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与自然资源的稀缺性

目录
目录…………………………………………………………………………………
摘要……………………………………………………………………………………2
关键词…………………………………………………………………………………2
1对“稀缺性”的认识………………………………………………………………2
1.1稀缺的相对性……………………………………………………………………2                 
1.2稀缺的差异性……………………………………………………………………2                 
1.3稀缺的绝对性……………………………………………………………………2           
1.4稀缺的瞬变性……………………………………………………………………2                 
2 环境资源稀缺性……………………………………………………………………3
2.1传统经济学对环境资源稀缺性的认识…………………………………………3
2.2环境资源稀缺概念的扩展………………………………………………………4
3 环境资源稀缺性的凸显……………………………………………………………4
3.1凸显的成因及表现………………………………………………………………4
3.2人类社会高度关注环境资源稀缺性问题超导电机………………………………………4
4 缓解环境资源稀缺的办法…………………………………………………………5
4.1依靠技术进步……………………………………………………………………5
热流道分流板4.2利用国际分工与比较优势………………………………………………………5
4.3基础设施投资……………………………………………………………………5
4.4有效的制度安排和政策体系……………………………………………………5
5中国环境资源稀缺性分析…………………………………………………………5
5.1我国环境资源稀缺性严重………………………………………………………5
5.2我国资源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6
5.3我国资源环境问题的对策与措施………………………………………………6
6总结…………………………………………………………………………………6
参考文献………………………………………………………………………………6
论述环境与自然资源的稀缺性
陈祖源
(长沙理工大学 资环0901  ********
【摘要】:人类在发展社会经济过程中很多时候都以牺牲环境和过度利用资源为代价的,其造成的结果是,环境的急剧恶化,自然资源的日趋减少,人类的生产生活受到威胁。在此,有必要学习环境与自然资源的稀缺性,了解稀缺性的相对性、差异性、绝对性和瞬变性。从传统经济学对环境资源稀缺性的认识中深入了解环境资源的绝对稀缺与相对稀缺,以及技术创新和生产率提高对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靠的重要性。现在人们已经普遍认识到,水过滤板
稀缺的环境和自然资源具有提供原材料和能源等的经济功能。环境资源稀缺性的日益凸显,缓解环境资源稀缺迫在眉睫。中国也要为缓解环境资源稀缺而努力。
【关键词】:flag标签抗体环境 自然资源 稀缺性 办法措施 中国环境资源
1 对“稀缺性”的认识
经济学意义上的稀缺,是指相对于既定时期或时点上的人类需要,资源是有限的。而资源的稀缺性,既不是指这种资源是不可再生的或可以耗尽的,也与这种资源的绝对量大小无关,而是指在给定的时期内,与需要相比较,其供给量是相对不足的。显然,经济学意义上的稀缺与物理意义上的稀缺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经济学的稀缺是物理意义上的稀缺在特定经济关系中的具体体现,或者说是物理意义上的稀缺在特定时点内的具体反映。
稀缺作为一种客观事实,有其自身的特性和表现形式。概括起来有如下几个方面:
1.1稀缺的相对性
稀缺本身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就自然界来说,所提供的各种资源都是有限的,而人类的需求和欲望是无限的。
1.2稀缺的差异性
在不同地区,作为资源总体或某种资源的相对稀缺程度是不一样的。稀缺的差异性是由客观地理条件的不同而导致的资源分布的不均衡决定的。
1.3稀缺的绝对性
稀缺的绝对性有两个方面的含义:首先,稀缺是自有人类社会以来就普遍存在的客观现实,它存在于一切时代和一切社会;第二,稀缺是大自然所提供的各种资源的共同属性。
1.4稀缺的瞬变性
稀缺的瞬变性是指在供给或需求一定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或需求强度的变化而导致的各种资源相对稀缺程度的变化。它是由供给或需求强度的变化决定的。
2 环境资源稀缺性
2.1传统经济学对环境资源稀缺性的认识
(一)古典经济学对环境资源稀缺性的认识。
古典经济学所分析的对象主要集中在农业生产方面,是围绕着土地等自然资源的产出率进行研究,在方法论上是将劳动价值论作为分析的基础。自19服装展示模特世纪以来,人口迅猛增加与土地产出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这一矛盾成为古典经济学家研究的主要问题,或者说自然资源的稀缺与经济发展间的关系成为古典经济学家研究的对象。
(1) 绝对稀缺论与相对稀缺论
绝对稀缺论的代表人物是马尔萨斯马尔萨斯在《人口原理》一书中认为,人口是以几何级数增长,而受土地资源有限性和农业对土地依赖的影响,食物供给只能以算术级数增长,如果对人口增长不加限制,就会导致灾难。抑制人口增长可以依靠战争、瘟疫、饥荒等手段。如果不正确认识和处理好资源、经济、人口以及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人类将面临自我设置的生存困境。其人口理论显然过于偏激,但却引人深思!
相对稀缺论的代表人物是大卫.李嘉图。他不同于马尔萨斯的主要地方是看到了技术进步促
进生产增长的积极作用。
(2) 约翰.穆勒的静态经济论与自然和谐论
穆勒对于马尔萨斯和李嘉图的资源稀缺观点全部进行了吸收,并从技术进步上加以发展和给予更合理的解释。如果人类社会的产出超过自然所允许的限度,社会就会出现失衡。
(二)新古典经济学对环境资源稀缺性的认识
20世纪60年代以前,主要以马歇尔的思想占统治地位。马歇尔否认绝对资源稀缺约束的可能性,认为经济上有用的自然资源的相对稀缺都能通过市场价格得到反映。60年代初期,巴尼特和莫尔斯提出关于环境资源稀缺性的理论,认为只有作为经济过程原材料和能源供应者这一功能的环境资源才具有稀缺性。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将环境资源对经济增长构成约束的传统资源稀缺性理论归结为两种基本观点:资源绝对稀缺性和资源相对稀缺性
1)资源绝对稀缺
在可获取的自然资源存量的极限没有达到之前,环境质量是不变的,不存在边际成本上升和收益递减现象,环境资源的有限性构成了对经济发展的绝对约束,只有达到极限时,资源的稀缺性影响才会在上升的成本中通过价格得到反映。一旦这一情况发生,所有自然资源存量都已得到利用,边际费用增加,人类在资源替代方面无能为力,经济发展就会在没有任何调整机会的情况下突然停滞。
2)资源相对稀缺性
资源质量是变化的,不存在环境资源的绝对稀缺,仅有资源质量下降的相对稀缺。当资源被消耗时,质量下降,稀缺性就上升,单位生产边际成本提高。不断上升的相对成本会刺激技术进步,导致经济质量更优的替代性资源出现。经济增长可能使特定资源存量出现暂时的、不断增加的相对稀缺性,但不会导致对经济增长的绝对约束。
从总体上看,传统经济学研究对环境资源稀缺性的长期影响持乐观态度。他们将环境功能分为生产性功能和服务性功能。人们可以通过技术创新和生产率提高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靠,不存在长期对经济增长构成约束的资源稀缺问题。
2.2环境资源稀缺概念的扩展
传统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假设前提是:环境资源是外生的、可以无限供给的、不存在稀缺性的资源,不进入经济系统分析过程,不进入生产函数和消费函数。然而,环境资源稀缺性的出现和稀缺程度的迅速提高,证明了这一传统经济学假设前提已经不能成立。
现在人们已经普遍认识到,稀缺的环境和自然资源具有三种重要的经济功能:
首先,提供了工业生产过程中所必须的原材料和能源,包括不可再生的和可再生的资源;
其次,可以吸收、容纳、降解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排放的废弃物和污染物,这一功能常具有公共物品的特征;
最后,向人类社会提供自然服务,包括生产过程与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的直接物理交换和福利效益。
3 环境资源稀缺性的凸显
3.1凸显的成因及表现
环境资源的稀缺性约束表明,环境具有对经济活动的承载能力,它决定了在一定条件下环
境所能容纳污染物的水平和提供自然资源的量。当人们对环境资源的利用接近或超越环境承载力的极限时,环境资源的稀缺性就迅速显现,随着人们对环境资源需求的进一步增加,环境资源的稀缺性在迅速提高。这种对环境资源需求的扩张首先来自于人口的迅速增加。人口迅速增加不仅直接增加了环境资源的消费,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对环境资源的需求强度也在迅速提高。
资源稀缺程度的急剧上升,主要表现为:一方面,人类从自然界获取的可再生资源大大超过其再生能力,人类消耗不可再生资源的速率快于人类发现替代资源的速率,导致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的稀缺程度都急剧上升。另一方面,人类排入环境的废弃物,特别是有毒有害物质迅速增加,超过了环境的自然净化能力,干扰了自然界的正常循环,导致环境容量资源稀缺程度的急剧上升。这些方面相互影响,形成复合效应,不仅对一个国家一个地区造成危害,而且还发展成为全球性问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3.2人类社会高度关注环境资源稀缺性问题
  20催眠器世纪50年代末,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在潜心研究美国使用杀虫剂所产生的种种危害后,于1962年发表了环境保护科普著作《寂静的春天》。作者通过对污染物富集、
迁移、转化的描写,阐明了人类同大气、海洋、河流、土壤、动植物之间的密切联系,初步揭示了污染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1968年,来自世界各国的几十位科学家、教育家和经济学家聚会罗马,成立了一个非正式的国际协会——罗马俱乐部。它的工作目标是,关注、探讨与研究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
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在西德哥尔摩召开,来自113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汇聚一堂,共同讨论环境对人类的影响问题。这是人类第一次将环境问题纳入世界各国政府和国际政治的议程。大会通过的《人类环境宣言》
20世纪80年代初,联合国本着必须研究自然的、社会的、生态的、经济的以及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的基本关系,确保全球发展宗旨,于19833月成立了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

本文发布于:2024-09-24 08:24:2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18771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资源   环境   稀缺性   人类   经济   生产   问题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