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曲霉毒素检测方法]黄曲霉毒素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黄曲霉毒素检测方法]黄曲霉毒素检测方法
视频会商研究进展
立体声音
篇一: 黄曲霉毒素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凸轮滚子
黄曲霉毒素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摘要:黄曲霉毒素是迄今发现的毒性最强的一类生物毒素,有
方法进行了综述。AFB1、AFB2、AFG1、AFG2等多种形式,对人和动物有强烈的毒性,为对AFT的检测工作提供方便,特对AFT 的危害及目前的检测
关键词:黄曲霉毒素;危害;检测方法
黄曲霉毒素是一类化学结构类似的化合物,均为二氢呋喃香豆素的衍生物。它是20世纪60年代初发现的一种真菌的有毒代谢产物,由曲霉属中的黄曲霉和寄生曲霉所产生。1993年黄曲霉毒素被世界卫生组织的癌症研究机构划定为1类致癌物,它的毒性极强,对人及动物肝脏组织有破坏作用,严重时可导致肝癌甚至死亡。近年来,AFB1污染事件的发生,已引起世界各国及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关注[1-3]。世界各国对黄曲霉毒素的检出标准都做了严格的规定。1995年,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食品黄曲霉毒素最高允许浓
tokyo hot n0643度为15ug/kg. 因此,对AFT的检测不仅关系到动物的安全,更直接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以下对AFT的危害及检测方法作一综述。
1黄曲霉毒素的理化性质及其危害
1.1黄曲霉毒素的理化性质
黄曲霉毒素是一组化学结构类似的化合物,目前已分离鉴定出12种包B1,B2,G1,G2,M1,M2,P1,Q,H1,GM,B2a和毒醇。黄曲霉毒素的的基本结构为二呋喃环和香豆素,B1是二氢呋喃氧杂萘邻酮的衍生物。即含有一个双呋喃环和一个氧杂萘邻酮。前者为基本毒性结构,后者与致癌有关。M1是黄曲霉毒素B1在体内经过羟化而衍生成的代谢产物。黄曲霉毒素的主要分子型式含B1,B2,G1,G2 ,M1,M2等.其中M1和M2 主要存在于牛奶中[4-5]。B1为毒性及致癌性最强的物质。
AFT在紫外线下发特定的荧光,根据荧光颜不同,将其分为蓝紫荧光的B族和黄绿荧光的G族两大类及其衍生物。在紫外线下,黄曲霉毒素B1、B2发蓝荧光,黄曲霉毒素G1、G2发绿荧光。黄曲霉毒素的相对分子量为312~346,在水中的溶解范围为10~20 mg/L,易溶于油,可大量溶解于氯仿、甲醇、乙腈、二甲基亚砜等中等极性的有机溶剂中,但不溶于石油醚、己烷和乙醚中。一般在中性溶液中较稳定,但在强酸性溶液中稍有分解,在pH9~10的碱性溶液中分解迅速, 同时易被强氧化剂分解。其纯品为无结晶,耐高温,黄曲霉毒素B1的分解温度为268℃,紫外线对低浓度黄曲霉毒素
有一定的破坏性。在自然条件下,食品中AFT稳定性很强。被AFB1污染的稻谷,室温下自然存放可长达20多a[6]。
1.2黄曲霉毒素的危害
黄曲霉毒素对人类健康的危害主要是由于人们食用被黄曲霉
毒素污染的食物,途径有二,其一是由受黄曲霉毒素污染的植物性食物摄入,其二是经饲料而进入奶或乳制品的黄曲霉毒素。[)声纳探鱼器
黄曲霉毒素B1的半数致死量为0.36 mg/kg体重,属特剧毒的毒物范围,它引起人的中毒主要是损害肝脏,发生肝炎、肝硬化、肝坏死等。临床表现有胃部不适,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及肝区触痛等;严重者出现水肿,昏迷,以致抽搐而死。黄曲霉毒素是目前发现的最强的致癌物质,其致癌力是奶油黄的900倍,比二甲基亚硝胺诱发肝癌的能力大75倍,比3,4-苯并芘大4000倍,它主要诱使动物发生肝癌,也能诱发胃癌、肾癌、直肠癌及乳腺、卵巢、小肠等部位的癌症。
亚洲和非洲的疾病研究机构的研究工作表明:食物中黄曲霉毒素与肝细胞癌变呈正相关性,长时间食用含低浓度黄曲霉毒素的食物被认为是导致肝癌、胃癌、肠癌等疾病的主要原因。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明利华教授课题组首次确定了黄曲霉毒素使乙肝患者患肝癌的累积暴露剂量为0.13~0.49mg/kg体重,
这仅为在实验条件下,给无乙肝感染的恒河猴喂食使之致肝癌所需累积剂量的1/700,确立是常见肿瘤——肝细胞癌的重要的辅助病因。1988年国际肿瘤研究机构将黄曲霉毒素B1列为人类致癌物。除此以外,黄曲霉毒素与其他致病因素等对人类疾病的诱发具有叠加效应
[4,7-8]。
黄曲霉毒素对人和动物健康的危害均与黄曲霉毒素抑制蛋白质的合成有关,黄曲霉毒素分子中的双呋喃环结构是产生毒性的重要结构,研究表明黄曲霉毒素的细胞毒作用可干扰信息RNA和DNA的
推拉活动护栏
合成,进而干扰细胞蛋白质的合成,导致动物全身性损害。
2.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方法
黄曲霉毒素的分析方法从最初以薄层层析法为主,发展到高效液相谱法、微柱法、酶联免疫吸附法等多种普遍应用,其进展与新的化学检测手段和新仪器的出现密不可分。这些新方法、新手段的快速应用,为黄曲霉毒素的检测分析提供了更广泛的选择余地,适应了不同的检测目的和要求。
2.1薄层谱法
TLC法是测定黄曲霉毒素的经典方法,是我国测定食品及饲料中AFTB1的标准方法之一[9]。其原理是
样品经过提取、柱层析、洗脱、浓缩、薄层板展开分离后,在365nm紫外灯下,AFB1、AFB2、AFG1和AFG2分别显示紫、蓝紫、绿和绿荧光。并根据其在薄层上显示的最低检出量来确定其含量。TLC有单向展开法和双向展开法,其中双向展开法能进一步除去样品中的杂质,提高灵敏度。TLC法由于设备简单,易于普及,所以国内外仍在使用,但由于该法样品前处理繁琐,且提取和净化效果
不够理想,提取液中杂质较多,因而在展开时影响斑点的荧光强度,双向展开法虽避免了杂质干扰,但增加了操作步骤和时间。[)TLC 法较适合于对黄曲霉毒素的定性检测,是研究黄曲霉毒素初期所使用的主要方法。
该检测方法所用设备简单、费用低廉、容易掌握,适用大量样品的分离、筛选,一般的实验室均可开展,属于定性和半定量检测。
TLC有单向展开和双向展开法,其中双向展开法能进一步除去样品中的杂质,提高灵敏度,省略了柱层析等净操作步骤。TLC法由于设备简单,一般实验室都能满足,利于普及,仍是现在检测AFT的主要方法之一。Stroka[10]开发出的光度检测器在检测AFT时,最低限可以检测到1ng。Otta等在TLC上结合光度计,不仅能把样品提纯,而且也能同时1次对多个样品进行检测[11]。江湖等利用HPTLC检测农产品中的AFT,AFB1、AFB2、AFG1、AFG2的检出限达0.8、0.4、0.7、0.4μg/kg[12]。王宏亮对国
际所规定的方法进行了部分改进,在利用CCl4抽提前,加人质量分数25%的醋酸铅溶液和质量分数4%的NaCl 溶液,再用CCl4振动抽提,于薄层板点样后展开时,先用CCl4丙酮的混合液正向展开,然后用无水乙醚进行反向展开,回收率为76.9%,最低检出限量为5×l0-9,改进后的方法进一步排除了蛋白质杂质,使提取与净化效果增强,在薄层双向展开时组分分离也更安全,AFTB1形成的斑点易观察,操作简便,但增加了操作步骤[13]。
2.2高效液相譜法
HPLC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检测AFTB1方法,主要是用荧光检测器检测,在适宜的流动相条件下,采用反相C18柱,使多种黄曲霉毒素同时分离。高效液相谱法灵敏、分辨率高,可作定性、定量分析,同时可检测多个黄曲霉毒素种类,适于大批量样品的分析。
宋欢采用佛罗里硅土净化柱净化,三氟乙酸柱前衍生检测饲料中AFTB1,回收率为83%,相关系数r=0.9998[14]。李佐卿等则将免疫学技术和HPLC法相结合,采用免疫亲和柱对样品进行净化,AFTB1

本文发布于:2024-09-24 14:25:5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13664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毒素   黄曲霉   检测   展开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