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社会的工艺美术对后世的影响

原始社会的工艺美术对后世的影响
工艺美术文化和工艺美术技艺,是两个完全不同,又相互依存的概念。工艺美术技艺是劳动者掌握的技能,属于生产力的范畴;而工艺美术文化则是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二者不但有区别而且是可分的。一个景泰蓝打胎工,做个碗不费事;一个好的刻工,可以非常自信地说“我什么都能雕”。跟工艺美术文化没有任何关系。尽管工艺美术文化,有没有产生文人艺派的缺撼,但是并不影响工艺美术技艺的发展。一方面一代传一代,几千年上百代的技艺沉积;另一方面同时代工业技术的广泛渗透;再有1924年冯玉祥北京,把清廷轰出了紫禁城,一批宫廷艺人散落民间,清室优待政策废止什么都干不了的皇族,把宫赏玩物变卖于民间,又有样式,又有人就像给工艺美术行业打了一针鸡血。行业内产生了一大批能工巧匠。没有文化没关系,靠在业内的耳濡目染,靠心灵手巧……一方面紧贴着宫廷皇权神授文化。这个不用文化人参与,主要是仿制宫廷用品、图案。另一方面是民俗工艺品,大部分人没有文化(上过初小的在业内被称为秀才),又没有美术的基本训练。民间流行什么就跟着做什么。做活没问题,但这是技艺不是文化(文化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在工艺美术行当里成为了生活本身。谈到设计、创作就非常难了。说得透白了设计,主要靠“仿”;创作,主要靠“攒”。程式化的、概念化的、图解化的设计,依托的不是工艺美术文化,而是工艺美术技艺。民间传说的流言,在工艺美术行业像长了翅膀一样到处飞,停止不了:史载彭祖活了八百寿;到了工艺美术就变成了八百岁(一寿等于60天折算起来130多岁是可信的;八百岁鬼才信)。中国的天地说,本来有三种:浑沌说、球体说、天圆地方说。工美人一说就是天圆地方。灌浆剂
锁扣为什么呢?随俗啊。民俗文化有这一说儿。民俗文化是工艺美术文化的两大来源之一。于是乎,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地媚俗;于是乎,天龙捧珠、彩凤点头、祥禽瑞兽百般地颂德。极尽谐音影射之能事。这些能人真不易,在缺撼的工艺美术文化不能有效地反作用于工艺美术技艺的时候,在已经变化了的时代,仅凭借一个帝王文化,一个民俗文化,就打拼到了现在,尽管拼得非常惨烈。其中的一些人还被评为了大师。他们是掌握工艺美术技艺的人,也是被工艺美术文化的缺撼害苦了的人。更有甚者把弘扬工美文化的缰绳也套在他们的脖子上;最惨的是他们自己也自认为是掌握着工艺美术文化的人。鲁迅有一句名言“我以我血荐轩辕”,他们就是这样的人。
柴草气化炉工艺美术是传统行业吗?没有人怀疑过这个问题,好像这根本就是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凡事都要问一个为什么,为什么呢?因为历史悠久。历史悠久就是传统行业吗?景泰蓝是元末才从地中海地区引进来的;而冶铁从战国时期,就在我们的本土产生了;景泰蓝就是传统行业,治铁就是现代行业。说得通吗?景泰蓝的制作方法是传统的,冶铁的方法是现代的。是吗?没错冶铁使用了鼓风机、粉碎机、电炉、铸锭机……非常现代;可景泰蓝呢仅制釉一个工序就粉碎机、球研机、电炉、微量氧化金属化验定量的全套设备……其余工序也不含糊:打胎儿有下料机、压延机,掐丝有压板机、折弯机、退火炉,烧蓝有烧结炉,抛光也是电动抛光机,最后还是电镀金。同样非常现代。那我们的题材是传统的,看一个行业是不是传统的,是从它的题材上定义,还是从它的制作方法上定义呢?暂且不论。铁这个题材战国就有。它不是题材是材料。那么双轮手推车从汉朝就有,现在仍然有制作双轮手推车的行业,也没人说它是传统行业呀?那我们的题材大多是以
古代的传说、故事、图案等为内容,所以我们是传统行业。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各行各业无不打上历史中国的烙印。中国古汉语出版所有的题材,都是古代的,没人说她是传统行业。更滑稽的是,如果一个印刷厂今天印古代题材是传统行业;明天印现代题材就是现代行业;说得通吗。我们手工劳动比较多,绘画手工劳动更多,全是一笔一笔地画出来的。不但不以传统行业自居,还有些标榜自己是现代画派的家伙。那么我们是不是传统行业呢?工艺美术行业存在了几千年,历史久远不能决定它的行业归属;工艺美术行业大部分题材反映古代文化,题材不能决定行业归属;工艺美术行业手工劳动多,手工操作多少也不能决定它是传统行业。能够定义它是不是传统行业的是它的制作方法。就是那句名言:不是看它制造了什么?而是看什么是怎么制造出来的。前面我说了景泰蓝的现代制作。我可以负责任地说,工艺美术行业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在尽可能经济地采用最先进的科学制造技术,而毫不逊于其他任何行业。从全行业的范围说个百分比,需要统计学的数字支持。我没有,也没必要。举几个人尽皆知的例子:广泛应用于首饰等金属工艺品制造的硅橡胶制模、失腊浇铸、离心浇铸、轧管、压片、空心电铸、冲压合焊等技术;在玉、牙、骨、木等雕刻行业中,镙机、砣机、电脑雕刻、电动磨玉机、软金属与金钢砂合制的砣片、软轴钻、超声波打孔、激光雕刻、超声波夔模一次雕刻成型被广泛应用;纳米技术刚刚问世,马上就被应用于制范。很明显工艺美术行业不是一个传统的行业,而是一个现代行业。当然哪一个行业,都有一些传统的技术诀窍,或许工艺美术行业的诀窍更被我们津津乐道。那只是传统的制作手法。而不能说工艺美术是传统的行业。那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会认为我们是传统行业呢?不过是把传统文化与传统行业混为一谈罢了。
中国在原始社会就产生了空壳泥丸、项链、玉器、陶饰、编织、骨饰等等工艺美术萌芽。工艺美术的起源往往没有得到一个历史唯物主义的解释。一般以“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解释。也有人说玉器是帝王文化的产物。其实玉器不过是原始人手中割肉的石头片、标头。谁手里的石头片最硬、最锋利谁就割得肉多,这种在生存的争斗中,筛选出来的石头片子,谁也舍不得扔,割来划去越磨越亮。等到原始人知道主动去磨的时候,历史进入了新石器时代。项链则是原始人捆扎头发的绳子。劳动中头发遮挡视线,拿条软东西栓起来,休息时松下来套在脖子上,上面再拴点什么牙齿呀、石块啊就是形成了项链。我们自己不说,遂使胡说的变成了权威。为什么工美人三缄其口,一任谬语流言呢?说实话是工美不文化。中国工艺美术文化以中国文化为母体;是以物的形式艺术地表现中国文化及文化的现象。中国文化中文昌文化和儒家文化在百家争鸣以后,几乎是平分天下。儒家文化成为正统的文化,号称国学。这个国学是怎么对待工艺美术的呢?“四雅”里没有,“六艺”里也没有。并且还争不得,因为不但没有,还骂开来了:“物不雕饰”“玩物丧志”“奇巧淫技不能行安邦之能,却足以成亡国之事”……本是同根生,相煎就这么急。工艺美术为中国的主流文化所不耻,不耻就不耻吧,儒家骂也就算了,还不行,隋大业元年(605年)设立了科举制度,政教一体。官家和儒家穿起一条裤子来了。读书考官“学而优则仕”。考不上的,去做门客、去做“雅”事、去做“艺”事,就是不做工艺美术。文化人都不沾边的文化,真是不文化。等到科举制度被废除的时候,已经是1905年9月2日了。读书做不了官了,这回中国文人总有入工艺美术行的了吧。这帮酸人,宁肯蹲在邮局门口代人写信、办报纸、
教书、务农、弃笔从戎去玩命……干什么的都有,干工艺美术的有没有?时间长了总会有。可是时间不长,十年后一场改变中国命运,而延续工艺美术不文化的伟大运动爆发了。这就是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提出了砸烂孔家店的口号,开创了新文化运动。从此人们不再学国学、小九九儿。请了个赛先生来,把中国的国粹传统文化给打入冷宫了。从此,国学只剩下文言文文法,占了中文不丁点的地方。工艺美术真倒霉,好不容易等到取消科举制度,文化人做不了官,早晚有入行的吧。偏偏国学又被埋葬了。只能把最后一点希望,寄托在学过国学,又失去做官机会的最后一批文人身上。嘿!紧接着又打了四十多年的仗,把五四前学过国学的这批人给耗老了。再入行的即使有文化人,也是新文化培养出来的文化人了,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大部分人的《愚公移山》是从“毛选”里知道的,没有几个知道是出自《列子传》。那么中国工艺美术就真的丁点文化也没有吗?有。如同国画有宫廷画派、民间画派一样;工艺美术也有以皇权天授为文化核心的,御用工艺美术品和以祈福迎祥为文化核心的,民间工艺美术品。这是国画与工艺美术的共性。个性是国画有文人画派的形成和成长;工艺美术则偶然地丧失了这个机会,成了没有文人参加的,成为最精彩的部分没能形成的缺撼的文化。这是中国工艺美术文化的特性。
我国先民经过了涂鸦阶段以后,进入了实地轮廓绘画阶段(只有形而没有线也没有面的过渡)。原始人类通过画来记载一些东西和说一些东西。文字和绘画的起源是同一的,把绘画抽象成简单得不需要绘画技巧的通用的符号演变成了文字;而绘画则沿着自身的发展道路一直走到今天,并且还在走。
史前的绘画考古发现,随着绘画的发展,勾线填画出现于奴隶社会的早期。用线画出轮廓、结构和折皱,以线为界填满颜。进入封建社会,战国出现了绘画与雕刻紧密结合的,中国美术史上最光辉灿烂的画像石。在汉代达到了高峰,由画师画出轮廓线、结构线(相当于画活)再由刻工按线雕刻,雕刻完成后再进行着。画线与着的这种分离,产生了中国画的一个艺术门类:白描(常用的笔法就有十八种之多。中国画以线的独到技法,自立于世界美术之林)。在这一阶段产生了中国第一位知名画家曹不兴(和紧随其后的西域画家曹仲达),特点是把衣服画得紧贴在身体上(亲体画法)像湿了一样。被誉为“曹衣带水”(唐朝又出了个吴道子,把线条画得飘离身体,叫疏体画法。人称:“吴带临风”)。南北朝的杨少华在《校书图》、顾凯之在《洛神赋图》中使用了润,开创了晕染的先河(国画丰富多彩,中国画以各种独到的渲染着技法,自立于世界美术之林)。自此中国重彩工笔的宫廷画派和勾线设的民间画派两大画派形成。至宋末梁楷在发展了石恪《二祖调心图》疏笔画的基础上,完成了以《泼墨仙人图》为代表的写意画法(常用的皴法不胜枚举,中国画以独到用笔技法自立于世界美术之林)。从设线填、白描、渲染;工笔重彩、没骨工笔;大小写意还有兼工带写;自此中国画各种技法走向成熟。
中国文人认为琴、棋、书、画是雅。从秀才到官吏乃至皇帝擅画者甚蘩。这批擅画的文人的阅历、学识与宫廷画师、民间画匠相比有显著的不同;同时他们不是专业的画者,绝少受到程式画法的束缚;所以在国画文化中逐渐独树一帜,形成了最具创造性、最有文化内涵、最飘逸洒脱、最有成就的文人画派。元初赵
茶子粉孟頫的《调良图》(中国第一幅留下作者钤印的画),成为文人画派成熟的里程碑。自此文人画成为中国绘画的文化主线,中国文化成为文人画派,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可以说国画因为文人画派的形成(尽管文人画,说到底也源于民间美术)才成为国画文化。
国粹文化被封存了快一百年了。其间不时地出现一股股逆流,提倡读经,要把国学、文昌文化再搬出来。为什么呢?因为那里确有精华。有人借用恩格斯的话:倒洗澡水时,把婴儿也倒掉了。矫枉必须过正,不过正不能矫枉。要不要捡回来,不要,也没必要。因为中国新文化体系,已经确立,已经与当今的社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任何恢复旧文化的企图,都是逆历史潮流而动。时代也不允许旧文化成为与现代社会相结合的文化。冷藏的文化就像是专门为工艺美术准备的一座宝藏。不使就白白浪费了千百年来的文化沉淀。时代会创作出一能想到挖掘这座宝藏的人。怎么去使用?在目前是一个轻而易举的事情。尽管在世的活人都是新文化培养出来的现代的人。传统文化的社会氛围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我们也不指望挖出一具掌握着传统文化的僵尸来。现代文化人,就是开创传统工艺美术文化的主力军。时代的发展使事情的解决,变得简单易行。我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发祥、成长、成熟的地方。全世界只有中国形成了这种历史的人文统一,天文般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信息,散落在各图书馆、民间……哪都有。时代已经到了信息网络流通的时代,一个不懂传统文化的人,可以像一个系统地,精通传统文化的人;一个不懂工艺美术的人,可以像一个精通工艺美术的人。计算机网络刚开始时,首先面临服务器太小,不能支撑信息量的问题;其后,是终端太慢接收信息不能处理的问题;最后是,
哺乳睡衣带宽不够,传导速度太慢的问题;现在是全部问题都解决了。在这个网络时代真的到来的时候,相对于计算机网络支撑来说,人类根本就没有那么多的信息需要传导。社会上的每一个有关传统文化的信息,都有可能汇集到网上,整个社会都是工艺美术的信息员,甚至是工艺美术的信息初级处理员和创作者。通过网络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工艺美术创作以信息的方式来源于社会。全社会为工艺美术服务(全社会不只是说广度,并且有深度,历史的社会存在,依然为现实的工艺美术服务)。被尘封的文化再也尘封不住了。要解决的是,怎样从天文数字般的传统文化信息中,筛选出我们有用的信息;经过整理使之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单元;再在此基础上进行改造,使中国传统文化转化为物的形式。这样中国传统文化就完成了到工艺美术文化的转化。在科学的基础上创造艺术。把有用的信息出来,归纳综合成工艺美术有用的素材,使之与载体有机地结合起来,这就是一门工艺美术的学问。从信息变知识、知识变科学,科学与生产相结合变生产力,生产力创造价值。做起来就这么简单。有人把中华民族比喻成东方的雄狮,那么中华文化就是狮子的心,历史和时代则赋予我们工艺美术——势必要发出心中的狮吼。时代的机会来了,机会太大是全社会的机会,成功未必在我。当今最大的浪费是信息浪费。文化被尘封近百年依旧是文化。信息被闲置或者被别人利用,不是直接贬值就是间接贬值甚至会丧失使用价值。即使没有自觉的认识,工艺美术的文化时代,也会必然地到来;如果能够自觉地认识,使之变为可操作的事物,就会有幸进入工艺美术的自由王国。那么工艺美术文化就会来得更快,我们就能获得得更多,而我们恰好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中国在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轨变型中,根本的变化是生产者变成商人。工厂原来的加工点迅速地变成了竞争对手。在商业渠道不健全的时候,有胆就赚钱,胆商阶段随着商业网的完善大约维持了几年;靠熟人熟脸的情商,又火了几年;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渗透,官商悄然登场,又在政企分开的治理中下台了;在其间一些以点子公司策划者的智商,也像小丑一样地做过秀;也有扮成儒商的表演过……俱往矣。一个一般的商业时代已经到来。要有商业技巧,更要用商品说话。这标志着工艺美术的文商时代来了。
wifi室内定位
市场经济的二十多年,为我们锻造了工艺美术品生产链。我们抓住设计环节,走“随俗雅化和物以载道”两条设计道路。成本手段,市场游戏规则使工艺美术行业内的对手处在同一水平线上。谁能凭借着使中国传统文化向中国工艺美术文化转化的优势进行开发。创造市场经济中文商的类型。琳琅满目的工艺美术品市场中,想买工艺美术品的人却认为没什么东西可买,最大的文人工艺品市场是一块空白。这真是天大的市场商机。
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宝库,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由于它的尘封使之既古老又新鲜、愈久弥坚,这是天赐良机。又有市场、又有素材、又有生产能力(把生产链组织成虚拟工厂)还怕什么呢?“就怕仿”。事物是无限的,中国人认知事物的能力也是无限的,那么中国文化就是无限的;从中国文化中派生的工美文化也就是无限的。除非我们没能力,要么是爆发,要么是平庸。不能用“怕仿”来掩盖开发能力的低下,设计的空间是无限的。文化含量本身也是仿制的屏障。有人仿,说明我们有实
力。当然还是有一个自我保护的问题。但这只是后续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
工艺美术文化是存在缺撼的文化,而恰恰是这种文化的缺撼,成为当代人今天大暴发的机会。一个工艺美术的文化时代不可避免地要到来,伴随而来的是如天文数字般的文人工艺品的产生。中国工艺美术的新时代的诞生,就像是孕育千年,蠕动于母腹,即将一朝分娩的胎儿。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6:40:5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18046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文化   中国   传统   行业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