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胸痛患者中校正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的应用

急诊胸痛患者中校正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校正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应用于急诊胸痛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运用方便抽样法分组,2018年1-6月来我科室就诊的急性胸痛患者为对照组(n=50),由急诊分诊护士按常规分诊流程处理。2018年7-12月来我科室就诊的急性胸痛患者为实验组(n=50),由急诊分诊护士以校正预警评分(MEWS)系统为基础进行分诊流程处理。比较两组患者候诊时间、不同疾病诊断正确情况以及不良疾病死亡情况。结果:与对照组作比较,观察组患者候诊时间显著较短,差异显著(P<0.05);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致死比例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痛患者通过运用校正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显著缩短了患者的候诊时间,提升了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诊断正确率,并降低了各类疾病导致的死亡率。
对甲苯磺酸吡啶盐
【关键词】急诊胸痛;校正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候诊时间汽车尾气抽排系统
科中急性胸痛属于一种常见临床症状,具有一定的突发性,可由多种因素诱发,患者病情普遍较为严重,病情变化较快,病情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患者死亡。在急性胸痛症状出现时往往与多个器官系统存在紧密联系,患者的预后情况往往取决于急医务人员是否能够准
确评估患者的病情和采取有效的急症处理措施。有研究指出,我国大部分急性胸痛患者错最佳时机的原因为诊断时间过长。为此,积极采取一种有效的危险分层评估系统以提升急科急性胸痛患者的诊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校正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属于一种常用于医疗机构评估患者的病情的方法,不仅相关操作较为简单,而且能够有效评估院前急救患者和重症患者,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1]。因此,本研究于2018年1-6月期间和2018年7-12月期间从我院各选取50例急性胸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校正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的临床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运用方便抽样法分组,2018年1-6月来我科室就诊的急性胸痛患者为对照组(n=50),由急诊分诊护士按常规分诊流程处理。2018年7-12月来我科室就诊的急性胸痛患者为实验组(n=50)。观察组有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分别有30例:20例,年龄最小不低于19岁,年龄最大值不大于59岁,平均年龄(41.09±12.10)岁;对照组有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分别有31例:19例,年龄最小不低于20岁,年龄最大值不大于60岁,平均年龄(41.10±12.11)
岁。两组比较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以急性胸痛、胸闷、胸部不适为主诉的患者。排除标准:排除创伤性胸痛,各种原因不配合者以及不完整者。
1.2方法
1.2.1对照组研究方法:由急诊分诊护士按常规分诊流程处理,以患者的生命体征测量、病史采集为依据展开分诊,通过原有的分诊流程,并结合护理人员的工作经验提供相应的急救处理措施[2]
1.2.2实验组研究方法:
将校正预警评分(MEWS)系统与信息化技术相结合分诊系统是以校正预警评分(MEWS)系统为基础,融入了急诊计算机网络的管理,形成急性胸痛专科分诊软件。(2)培训:急诊预检分诊信息系统于 2018年6月由课题的小组成员组织实验组的分诊护理人员进行3-5小时的急诊预检分诊信息系统的培训,完成培训后进行分诊模拟演练考核。考核合格者才能对患者使用急诊预检分诊信息系统进行分诊[3]。(3)干预:2018年7月-1
2月急诊分诊护士依据患者生命体征,比如:体温、心率、呼吸频率、收缩压、意识状态等,应用校正改良预警评分系统MEWS对急性胸痛就诊患者进行分诊评估,根据总分值定义病情程,Ⅰ级:MEWS≥11 分,病情濒危;Ⅱ 级;MEWS 为 9-10分,病情危重;Ⅲ级:MEWS为5-8分,病情较重;Ⅳ级:MEWS为0-4分,病情较轻。不同分级患者给予不同处置,Ⅰ-Ⅱ级患者给予紧急复苏或紧急处理,持续监护,分诊后立即安排患者进行相应抢救;对于Ⅲ级患者,分诊安排其提前就诊,候诊时间<5min;对于Ⅳ级患者,分诊安排其按顺序就诊,分诊护士至少每隔15min对其进行1次评估,并依据患者病情变化采取相应干预措施或改变其分诊顺序[4]
1.3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候诊时间、不同疾病(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死亡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将本组研究数据录入SPSS 20.0软件,进行统一计算。计量采用±表示,应用t检验,
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x2检验。组间比较用P值表示,当P<0.05时,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供水控制器2.1效果组间差异比较
与对照组作比较,观察组患者候诊时间显著较短,对照组候诊时间为(22.38±5.49)min,观察组候诊时间为(9,29±2.40)min,差异显著(t=15.448,P<0.05)。
2.2两组不同疾病致死率比较
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致死比例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2:对照比较不同疾病致死率组间差异(n,%)
组别
病例数
急性心肌梗死
主动脉夹层
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
死亡率
对照组
50
2(4.00)
1(2.00)
12.00)
7(14.00)
观察组
50
12.00)
0(0.00)
0(0.00)
荸荠去皮机
得到训练1(2.00)
x2
/
/
/
/
4.891
P
改锥头/
/
/
/
<0.05
3讨论
临床分析后获知诱发急性胸痛的原因可分为多种,比如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性心绞痛。对于急性胸痛患者而言,尤其是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而言,具有病情变化快,病情发展迅速特点,若采取措施不及时,则可能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产生威胁。为此,发病早期及时采取有效的评估方法,尽早应用有效的措施具有重要意义[5]
本文研究结果提示,与对照组作比较,观察组患者候诊时间显著较短;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致死比例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校正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属于一种结合患者发病程度展开的评分措施,并通过在同一时间内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且结合轻重缓急进行安排的系统。换言之,校正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可以对医院资源进行整合安排,提升效率[6]
综上所述,急症胸痛患者通过运用校正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显著缩短了患者的候诊时间,提升了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诊断正确率,并降低了各类疾病导致的死亡率。
【参考文献】
[1]胡伟良,傅丽雅.早期预警评分在胸痛患者急诊中的应用[J].浙江创伤外科,2019,24(04):786-787.
[2]董卫明,叶建鑫,张敏,等.校正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在急诊胸痛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J].宁夏医学杂志,2019,41(03):245-247.
[3]喻龙姗,何宗保,王高生,等.HEART评分和改良早期预警系统评分在急诊胸痛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比较[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8,21(06):831-834.
[4]韩凤玉,闫凤华,马亮亮,等.急诊危重指数联合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分诊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8,24(14):8-10.
[5]姜彬言,王高生,李婷婷,等.急性冠状动脉事件的全球性注册研究评分和校正改良式早期预警系统评分在急性心源性胸痛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7,20(05):505-508.
[6]潘璐意,万光明,颜美琼,等.校正改良式早期预警系统在心胸专科急诊分诊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6,33(24):72-75.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22:38:2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16443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患者   分诊   胸痛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