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森工木质林产品产业发展SWOT分析

2015年第8期·总第254
【产业经济】
产业发展SWOT分析
宋 阳1 王有志2
(1 哈尔滨金融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30;2 东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摘 要]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黑龙江省森工林区木质林产品产业发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环境,即机会(Opportunity)、威胁(Threat)、优势(Strength)和劣势(Weakness)四方面进行分析,以期为政府决策和企业经营提供参考。
[关键词]木质林产品产业;黑龙江省森工;SWOT分析
[中图分类号]F062 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5)08-0081-02
  [作者简介]宋阳(1982-),黑龙江齐齐哈尔人,讲师,研究方向:林业经济;王有志(1980-),吉林辽源人,讲师,
研究方向:林业经济管理、发展方式转变。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年度项目(项目编号:14C010)。
  一、黑龙江省木质林产品产业发展概况
黑龙江省森工辖区内现有林产工业企业1379户,2014年末全省森工林产工业拥有固定资产原值52 2亿元。黑龙江省森工林产工业主要产品设计能力为:锯材
172万m
芯片制造
3,胶合板17 2万m3,刨花板60 9万m3
,硬质纤维板6 4万m3,中密度纤维板19 5万m3
纸及纸制品7 2万T,实木地板7 6万m3,强化复合地板520万m2,卫生筷206 5万标箱,浸渍纸4200万m2,贴面刨花板(中密度)1440万m2。主要产品产量在全省范围内处于主要
地位,锯材、胶合板、刨花板、硬质纤维板、中密度纤维板、细木工板、实木地板、卫生筷、贴面板、家具等黑龙江省森工主要林产品2014年产量占全省总产量分别为22 7%、44%、69 7%、100%、46 8%、51 4%、40 7%、57 7%、45 2%、64 5%,但在全国的比重处于微乎其微的地位,且明显呈现下降的趋势,产量升幅相对平缓,与全国同行业迅猛增长的态势差距大,与全国最大的森林工业基地的身份极度不相称。
二、黑龙江省木质林产品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比较林产工业发达的省份,黑龙江省主要木质林产品产业存在的问题也比较明显。1 锯材类,黑龙江省森工企业生产的锯材主要是工业交通用、建筑装饰用、家具木制品用订制材,与全国先进省份如浙江、广西、山东、湖南相比,干燥材比例不高,出口刨光材比重很少,木材防腐、阻燃以及其它木材改性产品生产能力弱。2 胶合板,黑龙江省森工主要是生产普通阔叶胶合板和单板,而全国先进省份如浙江、江苏、山东、河北等企业大多为引
进生产线,以进口原木或单板为主要原料生产大幅面薄板、低毒阻燃装饰板、建筑模板、人造薄木、单板层积材、集装箱底板等高附加值产品。3 纤维板,黑龙江省综合利用程度高、市场潜力巨大的中
高密度纤维板发展滞后。从国内看,影响新建中高密度纤维板生产线分布的主要原因是木材原料的供应条件,除可供木材原料的数量外,原料价格尤其是原料运输成本对厂址的选择影响越来越大,随着生产能力的发展、产品品种的不断增加、集团型核心企业形成并发展壮大,必将有一批技术落后、产品质量低劣的生产线被迫停产、关闭或拆除,行业的整体实力将增强。4 刨花板,黑龙江省普通家具用刨花板生产有着相对优势,但E1级产品、贴面板、防潮阻燃产品等比重较低,刨花板模压制品、均质刨花板、农业剩余物、定向刨花板、水泥石膏刨花板等建筑用人造板几乎是空白。5 家具,黑龙江省森工家具生产主要集中在伊春林区几个出口家具生产企业,“三江”林区基本占森工的1/10,发展极度不平衡,产品以半成品部件居多,缺少名牌产品和龙头企业,家具设计和技术人才奇缺,整体上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
三、黑龙江省木质林产品产业发展SWOT分析(一)优势(Strength)1 原料供给充足
黑龙江省森工林区树种丰富、针阔混交,累计为国家生产商品材占全国木材产量的2/5。国家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以后,黑龙江省利用毗邻俄罗斯的区位优势,
每年从俄罗斯进口木材1000多万m3
(2013年、2014年
2015年第8期·总第254期
分别进口俄罗斯原木1355万m3和1667万m3
,分别占全国进口原木2433 03万m3、2546mM3
的55 7%和
虚拟墓地65 48%),为林产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料来源。
2 林产工业发展起步早、基础好
黑龙江省森工林产工业企业多数组建于20世纪70年代,生产规模大、设备技术领先、产品结实耐用,如哈尔滨木器厂拥有百年历史,曾经为老一辈革命家和一些中央首长制作过办公家具,中共中央、国务院直属机关招待所和疗养院也曾经大批量购买过哈尔滨木器厂的家具,其“北林”牌家具曾经在东北和华北地区具有较高知名度。
(二)劣势(Weakness)1 生产结构和产品结构不合理
生产结构方面,黑龙江省森工林产品生产企业数量多、规模小、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严重,不但不能形成规模,而且形成了无序的恶性竞争,彼此之间靠资源消耗打价格战,形成资源严重浪费,缺乏整体竞争优势。产品结构方面,初级产品多,终端产品少;粗加工产品多,精深加工产品少;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
2 缺乏品牌产品
结晶器铜管木质类林产品之间差异性不大,原料基本相同,技术普及较为迅速,工艺上差别也小,加之原来林产品市场处于卖方市场,许多林产工业企业对品牌认识不到位,未建立起自己的品牌,没有重视品牌所蕴涵的巨大商业价值。以哈尔滨市林产品市场为例,尽管森工系统产品产量占绝对优势,可市场上却见不到森工系统的品牌产品。
(三)机会(Opportunity)1 中央和地方政府高度重视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提出加快发展以森林资源培育为基础、精深加工为带动、以科技进步为支撑的林业产业发展新格局。《黑龙江省老工业基地振兴总体规划》中指出,要发展森林工业,建设我国重要的森林工业基地。实施商品林基地和林板、林纸一体化工程,建设造纸
、高中密度板和家具等重大项目,促进林产品加工由初级向精深加工转型。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为林产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2 绿消费浪潮带来巨大商机
联合国粮农组织、欧洲经济委员会和美国、日本、韩国、新西兰、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英国等对世界、本地区和国内森林资源和林产品供需均进行过分析预测,世界林产品需求持续增长至少能维持到2020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林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据国家林业局预测,2015年我国建设用材需
求量为2 3亿m3-2 4亿m3
,而近年来,我国木材产量
平均不到5000万m3
。短期内木材供需缺口呈现出加大虚拟机管理系统
态势,刺激价格上升,有利于林产品业加速发展。
(四)威胁(Threat)1 历史负担沉重
黑龙江森工系统16户直属企业资产总额(原值)为37 9亿元,负债总额为35 7亿元,平均负债率为94 2%。以在哈尔滨的四户企业为例,在册职工2457人,而离退休职工为5051人,另外,企业还有医院、学校、幼儿园、生活区等社会职能机构,每年要支出大量的资金,早已成为企业的巨大负担,其他国有企业情况基本类似。目前森工行业主辅分离及企业办社会的移交工作还没有进行,企业陷于“交不出”“扔不了”的困境。因此,历史包袱和社会负担形成的“无法动”和“不敢动”影响了企业改革的决心和进程。
2 林业经济体制改革进展缓慢
体制落后、机制不活以及不适应市场经济要求是影响和制约森工林产工业发展的主要症结。林产工业直属16户企业,全部是国有独资性质,基本沿用计划经济时代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偏重行政手段,管理粗放,平均主义大锅饭,市场化程度低,生产者和经营者的积极性没有充分发挥。由于历史原因,多数林业企业的领导既是企业的领导又是林区一级地方政府的官员,双重身份使得这些领导的行为具有两面性,不能从企业的长远利益或者经济效益出发,而更多考虑自身的政治前途,经营决策不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外行管内行”现象普遍。
3 贸易壁垒频发
近年来,我国家具业遭遇的反倾销案件不断上升,反映出林产品贸易环境的复杂性。例如,近年来兴l型匹配
起的“森林认证”对黑龙江省林产工业来说是潜在威胁。不利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森林认证”符合生态保护的合理要求,容易形成实施贸易壁垒的合理理由;二是开展“森林认证”加大经营成本,一般的林产工业企业无力负担。黑龙江省林产工业目前的发展现状离森林认证还有一定差距,但是,“森林认证”作为一种趋势无法避免,开展“森林认证”只是时间问题。
[参考文献]
[1]陈红,宋阳 黑龙江省森林食品产业品牌竞争力层次模糊综合评价研究[J] 中国林副特产,2008(2)
[2]孙克俭 森工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13(3)
[3]吴国春,高瑞 新形势下绥芬河口岸对俄木材贸易研究[J] 改革与战略,2014(9)
[4]宋德才 森工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 中国林业经济,2013(3)
玻璃垫片(责任编辑:董博雯)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4:30:0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16898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企业   黑龙江省   发展   森工   林产品   工业   林产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