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脘痛)秘方
55.1 疏肝和胃饮
【来源】谭日强,《中国中医药报》
【组成】当归10克,白芍15克,柴胡10克,枳实6克,瓜蒌、薤白、法半夏各10克,陈皮5克,甘草3克,蒲公英15克,煅瓦楞10污染处理克。
【用法】上药每剂煎两次,第一次用清水250毫升浸药,先用武火煎沸,再用文火煎成100毫升,取汁温服;第二次用水200毫升,文火煎成100毫升,去渣温服。
【功用】疏肝和胃,制酸止痛
【方解】消化性溃疡,又称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属于中医肝胃不和的胃痛范畴。由于交感神经兴奋,小血管收缩,削弱了胃、十二指肠黏膜的保护因素,在胃酸、胃蛋白酶的作用下,导致自我消化形成溃疡。本病的临床特点为慢性过程、周期性发作。诱发因素多与饮食失宜、气候失调、精神紧张、情绪波动有关。主要表现:上腹部疼痛或不适、有节律性。胃溃
疡的疼痛多在餐后12小时出现,至下次餐前消失;十二指肠溃疡疼痛则在餐后34小时发作,进餐后可渐减轻或缓解。本方用当归、柴胡、白芍养血疏肝;枳实、瓜蒌、薤白理气止痛;法半夏、陈皮降逆和胃;煅瓦楞、蒲公英制酸消痈;甘草调和诸药,共奏疏肝和胃、制酸止痛之功。
【主治】消化性溃疡。
【加减】嗳气打呃者,去柴胡、加旋覆花、代赫石(布包煎)10克;流涎吐酸者,加左金丸3(吞服);胃内灼热者,加炒栀仁、淡豆豉各10克;痛引胁肋者,加玄胡索、川楝子各10克;疼痛剧烈者,加炒蒲黄、五灵脂各10克;呕血便血者,加炒茜根、乌贼骨各10克。
【疗效】屡用屡效,奏效甚捷。
 
55.2 健中调胃汤
【来源】李寿山,《中国中医药报》
【组成】党参15克,白术10克,姜半夏、陈皮各6克,降香10克,公丁香6克,海螵蛸15克,炙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益气健中、调胃止痛、敛疡制酸。
【方解】方中党参、白术益气健中、调补脾胃;姜半夏、陈皮理气化痰、降逆和胃;降香化瘀止血;公丁香温中降逆;海螵蛸制酸敛疡;炙甘草和中缓急。诸药合用,共奏健中调胃、敛疡止痛之功,对脾胃虚弱、气滞停饮、偏虚偏寒之胃痛、嘈杂、泛酸诸症有良好的效果。
【主治】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症见胃痛、嘈杂、泛酸、空腹尤甚、得食稍缓,喜暧喜按、噫气矢气、大便或溏或燥,舌质淡红,苔白滑,脉沉细或弦。
【加减】偏阳虚寒盛者,冷痛较重,加高良姜、毕澄茄;兼气郁不畅者,脘腹胀满、噫气矢气多,加佛手、香橼皮;兼停饮者,泛吐清水,或胃有振水音,加茯苓、生姜;兼脾不统血、大便黑或呕血,倍党参,加炮姜、三七粉。
【疗效】屡用效佳。
 
55.3 加味乌贝芨甘散
【来源】袁家玑,《中国中医药报》
【组成】三七粉、乌贼骨、川贝、白芨、黄连、甘草各30克,砂仁15克,延胡索、川楝肉、佛手各30克,广木香18克,生白芍45克。
【用法】上药共研极细末,备用。每日早、中、晚饭后各吞服3克,连续服用3个月至半年。
【功用】柔肝和胃、调气活血、制酸止痛、止血生肌。
【方解】本方以三七粉为主药,能止血、散血、定痛,亦主呕血、下血;乌贼骨收敛制酸、止痛止血;川贝化痰、散结消肿,与乌贼骨配伍有较强的制酸止痛作用;白芨收敛止血、消肿生肌;芍药、甘草酸甘化阴、柔肝缓急止痛;黄连清热燥湿;川楝肉、延胡索、
佛手、广木香行气活血止痛;砂仁理气健脾。合而具柔肝和胃、调气活血之功。为散,便于常服、缓攻徐图,促进溃疡愈合,以期根治。
【主治】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病(肝胃不和)、胃脘痛、泛酸、呕吐、黑便、呕血等症。
【加减】亦可据证作适当加减。
【附记】屡用屡验,效果甚佳。
 
55.4 和胃散
【来源】陈树森,《名医特经验精华》
【组成】乌贼骨粉85卡门涡街效应克,浙贝母粉15克,甘草50克,曼陀罗花1.5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备用。每次服36克,日3次,饭前服用。
【功用】制酸止痛。
【方解】方中乌贼骨与浙贝母同用,名曰乌贝散,实验证明,有明显地吸附胃蛋白酶和中和胃酸的作用,因而能够保护溃疡面;甘草和中缓急止痛,补脾益气;曼陀罗花有较好的镇痛作用。本方以乌贝散为主,加入甘草和曼陀罗花,增强了止痛作用,且甘草能解曼陀罗花之毒,宜长服。食前服,胃中食物尚少,有利于药物作用的发挥。
【主治】胃酸过多,胃脘疼痛。可用于消化道溃疡。
【疗效】临床屡用,止痛效果甚捷。
【附记】验之临床,确有药到痛止之良效。
 
55.5 健脾汤
【来源】张羹梅,《上海名老中医经验》
【组成】吴茱萸3克,黄连4.5克,党参、茯苓各9克,白术12克,半夏5克,陈皮6克,白芍12克,甘草4.5克,瓦楞子24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益气健脾、降逆止呕、缓急止痛。
【方解】方中吴茱萸、黄连合用,名左金丸,善于降逆止呕;党参、茯苓、白术、甘草、半夏、陈皮同舟,名六君子汤,最能益气健脾;白芍、甘草协力,名芍药甘草汤,可以缓急止痛。三方共融于一炉,再加上制酸缓痛的瓦楞子,有青胜于蓝之妙。用于由脾胃虚弱而至中脘疼痛、呕恶泛酸、神疲乏力、纳食减少等症,疗效显著。
【主治】胃脘痛,可用于胃与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偏于脾胃虚寒者,均可用之。
【疗效】临床屡用,疗效显著。
刹车马达 
55.6 养胃汤
【来源】张羹梅,《临症偶拾》
【组成】川石斛13(先煎)、生地、川连各9克,吴茱萸0.9克,白芍18克,金铃子、延胡索、炙甘草、潞党参各9克,炙黄芪12克,当归9克,煅瓦楞、海贝粉(3次服)18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功用】养阴清热、制酸敛疡、理气止痛。
【方解】本方是由左金丸、金铃子散、芍药甘草汤加味而成。方用石斛、生地滋阴养胃;黄芪、党参补气;吴茱萸、黄连降逆止呕;芍药、甘草缓急止痛;瓦楞子、海贝粉制酸缓痛;当归配生地活血凉血止血。金铃子散理气止痛。诸药合用,共奏养阴清热、制酸敛疡、理气止痛之功。
【主治】胃脘痛、泛酸、嗳气,或呕吐、黑血,可用于热证的胃和十二指肠溃疡及慢性胃炎。
【加减】无呕血,本方去生地、黄芪、当归;有呕血,则去川楝子、元胡。
【疗效】多年使用,效果颇佳。
【附记】本方与健脾汤都用黄连、吴茱萸和芍药、甘草。寒证重用吴茱萸,热证重用黄连。均重用芍药至18克,缓急止痛作用良效。
 
55.7 脘腹蠲痛汤
【来源】何任,《浙江中医杂志》(2)1984
【组成】延胡索、白芍、川楝子、生甘草、海螵蛸、制香附各9克,蒲公英19克,沉香曲12克,乌药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或研末为散,每次服9克,每日2次。
【功用】调理气血、缓急止痛。
【方解】脘腹疼痛多因气血郁滞所致。故方中用延胡索、乌药、沉香曲、香附行气止痛;芍药、甘草酸甘化阴、缓急止痛;脘腹疼痛又以寒热错杂为多见,故方中既有性偏寒凉的川楝子、蒲公英、以纠其热,又用了性温的乌药、沉香曲,以祛其寒,寒热并用,专理气
血。故适应证也较广泛。蒲公英味甘性寒,是难得的养阴护胃佳品。凡胃脘痛属于热者,可加大剂量使用,常能取得良效。本方适用较广,临床上用以多种脘腹疼痛,疗效显著,能够经得起重复验证,且无不良反应。
【主治】急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神经官能症、慢性肠炎、慢性胆囊炎、胆石症、慢性胰腺炎、内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病引起的脘腹疼痛。
【疗效】临床屡用,疗效满意。
 
55.8 加减一贯煎
环境风洞【来源】王季儒,《肘后积余集》
【组成】北沙参、麦冬、生地各12克,石斛15克,川楝子、元胡各9克,枸杞子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滋养胃阴、补肾柔肝。
【方解】溃疡病由于热伤胃阴者占绝大多数,故此方应用比较广泛。一贯煎为清。魏玉璜得意之方,原有当归,惟当归性温,对阴虚有热者不宜,故去之。加元胡、石斛以增加育阴止痛之力。方用北沙参、麦冬、生地、石斛阴柔濡润、生胃阴而增加胃液,胃液充足则溃疡面可受到保护。川楝子、元胡行气柔肝以止痛;枸杞子滋肾水以涵濡肝木,则肝火渐熄而痛可止。共奏滋养胃阴、补肾柔肝之功。
【主治】胃、十二指肠溃疡(肝火犯胃型),症见空腹时疼痛较重,胃有灼热感、口干、嘈杂、吞酸、纳少、手足烦热、大便燥,舌质红,脉细数。
【加减】吞酸,加海螵蛸12克,吴茱萸1克,黄连5克;有灼热感,加黄连5克,栀子9克;嗳气,加旋覆花、赭石、清半夏各9克;痛串两胁,加柴胡、青皮各5克;大便燥,壮人加大黄、元明粉;虚人加火麻仁12克或郁李仁9克;大便潜血,加地榆炭12克,阿胶10克或加五倍子、降香、乌药各9克,三七、白芨各3(均冲服);气滞痞满,加砂仁5克,乌药9克;痛如针刺,加五灵脂、蒲黄各9克;痛不止,加杭白芍12克,甘草5克。
【疗效】验之临床,确有良效。一般连服15剂左右即可痊愈。
 
55.9 清柔和中汤
【来源】王季儒,《肘后积余集》
【组成】生石决明30克,白蒺藜、川郁金、乌药各10克,厚朴5CO2封存克,旋覆花、代赭石、沉香曲各10克,大腹皮、枳实、黄连各5克,吴茱萸1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柔肝和中。
【方解】肝木乘土、肝胃不和而证偏肝郁不畅者,治宜柔肝和中,故方用石决明、白蒺藜清热柔肝;郁金、乌药、沉香曲、厚朴解郁行气、止痛消痞;旋覆花、代赭石、黄连、吴茱萸平肝和胃;大腹皮、枳实以消胀满。合之故治肝火犯胃型而偏于肝郁不畅者有效。
【主治】消化性溃疡(肝郁不畅),症见胃脘疼痛、痞闷、不欲饮食、脉两关弦盛。
【加减】不思食,加谷稻芽各10克;大便炼结,加郁李仁10克;口干苦,加麦冬10克,石斛12克;呕吐,加竹茹20克;烦躁忧郁,加合欢皮12ysn-264克。
【疗效】屡用效佳。
 
55.10 溃疡散
【来源】巫君玉,《中医杂志》(3)1989
【组成】黄芪、党参、白芍、元胡索各3克,白芨2克,三七1.5克,煅瓦楞子、川楝子、象贝母各3克。
【用法】上药共研极细末,过箩混和备用。每次服6克,日服3次,温开水送服。亦可将药末放入胶囊吞服。
【功用】养胃止痛,生肌医疡。
【方解】方用黄芪、党参补益中气;白芍、甘草、川楝、元胡解痉缓痛;瓦楞子、象贝制酸和中;三七活血化瘀;白芨护膜生肌,共奏养胃止痛、生肌医疡之功。此方主要用于溃疡病疼痛,吐酸基本控制或缓解后,解决患者常服煎药之不便,以及溃疡愈合非短期所能
奏效之矛盾。且散剂可加大药物对溃疡面的附着作用,有利于更好地发挥药效。
【主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疗效】观察16例,并连续服用2个月以上后,经X线摄片复查,其中愈合者10例,溃疡缩小者3例,控制症状者2例。
 
55.11 舒肝和胃汤
【来源】邢子亨,《中医杂志》(3)1989
【组成】当归、炒白芍各12克,乌贼骨15克,生苡仁24克,五灵脂12克,佛手15克,白檀香9(后下)、川楝子12克,炙甘草9克。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09:33:5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16740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止痛   溃疡   疼痛   甘草   制酸   临床   黄连   止血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