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网络舆情监测与预警模型研究

2018年第4期 信息通信
2018
(总第 184 期)
INFORMATION & COMMUNICATIONS (Sum. N o 184)
大数据背景下网络舆情监测与预警模型研究
文竹
(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南宁广西530007)
摘要:从大数据视角对网络舆情进行系统分析和探究,研究大数据技术在网络舆情监测与管理中的运用,用领域本体描
述网络舆情的概念模型,得出网络舆情监控预警过程与预警系统概念模型,进而讨论舆情分析与预警支持系统的建立。
关键词:大数据;网络舆情;预警;系统设计
中图分类号:TP 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131(2018)04-0141-02
0引言
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 2016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31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 6.95亿,增长率连续三年超过10%。手机网民已占网民总数
的绝大部分,随之带来的则是微博、、微视频、APP 客户端, “三微一端”使信息传播的时间和空间距离无限缩小。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作为新媒体的主要阵地已逐渐 确立起其社会信息传播的主导地位,成为网民用于分享个人 见解、传播民间数据以及获取公共信息的主要载体。公众通 过互联网表达出来的情绪、态度、意见与要求的集合形成网络 舆情,是社情民意的体现和参照。网络舆情“是以网络为载体, 以事件为核心,是广大网民情感、态度、意见、观点的表达、传 播与互动,并且能持续事件的后续影响力。网络舆情带有广 大网民的主观性,大多数舆情信息未能经过官方媒体的验证, 直接通过微博、朋友圈、Q Q 空间、论坛、文章等形 式进行传播。”
1网络舆情的特点
网络舆情借助、、Q Q 、微博、论坛等 载体以匿名的形式,对各类事件评头论足,表达个人观点,具
有以下特点:
(1) 缺乏征兆性。传统舆论一般会在事件发生前、发生中
出现,具有一定可预见性,干预工作可在舆论发生前实施。网
络舆情往往是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遭遇舆论压力和舆论困境,
delta并联机器人对其预警和干预都比传统媒体更加困难。
(2) 主体隐蔽性。由于匿名特点,多数网民会自然地表达
自己的真实观点和真实情绪,但也有一些企业会通过网络推
手制造竞争对手的谣言,诸如“内部员工爆料”“堵截掲秘”等
形式,使消费者对竞争对手的产品产生恐慌。
(3) 途径多样性。随着网络技术的推陈出新,网络舆情的
传播形式也丰富多彩,例如新闻评论、网络论坛、、网
上调查、网上签名、微博、朋友圈等。还有即时通讯,主
要是Q Q 、。
(4) 表达充分性。互联网使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网络信
息的发布者,针对某个话题可以立即发表意见,使各种观点和
意见能够快速表达出来[1],网络舆情能够得到更加集中的反映。
2网络舆情的现状互联网时代自媒体的发展和壮大,极大地刺激了网络舆 情的产生,网络互动已成为公众生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更是公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之一。网络舆情因其主体知识 层次参差不齐、参与意识强、好奇心理重、个性化特征明显,所 以与其他舆情相比具有较强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导致了网 络舆情的易发性、广泛性。作为网络使用者,他们既有社会公
众关注的热点、焦点和敏感问题主观性和自觉意识,又有网民 这个不同阶层、不同知识层次的体所关注的特殊问题,媒体 在网民中的使用广度又决定了网络舆情产生和传播的渠道也 非常之广,覆盖面极大。而信息的网状传播结构形成,将每个 个体的信息传播能力以指数级放大,形成裂变式效应,信息传
播影响力立体效应呈现。在此背景下,如何加强网络舆情处 置研究已是迫在眉睫。
当前,学界已从多角度对网络舆情进行了深入研究,有学 者总结了网络舆情的新特点,也有学者探讨了网络舆情研判 监控的基本原理和机制,还有学者尝试建设一套快速响应机 制体系和工作流程来即时监控和预防网络舆情突发事件。这 些研究成果对于监测和管理网络舆情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然而其主要着眼点都是在问题发生后如何处置,在过程判断 方面存在明显不足,较少关注如何做好舆情监测和预警,进而 使舆情监测和管理的效果大打折扣。
3网络舆情监测与预警模型的实现
通过对大数据环境下舆情事件的特点和传播特性的研究, 分析大数据时代网络舆情所呈现的领域知识和发展规律以及
新特征,进而研究大数据技术在网络舆情监测与管理中的运
指纹挂锁用,用领域本体描述网络舆情的概念模型,进而讨论舆情分析 与预警支持系统的建立,以期提高网络舆情监测预警成功率,巡线机器人
塑造政府形象,建立包含舆情动态监测、舆情数据库构建、舆
情数据分析、舆情危机预警和舆情预案处置等环节的舆情预
警系统。及时解决民众的利益问题,正确引导网络舆论,维护
社会稳定和人心,最终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
主要过程包括:
(1)网络舆情动态监测和预警过程的分析。针对大数据环
境下网络舆情的特点,构建反映网络舆情传播深度和广度、定
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舆情研判指标体系。
网络舆情动态监测和预警过程的分析要实现的是一个针
对特定领域大量网民直接参与的舆情搜集分析系统,通过舆情
的采集一处理一^析一上报各功能模块形成平台体系结构,提
供包括语料采集、倾向性分析、事件走势分析、舆情检索查询等。
舆情语料采集的对象主要是包含大量网民评论的新闻网站、微
博、等交互性强的媒介。通过对网络舆情的采集,获得最
新的舆情语料,通过事件的追踪、倾向性分析技术发现舆情中
的极性话题,分析舆情信息的变化情况得出舆情的走势信息。
网络舆情监控预警过程如下:①网络舆情信息规划阶段: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由网络舆情搜集部门,组织团队制定网络 舆情搜集方法与手段、确定舆情搜集的信息源、搜集范围、主 要集中的网站,在某些特殊时期制定特殊的关键字、锁定相关 参与人员等信息,以期能够准确且全面地获取网络舆论信息, 强调准确性、全面性以及时效性。②网络舆情信息采集阶段:
141
信息通信文竹:大数据背景下网络舆情监测与预警模型研究
通过新闻、论坛、贴吧、电子报、视频、博客、微博、、搜索引擎等网络媒体类型,使用内置搜索和全网元搜索相结 合的采集技术,尤其关注、微博、等媒体终端的发 言,对网友提及的政治事件、关键人物、教育医疗制度、环境污 染、贪污腐败事件、重大比赛等信息进行重点采集,满足对网 络舆论信息的全面掌握。③舆情信息分析阶段:针对采集到 的网络数据,将原始数据送入文本分析平台进行分析,主要做 中文分词、情感分析、敏感度监测等工作。采用逐条使用规则
的形式驱动语义含义,也可以将语句部分或完全抛开语法,直 接从句子本身生成语义系统,以句齡析的结果作为语义分析 的输入,对一些关键词进行交叉对比,提取出可能是舆情信息 的词语和事件,将这些结果输入数据库进行存储,以备使用。④ 网络舆情预警阶段:基于海量数据的积累与大数据分析的处理 能力,将舆情分析的结果制作成一定形式的舆情预警产品,基 于云平台架构,支持分布式部署,支持大规模的云监测系统,梳 理舆情传播时间和传播节点,并按影响等级、热点程度、更新时 间等因素综合排序,最后生成分析报告,辅助相关机构快速了 解网络舆情发展脉络。⑤舆情应对与引导阶段:主要是相关领 导与部门利用舆情信息产品进行决策,防范舆论危机,防范突 发事件,采取适当对策并付诸行动的过程。其目标是根据舆情 分析与预警信息,做出科学正确的决策,并迅速付诸行动,解决 舆情所反映的问题,引导负面舆情向健康方向转化。
(2)网络舆情监控和预警系统概念模型。构建一个网络 舆情监控和预聱系统的概念模型,由以下5个模块构成:
图i网络舆情监控和预警系统的概念模型具体实施内容如下:①采集模块:对于指定的网站或微博、体,根据热门新闻的回复数量、点击浏览次数进 行排序,保存排名靠前的相关内容,记录作者或发言人的真实 i p地址,同时索引该i p地址的其他网络发言,交叉比对。对 于新闻网页、微博、的采集,主要通过大数据挖掘和网络 爬虫,自动査所需的关键字内容,并不断扩展到整个互联 网。②预处理模块:对提取到的信息进行文本归类、集成、清 理、转换后,将原始数据以特定的格式
存储在数据库中,标识 其类别与舆论等级,按照等级对关键字进行筛选和存储,形成 统一的格式化信息。③分析模块:对预处理的信息进行文本 分析,如文本摘要提取、相似语句聚合、舆情情感分析、敏感度 排行等,分析热点话题所涉及的网络用户发言中持有的不同 观点及各自所占比,形成该主题的受关注程度和发展趋势预 测,生成不同热点事件和舆论事件的各项指标参数比,并根据 当前时间、政治背景等因素生成舆论效果分析报告。④信息 提交模块:分析引擎处理后的数据库可以为相关部门提供信 息汇总服务,如根据各级政府和领导要求,根据设定的内容范 围,自动生成舆情信息分析报告、图表或简报。⑤决策支持模 块:通过网络舆情信息监控与鉴别分析,对健康的、理性的舆 情信息给与继续传播甚至是推动其发展。对于非理性的舆情 偏差可以借助新闻、文章、帖子、公告等形式予以解释或引导。对于强烈的或者过激的舆情所预示的民意动向提前向有关部门预测上报,供领导和决策者作为决策支持。在决策执行过
导热油配方
程中兼顾舆论现状,逐步完善应对舆情的调适机制r a。
(3)网络舆情预警系统的设计。建立舆情事件分析模版,
搭建动态化、可视化、实时性的舆情预瞀平台。
主要包括:①Web信息采集技术:包括主题模型构造、关键
词列表的表示法、基于向量空间模型的表示法、基于本体技术
的表示法、信息采集策略、基于文字内容的页面相关度的采集、
基于Web链接方式的采集、基于分类器模型的采集、信息相关
度判定。W eb信息采集的主要研究焦点在于提髙主题的相关
度判断的准确性,降低信息采集的时空复杂度,以及提高链接
价值预测的准确性。将各种不同的评价方法结合在一起进行
综合评价是研究的方向,其中结合分类模型进行主题相关度预
测是研究重点。②网络舆情采集系统设计:包括网络信息采集
器、主题相关判别、适应度函数设计、遗传算法中算子的设计、
基于遗传算法的主题信息采集算法、算法分析、基于遗传算法
网络舆情采集的实现方案等内容。③基于本体扩展的向量空
间主题判别算法:在信息检索中,由于同义词和近义词的关系,
会使得用户输入的査询关键词和文档中出现的词不一致,进而
导致检索的准确率下降甚至査不到结果。虽然向量空间模型
是一个有效的用于文本检索的模式,但它无法解决战问题,
为此需要提出一种基于本体扩展的向量空间模型。
4结语
作为大数据四大特征之一的“数据信息的实时性处理与
传播”,使得网络舆情会在第一时间向及其广泛的范围扩散,
这就要求政府管理部门能在极其短暂的时间内对舆情加以研
判,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就在与立足
socl大数据环境下网络舆情的特点,在科学研判的基础上,系统的
探索大数据时代网络舆情监控和预警模式的对策思路。网络
舆情是一个新的涉及多种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有新闻传播
学、社会学、科学哲学、知识管理、决策科学、系统工程等。上
述理论是本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结合网络興情检测和处置
的实践使本研究具有现实意义。本研究成果将有利于提高政
府对舆情的控制力,为网络环境进行興情预瞀提供流程以及
方法的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
[1]李天义,等.正确引导网络舆论[j].正确引导网络舆论,
2013(15).
[2]张毅.网络舆情管理及分析系统的构建[J].湖北成人教育
学院 2009(3).
P]谢晓专•网络舆情问题及其情报工作机制构建[J]•福建警 察学院学报2008(5).
[4] 姚小波.基于案例的髙校学生工作网络舆情引导探索[J].西
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〇16(2).
催化剂评价[5]虚谷.网络舆情的特点及应对措施探讨[J].邮政研究,2013
⑷.
[6]王秀丽.新疆网络舆情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J].喀
什大学学报J〇16(l).
[7]马宾.高校校园网络舆情及预警机制研究[J].科技视界,
2012(3).
[8]郑俊珂.髙校网络舆情管理策略研究[J].新课程,2015(33).
作者简介:文竹(1982-),女,硕士,研究方向:大数据、数据挖
掘。
142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23:15:3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16014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舆情   网络   信息   分析   预警   采集   进行   数据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