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智能监测技术规范

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智能监测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智能监测的术语、基本要求、技术流程和要求、数据成果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化监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0490-2009 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规范
GB 50911-2013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技术规范
GB 50490-2009 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规范
GB 50982-2014 建筑与桥梁结构监测技术规范
GB 50497-2009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GB 50026-2007 工程测量规范
GB/T 30012-2013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规范
GB/T 50833-2012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基本术语标准
GB/T18567-2010 高速公路隧道监控系统模式
GB/T16566-2018 铁路隧道词汇CJJ 37-2012 (2016年版)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
CJJ 36-2016 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
CJJ 99-2017 城市桥梁养护技术标准
CJJ242-2016 城市道路与轨道交通合建桥梁设计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基础设施
3.1.1
轨道交通urban rail transit
采用专用轨道导向运行的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系统包括地铁系统、轻轨系统、单轨系统、有轨电车、磁浮系统、自动导向轨道系统、市域快速轨道系统。
3.1.2
城市道路urban road
通达城市的各地区,供城市内交通运输及行人使用,便于居民生活、工作及文化娱乐活动,并与市外道路连接负担着对外交通的道路。城市道路包括城市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
3.1.3
城市桥梁urban bridge
城市范围内,修建在河道上的桥梁和道路与道路立交、道路跨越铁路的立交桥及人行天桥。
3.1.4
公路隧道highway tunnel
供汽车及非机动车和行人通行的地下通道,一般分为汽车专用隧道和汽车、非机动车与行人共同同行的隧道。
3.1.5
主体结构main structure
主体结构工程是指在地基基础之上,承担、传递所有上部荷载,维护上部结构主体性和稳定性的承重结构系统体系,包括混凝土结构工程、砌体结构工程、钢结构工程等。
3.1.6
微波烘箱附属结构attachment structure
附属结构工程是指主体结构工程外的固定结构部分,是基础设施使用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非承重结构、附着于主体结构的构件、装饰构件等。
3.1.7
附属设施affiliated facilities
基础设施中为基础设施使用功能服务的附属机械、电气设施、部件和系统,主要包括电梯、照明和应急电源、通信设备,管道系统、采暖和空气调节系统,烟火监测和消防系统,公用天线等。
3.1.8
彩钢板屋顶设施周边环境surrounding buildings
交通基础设施周围可能受其施工或运营影响的其他建筑、道路、管线、地面等。
3.2 监测项目
3.2.1
变形监测deformation monitoring
对主体结构、附属结构、附属设施及周边环境等监测对象的竖向、水平、倾斜等变化所进行的量测工作。
3.2.2
力学监测mechanical monitoring
未载入sso模块
对主体结构、附属结构、附属设施及周边环境等监测对象所承受的拉力、压力等变化所进行的量测工作。
3.2.3
环境监测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基础设施所在区域的自然环境参数,包括风、温度、湿度、降雨等。
3.2.4
响应监测response monitoring
在荷载作用下主体结构、附属结构等构件产生的应变、裂缝、腐蚀、拉索索力、支座反力、基础冲刷等。
3.2.5
自动监测automatic monitoring
由计算机系统控制传感设备对监测点定时进行连续的监测活动。
3.2.6
人工监测manual monitoring
由人工控制传感设备对监测点定时进行非连续的监测活动。
3.3 数据处理
3.3.1
数据预处理data preprocessing
在进行专项数据处理以前开展的数据处理工作。常见处理方法包括数据清洗、数据集成、数据滤波、数据变换等。
3.3.2
安全评估safety evaluation
通过安全监测数据分析基础设施当前的工作状态,并与相应的临界状态进行比较分析,评价其安全等级。
3.3.3
专项评估special evaluation
交通基础设施遭受洪水、流冰、漂流物、船舶或车辆撞击、滑坡、泥石流、地震、风灾、海啸、火灾、化学剂腐蚀和特殊车辆过桥等突发事件后,确定结构整体或局部构件安全状态的评估方法。
3.3.4
统计建模statistical modeling
利用各种统计分析方法对安全监测数据建立统计模型和探索处理的过程。
3.3.5
预测预报forcast and prediction
根据基础设施的结构特性,利用经验的或系统模拟的方法估计一定时限之后的结构状态,并进行该数
据的发布。
3.4 数据通讯
3.4.1
有线传输wire transmission
在两个通信设备之间通过物理连接,将信号从一方传输到另一方的技术。
3.4.2
无线传输wireless transmission
在两个通信设备之间不使用任何物理连接,而是通过空间传输的一种技术。
3.4.3
同步传输synchronous transmission
发送方和接收方的时钟是统一的、字符与字符间的传输是同步无间隔的数据传输方式。
3.4.4
异步传输asynchronous transmission
不要求发送方和接收方的时钟完全一样,字符与字符间的传输是异步的数据传输方式。
3.5 智能系统
3.5.1
传感器
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成可用信号的器件或装置,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
3.5.2
采集器
将传感器感知物理量转换为数字量的设备;
3.5.3
变速箱试验台
低功耗终端
指通过便携电池供电即可满足需求工作时长的监测设备。
3.5.4
采集网关
采集网关实现传感器网络与其它网络之间的通信链接,具有协议转换与数据交互的功能。
3.5.5
监测系统
由监测设备组成实现一定监测功能的软件及硬件集成。
3.5.6
指令协议
指不同网络设备之间的数据交互的应用层通信约定。
水性聚氨酯胶粘剂
3.5.7
指令帧
由采集器发送至传感器的通信字符串称为指令帧。
3.5.8
响应帧
由传感器返回至采集器的通信字符串称为响应帧。
3.5.9
数据中心
由计算机场站(机房)、机房基础设施、信息系统硬件(物理和虚拟资源)、信息系统软件、信息系统资源(数据)和人员以及相应的规章制度组成的组织。
3.5.10
监测大数据平台
提供多类型监测设备的接入与管理,并为上层多种监测应用提供数据与服务的支撑能力,基于数据管理与应用实现对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管理与养护。
3.5.11
规则模型
通过对数据处理的输入、输出、处理莫斯进行抽象建模形成的引擎化规则,以实现数据的范化计算。
导光条3.5.12
脚本建模
对数据的统计、建模过程进行动态脚本语言设计,将处理核心算法进行脚本化。
3.5.13
流数据
流数据是一组顺序、大量、快速、连续到达的数据序列。
3.5.14
智能监测系统
智能监测系统是采用传感技术,借助计算机系统抽取传感数据并计算,快速识别基础设施的异常情况,并以最快和最佳的方式发出警报,从而有效进行事前预警,事中处理,事后决策的全自动、全天候、实时监测的智能系统。
4 基本规定
4.1 设施管理
4.4.1城市交通基础设施从施工到运营全生命周期过程中应加强安全智能监测技术的应用
以及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工作。
4.4.2基础设施管理应遵循既有建设工程风险评级相关规定,开展必要的安全监测工作。
4.4.3智能监测工作应将人工巡查方法与传感器技术手段充分整合,充实监测基础数据资料,提高安全评估分析结果的可靠性。
4.4.4基础设施的安全监测进行专项方案设计时,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部分:
a)基础设施概况;
b)监测目的和依据;
c)监测内容及项目;

本文发布于:2024-09-25 20:22:2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17888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监测   结构   数据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