1分)
(2).答案:(1)事到跟前才想起,是否晚了些;(2)为什么偏偏是媒体,而不是政府出现;(3)这样隆重的纪念活动我们是否也应该在抗战60周年时举行一次;(4)在我们给予在诺曼底战斗过的中国人以最大的关注的同时,却为什么没有给予那些在我们自己的国土上和日寇拼过刺刀的中国老兵以应有的、同样的关注,隐隐地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缺乏感恩之心的关注。等等。(答出一点给2分,二点给4分,三点给5分)
(3).答案:(1)新闻主题:在文中,作者直接亮出了观点“一个知道感恩的民族才是有前途的”。他从法兰西举办的隆重庆祝诺曼底登陆60周年纪念活动中看到并想到了别人没有看到、想到的东西——“感恩老兵”。这一主题反映出了作者可贵的独特视角和敏锐的新闻敏感。
(2)写法:视角独特,主题新颖。能想别人所未想,写别人所未写。一般情况下,新闻记者都是直接报道事情经过,而没有由此及彼的展开想象,提出自己独到的、深刻的见解,但本文做到了。(3分)得分要点:新闻主题正确,1分,分析合理,2分;能扣住一点写法,1分,分析合理,2分。只要主题正确、写法正确,分析言之成理即可
教后记:
本文是一片近乎用小说的笔法写就的托物言志的作品。四季犹如生命,生命便是四季。作者在文中描述了自己的人生阅历、抒发了自己的人生感悟,为了使学生从文中获得精神滋养、丰富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促进精神成长,我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对文本的自我解读。让学生结合自我体验,反复阅读文本,特别是对重点语句的解读上。拓展部分,准备一篇题材相近的文章,同中求异。
设计亮点:
书法教学系统本文是“体味人生”板块的第二篇文章,对本文,我不是用“文本研习”的方式来可以解读,不是说教式的解读,而是在指导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从学生自己的角度来解读,特别是对富有哲理性的语句,不引导学生过多的去品味、鉴赏,而指导学生用自己的生活经历去解读,想想这些句子蕴含的人生道理自己有过多少真切的体验,真正实现课本知识的迁移和学以致用。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07:27:5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19004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人生   生命   作者   老兵   中国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