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火工岗位技术操作规程

调火工岗位技术操作规程
(一)、岗位职责
1.熟知本岗位的危险源,及时发现并消除生产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做好相关记录。
2.熟悉炉体构造、加热系统流程、生产工艺流程、煤气和废气设备的性能。
自行葫芦
3.负责所使用的煤气和废气设备的清扫、维护、加油、检查和调节。4.制定并执行合理的加热制度,做好调温工作,做到焦饼上、下、机、焦各点均匀成熟,努力做到提高焦炭质量、降低耗热量、维护好炉体、提高热工效率。
5.维护好所属设备、仪表及工具,保持设备正常运行,保证气流畅通无阻。
6.掌握各种与热工制度有关的计算方法,保持各种有关记录的完整和清洁。
7.在结焦时间变化和配煤比变动较大时,要及时做炭化室底部压力和冷却温度测量并做好记录。
8.发现难推焦号,要及时观察焦饼情况,并测量该炉号的横排温度。9.负责处理交换过程中发生的事故及故障。
10.指导三班测温工及交换机工的日常工作。
11.负责所属卫生区域的卫生清扫工作。
12.负责交换系统轮、链条的检查和维护。
(二)、技术规定
1.标准测温火道规定为第8火道和第24火道。
2.各燃烧室测点温度在交换后20秒时,最高不得超过1450℃,最低不得低于1100℃。
3.炉头温度与其平均温度相差不得大于±50℃。
4.炉头温度与标准火道温度相差不得大于100℃。
5.焦饼中心温度应保持在950—1050℃之间,上下温度差不得大于50℃。6.炉顶空间温度不得超过850℃。
7.硅砖蓄热室顶部温度不得超过1320℃,不得低于900℃。
8.小烟道温度不得超过450℃,不得低于250℃,分烟道温度不得超过400℃。9.集气管温度保持在80—85℃。
10.硅砖焦炉在有计划加快炼焦速度时,允许昼夜提高火道温度不得超过60℃。
11.集气管压力以保持结焦末期吸气管下方炭化室底部压力不得小于5Pa
为原则。
12.焦炉吸力以下降气流看火眼压力为0~5Pa,α值1.25~1.35为制定原则。
13.回炉煤气主管压力不得低于500Pa。
14.循环氨水压力不得低于0.25MPa,高压氨水压力不得低于3MPa。15.全炉各蓄热室顶部吸力与标准蓄热室相比上升时不超过±2Pa,下降时不得超过±3Pa。
基本操作
1.温度的测量
1.1 横墙温度的测量
1.1.1 在交换后5分钟开始测量下降气流的立火道温度,测温点在斜道和灯头砖交界中心处。
1.1.2 测温时双号燃烧室从焦侧开始测量,单号燃烧室从机侧开始测量;每个交换测6排横墙温度。
1.1.3测温时,看火孔盖随打随盖,一次打盖不得超过五个看火孔盖。1.1.4 测温后按温度记录上帐,并绘制横排曲线(包括单排、六排、全炉)。按机、焦侧标准温度差画出标准线算出横排均匀系数。单排:超过标准线±20℃为不合格。六排:超过±10℃为不合格。全炉:超过±7℃为不合格。
横排均匀系数:K横=(28-W)/28
式中:28—不包括机侧1至2眼和焦侧31至32眼的立火道数
W—表示第3—30火道之间超过规定温度的火道数(不合格数)1.2 炉头温度的测量
1.2.1 交换后5分钟从交换机端焦侧开始测量下降气流炉头火道温度。1.2.2 按测温结果,分别计算出机、焦侧边火道的平均温度(不包括边燃烧室),并计算出炉头均匀系数K炉头。机、焦侧各炉头温度分别和机、焦侧炉头平均温度相差超过±50℃时为不合格立火道。
K炉头=(测温火道数-不合格火道数)/测温火道数
1.2.3 炉头温度平日随横排温度进行调节,一般炉头温度与标准火道温度相差不大于100℃,炉头温度不得低于1100℃。
1.3 小烟道温度的测量
1.3.1 事先准备好500℃的水银温度计,检查温度计是否牢固地插入木塞中,或用石棉绳缠紧,以免掉入废气盘内。
1.3.2 交换前将温度计插入上升气流的废气盘测温孔中,深度为废气盘中部。交换后20分钟开始从交换机端开始读数。
1.3.3 读数时不得将温度计全部拔出,以免影响温度准确性。
1.3.4 读完温度后将温度计拔出,插入相邻的废气盘中,等下一交换测量。
1.3.5 四个交换测完机、焦两侧小烟道温度。
1.3.6 发现高、低温号要及时处理,上帐、计算平均数并填写加热制度、测量日期人员等。
1.3.7 小烟道下火应及时检查、处理,严禁测量。
1.4 炉顶空间温度的测量(热电偶法)
1.4.1 准备好1500mm的热电偶,温度1000℃毫伏计,100℃玻璃温度计。
1.4.2 选择两个处于结焦时间达2/3温度正常的炭化室,提前30分钟插入。大蒜破瓣机
稳压二极管封装
1.4.3 关上所测炭化室上升管的翻板,打开上升管盖,将中间除尘孔换上中间带眼的炉盖,并将孔眼放在炭化室中心线上,将热电偶插入,插入深度在炭化室炉顶空间中部,用泥浆封严炉盖,打开翻板,盖上上升管盖。
1.4.4 用毫伏计测量空间温度,至少测量三次,同时测量冷端温度。
1.4.5 打开上升管盖,拨出热电偶,将除尘孔用原炉盖密封好后,将上升管盖盖上。
1.4.6 将数据上帐,并分析进行炉温调节。
1.5 冷却温度的测量
1.5.1 测相邻的6个加热比较正常的燃烧室的测温火道,机焦侧标准火道二组共12个,于下降气流时测量。
微波消解1.5.2 测量前准备好2台至4台合格的测温仪。
1.5.3 在测量过程中,该炉的加热制度应严格保持不变,推焦情况保持正常,应选在正常检修时间测量。
1.5.4 交换后20秒测第一次,1分钟时测第二次,以后每隔1分钟测一次,直到下次交换为止。
1.5.5看火孔要盖严,只许在测温时打开,测完立即盖严。
1.5.6 算出两组12个燃烧室每分钟的平均温度,与20秒的平均温度相比,其差即为该炉温度下降校正值。
1.5.7 在结焦时间变更或配煤比变化较大时,要重新测量,正常时一年测量一次。
1.6 焦饼中心温度的测量(暂时不能测量)
微生物添加剂1.6.1 准备长6.3m,内径50mm的无缝钢管两根,一端为封闭的尖头,另一端为开口,于开口下方20mm处焊好卡钢管的卡环,管中距离开口4700mm、2800mm的位置各焊一个测温用的卡钉及管子尖头为三个测量点,并准备2个带眼的大盖。
1.6.2 选择温度正常、结焦时间正常的炭化室,装完煤后,捣固时要平整,插入铁管(焦饼管要垂直插在炭化室中心线上),管口用盖盖好,周围用石棉绳煤泥封严。插管时注意导烟车滑线,防止触电。于出焦前4小时用测温仪开始测量。每隔半小时测一次,直至推焦前30分钟测量最后一次。
1.6.3 焦饼全部成熟后,拔出焦饼管,并测量焦线。
1.6.4 出焦前一小时测量该炭化室两侧的燃烧室横排温度。
1.6.5 插拔铁管时,要打开上升管,关闭翻板,完毕后要盖好上升管盖,打开翻板,并将炉盖进行密封,同时要注意炉顶明电线,要拉闸断电并有专人看管。并且注意导烟车的行走。
1.6.6 推焦时要有专人观察焦饼成熟情况,并记录推焦电流。
1.6.7 出焦完毕,对好炉门,用测温仪从焦侧开始测量炉墙温度。每个炉墙测上、中、下三点,两个除尘孔,两侧炉墙共12个点。
1.6.8 推焦前,通知机、焦侧炉前工,不要将尾焦扔入炭化室内,以免影响温度测量。
1.6.9 将全部测量项目,详细记录计算、上帐,并做出正确结论。
1.7 蓄热室顶部温度的测量
1.7.1 测量下降气流蓄热室,在交换后十分钟开始测量。
1.7.2 测量地点应是蓄热室中最高温度处,测完后立即将盖盖上。
1.7.3 测量的温度如有超过1320℃的应立即处理,不得低于900℃。
1.7.4 对个别高低温号应及时查明原因尽快处理。
1.8 炭化室炉墙温度的测量
1.8.1 与三班装煤推焦机司机联系好推焦后关闭两侧炉门,炉前工不能将尾焦扔入炭化室内,从焦侧除尘孔开始向机侧进行,测量时上升管盖打开,不测的除尘孔盖应盖上。
1.8.2 用测温仪由除尘孔测两墙温度,每侧炉墙按其高度测量上、中、下三点,两个除尘孔,两面炉墙共测12点温度。
上部:炭化室往下3~4层位置。
下部:从炭化室底部算起第三层位置。
中部:上、下部两点之间。
测量部位:底部—距离炭化室底300mm,上部—顶部跨越孔。测量时,上、中、下三点应在一条垂直线上,不许测石墨。
1.8.3 测出的温度应计算上、中、下三点的平均温度及平均温度差,并上帐入档。
1.8.4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1.9 红外测温仪使用注意事项
1.9.1 使用者应将提带缠绕在手腕上,防止测温仪从手中滑落,防止磕碰,要轻拿轻放。
1.9.2 使用前,要检查电池电量是否够用,测温仪是否完好能用。
1.9.3 测温仪镜头应保持清洁,必要时用酒精擦洗。测温仪不用时,把镜头盖盖好。
1.9.4 在使用过程中尤其注意防水,雨天使用应用雨具防护。严禁雨水进入仪器内。
2.为了保证焦炉加热制度的稳定,必须有合理的压力分布与压力制度,所以应遵循以下原则:
2.1 焦炉在整个结焦过程中,炭化室底部的压力始终要高于大气压和整个相邻燃烧室的压力。
2.2 在同一结焦时间内,燃烧系统高度方向压力的分布应保持稳定。
2.3 炉顶看火眼压力要保持在0~5Pa。
3.测压操作
3.1 测压时的一般规定
3.1.1 测吸力、阻力、燃烧系统压力时,需要和交换机工联系,保持测量过程中加热制度不变,测量前斜型压力计要放平。
3.1.2 选择横排温度、直行温度、空气过剩系数好、吸力稳定的蓄热室做标准号,在具备上述条件情况下,一般选一座焦炉吸气管下方正对的蓄热室。
3.1.3 选择标准蓄热室,处于结焦中期进行测量。
3.1.4 测量前要用U型压力表,对斜型压力计进行校正。
3.1.5 加热制度不正常时,刮大风、下大雨,停电、吸力调节器运转不正常情况下不进行测量工作。
3.1.6 测压导管必须严密,标准管与相对管在测同部位压力时,插入深度应一致,且小于30mm。
风力发电汽车
3.1.7 交换时,斜型压力计应关闭,测完后测压导管应关闭。
3.1.8 按规定做好记录和计算,并进行分析,发现问题要及时调节处理。
3.2 蓄热室顶部吸力测调
3.2.1 上升气流蓄热室顶部吸力在同一结焦时间内应保持基本不变。测下降气流蓄热室。
3.2.2 选择炉组中部蓄热室两个相邻号为标准号,对标准号要勤检查、维护、做到不下火、不串漏,格子砖不堵塞,火道温度正常。
3.2.3 准备好一台斜型压力计,80米胶管,测前检查胶管有无堵塞漏气现象,检查蓄热室测压导管有无堵塞、串漏现象。
3.2.4 交换后5分钟开始测量,先测量标准蓄热室上升和下降气流的绝对压力,两个标准号在同一气流时吸力要相等。
3.2.5 将绝对管(表上正端)连接在标准号的吸力导管上,相对管依次连接相同气流的各蓄热室的吸力导管,测出与标准号的吸力差值。
3.2.6 上升气流时,当各蓄热室与标准号相比吸力差大于±2Pa时调节,下降气流时,当各蓄热室与标准号相比吸力差大于±3Pa时调节。
3.2.7 四个交换测调完毕。
3.2.8 按实际测调情况记录上帐。
3.2.9 测调完毕后,要有人去炉顶检查燃烧情况。
3.3 格子砖阻力的测量
3.3.1 准备好斜型压力计一台,80米长的胶皮管一根,240mm长的小弯管测压铁管一根。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00:35:1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16517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温度   测量   压力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