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基础问题——工艺篇

锂离子电池基础问题——工艺篇
1.干法混料和湿法混料的基本过程
①干法混料:
常规流程:活性物质、粘结剂、导电剂干粉混合→溶剂润湿,高速分散→继续加入溶剂,高速分散→稀释调粘度。
优点:浆料稳定性和分散均匀性更好;
缺点:第一步润湿过程溶剂加入量与干粉的比表面积关系密切,如果来料不稳定或波动较大,可能导致润湿不充分或者过润湿的情况,浆料批次的一致性会较差;
②湿法混料:
常规流程:制备胶液→混合导电剂→混合活性物质→稀释调粘度。
优点:提前制备胶液,大大缩减了搅拌时间,且对来料波动的适应性更强;
缺点:导电剂提前吸收溶剂,分散效果比干法略差。
2.负极配料为什么要加少量NMP
有部分公司会在水系负极配料过程最后一步加入1%~3%的NMP(NMP沸点202℃,水的沸点100℃),主要目的是降低涂布过程中的溶剂挥发速率,从而改善极片开裂和卷边现象;
但NMP加入后如果没有完全干燥去除,可能会略微恶化电芯循环性能,因此,也有部分公司采用EC(沸点248℃,本身是电解液溶剂成分)替代NMP,甚至什么都不添加。
3.电池浆料的评估要素
平面度测试仪
①固含量:浆料烘烤后质量与烘烤前质量的百分比,对比实际固含与理论固含,评价投料精准度;从搅拌罐不同位置取样,评价浆料均匀性;随着时间推移取样,评价浆料稳定性;
隐蔽式水箱②粘度:采用粘度计或流变仪测量,电池浆料属于非牛顿流体中的假塑性流体,具有剪切变稀特性,因此需要在相同线速度下对比粘度才有意义;
③细度:采用刮板细度计测量:将一滴浆料滴在沟槽最深处,用刮刀垂直接触平板,在1~2s从最大刻度到最小刻度刮过,刮完内5s沿着入射角20~30°观察颗粒均匀显露处,在3mm条带内包含5~10个颗粒即为浆料最大细度;
④密度:一般采用比重杯测量,在特定的温度和压力下,计算一定体积内物质的重量;
松籽油
⑤膜阻抗:采用四探针测试仪测量:将浆料涂覆在绝缘膜(如PET)上测试,只能表征涂层表面薄层的电阻,不能反映涂层与基材的接触电阻;
⑥分散效果:采用扫描电镜或冷冻电镜观察颗粒形貌及导电剂分散效果;
⑦表面张力:采用旋转滴界面张力仪测量,测量液-液间的界面张力,界面张力越小,越容易铺展和润湿;
⑧ZETA电位:指剪切面的电位,用以表征胶体分散系的稳定性,是颗粒之间相互排斥或吸引的强度的度量,ZETA电位的绝对值越大,说明分散越好。
4.正极集流体用铝箔,负极集流体用铜箔的原因
首先,采用铝箔和铜箔作为集流体是因为二者导电性均较好(Cu电导率584000S/cm,Al电导率369000S/cm),质地较软,价格相对便宜(铜箔~100RMB/kg,铝箔~50RMB/kg),并且Al、Cu元素在地壳中储备较丰富。
铝箔和铜箔作为正极集流体时,Al的氧化电位较高,5V以上依然保持电化学稳定状态,且嵌锂容量更少,但Cu在3.5V以上时会被氧化,因此正极集流体更适合用铝箔;
珍珠胸花
铝箔和铜箔作为负极集流体时,由于Cu原子半径(0.128nm)比Al原子半径小(0.143nm),因此,Li+(半径0.076nm)更容易嵌入Al原子晶格的空隙中,在低电位下(~0.3V)形成LiAl合金,导致铝箔粉化碎裂,因此负极集流体更适合用铜箔。
耐高温盘根
51ra需要注意的是,对于钛酸锂电池,负极通常使用铝箔作为集流体,是因为钛酸锂嵌锂电位较高(~1.5V)不会发生LiAl合金化,因此钛酸锂电池可以使用铝箔作为集流体,同时还可以提高能量密度,降低成本。
5.常见的涂布缺陷
①缩孔:湿膜向四周呈发射状迁移,中间出现凹坑,一般是箔材表面有异物或浆料存在杂
质导致,可通过更换箔材或对浆料除杂处理,车间洁净度管控;
②气泡:涂布时湿膜表面有气泡,会导致面密度不均匀影响电流密度分布,需要真空去除浆料中的气泡
③白点:涂布极片干燥后表面有白点状物,通常是PVDF或CMC溶解不充分导致的,需要增加PVDF和CMC溶解时间;
④点状颗粒:涂布后极片表面有明显颗粒,干燥后触摸有手感,此现象通常是导电剂分散不均匀形成的团聚体,需要改善搅拌工艺;
⑤纵向条痕:沿着涂布方向出现的持续竖条状条痕,一般认为是由于大颗粒物质堵塞刀口导致,清除刀口大颗粒物质即可;
⑥极片开裂:极片表面出现裂纹,一般是烘烤温度过高,溶剂挥发速度过快导致,可以通过降低烘烤温度、提高浆料固含量等解决;
⑦鼓边:边缘厚中间薄的现象,可能导致箔材收卷断裂。主要原因是湿膜边缘干燥速度更快,中间液体向边缘移动,可以通过改变挡板泡棉形状或垫片形状对边缘进行削薄解决。
6.极片的极限压实测试
通常所说的极限压实指的是极片可制造性的极限压实,而不是电化学体系压实窗口的极限值。
①正极片极限压实:通过逐渐增加辊压压力,使极片对折一次不透光,对折两次透光,计算此时的压实密度即为极限压实密度;
②负极片极限压实:通过逐渐增加辊压压力,当极片厚度不再增加,表面出现反光时,计算此时的压实密度即为极限压实密度。
7.评估极片的剥离力和内聚力
极片的剥离力和内聚力通常用拉力机测量。
①剥离力:指膜片与集流体之间的粘结力,测量方法是:首先将压敏胶带粘结在不锈钢板上,然后将极片粘结在压敏胶带上,拉力机夹住极片进行180°剥离;
②内聚力:指膜片内部之间的粘结力,测量方法是:首先将压敏胶带粘结在不锈钢板上,
然后将极片粘结在压敏胶带上,接着在压敏胶带上再粘结一层绿胶,拉力机夹住绿胶进行180°剥离。
8.毛刺控制标准
通常要求毛刺长度≤隔膜厚度下限值*50%,避免刺穿隔膜导致内短路。
9.卷芯热压工艺
在卷芯入壳封装前,通常会进行热压,主要作用是:
①改善卷芯的平整度和一致性,有利于提高入壳的良率(尤其是自动包装机),还能提高成品电芯厚度一致性;
②消除隔膜褶皱,将隔膜与极片紧密粘结在一起,防止极片错位和变形,降低内阻。
通常的压芯参数:45~60℃,0.3~2Mpa,6~10s。
10.Hi-pot测试参数及原理
正负极通过隔膜分割绝缘,如果电芯内部存在粉尘、颗粒、毛刺、隔膜缺陷等“薄弱环节”时,这些位置的正负极片接触阻抗较小,在较高的电压下,容易产生电弧,造成隔膜被击穿。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08:29:5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13047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浆料   极片   导致   隔膜   颗粒   表面   流体   分散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