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对颠覆性创新的一点理解

China Forum
中国论坛
谈对颠覆性创新的一点理解 王坚
我的人生就是一个理科生进入大家认为的“文科系”——拿了一个工学博士,所以这辈子的纠结可以想象。后来我离开学校去了微软亚洲研究院,又去了阿里巴巴,我以自身经历来谈一谈对颠覆性创新的一点理解。
创新:从无到0
现在大家都在讲“0到1”的创新,这至少到了起点。很多时候,其实连起点都不到,这是很痛苦的。人工智能现在很热,它首次被提出是在1956年。10个人花了7000多美金开了一个历时8周的会议。50年后,就是在2006年,10个人中仍在世的5个人牵头组织召集很多人又开了一次会。我在微软的一个同事也参与了这次会议,他在会上捐了一笔钱,希望在未来的100年,斯坦福大学每5年出一本关于人工智能进展的书。
1956年会议真正的组织者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助理教授,他个人的一篇论文交给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人去评审,当时评审里面有一句话,我印象很深,“如果这篇文章今天不是数学,在未来会变成数学”。我
觉得这反映了“从无到0”的过程。
“从无到0”其实就是一个大家不知道该怎么做,然后慢慢开始做的事情,今天我们也面临这样的挑战。我在学习时,也有这样一个“从无到0”的过程,当时的心情很纠结。我是第一届学生,没有教学大纲,普通物理学是跟物理系学的、普通化学是跟化学系学的、生物学是跟生物系
学习的。我还在正规的课程上学过材料力
学,这也是一个“从无到0”的探索过程。
如果从创新的角度看,这不是一个深
大功率激光发射器奥的问题没搞清楚,而是一个最基本的常
识没搞清楚,这是我自己的理解。我在微
软研究院经历过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再聪明、再厉害的人,常识没搞清楚就会
变成一个灾难。
苹果是个创新企业,很多人都会用
它的iPad,也就是平板电脑。其实我加入
微软时,做的第一个项目就是平板电脑。
为什么苹果把平板电脑变成了今天成功
的产品iPad,而微软花了那么多精力却没
成功?
我觉得有两个常识的问题没有解决:
第一,iPad最重要的功能就是用手触摸,
可微软当年定义的平板电脑,是用电池感
应笔在屏幕上写。就这个问题,我曾经和
微软有过争论。有时候,过去的经历会变
锚杆挡墙
成创新的障碍。
双端面机械密封
第二,微软做平板电脑时,主导部
门是研发o f f i c e办公软件的部门,他们把
平板电脑当成了一个生产力的工具,但苹
果只把平板电脑当成消费产品,双方定义
的产品存在技术上的差别。我家还珍藏
着20多年前微软做出来的第一台平板电脑
样机,尺寸和iPad是一样大的,厚度只有
iPad的两倍,但它不能用手触摸屏,它是
为了办公用的。因为常识性的错误,耽误
了一家公司的一个时代。
城市大脑:新的创新载体很重要
2016年,我第一次说要做城市大脑
时,犯了两个常识性的错误,导致这5年
来一直很辛苦。
第一个错误是,做城市大脑的所有人北斗卫星导航仪
都以为,这是智慧城市的延续。但其实城
市大脑与智慧城市不一样,它强调的是一
个城市的整体性。第二个错误是,提到城
市大脑,大家都觉得是人工智能的问题。
但城市大脑不是智慧城市,从严格意义上
讲,也不是人工智能的问题。实际上就是
一个城市本身发展到今天,它应该有一个
什么样的技术体系、应该有一个什么样基
础设施的问题。尽管这会涉及技术智能的
问题,但不是主要问题。对城市理解的常
识性错误,也是让智慧城市推动不下去的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如何发现一个新的创新载体也很重
要,但如今却被大家忽视了,比如在I T行
大圆针织机业,大家忽视了个人电脑这个载体对技术
创新的重要性。因为它已经存在了,所以
大家可能对CPU的发展更关心,可如果没
有个人电脑这个载体,计算技术不会像现
在这样发展。同样,城市作为一个创新载
体的重要性也被忽视了,这是我在做城市
大脑时的体会。城市其实是工程技术非常
重要的载体,美国工程院评选出20世纪人
类最大的工程技术创新时,排在第一位的
不是单项技术,而是电气化,排在后面的
才是计算机等单项技术,所以载体是非常
重要的。
30
31
技术创新:从一个新的技术体系发展而来
我们有时候会忽略工具跟手段的重要性。其实任何一个东西都会创造出新的工具跟手段。
城市大脑为什么跟智慧城市不一样?智慧城市没有到新的资源来支撑这个城市的发展,它只是为到一个新的技术来支撑这个城市的发展。大家设想一下,其实蒸汽机是把新的资源带到城市,它不是一个简单的新技术。因此城市大脑非常重要的方面是,它把数据作为一种资源带到城市里。在杭州做城市大脑的时候,我们很少用大数据这个词,我们只用数据资源。数据会作为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甚至是最重要的资源,城市大脑的本质会带来一个新的工具及新的手段。
一个城市发展至今,会出现很多新技术,但其实城市是没有能力去消化这些技术的。我做城市大脑一个很深的感受是,做技术的人想把技术塞到这个城市里,就要构建一个新的技术体系,也叫“中枢系统”。
今天谈到互联网,大家在纠结两件事情,一个叫中心化,一个叫去中心化,在很多技术架构里都存在这个问题。但城市大脑其实还有另一化,我称为“中枢化”,意味着它既不是中心化,也不是去中心化,它需要一个非常重要的协同机制来完成。
在城市大脑的中枢系统里,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技术等技术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技术体系。城市大脑是跑在云计算上的,数据是流动在区块链上的,数据的价值是靠人工智能和智能技术产生的,但它是一个完整的系统。
有了这个系统,就可以更好地融合吸纳新的技术,同时产生今天想象不到的新
技术。我的体会是一定会有一个新的技术出现,如果是颠覆性创新,必然是在原来的技术体系里,改进了技术,当然这个技术的改进可能会带来一次比较大的变化,但如果能有新的技术体系,创新会有更大的作用。
颠覆性创新:不是结束而是开始
贴片式称重料位计
我对颠覆性创新的理解是:任何颠覆性创新不是结束,而是开始;不是解决了一个问题,是提出了更多的问题。
我自己不从事“电”这个专业,但是一名电学专业发烧友。电的出现不是结束了一个时代,电技术的颠覆不是让别人没事情做。当电出现的时候,全世界只有一种家用电器叫灯泡,所以电的出现不是因为电冰箱需要电,也不是因为电视机需要电,更不是因为洗衣机需要电。而是当电这一基础设施出现时,它促进了大家对与电相关性创新的发展。
实际上任何一个颠覆性创新一定会带来更多的创新,电是非常好的一个例子。
专家简介
王坚,1962年10月出生于浙江杭州。阿里云创始人,云计算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阿里巴巴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首创“以数据为中心”的分布式云计算体系架构,率先提出采用计算作为公共服务的产业模式,主持研发以大规模分布式计算系统“飞天”为核心、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阿里云计算平台;提出“城市大脑”作为未来城市新的数字基础设施,以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提高城市公共资源使用效率的城市可持续发展路径。曾获中国电子学会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项,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09:31:1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14130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城市   技术   大脑   创新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