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性质对静电纺醋酸纤维素的影响

作者简介:黄燕,女,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植物纤维资源化学与生物质转化利用研究。通讯作者:敖日格勒,男,副教授,研究方向主要为植物纤维化学。*基金项目:国家863计划(2007AA100704)资助项目。
溶液性质对静电纺醋酸纤维素的影响
*
珠宝展柜制作黄
敖日格勒
(华南理工大学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40)
要:本文在丙酮、乙酸、丙酮/乙酸(体积比为2ʒ1)三种溶剂体系下静电纺醋酸纤维素(CA )。研究了溶剂组
成、溶液的黏度、表面张力、电导率、浓度对纤维形貌和平均直径的影响。用扫描电镜分析表征纤维的形貌和直径。研究结果表明:单独以丙酮或乙酸为溶剂静电纺CA 都不能连续得到光滑纤维。在丙酮/乙酸(体积比为2ʒ1)溶剂体系下,CA 质量分数为10%-12%时可连续得到无串珠纳米纤维。溶液在一定的黏度范围才具有可纺性,黏度越大串珠数量越少,纤维越光滑。纤维的直径随着CA 浓度的增大而增大。溶液电导率的增加引起纤维直径的减小。改变溶液的组成,纤维的直径可以从1.2μm 变化到400nm 。关键词:醋酸纤维素;静电纺丝;纤维直径;纳米纤维中图分类号:TS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571(2011)04-
0024-05运用静电纺丝技术可快速制得纳米纤维,在近
来的10年里该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静电纺丝技术装置简单,
过程相对较复杂。目前普遍认为静电纺丝可以分为5个过程:流体带电、
泰勒锥的形成、射流的不稳定、射流的细化和纤维的接收。在没有
外加电极作用时,聚合物在重力、溶液与管壁的黏附力、本身的黏度和表面张力的作用下形成悬挂在
管口的球状液滴;有外加电极时,在电场力的作用下,液滴表面布满电荷,在电荷之间的库仑力作用下液滴被拉伸。当库仑力大于表面张力时,泰勒锥形成。当电压继续增大时,泰勒锥形成不稳定射流。射流在喷射过程中被快速拉伸变形,并在库化力和静电斥力的作用下进一步细化,与此同时,溶剂挥发,在接收板最终得到纳米纤维。纤维的形貌受到溶液的性质(溶剂性质、溶液浓度、黏度、电导率、表面张力),纺丝条件(电压、极距、流速)以及环境因素的影响,其中溶液的性质是最重要的因素
[1-3]
CA 纤维具有许多优异特性,如良好的耐水性和人体环境相容性,被广泛应用于膜分离和医用领域
[4]
。运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CA 纤维受到科研工
作者们的关注。丙酮是CA 的良溶剂,研究表
[5-6]
由于丙酮沸点低,单独以丙酮为溶剂电纺CA 时,即使溶液浓度很大,针孔也容易堵塞,导致电纺
过程的不连续性。Won Keun Son [7]
等在丙酮中加入
少量水,用丙酮和水的共混溶剂静电纺CA ,但水的
加入降低了CA 的溶解,
而且由于水导电性差、不易挥发,在丙酮/水体系中所得到的纤维较粗。Ma ZW 等[8]
在丙酮/N ,
N 二甲基乙酰胺/三氟乙烯共混溶剂中电纺CA ,得到了连续光滑纤维。事实上,研究
三种溶剂的混合体系相对来说较为复杂。Liu [6]
在研究溶液性质对静电纺CA 形貌的影响时,只在丙
酮/N ,
N 二甲基乙酰胺(2ʒ1)溶剂体系下得到了连续光滑纤维,并没有探究溶液性质对纤维直径的影响。事实上,纤维直径的变化影响了其本身的性能,
如透光性,力学性能,进而影响了其应用领域[9]
,因而纤维直径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据了解,目前系统研究溶液性质对CA 纤维直径和形貌影响的报道还不多。本文在丙酮加入价格低廉的乙酸,在丙酮/乙酸(体积比为2ʒ1)、丙酮、乙酸体系下静电纺CA ,并研究了溶液的黏度、表面张力、电导率和浓度对纤维形貌及直径的影响。1实验内容
1.1
主要实验原料
原料:醋酸纤维素,其结合乙酸为54.5% 56%,分析纯,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试剂:丙酮,分析纯,广州化学试剂厂。冰乙酸,
4
2
分析纯,成都市联合化工试剂研究所。所有化学试剂在使用时都未经纯化,直接使用。
仪器:NDJ -7型旋转黏度计(上海天平仪器厂),
EL30型电导率仪(梅特勒-托利多公司),Dataphysics Dcat21表面张力仪,FEI quanta200扫描电子显微镜。1.2静电纺丝
分别用乙酸、丙酮、丙酮/乙酸(体积比2ʒ1)三
种溶剂溶解醋酸纤维,
并配制成CA 质量分数为6%、8%、10%、12%的四种纺丝液。使用如图1所示的高压静电纺丝装置,其中正、负极分别连接到喷丝口3和收集板4上,喷丝口3和收集板4位于恒温恒湿容器5内。喷丝口3直径为0.1mm ,收集板4为铝板。固定电纺装置喷丝口3和接地的收集板4之间距离为15cm ,高压静电发生器6的电压为30kV 。将制备的纺丝溶液置于高压静电纺丝装置的贮液容器2中,用输液泵1以0.1mL /h 流量从容器中挤出,然后从喷丝口3喷出,喷出的纺丝液射流被
固化,
形成纳米纤维,以无序状排列在收集板4上,形成类似无纺布状的纤维膜
图1静电纺丝装置示意图
1-微量注射泵;2-注射器;3-注射针头;4-收集板;5-恒湿箱;6-高压静电发生器
1.3
表征
分别用电导率仪、表面张力仪、旋转黏度计测量溶液的电导率、表面张力和黏度,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纤维的形貌,并且随机选择20根纤维在图像处理软件计算出纤维的平均直径。
2结果分析
2.1
静电纺CA /丙酮,CA /乙酸当溶液质量分数高于12%时,溶液流动性差。选择溶液质量分数从6%变化到12%静电纺丝。研
究表明[5,6]
单独以丙酮为溶剂时,由于丙酮过快的挥发速度,只得到了少量不连续的纤维或颗粒。本文在以丙酮为溶剂静电纺CA 时,及时疏通针口,避
免了针孔堵塞和在针口处CA 的凝胶化,
在CA 质量分数为12%时得到了光滑均一,无串珠结构的连续纤维(图2)牵引带
A
B
C
D
图2
以丙酮为溶剂,不同溶液质量分数下CA 静电纺丝电镜照片A -6%;B -8%;C -10%;D -12%
表1
溶剂物理性质
溶剂沸点/ħ电导率
/μS ·cm -1溶解系数
/(cal /cm 3)1/2
表面张力/mN ·m -1
cz2879
丙酮
56.226.89.7623.3乙酸
117.9
9.413.127.5丙酮/乙酸(2ʒ1)
568
25.9
5
2
A
B
C
D
图3
以乙酸为溶剂,不同溶液质量分数,静电纺CA 电镜照片
A -6%,
B -8%,
C -10%,
D -12%
由表1看出乙酸的汉森溶解系数值和CA (9.5
到12.5)的溶解系数值接近,可知乙酸是CA 的良溶剂,而且乙酸导电率高,表面张力小,是静电纺CA
的可选溶剂。研究表明射流在库仑力的“牵引”
A
B
C
D
图4
以丙酮/乙酸(体积比为2ʒ1)为溶剂,不同溶液质量分数下,静电纺CA 电镜照片A -6%,B -8%,C -10%,D -12%
到达极板时,若溶剂没有完全挥发,极易形成含串珠
结构的纤维。这是因为纤维到达极板时,带电射流没有完全干,使射流中不带电的部分发生聚合,从而
形成珠状[10]
。乙酸的沸点(117.9ħ)相对较高。
6
2
在静电纺丝时,可能会出现上述现象。图3为用扫描电镜观测到的以乙酸为溶剂时,静电纺CA不同浓度下得到的纤维形貌。从图3可知,即使当溶液质量分数为12%时,以乙酸为溶剂,得到的纤维仍含有大量的粗节和纺锤体。
2.2静电纺CA/丙酮/乙酸(体积比为2ʒ1)
丙酮、乙酸电导率高、表面张力不大是静电纺CA时的可选溶剂。但由于丙酮的沸点过低,使得纺丝过程不连续。乙酸沸点较高,得到的纤维含有大量串珠。从表1看出丙酮/乙酸(体积比为2ʒ1)的表面张力较丙酮、乙酸变化不大。但电导率要远远高于丙酮和乙酸各自的电导率,丙酮/乙酸的沸点虽然没有测出来,但范围肯定在两溶剂沸点之间。丙酮/乙酸的混合溶剂可能是静电纺CA的有效溶剂。本文以丙酮/乙酸(体积比为2ʒ1)为溶剂,在不同溶液浓度下静电纺CA。实验过程中发现,接收板迅速喷上了一层白膜,表明丝连续喷出,未发生针孔堵塞现象。不同浓度下所观测到的纤维形貌电镜图见图4。由图4可知,当CA质量分数浓度在10%和12%时,可得到了光滑、无串珠结构的连续纤维。三种溶剂中,丙酮/乙酸(体积比为2ʒ1)是静电纺醋纤的最佳溶剂。
2.3溶液性质对纤维形貌和直径的影响
为了研究溶液的性质对纤维形貌的影响,用表面张力仪、黏度计、电导率仪测量出溶液的表面张力、黏度、电导并列于表2。
表2溶液性质
溶剂溶液质量
分数/%
表面张力
/mN·m-1
黏度
/mPa·s
胸针设计
电导率
/μS·cm-1
丙酮623.2834924 823.8216021 1023.75924025 1223.857118043
乙酸626.78120216 826.92822005 1027.506250010 1228.02465009
丙酮/乙酸(体积2ʒ1)628.38588440 828.483100383 1028.372110343 1227.7951500175
随着CA质量分数的增加,表面张力变化范围在23mN/cm到28mN/cm之间,变化不大,这是因为溶液表面张力只与溶剂组成有关[11]。因此可知,溶液的表面张力不是影响纤维形貌的和直径的关键因素。溶剂组成的改变引起了溶液的电导率、黏度较大的改变。以丙酮/乙酸(体积比为2ʒ1)为溶剂时,
溶液电导率远远高于单一试剂为溶剂时的电导率(从9μS/cm变化到了440μS/cm)。在相同溶液浓度下,以乙酸为溶剂,溶液的黏度远远高于以丙酮或丙酮/乙酸(体积比为2ʒ1)为溶剂对应的黏度。溶液电导率随着CA质量分数的增加没有固定的变化规律,丙酮、乙酸电导率都是在8%时出现了一个最低点。而两者混合溶剂的电导率则是随着CA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减小。溶液的黏度随着CA质量分数的增加变化较大,并且在某个浓度呈现突变。如用丙酮为溶剂时,当CA质量分数为8%时黏度为60mPa·s而在质量分数为10%,黏度突变到240mPa·s。
三种溶剂在溶液质量分数为6%和8%时大都得到是颗粒,颗粒之间有极少量的丝连着。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加,颗粒被拉成纺锤体形,纤维逐渐增多,颗粒减少,最终可得到无串珠结构的光滑纤维。如CA/丙酮体系,CA质量分数为10%时得到了含串珠的纤维,在12%时则得到了无串珠光滑纤维(图2)。这是因为质量分数低时,聚合物分子链缠结较少,黏度低,在高压下射流被拉断,并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形成液滴,而没有纤维的生成。当质量分数增加时,分子链缠结较多,黏度增加,以致于射流不被拉断而直接被拉长,并不断细化,最后形成纤维。如果黏度不够高,所形成的纤维则具有串珠结构,黏度是影响纤维形貌的重要因素,这与Fong[12]的研究结果是相符的。从图4中可看出丙酮/乙酸(2ʒ1)在10%时就可以得到光滑纤维,而单独以丙酮或乙酸为溶剂时,只能得到含串珠的纤维。这是因为丙酮/乙酸(2ʒ1)电导率远远高于丙酮和乙酸,提高电导率可增加电荷密度,在同样的电压下,电荷密度越大,射流所受到的库仑拉力越大,射流越易克服表面张力和黏弹力拉伸为纤维。
因此以丙酮/乙酸(2ʒ1)为溶剂时,在较低浓度下就可形成无珠串的光滑纤维。因此可通过改变溶剂组成来改变纤维的形貌。
用图像软件计算出纤维的平均直径并列于表3。研究表明,纤维的直径由射流尺寸和射流中聚合物的浓度决定。而前者是由溶液的导电性决定的,后者是由溶液的浓度决定。从表3可以看出纤维的直径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以丙酮/乙酸(2ʒ1)为溶剂,
72
溶液质量分数为10%时,纤维平均直径在400nm左右,而质量分数为12%时,平均直径则在600nm左右。这是因为随着聚合物溶液浓度的增加,溶液的黏度也逐渐增加,使液体的黏滞阻力也变大。随着黏滞阻力的变大,在静电纺丝过程中需要克服的阻力也就变大,从而使纺丝得到的纤维线密度较粗。研究结果表明电导率的增加引起纤维直径的减小;当CA质量分数为10%时,CA/丙酮溶液体系下所得到纤维直径在1.2μm,而CA/丙酮ʒ乙酸(质量比2ʒ1)溶液体系所得纤维直径在420nm左右。这是因为溶液电导率在以丙酮为溶剂时远远低于相同浓度下以丙酮ʒ乙酸(质量比2ʒ1)为溶剂时的电导率,溶液电导率增加,引起静电电斥力和库仑力的增加,在溶液黏度相差不大时,纤维直径变小。因此通过改变溶剂的组成可以控制纤维的直径。
表3不同溶液下电纺纤维的平均直径
烫发杠子溶剂溶液质量分数/%纤维平均直径/nm
丙酮ʒ乙酸(2ʒ1)10
12
420
660
丙酮101200
3结论
在不同的溶剂下电纺CA,所得纤维的形貌和直径不同。单独以乙酸为溶剂静电纺CA,不能得到光滑连续的纤维。单独以丙酮为溶剂,纺丝过程不连续。在丙酮/乙酸(体积比为2ʒ1)溶剂体系下静电纺CA,纺丝变得连续,质量分数为10% 12%时可得到光滑连续的纤维。溶液的黏度越高,串珠数量小,纤维越光滑。溶液浓度增加,引起黏度的增加,纤维直径变大。电导率越大,纤维直径越小。用电导率相对较低的丙酮做溶剂,CA质量分数为10%时可得到直径在1μm左右的光滑纤维。而用电导率高的丙酮/乙酸为溶剂时,可得到直径在400nm 左右光滑纤维。通过改变溶剂的组成可以改变纤维的形貌和直径。
参考文献
[1]Thandavamoorthy Subbiah,Bhat G S,Tock R W,et al.Electro-spinning of Nanofibers[J].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2005,96:557-569.
[2]Andreas Greiner,Joachim H Wendorff.Electrospinning:A Fasci-nating Method for the Preparation of Ultrathin Fibers[J].Angew.
Chem.Int.Ed,2007,46:5670-570.
[3]Valencia Jacobs,Rajesh D.Anandjiwala,Malik Maaza.The In-fluence of Electrospinning Parameters on the Structural Morphology
and Diameter of Electrospun Nanofibers[J].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2010,115:3130-3136.
[4]Chronakis J.Novel nanocomposites and nanoceramics based on polymer nanofibers using electrospinning process-A review[J].
Journal of Materials Processing Technology,2005,167:283-
293.
[5]Jaeger R.,Bergshoef M M,Scholenherr H,et al.Electrospinning of ultra-thin polymer fibers[J].Macromol Symp,1998,127:
141–150.
[6]Liu H Q,Hesieh Y L.Ultrafine fibrous cellulose membranes from Electrospinning of cellulose acetate[J].Journal of Polymer Sci-
ence:Part B:Polymer Physics,2002,40:2119-2129.
三自由度平台[7]Won Keun Son,Ji Ho Youk.Studies of a New Solvent System and Deacetylation of Ultrafine Cellulose Acetate Fibers[J].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Part B:Polymer Physics,2004,42:5–11.[8]Ma Z W,Kotaki M,Ramakrishna S.Electrospun cellulose nanofi-ber as affinity membrane[J].Journal of Membrane Science,2005,265:115-123.
[9]Ramakrishna S,Fujihara K.,Teo W,et al.An Introduction to Electrospinning and Nanofibers[M].World Scientific:Singapore,2005.
[10]Chidchanok Mit-uppatham,Manit Nithitanakul,Pitt Supaphol.Ultrafine Electrospun Polyamide-6Fibers:Effect of Solution
Conditions on Morphology and Average Fiber Diameter[J].
Macromol.Chem.Phys,2004,205:2327-2338.
[11]Huang Z M,Zhang Y Z,Kotaki M,Ramakrishna S.Areview on polymer nanofibers by electrospinning and their applications in
nanocomposites[J].Comp.Sci.Technol,2003,6:2223.[12]Fong H,Chun I,Reneker D H,et al.Beaded nanofibers formed during electrospinning[J].Polymer,1999,40:4585.
Effect of Solution Properties on Electrospun Cellulose Acetate
Huang Yan1Aorigele2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Pulp and Paper Engineering,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Guangzhou510640,Guangdong,China)
Abstract:Cellulose acetate(CA)was electrospun in acetic acid,acetone and acetic acid/acetone(VʒV=2ʒ1)through eletrospinning technique.The effects of solvent,solution viscosity,surface tension,(下转第37页)
82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00:52:0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13442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纤维   溶液   溶剂   静电   直径   纺丝   黏度   乙酸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