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中国Hi-Fi音响发烧史的来龙去脉

谈谈中国Hi-Fi⾳响发烧史的来龙去脉
流量测量装置作为经历过hifi发展史的⽼烧友,我想⾃⼰有责任告诉80、90的新青年们这⼀起源以及来龙去脉,讲述⼀段⾳响发烧的历史。中国的⾳响发展史最早应追朔到第⼆次世界⼤战,尤其抗⽇战争的胜利,作为同盟国的美国在太平洋战场予以了中国极⼤⽀持,当时的上海、南京屯积了⼤量的美国军⽤电⼦设备...
由于时代背景的原因,现在80后、90后的年青朋友们对中国的⾳响发烧友及Hi-Fi⾳响的由来和发展并不是⼀清⼆楚的。因此,我想作为经历过这⼀发展史的⽼烧友们,是有责任告诉他们这⼀起源以及来龙去脉的真相的。
中国的⾳响发展史最早应追朔到第⼆次世界⼤战,尤其抗⽇战争的胜利,作为同盟国的美国在太平洋战场予以了中国极⼤⽀持,当时的上海、南京屯积了⼤量的美国军⽤电⼦设备及电⼦元器件,以及为数不少的⽆线电元器件商⾏。
现年已82岁的王英才⽼师,当年就是在上海抗战期间报考国民党⽆线电学校学习⽆线电制作技术,继⽽为⼀⽆线电商⾏⽼板制作电⼦管收⾳机⽽⾛上⾳响发烧之路的。王⽼师这⼀爱好当初虽然是⽤来养家糊⼝的(采⽤计件形式,焊好⼀台收⾳机⽼板就给⼀次钱),但最终以个⼈兴趣爱好的形式影响了他⼀⽣。
解子征
由此,我们可以说中国的⾳响发烧普及是起源于⽆线电收⾳机,包括早期的矿⽯收⾳机、电⼦管收⾳机以及解放后才有的晶体管收⾳机。其实,⽆论是矿⽯收⾳机还是电⼦管、晶体管收⾳机,其电路中的信号放⼤部分就是现在⾳响系统中功放的最早体现形式。最早的矿⽯收⾳机、电⼦管收⾳机、晶体管收⾳机制作并不是⽤来以收听⼴播节⽬内容或欣赏⾳乐为单⼀⽬的的,⽽是培养青少年学习电⼦技术和动⼿制作能⼒的。因此当年涌现出了很多指导中学⽣学习的刊物,如《中学科技》《电⼦世界》《⽆线电》《少年⽆线电》等等。
伸缩装置
也可以说,即使是今天的⾳响发烧友,也并不都是纯拿⾳响来作为欣赏⾳乐为终极⽬标的。⾳响发烧中流派很多,但⾄少纯动⼿的DIY制作派是以⾃⼰能亲⼿制作⾳响为最⼤乐趣的。指导⾳响发烧友如何制作⾳响的书籍刊物很多,这些都是有助于⾳响发烧友提⾼⾃⾝电⼦电路技术⽔平的,也可以说这是⼀门单独的边缘学科,具有科普电⼦和培养动⼿能⼒双重意义。
⼀般来说,年纪较⼤的⾳响发烧友都有过⾃学⽆线电技术的经历,对于电⼦电路都有过由浅⼊深的长年积累性的实践,包括⾃⼰制作线路板、电路实践、检修或维修电器设备与家⽤电器,常⽤仪器仪表的熟练应⽤。这其中,有成功也有失败,有经验也有教训,有得意之作也有败笔之作,只有通过这些坎坷的积淀才有可能在⾳响发烧之路上,越⾛越成熟和稳健,其兴趣才会有增⽆减。
什么是Hi-Fi?
Hi-Fi是英⽂High-Fidelity的缩写,直译为⾼保真的意思,公认的定义是∶与原来的或“真的”声⾳⾼度相似的重放声⾳。然⽽从这个词汇开始使⽤以来,随着电声技术的⽇益进步,Hi-Fi的内涵也在不断地丰富和演变,迄今仍难以给出⼀个最确切的定义。专业⼈⼠往往从技术⾓度来理解Hi-Fi,⽽发烧友(⾳响爱好者)看待Hi-Fi却常常持有⾃⼰的见解。
通俗地讲,⾳响爱好者喜欢凭⾃⼰的⽿-脑系统去判断某⼀器材是否够Hi-Fi⽔平,专业⼈⼠则习惯于借助仪器通过各种测试来考核其Hi-Fi程度。
保真度是⼀项⽬前还不能全⾯定量的技术指标。因此,在对待如何正确认识和衡量Hi-Fi的问题上,还存在着主观评价与客观测试结果之间的⼀些差异,这种差异今后会逐渐减少并趋向吻合,因为科学技术毕竟是引导Hi-Fi向前发展的最重要因素。
中国的⾳响引⼊Hi-Fi⼀词应该是上世纪⼋⼗年代初,当时的⾳响已完全脱离了⽆线电收⾳机⽽⾃成⼀派,并经过了单声道磁带录⾳机、单声道收录机、双声道⽴体声收录机的快速演变。不过严格来说,最早推出的单声道组合式套装⾳响仍不属Hi-Fi⾳响,⽽且国产双声道⽴体声组合式⾳响也不应该列⼊真正意义上的Hi-Fi⾳响。
中国Hi-Fi⾳响的真正兴起应该是由组合式⾳响过渡到个性化的⾳响组合这⼀时刻,即⾳源、功放、⾳箱作为独⽴的单件
中国Hi-Fi⾳响的真正兴起应该是由组合式⾳响过渡到个性化的⾳响组合这⼀时刻,即⾳源、功放、⾳箱作为独⽴的单件形式出现,并由发烧友进⾏个性化的搭配。此时,中国⼴东珠三⾓众多⾳响企业推出了各⾃的单件hi-Fi器材,尽管现在来看是很⼀般的东西,但当年却应该归属于最基本的Hi-Fi⼊门级产品。
关于“⾳响发烧的⽬的和意义”之我的个⼈观点
其实,就“⾳响发烧”这个体⽽⾔,是分有多个不同的⼦体的,当然,将他们各⾃的体区分开来,并⾮指这些体是相互排斥⽽不逾越雷池半步的,其中也有相互渗透的,但总体⽽⾔,他们各⾃具有鲜明的特征与属性。
⼀、DIY动⼿制作派(含焊机与摩机)
这⼀类别的⾳响发烧友在整个体中占有相当⽐例,验证这⼀点的最直观⽅式是到邮局的报刊杂志部去看看,凡购
买“⽆线电与电视”、“⽆线电”、“电⼦报”、“实⽤影⾳技术”等刊物的,多是动⼿派⼈⼠。再则,可以点击“胆艺轩材料⽹”、“中国⾳响DIY”等⼏⼤⽹站,看看多如⽜⽑的在线会员,以及如⽕如荼的跟贴,便知道这⼀体如何的⼈多势众。
应当意识到,热衷于DIY⾳响的发烧友更多的是将⾳响制作视为⼀种⾼级乐趣,我们不能轻视他们的动⼿创作热情,甚⾄视其为旁门左道的⾮主流、⾮正统。⼀个⼈酷爱⼀门兴趣⽽终其⾝,也是⾮常难能可贵的。⽽且,养成勤动⼿,善于思考的好习惯,于⾝⼼、修炼、思维都是⾮常有益的。在国外,也有很多总统与政府要员拥有⾃⼰的私⼈⼯作间的,并配有机床设备等,其⽬的也是为了保持⾃⼰喜欢动⼿制作的爱好。
当然,⼀个动⼿派⾳响发烧友如何理性的把握⾃⼰,如何做到既热爱⼜不⾄于⾛⽕⼊魔丧失理智,这就需要靠⾃⼰的理性与科学态度、⾃⾝修养来掌握分⼨了。其实在我看来,⾳响DIY就是在学校上⼿⼯劳动课的⼀种延续,只不过是把课堂从教室⾥搬到家⾥来了⽽已。这种DIY最⼤的乐趣是在过程之中,结果并不是最主要的。
防震阻尼器
⼆、纯器材派发烧友
这⼀类型发烧友在整个发烧队伍中占有最多⼈数,各⾃根据⾃⾝经济条件投其所好⽽搭配从低到⾼不同的器材组合级别,但整体框架呈⾦字塔式,即⼯薪⼀族占了绝⼤多数。
器材派烧友的的主要乐趣来⾃于不同的⼝味搭配不同的系统组合,并包括吃在碗⾥盯在锅⾥的永不满⾜,以及⽆休⽌的析腾与升级换代。由于更热衷于或更在乎的是⾳响器材本⾝的声⾳表现⼒,以及微末细节的质感变化,因此发烧唱⽚更多的是被他们⽤来作为验证器材素质⽔准的试⾦⽯。
从“嗜好”的⾓度来看,纯器材派⾳响发烧友所关⼼和痴迷的是⾳响系统本⾝的表现⼒,唱⽚⾳乐是⾳效得以实施体现的媒介。尽管如此,本⼈以为这也是⼀种玩法,“⾳响发烧”就是⾳响发烧嘛,⾃得其乐未尝不可,是⼈都会有⾃⼰所好的那⼀⼝的。当然,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的,纯器材派发烧体中,集硬件发烧与⾳乐欣赏造诣为⼀⾝的双料⼈材也是⼤有⼈在的。
三、软件派烧友
其实,真正酷爱⾳乐的⼈(包括⽤唱⽚来欣赏⾳乐的⼈)是不应该划⼊⾳响发烧这个圈⼦⾥的,他们应该是“⾳乐爱好者”,和纯⾳响发烧没有唇亡齿寒的因果关系。当然,“⾳乐爱好”,究竟爱好到哪⼀步?到了哪⼀个层次⽔准?也是有细分讲究的,不过那⼜是另外⼀个话题了。
另附上⼀篇前⼏年本⼈和⼀位⼩兄弟的闲聊。⼩兄弟名叫胡凡,武汉籍,年龄仅三⼗出头,2004年毕业于武汉⾳乐学院⼩提琴本科,现在美国旧⾦⼭市和导师深造中提琴,拥有⾳响∶功放-杰弗.罗兰(型号不详),CD机-马兰⼠17,⾳箱-型号不详,但原价2500美⾦。
此前,我并不认识这位⼩兄弟,他打电话来说是想和我聊聊,并问从汉⼝过来该坐哪路车云云。由于他的满⼝武汉腔,我以为只是⼀个普通⾳响发烧友⽽已,谁知见⾯后才知道他毕业于武汉⾳乐学院,并且已在美国呆了两年,此次是回汉过年及和妻⼦见⾯。既然如此机会难得,我⽴马邀情了好友张汉忠、⽼⾦⼀同前往王⽼师家⾥,⼤家侃侃。
问∶你的学业是⼩提琴但为何在美国却深造中提琴呢?
胡∶因为现在学⼩提琴专业的太多了,竞争很激烈,⽽中提琴则相对冷门些。
问∶在我看来,⼩提琴和中提琴的演奏好像是差不多吧?
胡∶不,不,完全不同,中提琴的把位要宽得多,⽽且⾳⾊也绝然不同。⼀把好的⼩提琴和中提琴⾳⾊应该是很淳厚的,并且拉出来的⾳⾊很有质感,但⼜绝不会尖涩。
问∶想不到你还是⼀个⾳响发烧友。
胡∶不,我从来就不⾃认为是⾳响发烧友,我拥有⾳响只是为了更⽅便学习⾃已的专业,相⽐之下我更愿意听现场演奏。
问∶当发烧友在为⾳响到底能否真实还原现场纷争不休时,我却认为即使是⼀些现场演奏,效果往往也不尽⼈意,包括乐团整体⽔平和指挥⽔准,甚⾄还有个别乐⼿的分部旋律⾳符演奏失误等。
胡∶没错,我在美国和导师⼀起观看现场⾳乐会,也会遇到乐团出纰露,铜管乐⼿某个⾳符放炮,很⾛场。
问∶你在美国见到过当地的⾳响发烧友吗?有没有和他们交流?
胡∶在美国⽣活,感觉到美国⼈和华⼈都很忙碌,⼤家都在为⾃已的⽣存⽽奔波,所以我没有发现像中国有这么多的⼈还在玩⾳响发烧。他们休闲的⽅式会很多,⽽且美国⼈听⾳响也很随意,⾳响开着,⼈却可能在厨房或⼏个房间之间穿流,不太可能正襟危坐地呆在⾳响设备前。
人脸识别巡更系统问∶你的⾳响在美国购买贵不贵?
胡∶哦,在旧⾦⼭会有⼀些寄售⾳响店,在中国叫⼆⼿店吧,但是东西成⾊都不错,⽽且价格⽐较公道,⽐如说我的⾳箱和功放原全新价都是两千多美⾦,但作为⼆⼿销售就只要五折了。
tr069
问∶你在美国深造学业学费贵吗?边打⼯边学习吧。
胡∶⼀个学期1800美⾦吧。是的,边打⼯边学习。
问∶听说有些中国⼈在美国餐馆打⼯也能挣钱的。
胡∶是有这样的,但是那是很累的,⼀天得⼯作⼗⼏个⼩时,⽽且经常挨骂,动作稍慢⼀点,哪怕想坐下来休息⼀下,⽼板就会骂你,其他的伙计也要骂你。
问∶就你学的专业⽽⾔,你将来会进当地乐团吗?
答∶这很难说的,在美国考乐团是很严格的,但也是很公平的,你真的有本事,出类拔萃,你就能进去,但是竞争异常激烈。有些前景我⽬前还⽆瑕考虑的那么多,也许⽇后我会回中国,带学⽣,应该⽣存不会有问题的。
问∶你怎么看⾳响发烧友的,我们⾃嘲是“穷发烧”,越没有钱还对⾳响越“穷讲究”!
胡∶怎么说呢?我个⼈觉得从听⾳乐、感受⾳乐⾓度来看,当⾳响器材具备⼀定素质后,再过份地去苛求,意义不是太⼤了,因为再好的器材重播效果也不可能完美展现真实的现场演奏,⼆者完全不是⼀码事。
问∶在美国买唱⽚很贵吗?
答∶恰恰不贵,有⼀些唱⽚店会经营⼀些⼆⼿唱⽚,所谓⼆⼿就是有⼈买了后听过⼀两遍就不要了,基本全新,⼀张卖7美⾦。品种很多,如果你们需要,下次我⼀定给你们带些回来。
问∶好啊,那太谢谢你了!
“当⾳响器材具备⼀定素质后,再过份地去苛求,意义不是太⼤了”,⼩兄弟的这番话也值得年轻的新⼀代发烧友仔细体会,切勿⾛⽕⼊魔。
— —END
重点推荐:
每天都会发影⾳发烧的内容!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21:44:1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15865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下一篇:hx-2822音响
标签:发烧   发烧友   美国   中国   制作   器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