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自润滑功能的立式蜗杆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蜗杆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具有自润滑功能的立式蜗杆。


背景技术:



2.蜗杆是指具有一个或几个螺旋齿,并且与蜗轮啮合而组成交错轴齿轮副的齿轮。其分度曲面可以是圆柱面,圆锥面或圆环面,有阿基米德蜗杆、渐开线蜗杆、法向直廓蜗杆、锥面包络圆柱蜗杆四种类别。现有的蜗杆结构一般都没有自润滑功能,也有部分蜗杆具有自润滑功能,如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16430439u的专利中公开的一种具有自润滑结构的蜗杆,包括蜗杆组件,所述蜗杆组件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连接轴,所述锁紧套的内部设置有内螺纹。上述具有自润滑结构的蜗杆,将蜗杆的内部增加储油腔,通过从注油口往储油腔内部增添润滑油,再通过堵头将注油口堵住,同时在蜗杆旋转的同时内部的润滑油从出油口中流出,随着蜗杆的旋转使得润滑油沿着蜗杆的外侧流动,直至整个蜗杆外表面涂抹上润滑油,实现蜗杆的自润滑。
3.由于上述装置中堵头与注油口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并且堵头为块状结构,因此工作人员在拧下堵头加注润滑油时十分不方便,需要借助老虎钳等工具拧下堵头,操作麻烦,耗时耗力。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方便加注润滑油的具有自润滑功能的立式蜗杆。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具有自润滑功能的立式蜗杆,包括圆柱部、螺柱部和用于封堵注油孔的弹性组件;
6.圆柱部内设置有储油腔,储油腔横向一侧内壁上设置有注油孔和多个出油孔,多个出油孔沿圆柱部轴向分布,出油孔位于注油孔下方;螺柱部套设在圆柱部上,储油腔穿过螺柱部,注油孔位于螺柱部上方,出油孔与螺柱部处于同一高度,螺柱部横向一侧内壁上设置有多个导油孔,多个导油孔分别与多个出油孔连通;弹性组件设置在储油腔远离注油孔的横向一侧内壁上,弹性组件与注油孔处于同一高度。
7.优选的,弹性组件包括安装块、移动板、滑杆、堵头和复位弹簧;安装块设置在储油腔远离注油孔的横向一侧内壁上,安装块位于注油孔横向一侧,安装块内设置有空腔;移动板滑动设置在空腔内,移动板沿横向滑动;滑杆贯穿安装块横向一侧设置在移动板上,滑杆与安装块滑动连接;堵头设置在滑杆远离移动板的横向一侧,堵头与注油孔孔壁贴合;复位弹簧设置在空腔内,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空腔内壁和移动板贴合。
8.优选的,空腔纵向两侧内壁上均设置有滑槽;移动板纵向两侧均设置有滑块,滑块与安装块滑动连接,滑块位于滑槽内。
9.优选的,滑槽为t型槽结构,滑块为t型块结构,滑块与滑槽相适配。
10.优选的,堵头上设置有贴合面,贴合面边缘沿着远离滑杆的方向逐渐减小,贴合面
与注油孔孔壁贴合。
11.优选的,还包括垫环;垫环设置在储油腔靠近注油孔的横向一侧内壁上,垫环与注油孔处于同一高度,垫环为弹性件,贴合面与垫环孔壁贴合。
12.优选的,还包括隔挡板和导流板;隔挡板设置在储油腔内壁上,隔挡板位于弹性组件和螺柱部之间,隔挡板上设置有通孔,通孔位于堵头下方;导流板设置在隔挡板上,导流板位于通孔远离注油孔的横向一侧,导流板沿着远离注油孔的方向逐渐向上倾斜。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14.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工作人员如果需要向储油腔内注入润滑油,只需要向内按压堵头,在外力的作用下堵头向内移动,压缩复位弹簧,同时打开注油孔,工作人员即可向储油腔内注入润滑油。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无需拧下堵头,操作简单,省时省力。
15.通过设置隔挡板,能够将弹性组件与落到储油腔底部的润滑油隔开,通过设置导流板,能够保证从注油孔内注入的润滑油滴落到导流板上,然后从导流板上流下,经过通孔流入隔挡板下方空间。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
17.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18.图3为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19.附图标记:1、圆柱部;101、储油腔;102、注油孔;103、出油孔;2、螺柱部;201、导油孔;3、安装块;301、空腔;302、滑槽;4、移动板;401、滑块;5、滑杆;6、堵头;601、贴合面;7、复位弹簧;8、垫环;9、隔挡板;901、通孔;10、导流板。
具体实施方式
20.实施例一
21.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具有自润滑功能的立式蜗杆,包括圆柱部1、螺柱部2和用于封堵注油孔102的弹性组件。圆柱部1内设置有储油腔101,储油腔101横向一侧内壁上设置有注油孔102和多个出油孔103,多个出油孔103沿圆柱部1轴向分布,出油孔103位于注油孔102下方。螺柱部2套设在圆柱部1上,储油腔101穿过螺柱部2,注油孔102位于螺柱部2上方,出油孔103与螺柱部2处于同一高度,螺柱部2横向一侧内壁上设置有多个导油孔201,多个导油孔201分别与多个出油孔103连通。弹性组件设置在储油腔101远离注油孔102的横向一侧内壁上,弹性组件与注油孔102处于同一高度。
22.如图2所示,弹性组件包括安装块3、移动板4、滑杆5、堵头6、复位弹簧7和垫环8。安装块3设置在储油腔101远离注油孔102的横向一侧内壁上,安装块3位于注油孔102横向一侧,安装块3内设置有空腔301,空腔301纵向两侧内壁上均设置有滑槽302,滑槽302为t型槽结构。移动板4滑动设置在空腔301内,移动板4沿横向滑动。移动板4纵向两侧均设置有滑块401,滑块401与安装块3滑动连接,滑块401位于滑槽302内,滑块401为t型块结构,滑块401与滑槽302相适配,能够保证移动板4在空腔301内滑动时的稳定性。滑杆5贯穿安装块3横向一侧设置在移动板4上,滑杆5与安装块3滑动连接。
23.如图2所示,堵头6设置在滑杆5远离移动板4的横向一侧,堵头6与注油孔102孔壁
贴合。堵头6上设置有贴合面601,贴合面601边缘沿着远离滑杆5的方向逐渐减小,贴合面601与注油孔102孔壁贴合,能够保证堵头6堵住注油孔102,避免储油腔101内的润滑油葱注油孔102排出。复位弹簧7设置在空腔301内,复位弹簧7的两端分别与空腔301内壁和移动板4贴合。垫环8设置在储油腔101靠近注油孔102的横向一侧内壁上,垫环8与注油孔102处于同一高度,垫环8为弹性件,贴合面601与垫环8孔壁贴合,能够对堵头6和注油孔102孔壁起到保护作用,避免二者因摩擦产生间隙导致漏油。
24.本实施例使用时,工作人员如果需要向储油腔101内注入润滑油,只需要向内按压堵头6,在外力的作用下堵头6向内移动,压缩复位弹簧7,同时打开注油孔102,工作人员即可向储油腔101内注入润滑油。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无需拧下堵头6,操作简单,省时省力。
25.润滑油加注完毕后,松开堵头6,在复位弹簧7的弹力作用下堵头6堵住注油孔102。圆柱部1转动的过程中,储油腔101内的润滑油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经过出油孔103进入导油孔201内,然后甩出,甩到螺柱部2上,实现自润滑功能。
26.实施例二
27.如图1-2所示,相较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中还包括隔挡板9和导流板10。隔挡板9设置在储油腔101内壁上,隔挡板9位于弹性组件和螺柱部2之间,隔挡板9上设置有通孔901,通孔901位于堵头6下方。导流板10设置在隔挡板9上,导流板10位于通孔901远离注油孔102的横向一侧,导流板10沿着远离注油孔102的方向逐渐向上倾斜。
28.本实施例使用时,通过设置隔挡板9,能够将弹性组件与落到储油腔101底部的润滑油隔开,通过设置导流板10,能够保证从注油孔102内注入的润滑油滴落到导流板10上,然后从导流板10上流下,经过通孔901流入隔挡板9下方空间。
29.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在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化。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自润滑功能的立式蜗杆,其特征在于,包括圆柱部(1)、螺柱部(2)和用于封堵注油孔(102)的弹性组件;圆柱部(1)内设置有储油腔(101),储油腔(101)横向一侧内壁上设置有注油孔(102)和多个出油孔(103),多个出油孔(103)沿圆柱部(1)轴向分布,出油孔(103)位于注油孔(102)下方;螺柱部(2)套设在圆柱部(1)上,储油腔(101)穿过螺柱部(2),注油孔(102)位于螺柱部(2)上方,出油孔(103)与螺柱部(2)处于同一高度,螺柱部(2)横向一侧内壁上设置有多个导油孔(201),多个导油孔(201)分别与多个出油孔(103)连通;弹性组件设置在储油腔(101)远离注油孔(102)的横向一侧内壁上,弹性组件与注油孔(102)处于同一高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自润滑功能的立式蜗杆,其特征在于,弹性组件包括安装块(3)、移动板(4)、滑杆(5)、堵头(6)和复位弹簧(7);安装块(3)设置在储油腔(101)远离注油孔(102)的横向一侧内壁上,安装块(3)位于注油孔(102)横向一侧,安装块(3)内设置有空腔(301);移动板(4)滑动设置在空腔(301)内,移动板(4)沿横向滑动;滑杆(5)贯穿安装块(3)横向一侧设置在移动板(4)上,滑杆(5)与安装块(3)滑动连接;堵头(6)设置在滑杆(5)远离移动板(4)的横向一侧,堵头(6)与注油孔(102)孔壁贴合;复位弹簧(7)设置在空腔(301)内,复位弹簧(7)的两端分别与空腔(301)内壁和移动板(4)贴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自润滑功能的立式蜗杆,其特征在于,空腔(301)纵向两侧内壁上均设置有滑槽(302);移动板(4)纵向两侧均设置有滑块(401),滑块(401)与安装块(3)滑动连接,滑块(401)位于滑槽(302)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自润滑功能的立式蜗杆,其特征在于,滑槽(302)为t型槽结构,滑块(401)为t型块结构,滑块(401)与滑槽(302)相适配。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自润滑功能的立式蜗杆,其特征在于,堵头(6)上设置有贴合面(601),贴合面(601)边缘沿着远离滑杆(5)的方向逐渐减小,贴合面(601)与注油孔(102)孔壁贴合。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自润滑功能的立式蜗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垫环(8);垫环(8)设置在储油腔(101)靠近注油孔(102)的横向一侧内壁上,垫环(8)与注油孔(102)处于同一高度,垫环(8)为弹性件,贴合面(601)与垫环(8)孔壁贴合。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具有自润滑功能的立式蜗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挡板(9)和导流板(10);隔挡板(9)设置在储油腔(101)内壁上,隔挡板(9)位于弹性组件和螺柱部(2)之间,隔挡板(9)上设置有通孔(901),通孔(901)位于堵头(6)下方;导流板(10)设置在隔挡板(9)上,导流板(10)位于通孔(901)远离注油孔(102)的横向一侧,导流板(10)沿着远离注油孔(102)的方向逐渐向上倾斜。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自润滑功能的立式蜗杆,属于蜗杆结构。其主要针对现有装置不方便加注润滑油的问题,提出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圆柱部、螺柱部和用于封堵注油孔的弹性组件;圆柱部内设置有储油腔,储油腔横向一侧内壁上设置有注油孔和多个出油孔,多个出油孔沿圆柱部轴向分布,出油孔位于注油孔下方;螺柱部套设在圆柱部上,储油腔穿过螺柱部,注油孔位于螺柱部上方,出油孔与螺柱部处于同一高度,螺柱部横向一侧内壁上设置有多个导油孔,多个导油孔分别与多个出油孔连通;弹性组件设置在储油腔远离注油孔的横向一侧内壁上,弹性组件与注油孔处于同一高度。本实用新型能够方便润滑油的加注。便润滑油的加注。便润滑油的加注。


技术研发人员:

仇芳芳 方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安徽利轩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7.28

技术公布日:

2022/11/15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17:30:4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167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储油   蜗杆   注油   横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