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纹铜禁|全世界最早的失蜡法铸造的青铜器

云纹铜禁|全世界最早的失蜡法铸造的青铜器“⽂物概览”
真空超导散热器云纹铜禁是⼀件春秋中期(公元前620年——前467年)青铜器,整体⽤失蜡法(熔模⼯艺)铸
就,⼯艺精湛复杂,令⼈叹为观⽌。云纹铜禁1978年出⼟于河南淅川县下寺春秋楚墓,2002年
被国家⽂物局列为⾸批64件禁⽌出国(境)展览⽂物之⼀,现藏于河南博物院。
禁,是承置酒器的案具(相当于今天的茶⼏),起于西周初年,灭于战国时代。之所以称“禁”,盖
因周⼈总结夏、商两代灭亡之因,均在嗜酒⽆度。
中国历史上,禹可能是最早提出禁酒的帝王,相传“帝⼥令仪狄作酒⽽美,进之禹,禹饮⽽⽢
之,遂疏仪狄⽽绝旨酒,⽈:‘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夏、商两代末君,都因沉湎于酒⽽国家
破亡。周鉴于此,发布了中国最早的禁酒令《酒诰》,其中规定:王公诸侯不准⾮礼饮酒,只
有祭祀时⽅能饮酒;民众聚饮,押解京城处以死刑;不照禁令⾏事执法者,同样治以死罪……
在这种情况下,王公诸侯虽在祭祀时可以饮酒,甚⾄违法饮酒,但承置酒器的案具却烙下中国
吸音墙
第⼀个“禁酒”时代的印痕——名⽈“酒禁”。
“酒禁”不像其他酒器,所见甚少。“我所知道的,约略只有三件。解放前出⼟的,有两件,⼀件
在美国纽约市博物馆,⼀件在天津历史博物馆;解放后,发现⼀件,就在河南博物院。”河南省
⽂物考古研究所赵世纲研究员说,“但那两件,是没法与云纹铜禁同⽇⽽语的。云纹铜禁1⽶多
长,霸⽓⼗⾜,主⼈是楚国令尹⼦庚,也就是那位敢于‘问⿍中原’的楚庄王的⼉⼦。”
令尹约略相当于宰相。楚庄王之后,楚国除叶公⼦⾼(就是那位好龙的叶公)因平定叛乱有
功,出任令尹外,令尹⼀职全由王室公⼦垄断着。此外,司马(军事长官)、县尹(地⽅长
官)等重要职位,也主要由公⼦担当。由此,楚国形成⼀个以王室公⼦为主的政府统治集团,
楚国进⼊“公⼦执政”时代。公⼦执政,龙共舞,以致到了楚庄王的接班⼈楚共王,其⽴储都不
得不像摸⼀般,问起“⿁神”。楚国王⼦势强逼主,叛乱杀王事件更是不时发⽣,时⼈
⽈:“国多宠⽽王弱,国不可为也!”
“云纹铜禁”霸⽓⼗⾜,但它不过是楚庄王的⼉⼦、楚共王的司马、楚康王的令尹——⼦庚的随葬
品。⼦庚墓出⼟器物,⽆论数量还是铸造⽔准,都⼗分惊⼈——它是⽬前发现的楚墓中年代最
早、等级最⾼、随葬品最丰富的⼀座墓葬,其中收藏在河南博物院的王孙诰编钟,⼀套26
钟,是中国所见编钟中数量最多、规模最⼤、⾳域最⼴、⾳⾊最好、制作最精的⼀套编钟;⽽
云纹铜禁,更是该墓出⼟的最为摄⼈⼼魄的艺术杰作。
“研究价值”
云纹铜禁整体⽤失蜡法铸就。⽂献所见中国最早⽤失蜡法⼯艺的时间,在唐代初年——《唐会工业盐水
要》说,⾼祖武德年间铸造开元通宝,⽤的就是失蜡法。
因失蜡法⽂献所见较晚,学界⼀般认为中国失蜡法⼯艺源⾃印度。云纹铜禁的出⼟,将中国失
蜡法铸造⼯艺的历史向前推进1100年——此禁铸造年代,不晚于公元前552年。墓主⼦
庚是年⽽卒。
玻璃热转印
由此,学界认为失蜡法铸造⼯艺⾄少在2500多年前的中国,就已相当成熟。它不是舶来
品,是中国固有的三⼤传统铸造技术之⼀。
“发现故事”
“就是个残破不堪的‘光板’铜案,长⽅形的;其中⼀个边⼉上,还塌陷了⼤半拉⼦;整个案⼦,裂
为七⼋块,就像经历了⼀场⼤地震⼀般,也像极了震后裂变的⼤地!”河南省⽂物考古研究所研
究员赵世纲先⽣说,“没有现在的‘云纹’,前前后后、上下左右,都没有‘云纹’,哦,就像近⼏年
流⾏起来的那些喝功夫茶的茶⼏,最普通的那种、没有什么装饰的那种!”
与铜案同时出⼟的,是难以计数的弯弯曲曲的铜梗。“显然,铜梗是从这个铜案上掉落下来的。
但当时,你让我想象这个铜案原本该是什么样⼦,说实在的,想不来!”
尽管难以想象它的样⼦,但这么个庞然⼤物还是震撼⼈⼼。“1⽶多长,霸⽓⼗⾜,这让我想起
了‘问⿍中原’的楚庄王。研究器物铭⽂,获知这个墓,不是楚庄王,⽽是他⼉⼦⼦庚的。不过,
他的这个⼉⼦,也是楚国令尹,就是常说的宰相!它是楚国黄⾦时代的器物,是楚国能够争霸
中原的⼀种象征!”赵世纲先⽣说。
尽管器型严重受损,但考古学家很快断定:它,是⼀种罕见的青铜器物——禁。“当时淅川的同志已经把铜禁,包括他们发掘的⼀批青铜重器,运到了仓库。”赵世纲先⽣说,“淅川楚墓的发现,实在太过突然。丹江⼝⽔库⽔位⼀下降,村民发现,有青铜重器露出来了,就报告给淅川县⽂管会。淅川的同志出于安全考虑,进⾏了抢救性发掘。我去的时候,东西都运到仓库⾥了。但下寺楚墓考古报告,是由我主持撰写的,前前后后的情况,我也很熟悉。”
1975年8⽉,河南省南部驻马店地区连降暴⾬,板桥⽔库等中⼩⽔库⼏乎同时溃坝,遂平、西平等29个县市受灾,涉及1200万⼈,冲毁京⼴线铁路100多公⾥……事故发⽣后,1976年、1977年丹江⼝⽔库连续泄洪——蓄洪——再泄洪,这么⼀折腾,⽔落⼟去,竟把⼀个千年不⾔的楚墓给“发掘”出来了。
楚墓位于北⾼南低、向南⼀直插⼊丹江的⼀座⾼20~30⽶的⼟⼭上。这座⼟⼭,当地⼈称为龙⼭;龙⼭上,有座寺院,名⽈“下寺”;下寺与西北⽅的上寺,遥相呼应,“⼀在⽩崖万⼭环抱中,⼀在⼭麓丹⽔旁,相望三⼗⾥,俗称上下寺”,“学名”⾹严寺。
1967年,下寺被划⼊丹江⼝⽔库淹没区;1974年,丹江⼝⽔库建成蓄⽔,下寺沉隐在碧波浪涛中;1975年,板桥⽔库等溃坝;1976年~1978年,丹江⼝⽔库泄洪,⽔位下降,楚墓被冲刷⽽出。
下寺2号楚墓在汉代已遭盗掘,但还是出⼟⼤型青铜礼器80余件,车马器、兵器、⽟器、⾦箔、⾻贝等6000余件,其中通⾼在61.3cm~68cm之间的列⿍7件。⿍内有铭“王⼦午”,故被定名“王⼦午⿍”。尤为珍贵的是,⿍内铸铭14⾏48字,记述了“王⼦午”担当楚国令尹时的政绩。“王⼦午”,正是楚庄王之⼦——⼦庚。由此,2号楚墓主⼈的⾝份,得以确认。
该墓出⼟的⼀套编钟,共26枚,其中最⼤的⼀件通⾼120.4cm,重152.8公⽄。每钟皆铸铭⽂,内容相同,其中“唯正⽉初吉丁亥,王孙诰择其吉⾦,⾃作和钟”,“阑阑和钟,⽤宴以喜,以乐楚王诸侯嘉宾,及我⽗兄诸⼠”等字句,记述了编钟的⽤途,也说明这是王孙
诰“孝敬”⽼爸⼦庚的。因有此铭,2500多年后,考古学家⼜把该套编钟还给⼉⼦、编钟制作者王孙诰,定名“王孙诰编钟”。
“尽管最动⼈⼼魄的发现,是云纹铜禁,但遗憾多多。铜禁彻底修复后,剩下⼀些残件。残件显然不是铜禁的,却与1号楚墓的两尊龙⽿⽅壶的构件极为相像,只是⼤⼀点⼉。”赵世纲说,“1号楚墓的龙⽿⽅壶,通⾼均为79.2cm。既然2号楚墓的残件⽐1号楚墓⼤,那么它被盗的两尊龙⽿⽅壶,
通⾼肯定超过79.2cm,当与莲鹤⽅壶相若吧!”
因2号楚墓盗洞遗留有汉代器物,考古学家推测它的两尊龙⽿⽅壶,可能早在汉代就被盗⾛了。两尊龙⽿⽅壶放置在云纹铜禁上,盗墓贼盗移它们时,“打碎”了铜禁,才为今天的我们留下这⽚“云彩”。抑或,云纹铜禁以“⽟碎”相抗争,这才留在了主⼈⾝边。
“细节赏析”
云纹铜禁上的怪兽是龙是虎,似已⽆关紧要。但它们与禁⾝共同构建⽽成的铜禁,恰似在云游青天,那飘荡的朵朵祥云把铜禁装点得腾云驾雾,似梦如幻,飘然欲仙——此为醉酒之幻觉乎?此是酒中有仙乎?
云纹铜禁,因此得名。
如斯铜禁,当初只是⼀“光板”铜案与根根铜梗。让其复活的,是中国青铜古器修复界三⼤圣⼿之⼀、河南博物院⾼级技师王长青。
1981年,当“云纹铜禁”运到修复室时,是⽤两个⿇袋装着的,打开⿇袋⼀看真是让⼈倒吸了⼀⼝凉⽓。禁体残碎为⼗余⼤块,且⾯板严重变形,⽆数云纹剥落与缺失。12个龙形附兽和12个座兽不仅全部脱离禁体,且⼤部分残缺不全。⼀般理解中,⽂物修复,那就是修修补补,⽂物⼤的框架应该还在,
但眼前的这件“云纹铜禁”只能⽤残碎来形容。
⾯对这样⼀堆碎块,王长青⽼先⽣与王琛开始认真仔细的对禁断⾯进⾏⽐对,对铜梗碴⼝与碴⼝进⾏对接,对附兽与座兽的位置进⾏细致的观察分析,弄清了全部结构和铸造⽅法,采⽤整形、加固、雕制⽯膏样版、补缺配件、錾花、⼤焊、铸接、粘接、着⾊、作锈等多种修复⽅法,历时近3年才使“云纹铜禁”修复完成。
器⾝长⽅形,周围由数层粗细不同的铜梗所组成:内层粗⽽直以作⾻⼲,中层镉梗稍细,由下⽽上向两侧伸出后上弯,外层铜梗最细,呈相互独⽴的卷草状。内、中、外三层铜梗相互套
高效除雾器结,但以内层粗铜梗起主要⽀承禁⾝作⽤。禁⾝四周攀附有⼗⼆个铜怪兽,前后备四,左右各⼆。
怪兽有⾓,张⼝伸⾆,凹腰,兽⾯状,尾上卷,前⽖攀附禁沿,后⽖紧抓禁外壁。禁下有虎形⾜12个,两长边各三,四⾓及两短边各⼀。虎形⾜,虎⾸饰⾼冠,昂⾸吐⾆,挺胸,凹腰,扬尾。前⾜前伸,后仅有⼀管状⾜,⽀撑器⾝。整个器形庄重⽽瑰丽,实为⼀罕见的珍品。余热制冷
我们对此铜禁曾作了多次仔纸观察,在铜禁上除了有分段的范缝之外,其他地⽅都未曾发现台范范缝痕迹,因此,这种结构复杂的铸件,除⾮使⽤失蜡法,⽤铸模是⽆法成型的。从铜梗盘绕弯曲的情况看,所⽤蜡料可能为蜂蜡稍加松⾹、油脂调制⽽成。
禁体之下有⼗⼆个虎形⾜。这样繁复的构件形成⼀个铜禁整体,达到了预期的庄严瑰丽,节奏鲜明的艺术效果。
器⾝前后左右以及禁⾯的周边,都⽤粗细的铜梗所组成,上⾯呈透雕的卷草纹。这些铜梗拭分五层,最内的⼀层以较粗的铜梗作粱,纵横交错。每根粱上两侧⼜伸出多处⽀梗,犹如古代建筑上的⽃拱,栱头⼜伸出⽀栱,⽀拱相互卷曲盘绕。它们彼此独⽴,互不连接,全靠内层的铜梗来⽀撑,⽽内层铜梗⼜分层连接,⾼低参差。最外层呈卷草状。铜禁⾝四周,攀附着⼗⼆个怪兽。
本⽂来源:东⽅⽹品藏者说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7:53:1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17623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失蜡法铸造
标签:铜梗   失蜡法   中国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