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半岛城市网络结构特征研究

山东半岛城市是山东省发展的重点区域,是我国参与东北亚区域合作的前沿阵地,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城镇化体系发展较快。2017年,山东省政府印发了《关于山东半岛城市发展规划(2016-2030年)的批复》。规划指出,到2030年,山东半岛城市力争成为现代化国家级城市,抓住机遇,促进山东半岛城市的创新驱动发展。山东半岛城市虽然是继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城市之后的中国经济的重要增长极,但其产业结构仍存在较大的空间不均衡性。
城市间经济联系程度是衡量区域发展水平和地区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城市网络化和一体化发展也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必然趋势,对深化合理的空间格局和城市化体系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山东半岛城市城镇化进程日益加快,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各成员城市间的相互作用和联系日益紧密,逐渐形成“两圈四区、网络发展”的空间格局,城镇体系日趋完善。因此,分析山东半岛城市网络特征对于调整山东省经济结构、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增强山东省综合实力和国内国际竞争力、促进华东地区崛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修正后引力模型和网络构建
(一)修正后的引力模型。城市间相互联系的计算模型起源于1687年牛顿提出的万有引力定律。20世纪60年代,学者Tinbergen 和Pobyhobnen 首先在经济领域应用牛顿的万有引力
定律,提出引力模型。引力模型虽然得到广泛的认可并被应用于经济各领域,但它只是由万有引力定律
简单转换后的基本公式,并未充分表现经济研究领域中有关区域发展的特征、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等,因此需要对其进行修正。本文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对引力模型进行如下修正:
F ij =K ij P i
G i 姨P j G j 姨D ij
b
(K ij 越G i G i +G j
)式中,
F ij 是城市i 、j 之间的引力;D ij 是城市i 、j 之间最短距离;
b 为距离衰减指数;K 为经验常数;P i 和P j ,G i 和G j 分别指城市i 、j 的年末人口数和GDP 。Taaffe 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城市间经济联系强度同城市间距离平方成反比,可得出距离衰减系
数为2。考虑到两城市间经济联系不存在对等性,采用成员城市的GDP 占两联系城市GDP 之和的比重来修正经验常数K 。
液压滑环
(二)山东半岛城市网络构建。GDP 、年末人口数等社会经济数据来源于《2020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本文以山东省16个地级市
(2019年1月莱芜市划入济南市)为研究对象,通过修正后的引力模型,借助UCINET 软件,构建16伊16的城市经济联系矩阵。以此构建山东半岛城市网络,通过UCINET
软件测算其结构特征分析。
二、山东半岛城市网络特征分析
(一)城市经济联系量。按照城市间经济联系引力模型计算得到各地级市州的经济联系矩阵并横向加总,得到城市各成员间经济联系数值量。2019年济南市和青岛市对外经济联系居全省前两名,两城市依托省会城市和山东省经济基础较强城市的优势,易于与省内其他地级城市产生产品、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资源之间的合作交流;淄博市、枣庄市和东营市紧随其后,而聊城市、滨州市、菏泽市位于全省倒数,这三个城市地理位置处于山东省边缘位置与其他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距离较远,经济联系不畅,故对外经济联系相对较少。整体而言,山东半岛城市各成员城市间经济联系较频繁,整体城市经济交融活动较多,经济综合实力较强;同时,山东半岛城市经济联系较稳定,综合实力较强,但与发达城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且城市间经济联系不平衡,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调整。
(二)网络密度分析。山东半岛城市网络联系个数较多,城市网络密度为32.6375,说明在山东半岛城市发展规划设立后,各节点城市之间经济活动行为逐渐频繁,产品、资金、信息、人才等要素资源在区域内的配置效率增强,集中各节点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将城市网络内经济联系聚集起来。网络密度值越高说明该城市网络内各成员城市的经济联系越强,相互作用影响越大,促使更多区域经济集聚现象产生,区域集优势越显著,同时也表明中心城市对其他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但城市网络密度并非越高越好,网络密度越高,说明该城市内各节点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和互动频繁易增加山东半岛城市网络结构特征研究
□文/张岩
(黑龙江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提要]城市网络化和一体化发展是区域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以山东半岛城市为研究对象,采用修正后的引力模型测算各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值。通过UCINET 软件测算山东半岛城市网络中各地级市在区域经济资源要素网络中的结构特征,得出山东半岛城市经济联系较频繁,整体中心水平较高,个别城市处于边缘位置且城市内小团体现象明显;最后,提出相关建议。
烤肉炉子关键词:山东半岛城市;网络结构特征;修正后引力模型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1年3月22日
经济/产业
叶合作经济与科技曳No.6s 圆园21
10--
过多冗杂信息,信息的获取、识别所带来一定的成本费用,且各成员城市从其他城市吸收更多共享资源,将资源整合转化成城市自身所需资源需要消耗更多交易成本,会加重各成员城市的负担,反而不利于城市自身的经济发展。
(三)网络中心度分析。通过UCINET软件测得山东半岛城市网络中心度数值与排名情况,见表1。从表1可知,2019年整体来看,山东半岛城市网络各地级城市点出度和点入度排名一致,点入度相对比点出度高。说明山东半岛城市整体中心水平较高,各节点城市对外与全省其他城市经济联系强度与对内各县级地区经济联系强度保持一致,城市整体经济联系较紧密,集聚功能比辐射功能更强,但与发达城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济南市、泰安市、青岛市、潍坊市在全省居前列,说明这些城市处于经济中心地位,并且对周围城市的辐射力度较强,交通发达,对内集聚程度较高,因其山
东省经济发展大市的优势,促使产品、资金、信息、人才等要素资源集中,更易与其他城市发生经济联系,淄博市、济宁市、烟台市、临沂市地理面积较大,人口众多,与核心城市相比差距较小,有待进一步加强与周边城市特别是中心城市的交流与互动;而枣庄市、日照市排名全省最后,对外经济联系较少,表明这些城市自身条件较差,集聚功能弱,经济发展缓慢,与其他城市进行产品、资金、信息、人才等要素资源间的交流与互动较少,经济联系较弱,且由于交通位置等约束,处于边缘位置,接受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小,今后应该主动向中心城市靠拢,积极加强对外经济联系和城市间合作。(表1)
(四)凝聚子分析。通过UCINET软件的CONCOR工具测算得到山东半岛城市网络的凝聚子。2019年山东半岛城市共组成四个凝聚子:一是济南市、聊城市、德州市组成的小团体和淄博市、泰安市组成的小团体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二是枣庄市、临沂市组成的小团体和济宁市、菏泽市组成的小团体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三是日照市、青岛市组成的小团体和潍坊市、东营市、滨州市组成的小团体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四是威海市、烟台市组成的凝聚子。由此可知,东营市和滨州市铁路设施不健全,交通不畅,两者抱团与潍坊市较发达城市抱团依托潍坊市便利的交通设施,促进自身城市的经济发展,威海市和烟台市处于临海位置,地理位置相近,经济发展水平相当,两个城市抱团发展,互为首位经济联系城市;济南市自身经济实力较强,将聊城市和德州市两个相对发展较低的城市凝聚在一起,依靠自身影响力辐射带动两城市的经济发展。这四个凝聚子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
同促进山东半岛城市经济协调、一体化发展。从这凝聚子的构成与分布来看,山东半岛城市内各成员城市易与地理位置相近,行政区划相邻的城市形成小团体,城市各城市间的沟通与互动缺乏灵活性。
三、结论及建议
(一)结论。本文以山东半岛城市为研究对象,采用修正后的引力模型测算各成员城市的经济联系量,通过UCINET软件对山东半岛城市网络的整体网密度、各地级市点度中心度和城市凝聚子进行分析可知:
1、山东省城市间经济联系较频繁,整体城市间合作紧密。山东半岛城市网络规模较大,各成员城市互动联系较多,城市网络密度较高。在山东半岛城市发展规划设立后,各城市之间经济活动行为逐渐频繁,增强产品、资金、信息、人才等要素资源在区域内的配置效率,集中各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将城市网络内经济联系聚集起来。网络密度值越高说明城市网络内各成员城市的经济联系越强,相互作用影响越大,促使更多区域经济集聚现象产生,区域集优势显著,同时也表明中心城市对其他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今后应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间网络密度,推动山东半岛城市协同发展。
2、山东半岛城市整体中心水平较高,城市整体经济联系较紧密,集聚功能比辐射功能更强。济
南市、泰安市、青岛市、潍坊市处于经济核心地位,与其他城市的经济联系密切,并且对周围城市的辐射力度较强;淄博市、济宁市、烟台市、临沂市与周边城市经济联系较密切,处于次核心城市地位,城市间经济联系强度有待进一步强化;而枣庄市、日照市排名全省最后,对外经济联系较少,表明这些城市经济发展缓慢,经济联系较弱,受地理位置约束,受到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小。今后应该加强对外经济联系和城市间合作,打破行政壁垒和体制机制障碍,加快山东半岛城市各城市间同城化发展。
3、山东半岛城市内小团体现象明显,各成员城市抱团发展。城市共组成四个凝聚子,从凝聚子的构成与分布来看,山东半岛城市内各成员城市易与地理位置相近,行政区划相邻的城市形成小团体,城市各节点城市间的沟通与互动缺乏灵活与变通。
(二)建议
1、山东半岛城市应注重整体发展协调性,强化城市网络均衡发展。山东半岛城市需要注重不同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的城市协调均衡发展。当前城市网络发展不平衡,济南市、青岛市处于城市网络的核心位置,存在显著的发展优势;烟台市、威海市、潍坊市、淄博市与双核心城市相比差距较小;但菏泽市、枣庄市、日照市等边缘城市在发展进程中稍显落后。今后,应增强核心城市济南市和青岛市的综合实力和辐射功能,发挥其绝对的领导优势,构建网络发展体系,以核心城市带动边缘城市发展。
2、山东半岛城市网络中各成员城市应打破行政区划,加强信息平台的共建共享。根据各成员城市的经济发展阶段和城市发展问题,山东省政府应向边缘城市政策倾斜,向边缘城市聚拢,针对不同的城市制定差异化的发展策略。各成员城市也应准自身城市定位,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打破行政区划,主动向中心城市靠拢,积极加强城市间的良性互动和合作,使每个城市在城市网络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健全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加强交通不畅城市间的铁路、航运建设,形成连通省内外的交通运输网络。健全信息平台建设,促进资金、技术、产品、
排序点出度点入度济南市
896
1501
泰安市
766
877
青岛市
745
685
潍坊市
687
643
淄博市
675
518
济宁市
623
516
烟台市
571
476
临沂市
492
457
聊城市
330
416
十二水磷酸氢二钠德州市
269
427
菏泽市
254
385
滨州市
231
353
东营市
210
312
威海市
208
311
枣庄市
氢氧化锰
156
306
日照市
115银包金
255
表1山东半岛城市网络点度中心度结果一览表
11--
人才等要素资源在城市网络中的流动和共享。各地级城市也应投入更多精力在科学技术创新这个着力点上,以科技带动技术革新,从而促进自身经济实力的发展。
3、山东半岛城市应关注城市间小团体现象,加强城市间抱团发展。强化山东省“两圈四区、网络发展”的总体格局,其中济南都市圈和青岛都市圈重点突出省会城市优势和蓝经济,强化与周边城市同城化协调发展;积极促进烟威、东滨、济枣菏、临日四个山东省都市区发展,培育更多城市抱团发展,加强北部和南部、东部和西部城市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区域一体化进程。
主要参考文献:
[1]李雅楠.山东半岛城市空间联系与优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9.
[2]崔新蕾,赵燕霞.资源型城市经济联系网络特征及演化研究——
—以呼包鄂城市为例[J].资源与产业,2018.20(05).[3]和娴,杜臣昌.基于百度指数的山东省城市网络特征研究[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01).
[4]王家明,丁浩.“两圈四区”格局下山东省经济集扩能力的实证评价研究[J].甘肃科学学报,2019.31(02).
[5]杨励宁.智慧城市的范围界定及其发展机制研究[D].南京大学,2020.
引言
城镇化是伴随着工业化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农业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自然历史过程,是走向现代化的必经之路。新型城镇化是以城镇、农村、农业统筹一体化的产业互动、节约集聚、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2014年3月,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对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作出了重大的战略部署,并明确指出“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引擎,是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是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必然要求。”对于新疆兵团而言,城镇不仅是经济增长极、现代文明聚集地,还是维稳戍边新堡垒。
王芳等认为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建设过程中,要不断完善城镇的生态环境治理理念、方式、主体和制度的转型,这样才能破解城镇环境治理困境,实现城镇善治和可持续发展。周广亮认为应采取包含“领导+主体”运行模式、“三社联动”的多元赋权、产业转移和人员转移、保护弱势体利益新型等多种措施来应对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社会冲突。谷玉良认为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形成了一些过渡形态的社区,其治理容易产生陷入居民公共精神与公民道德衰退及弱化、居民互助精神的衰退瓦解、社区机制不健全等问题,要考虑社区不同维度上的变迁差异,做到社区治理的精细化与科学化。宋才发等认为在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的建设进程中,政府治理转型应完善农村土地产权全能制度、健全社会利益矛盾化解机制和构建各民族和谐发展的利益共享机制。谢尚果等认为应通过各类合作的开展,充实边疆地区的人口与经济基础,进而推动边疆地区社会治理结构多元化和边疆社会治理制度的创新,
最终达到边疆社会治理目标。张春华认为当前新型城镇化加剧了对乡村社会分层,应积极培育乡村治理的能手、建立良好的基层治理机构、加大社会公共设施投入,提升乡村治理成效。万银峰认为城乡结合部作为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个特殊区域,应该从政府的治理能力、体系、机制、诉求和社会文化等方面入手推进社会治理工作的转型与升级。韩艳芳、张平认为在新型城镇
团场新型城镇化运行管理研究
□文/刘丹阳
(塔里木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新疆·阿拉尔)
[提要]当前,团场新型城镇化快速发展时代,在建设、管理、运营中也或多或少的出现一些问题。通过以第一师三团为例,建议团场把握丝绸之路经济带新机遇,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大力实施城镇崛起、工业振兴、创新引领和民生保障四大战略,着力建立有利于城镇化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以城镇化为载体,着力推动团场由屯垦戍边向建城戍边转变,由农耕文明向城市文明转变,由农业经济向工商经济转变,由过去绿洲经济观念向兵地融合全域资源配置观念转变,从而力争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节点城市,为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做出新的贡献。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管理;兵团;管理人才
中图分类号:F291文献标识码:A
油底壳垫
收录日期:2021年3月13日
经济/产业叶合作经济与科技曳No.6s圆园21 12--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07:15:2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15085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城市   经济   城市群   发展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