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古建筑的防雷(0)

        浅谈古建筑物防雷
专业名称      防雷技术
       
电视机天线制作学生名称       
指导教师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前往古建筑旅游的人也越来越多。每年雷击造成事故时有发生,直接威胁到旅游人和古建筑物的安全,从而导致雷电灾害的损失也越来越大,这就对我们防雷技术人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和挑战。防雷工程是一项多学科,跨部门的复杂系统工程,我们必须紧密结合信息工程技术和电磁兼容技术,清理块
采取综合治理、系统防护. 本文为了要保证古建筑和旅游者的安全, 防止遭受雷击造不必要的财产损失和生命安全问题。因此古建筑物的防雷工作就显得尤为的重要。
关键词:古建筑、系统工程、综合治理、雷电、防雷。
 
一 雷电的形成    1
二  建筑物的基本概况及周边的环境    1
三  雷电对古建筑物的危害    2
3.1 古建筑易遭雷击的原因    2
3.2 古建筑的雷击规律    2
3.3 古建筑物防雷等级的确认    3
四  设计依据(参考文献)    3
五  建筑的防雷措施    3
5.1 接闪杆系统    4
5.2 接闪杆系统的局限性    4
5.3 球雷的防护    4
六  防雷设施的安装与管理    5
6.1 安装及注意事项    5
6.2 维护检查    6
七  防雷起到的效果    6
八  致谢    6
氨基硅油乳液
雷电的形成
雷电是自然界一种十分壮观的声、光、电现象,同时,雷电也是一种十分严重的自然灾害。它给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随着现代生产设备的高速发展愈显严重,雷电造成的经济损失和危害程度在不断增加。
  建筑物的基本概况及周边的环境
古建筑一般是指古人遗留下来的具有较长历史年代的寺、庙、殿、楼、塔等建筑,它是研究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宗教信仰的历史资料,也是人类文化遗产的瑰宝。由于古建筑多为木结构,火灾荷载较大,一旦遭雷击起火,火势易蔓延,可能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而我国现存古建筑的防雷还存在许多问题,比如防雷引下线少,不易采取均衡电位措施,没有防球雷措施等。
很多古建筑中都有不少高大树木,这些树木可能遭受直击雷或引下球雷,对古建筑造成破坏,因此应注意采取以下措施:
A、在树顶安装接闪杆,沿树干敷设引下线,下部埋设接地装置;
B、枯朽树木的洞穴应用灰膏封堵严密,防止积水,导致树木接闪;
C、树木本身或根部不得缠绕钢筋,并不得在树下堆放大量金属物体;
D、古建筑周围栽种树木时,树干应距建筑物不应小于5米,树冠不应小于3米。
  雷电对古建筑物的危害
3.1 古建筑易遭雷击的原因
一般雷击类型可分为直击雷、闪电感应、闪电电涌侵入和球形雷四种。对古建筑危害较大的主要是直击雷和球形雷。而要产生雷击,首先必须有足够的电荷积累,达到一定的强度,击穿绝缘空气,形成电流通道;其次要有突出的物体造成其周围电场突变,感应出异号电荷。古建筑多为木结构,木材经过千百年变得十分干燥,在雨天潮湿,电阻率变小,并且内部年久积满灰尘,易积蓄静电,带有电荷容易引来雷电流。还有很多古建筑建于高山上,本身地势较高且位置突出,更容易遭受雷击;同时有些古建筑内高大树木较多,也容易引雷殃及古建筑。
 3.2 古建筑的雷规律
雷击规律的影响因素。大量雷害事故统计资料和试验研究证明,雷击的地点和建筑物遭受雷击的部位是有一定规律的,这些规律称为雷击规律。地面上建筑物的性质、形状,以及建筑物的结构、内部设击备情况对雷击的选择都会产生影响。当雷电先驱发展到离地面不远的空中时,地面上的电场不断增强,在高大建筑物的尖顶和边缘上场强最大,构成雷电发展的良好条件。雷电先驱就自然被吸引到这些地方,因此高大建筑物就容易遭雷击。
  A、地点上的规律。雷害事故表明,多数雷击发生在靠近河湖池沼和潮湿地区,其次是大树、旗杆,球雷占8%.
  B、雷击部位上的规律。古建筑易受雷击的部位多为屋角兽头、房脊和梁柱以及丰宝铜顶。北京十三陵长陵的棱恩殿、鼓楼、故宫的承乾殿皆因兽头、屋脊被雷击起火,也恰恰说明了这一规律。故此在防雷时应加以防范。
3.3 古建筑物防雷等级的确认
依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第3.0.3条第一款的要求,“国家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应划分为第二类防雷建筑物”。因此古建筑物的防雷应按第二类防雷建筑物进行设计。
根据GB 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建筑物年预计雷击次数按下式计算: N = k*Ng*AeNg = 0.1Td式中:
N 建筑物预计雷击次数(次/a);
k 雷击次数校正系数;加油站四周较空旷,在此类型情况下K值取2
Ng 建筑物所处地区雷击大地的年平均密度[/km2·a]
Ae 与建筑物截收相同雷击次数的等效面积(km2);
Td 该地区的年平均雷电日数建筑物年预计雷击次数按下式计算:N = k*Ng*AeNg = 0.1Td  式中 N 建筑物预计雷击次数(次/a);
在下列情况下k取相应数值:
a、位于旷野孤立的建筑物取2
b、金属屋面的砖木结构建筑物取1.7
c、位于河边、湖边、山坡下或山地中土壤电阻率较小处、地下水露头处、土山顶部、山谷风口等处的建筑物,以及特别潮湿的建筑物取1.5
  设计依据(参考文献)
1硫铁矿制硫酸GB50057-2010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2GB50343-2012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3IEC61312    《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
4IEC61024    《建筑物防雷》
5GB50165      《古建筑木结构维护与加固技术规范》
钢管在线
穿戴式步态分析仪  建筑的防雷措施 
随着科技大发展,人们对雷电知识的了解逐步深入,防雷技术也不断更新,但主要有以下6种:接闪杆防雷法、法拉第笼式防雷法、防雷保护系统、电涌保护器防护法、防雷设施保护法、人工影响雷电防雷法。几种方法各有侧重,对古建筑较为适用的是接闪杆防雷法。1)外部防雷包括接闪杆、接闪带、引下线、接地极等等,其主要公能是为了确保建筑物本体免受直击雷的侵袭,将可能击中建筑物的雷电通过接闪杆、接闪带、引下线、接地极等泄入大地。(2)内部防雷系统是为保护建筑物内部设备和人员安全设计的。在需要保护设备的前端安装合适的电涌保护器,使设备、线路与大地形成一个有条件的等电位体。将可能进入的雷电流阻栏在外,将因雷击而使内部设施所感应的雷电流得以安全泄入大地,确保后接设备安全。

本文发布于:2024-09-25 04:26:5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15236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建筑物   防雷   雷击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