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白炭黑浆料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白炭黑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白炭黑浆料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2.白炭黑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化工产品,主要用作油漆涂料填充剂、橡胶补强剂、塑料增粘剂和触变剂、合成润滑脂硅脂的稠化剂等。
3.在制作白炭黑时,存在以下制备过程,例如配制硅酸钠溶液;将所述硅酸钠溶液升温至70~90℃,边搅拌边加入浓硫酸溶液、第一改性剂和第一活化剂进行初次改性,静置、冷却后,得到浆料。
4.或者,配制好的稀硫酸以一定的速度,分三次加入到盛有一定量的稀释了的水玻璃的反应釜中,边加酸边搅拌边升温,最后的反应产物的ph值控制在4~4.5之间,然后升温,在搅拌下老化一定时间再冷却后送去分离。
5.也就是说,在白炭黑的生产过程中,需要采用冷却设备对白炭黑进行降温,温度适宜后才能够进行后续加工,但是正常放置冷却时间长,不利于生产加工。


技术实现要素:



6.为解决上述由于正常放置冷却时间长,造成生产效率低,不利于生产加工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白炭黑浆料冷却装置。
7.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8.一种白炭黑浆料冷却装置,包括放置存料单元的冷却工位,所述冷却工位包括用于承载存料单元的底座,所述底座上对称设置冷却组件,所述冷却组件的进液管与另一冷却组件的出液管位于同一侧。使冷却液对向流动,缩短了冷却液的流动路程,确保冷却液在使用时其温度保持在较低的温度,能够带走更多的热量,避免存料单元局部温度过高,提高了冷却效果。
9.所述冷却组件包括冷却腔和冷却管,所述冷却腔内设有分流板和导流板,所述冷却管与存料单元形状相匹配;还包括进液管,所述进液管与所述冷却腔连接,所述进液管与所述冷却管至少两处连接。通过设置多个进液口,能够均匀向冷却管内进冷却液,使得冷却管内上部的冷却液温度不会过高,存料单元上下冷却效果一致,避免存料单元上下部分出现温差。
10.进一步的,还包括制浆工位,所述制浆工位位于冷却工位一侧。缩小了工位间的距离,使存料单元更快的进入冷却工位,减少时间的浪费,提高生产速度。
11.进一步的,所述制浆工位上设有与存料单元相配合的加热单元,所述加热单元与存料单元可拆卸连接,当进行冷却时存料单元移动至冷却工位。使用可拆卸式的存料单元,当一存料单元进入冷却作业时,一新的存料单元可以进行制浆作业,优化了生产工序,提高生产效率。而且,将存料单元与加热单元分离,也有利于单独对存料单元进行降温。
12.进一步的,所述存料单元上设有吊环,所述吊环与吊装设备连接,用于将存料单元
从制浆工位移动至冷却工位。便于吊装设备对存料单元的移动。
13.进一步的,所述冷却腔内靠近进液口的方向倾斜设置分流板,所述分流板与导流板交错设置。分流板将进入冷却腔的冷却液均匀的分散到腔内,又通过导流板的引流,将冷却液导出冷却腔,保证冷却腔内的冷却液始终处于循环运动中,且各处冷却效果均匀。
14.进一步的,所述导流板分散设置在冷却腔内,且其截面为v型结构。导流板在冷却腔内不仅对冷却液起到引流的作用,还可对冷却腔顶部起到支撑,避免冷却腔顶部发生塌陷;而且,冷却腔内的冷却液与其顶部为线接触,冷却液与底座顶面接触面积大,有利于散热。
15.进一步的,所述冷却腔内壁为导热材料制成。有利于冷却液与冷却腔接触,提高散热效率,加快存料单元的热量流失。
16.进一步的,所述冷却管蛇形分布,且其与存料单元接触的一侧为平面。蛇形分布的冷却管增大了与存料单元的接触面积,提高冷却效率。
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8.1、本装置冷却腔内设置有导流板,通过导流板的分隔作用,使得冷却液均匀分布在冷却腔内,后续进入的冷却液将推动已注入的冷却液不断向冷却液出口运动,保证整个冷却腔内的冷却液始终处于循环运动中,一方面避免冷却液聚集于某一部位无法流动,造成反应炉局部过热;另一方面不断流动中的冷却液能够将存料单元的热量源源不断的带出。使冷却液与存料单元之间能够保持比较稳定的温差,有利于热量的快速散失,从而提高冷却液对存料单元的散热效果。
19.同时,导流板对冷却腔顶部起到支撑作用,有效的分散存料单元对冷却腔的压力,避免冷却腔顶部发生塌陷,对冷却效果产生影响,提高冷却腔的使用寿命。
20.2、本实用新型的冷却腔设为a、b两组,a组冷却腔的进液口和b组冷却腔的出液口为同一侧,a组冷却腔的出液口和b组冷却腔的进液口为同一侧,使冷却液对向流动,避免存料单元局部温度高于其他部位或者低于其他部位。
21.3、本装置中的冷却管蛇形分布,并且与存料单元的接触面为平面,有效的提升了与存料单元的接触面积,而且蛇形回路的通流路线长,冷却效率得到提高,冷却效果较好,且冷却管转角处为弧形管道,冷却液通流更为顺畅。
22.冷却管由下向上均匀设置多个进液口,保证冷却液对存料单元上部和下部的冷却效果一致,避免存料单元上下部分出现温差,且冷却管的出液口设在顶部,冷却液加压注入,避免冷却液淤积于部分区域,冷却液与存料单元外壁有足够的温差进行吸热,热量被传导,提高冷却液的循环冷却效果,避免局部过热。
附图说明
23.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方案和优点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4.在附图中:
25.图1为制浆设备和冷却装置的结构和位置示意图;
26.图2为冷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一;
27.图3为冷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二;
28.图4为冷却腔的结构示意图。
29.图中各附图标记为:
30.1、制浆工位,2、冷却组件,3、冷却腔,4、分流板,5、导流板,6、冷却管,7、进液管,8、出液管,9、存料单元,10、吊环。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将结合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需要说明,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
32.实施例
3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白炭黑浆料冷却装置,参见图1,包括放置存料单元9的冷却工位,所述冷却工位包括用于承载存料单元9的底座,所述底座上对称设置冷却组件2,所述冷却组件2的进液管7与另一冷却组件2的出液管8位于同一侧。使冷却液对向流动,缩短了冷却液的流动路程,确保冷却液在使用时其温度保持在较低的温度,能够带走更多的热量,避免存料单元9局部温度过高,提高了冷却效果。
34.结合图2-图3,所述冷却管6与存料单元9形状相匹配。使冷却管6与存料单元9能够更好地接触,使存料单元9的热量更好地传导至冷却管6,通过冷却管6中的冷却液将热量带走。
35.所述冷却管6还包括进液管7和出液管8,所述进液管7与所述冷却腔3连接,所述进液管7与所述冷却管6至少两处连接。通过设置多个进液口,能够均匀向冷却管6内进冷却液,使得冷却管6内上部的冷却液温度不会过高,确保存料单元9上下冷却效果一致,避免存料单元9上下部分出现温差,影响冷却效率。
36.结合图1,所述制浆工位1上设有与存料单元9相配合的加热单元,所述加热单元与存料单元9可拆卸连接,当进行冷却时存料单元9移动至冷却工位。使用可拆卸式的存料单元9,当一存料单元9进入冷却作业时,一新的存料单元9可以进行制浆作业,优化了生产工序,提高生产效率。而且,将存料单元9与加热单元分离,也有利于单独对存料单元9进行降温。
37.并且所述存料单元9上设有吊环10,所述吊环10与吊装设备连接,用于将存料单元9从制浆工位1移动至冷却工位。便于吊装设备对存料单元9的移动。
38.又因为,所述制浆工位1位于冷却工位一侧。缩小了工位间的距离,使存料单元9更快的进入冷却工位,减少时间的浪费,提高生产速度。
39.结合图4,所述冷却腔3内靠近进液口的方向倾斜设置分流板3,所述分流板3与导流板5交错设置。分流板3将进入冷却腔3的冷却液均匀的分散到腔内,又通过导流板5的引流,将冷却液导出冷却腔3,保证冷却腔3内的冷却液始终处于循环运动中,且各处冷却效果均匀。
40.所述导流板5分散设置在冷却腔3内,且其截面为v型结构。导流板5在冷却腔3内不仅对冷却液起到引流散热的作用,还可对冷却腔3顶部起到支撑,避免冷却腔3顶部发生塌陷。而且,冷却腔3内的冷却液与其顶部为线接触,冷却液与底座顶面接触面积大,有利于散
热。
41.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冷却腔3内壁为导热材料制成,所述底座顶面也为导热材料制成,有利于冷却液与需要散热的存料单元9接触,提高散热效率,加快存料单元9的热量流失。
42.结合图2-图3,,所述冷却管6蛇形分布,且其与存料单元9接触的一侧为平面。蛇形分布的冷却管6增大了与存料单元9的接触面积,而且蛇形回路的通流路线长,冷却效率得到提高,冷却效果较好,且冷却管6转角处为弧形管道,冷却液通流更为顺畅。
43.冷却管6由下向上均匀设置多个进液口,保证冷却液对存料单元9上部和下部的冷却效果一致,避免存料单元9上下部分出现温差。
44.冷却管6由下向上均匀设置多个进液口,保证冷却液对存料单元9上部和下部的冷却效果一致,避免存料单元9上下部分出现温差,且冷却管6的出液口设在顶部,冷却液加压注入,避免冷却液淤积于部分区域,冷却液与存料单元9外壁有足够的温差进行吸热,热量被传导,提高冷却液的循环冷却效果,避免局部过热。
45.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底座上还可以设有与存料单元9接触的散热鳍片(图中未示出),所述散热鳍片位于两组冷却组件2的交界处。所述底座上设有风扇(图中未示出),所述风扇的位置与散热鳍片的位置相对应。本技术在水冷的方式上,还可以结合风冷的方式进行使用,这样散热效率更高。而且,散热鳍片还能够进一步减少本技术的散热死角,提高散热效果。
46.本实施例中,所述冷却装置的工作原理为:
47.首先,将吊环10和吊装设备连接,吊装设备将存料单元9移动至冷却工位。
48.然后,进液管7向冷却腔3和冷却管6内输入冷却液,冷却液通过分流板3和导流板5的作用充满冷却腔3,从冷却管6上的多个进液口充满冷却管6。
49.最终,冷却液将与冷却腔3和冷却管6紧密接触的存料单元9上的热量通过出液管8带走。
50.由于不断流动的冷却液能够将存料单元9的热量源源不断的带出,使冷却液与存料单元9之间能够保持比较稳定的温差,有利于热量的快速散失,从而提高冷却液对存料单元9的散热效果。
5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增减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白炭黑浆料冷却装置,包括放置存料单元(9)的冷却工位,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工位包括用于承载存料单元(9)的底座,所述底座上对称设置冷却组件(2),所述冷却组件(2)的进液管(7)与另一冷却组件(2)的出液管(8)位于同一侧;所述冷却组件(2)包括冷却腔(3)和冷却管(6),所述冷却腔(3)内设有分流板(4)和导流板(5),所述冷却管(6)与存料单元(9)形状相匹配;还包括进液管(7),所述进液管(7)与所述冷却腔(3)连接,所述进液管(7)与所述冷却管(6)至少两处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炭黑浆料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制浆工位(1),所述制浆工位(1)位于冷却工位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白炭黑浆料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浆工位(1)上设有与存料单元(9)相配合的加热单元,所述加热单元与存料单元(9)可拆卸连接,当进行冷却时存料单元(9)移动至冷却工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白炭黑浆料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存料单元(9)上设有吊环(10),所述吊环(10)与吊装设备连接,用于将存料单元(9)从制浆工位(1)移动至冷却工位。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白炭黑浆料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腔(3)内靠近进液口的方向倾斜设置分流板(4),所述分流板(4)与导流板(5)交错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白炭黑浆料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5)分散设置在冷却腔(3)内,且其截面为v型结构。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白炭黑浆料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腔(3)内壁为导热材料制成。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白炭黑浆料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6)蛇形分布,且其与存料单元(9)接触的一侧为平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白炭黑浆料冷却装置,包括放置存料单元的冷却工位,所述冷却工位包括用于承载存料单元的底座,所述底座上对称设置冷却组件,所述冷却组件的进液管与另一冷却组件的出液管位于同一侧;所述冷却组件包括冷却腔和冷却管,所述冷却腔内设有分流板和导流板,所述冷却管与存料单元形状相匹配;还包括进液管,所述进液管与所述冷却腔连接,所述进液管与所述冷却管至少两处连接。本装置冷却腔内设置有导流板,通过导流板的分隔作用,使得冷却液均匀分布在冷却腔内,有利于热量的快速散失,从而提高冷却液对存料单元的散热效果。同时,导流板对冷却腔顶部起到支撑作用,避免冷却腔顶部发生塌陷。免冷却腔顶部发生塌陷。免冷却腔顶部发生塌陷。


技术研发人员:

周丽丽 闫丽 李成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济南优纳泰克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8.24

技术公布日:

2022/11/22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22:22:4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134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冷却液   所述   单元   工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