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丙烯酸酯类乳液的合成与应用开发

聚丙烯酸酯类乳液的合成与应用开发
徐金龙;温飞鹏;程美琴;邓小聪;张贤土;钟起玲
【摘 要】聚丙烯酸酯类乳液粘合剂以碳-碳链为主链,有很好的光、热和化学稳定性;其以水作为溶剂,具有环境友好、价格低廉、节约资源、容易制备、性能优良以及应用广泛等特点.综述了聚丙烯酸酯类共聚乳液的组成、合成方法与性能,并简要展望了聚丙烯酸酯类乳液的应用开发前景.
【期刊名称】《江西科学》
【年(卷),期】2010(028)006
【总页数】5页(P763-767)
【关键词】丙烯酸酯类乳液;粘合剂;合成;应用
【作 者】徐金龙;温飞鹏;程美琴;邓小聪;张贤土;钟起玲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江西,南昌,330022;江西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江西,南昌,330022;江西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江西,南昌,330022;江西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江西,南昌,330022;江西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江西,南昌,330022;江西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江西,南昌,330022
【正文语种】道路bim中 文
【中图分类】TQ433.4+36
以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为主要原料合成的乳液称为丙烯酸酯类乳液,它一般以丙烯酸(甲、乙)丁酯作为主单体,和甲基丙烯酸酯类、苯乙烯、丙烯腈、醋酸乙烯酯等共聚制得。在多数情况下,还要加入功能单体和交联剂,如丙烯酸、丙烯酰胺、N-羟甲基丙烯酰胺和含多个不饱和乙烯基的交联剂。所以丙烯酸酯类乳液侧链除了含有酯基以外,通常还含有羟基、氨基、羧基等极性基团,这种特殊的结构使得其具有高附着力、耐酸碱、成膜性好等众多优点;并且可以通过改变共聚软硬单体、功能单体、交联剂的种类等措施来改变丙烯酸酯类聚合物的种类和性能。因此,丙烯酸酯类聚合物乳液种类繁多,通常可分为纯丙乳液、苯并乳液、醋丙乳液、硅丙乳液以及氯丙乳液等类别,且各自具有独特的不同性能。现在已经广
泛用于汽车、飞机、机械零件、建筑墙板、家用电器、木制品、纺织、无纺布等领域。
1.1 单体三聚氰胺甲醛树脂
单体对乳液聚合物的性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大多数单体均含有乙烯基,但又不是所有具有乙烯基的单体均可以进行乳液聚合,必须具备以下 3个条件[1]:(1)可以增容溶解但不是全部溶解于乳化剂水溶液中;(2)可在发生增溶溶解作用的温度下进行聚合;(3)与水或乳化剂无任何活化作用,即不水解。
藤球制作
丙烯酸酯类共聚乳液一般都会加入 3种单体:软单体、硬单体以及功能单体。最常用的软单体有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等,它们的玻璃化温度普遍较低,其主要作用是决定胶粘剂的粘接性能;最常用的硬单体有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丙烯腈和醋酸乙烯酯等,硬单体的玻璃化温度较高,它们的主要作用是决定胶粘剂的内聚力。研究者们可以通过改变软、硬单体的比例来调节各种乳液胶粘剂的玻璃化温度;最常用的功能单体有 (甲基)丙烯酸、丙烯酰胺、丙烯酸羟乙酯等,少量功能单体除了能提高聚合物乳液存放稳定性外,还可以在乳液中引入羟基、羧基、氨基,使其可以与外交联剂发生交联反应,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提高乳液的各种性能[2]。
1.2 乳化剂
乳化剂属于表面活性剂,可以分为三类[1]:即阴离子型、阳离子型和非离子型乳化剂。常用的阴离子型乳化剂有烷基硫酸钠、烷基苯磺酸钠、二烷基 222磺基琥珀酸钠、烷基烯丙氧基聚氧乙烯磷酸钠、聚氧乙烯烷基酚醚顺酐加成物钠盐;阳离子型乳化剂有烷基季铵盐、醚结构季铵盐、醚胺结构季铵盐、杂环结构季铵盐;非离子型乳化剂有聚氧乙烯烷基醚、聚氧乙烯酚醚等[3]。其中采用非离子型乳化剂的体系聚合反应的稳定性好,但聚合速度比较慢,而且易产生凝胶;采用阴离子型乳化剂时,聚合物乳液的稳定性较差,但乳液机械性能好,且不易产生凝胶。所以目前我国使用较多的是阴离子与非离子乳化剂复合体系,其用量约为单体量的 2%~3%。
乳化剂的种类对乳液的合成有较大影响。因此,选择乳化剂应该考虑亲水亲油平衡值 (HLB值),每一种乳化剂都具有特定的 HLB值,表示其乳化能力的差别。若 HLB值愈大,则亲水性愈大,即可以稳定水包油型 (O/W)乳化体系;若HLB值愈小,则亲油性愈大,即可以稳定油包水型 (W/O)乳化体系[4,5]。在乳液聚合中,当 HLB值偏低,乳液聚合时的链增长速度快,粒径大,乳液转化率低,容易凝聚和破乳;当 HLB值偏高,链增长速度慢,粒径小,乳液聚合转化率也低[6]
。复合乳化剂应该考虑 HLB高值与 HLB低值之差不大于 5,一般油包水型 (W/O)乳化体系所需乳化剂的 HLB值在 3~6之间;而水包油型 (O/W)乳化体系所需乳化剂 HLB值在 8~18之间[1]。复合乳化剂 HLB值计算方法:
复合乳化剂 HLB值 =A乳化剂 HLB×W1%+B乳化剂 HLB×W2%
防水防漏电插座式中,W1%为A乳化剂的质量分数;W2%为B乳化剂的质量分数。
乳化剂用量的提高有利于聚合反应和乳液存放稳定性的改善,还可以降低乳胶粒的直径,但乳化剂用量过高的聚合物乳液在使用中易发泡,易使涂膜的耐水性变差。所以,一般在满足聚合物乳液稳定性的前提下应该尽可能降低乳化剂的用量[2]。
1.3 引发
引发剂是整个乳液聚合中的关键组分之一,引发剂的种类和数量直接影响聚合物的分子结构及性能,并决定聚合反应速率[7]。丙烯酸酯乳液聚合主要采用正相乳液聚合,所以要求引发剂溶于水相;而对于反相乳液聚合过程来说,则要求引发剂溶于油相。引发剂的用量一般为单体总量的0.2%~0.7%(质量分数),可使制备的聚丙烯酸酯乳液呈现蓝光,胶粒小,稳定性好[8]。
根据引发剂首先生成自由基的机理可以将乳液聚合的引发剂分成两大类:一类是热分解引发剂,即在受热时可直接分解出具有引发活性自由基的一类物质,最常用的有过硫酸铵、过硫酸钾、过硫酸钠及过氧化氢等;另一类是氧化 -还原引发剂,顾名思义,它是由一种氧化剂和一种还原剂组成的引发剂,它们进行氧化还原反应后生成具有引发活性的自由基,最常用的有过硫酸盐-亚硫酸氢盐、过氧化氢-亚铁盐、有机过氧化氢-亚铁盐、过硫酸盐-硫醇体系等。其中还原剂的加入,可以降低引发剂生成自由基的活化能,从而降低聚合反应温度。应该指出的是,在使用热分解引发剂制备聚丙烯酸酯乳液的反应中,除了反应温度外,过硫酸根离子浓度、氢离子浓度以及离子强度等因素都与过硫酸盐引发速率有关[9~15]。
1.4 交联剂
能使线型或支链型聚合物大分子之间形成化学键的过程称为交联,能在聚合物大分子主链间产生交联的物质叫做交联剂[16]。在丙烯酸酯类乳液共聚合成时,加入交联剂可以改善其粘附性能。交联剂可以分为内交联剂和外交联剂[17]:内交联剂又称自交联剂,常用于大分子链之间的直接交联,如:N-羟甲基丙烯酰胺、二乙烯苯等;外交联剂通常可以与乳液中的羧基、氨基等进行交联,如:六甲氧基甲基三聚氰胺 (HMMM)、异氰酸酯等。交联剂对丙烯酸酯乳
卷钉
液性能的影响正反两面兼有,随交联剂含量的增加,聚丙烯酸酯乳液胶粘剂的剪切强度、耐水性和持粘性增加[18];但剥离强度下降;且初粘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存在极大值的现象。此外,按照交联温度,交联剂又可分为常温交联剂和高温交联剂:常温交联剂主要有[19]:巴斯夫公司的酸二酰阱系统;罗姆 -哈斯 (Rohm-hass)公司的具有可逆过程的邻甲氧基苯甲酸锌系统。此外,还有金属离子交联剂,如 Zn(Ac)2、Al(Ac)3等;高温交联剂主要有:六甲氧基甲基三聚氰胺 (HMMM)、封端型的异氰酸酯等。
光敏三极管
1.5 链转移剂、pH值调节剂、胶体保护剂和固含量
链转移剂又称相对分子质量调节剂,在自由基型聚合反应过程中,可有效地控制相对分子质量,使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符合人们的设计要求。当制备高相对分子质量聚合物时,不需加链转移剂。链转移剂的类型很多,通常多采用硫醇为链转移剂,其中包括正硫醇和带支链的硫醇,并且伯﹑仲﹑叔硫醇均可应用,用得最多的是十二烷基硫醇,用量为单体的 1%~3%[20]。研究者[21]采用一次和分批加入法,在乳液聚合中加入链转移剂。分批加入链转移剂时,在不同转化率下所得到的聚合物对数比浓粘度几乎保持常数;但是一次加入链转移剂时,所得到聚合物的粘度则随转化率的提高而增加。
pH值调节剂又称 pH值缓冲剂,目的是维持反应系统的 pH值在 4~5左右。在聚合过程中,主要为了防止单体水解以及调节反应速度,以保证聚合反应正常的进行和乳液的机械稳定性。pH值调节剂一般选择磷酸二氢钠、碳酸氢钠等,用量为 0.5%~2%。聚合完毕时,应该将乳液的pH值调到 8~9,从而进一步提高乳液的存放稳定性。
有时在乳液聚合过程中须加入胶体保护剂,如聚乙烯醇、羟乙基纤维素等,有助于提高胶体的稳定性,也可以降低乳液流变的剪切力。
聚丙烯酸酯乳液固含量的提高,可以提高其初粘强度、剥离强度和剪切强度。所以在一定范围内要尽可能增加其固含量,但乳液的固含量是有限的,不可能无止境的提高,目前固含量的极限值为 74%[22]。
丙烯酸酯类共聚乳液的合成反应一般可表示为:
丙烯酸酯乳液合成装置主要由反应器 (水浴加热)、搅拌器、加热装置、回流装置、滴加装置和温控器等组成。一般来说,反应过程是先将单体、引发剂、乳化剂等混在一起进行预乳化,然后把预乳化混合液分成 2份,较少一份直接加入反应器中,待温度达到 75~78℃,并出现
蓝荧光后,逐渐滴加另一份混合物。滴完后保温,调 pH值,出料。具体的合成方法及工艺主要有以下 3种[23]。
2.1 半连续法
先将所有的水、乳化剂、引发剂、助剂等全部投入反应器中,搅拌、升温;将所有单体混合后置于滴定装置中,当反应器中温度升高到聚合温度75~78℃,并出现蓝荧光时,向反应器中均匀的滴加混合单体;通常在所有单体滴加完毕后,把温度升高至 85~90℃,并保温 1 h左右,此时的单体转化率 >98%,降温至 40~50℃左右,加入氨水调节 pH值至 8~9,即可出料。
2.2 种子聚合法
先将所有水、乳化剂、助剂和少量单体投入反应器中作为初始加料,搅拌,升温至聚合温度 75~78℃;加入少量引发剂引发聚合反应,待反应基本完成后,再分别均匀滴加单体和引发剂;滴完后,升温至 85~90℃,保温反应至转化率 >98%,降温至 40~50℃左右,调节 pH值至 8~9,即可出料。
2.3 预乳化法
将水总用量的 4/5、乳化剂、引发剂、助剂和全部单体投入容器中,在室温下快速搅拌乳化30 min;然后将 1/3的预乳化液和 1/5的水投入反应器中搅拌;升温至聚合温度,反应 0.5~1 h后滴加余下的预乳化液,在 3 h内滴完;保温反应至转化率 >98%,降温,调节 pH值,即可出料。
上述方法中,方法一工艺简单,但反应不易控制,后期聚合反应速率较低,聚合反应稳定性和聚合物乳液的存放稳定性均较差,所以这种工艺采用较少。方法二和方法三工艺稍复杂,但这两种方法的聚合稳定性和聚合物乳液的储存稳定性都很好,所以根据对聚合物乳液性能的要求,可以选择这 2种聚合工艺。当然,在乳液聚合的实际操作中还可以使用一些其他聚合工艺,但基本上都是从这 3种聚合工艺改进而来[24]。
聚丙烯酸酯类乳液通常进行理化性能测试[25]。
3.1 单体转化率及固含量
单体转化率的提高,既可以增加乳液的稳定性,又可以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另外,由于高固含量乳液成膜速度较快,还可以提高胶粘剂的初粘强度、剥离强度与剪切强度,所以提高单体转化率和提高乳液固含量仍然是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19:20:0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18795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乳液   单体   乳化剂   引发   交联剂   提高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