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对结构的作用及抗风防护措施

风对结构的作用及抗风防护措施
刘宏睿
摘要:风灾害是发生频繁的自然灾害.每年会给人类造成重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工程结构的风灾损失主要形式是结构的开裂、损坏和倒塌。因此.工程抗风设计计算是工程安全的关键,本文研究了风的特性、风对结构的作用、风设计的主要内容和方法、防风减灾措施。
关键词:风灾;工程结构;抗风设计;防灾措施;
一.引言
风灾是自然灾害中影响最大的一种。据有资料显示,从1947~1980年全球十种主要自然灾害中,由台风造成的死亡人数为4919万,占全球自然灾害死亡总人数的41%,比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数还多。1970年11月12~13日袭击孟加拉的一个台风(当地称风暴),死亡人数达30万。1973年9月14日,7314台风登陆海南岛时风速达60米每秒,使琼海县城夷为废墟。1992年8月24日安德鲁飓风登陆美国佛罗里达,经济损失高达300亿美元。2007年10月台风罗莎造成福建省42.91万人受灾,房屋倒塌130间,直接经济损失4.6亿元。2007年11月孟加拉遭强热带
风暴袭击至少1108人死亡,数千人受伤或失踪,数十万人无家可归。对于工程结构,风灾主要引起结构的开裂、损坏和倒塌,特别是高、细、长的柔性结构。因此,工程结构的抗风设计是关系到工程安全的重要因素。本文结合我国有关工程抗风设计的规范,介绍了风对工程结构的作用、抗风设计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和防风减灾措施。
二.风
风的形成乃是空气流动的结果,是空气相对于地面的运动。地球上任何地方都在吸收太阳的热量,但是由于地面每个部位受热的不均匀性,空气的冷暖程度就不一样,于是,暖空气膨胀变轻后上升;冷空气冷却变重后下降,这样冷暖空气便产生流动,形成了风。
1.风形成的原因
蜂鸣器封装
在气象上,风常指空气的水平运动,并用风向、风速(或风力)黑碟来表示。空气产生运动,主要是由于地球上各纬度所接受的太阳辐射强度不同而形成的。在赤道和低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大,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度强,地面和大气接受的热量多、温度较高;在高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小,日照时间短,地面和大气接受的热量小,温度低。这种高纬度与低
rj45防水接头纬度之间的温度差异,形成了南北之间的气压梯度,使空气作水平运动风应沿水平气压梯度方向吹,即垂直与等压线从高压向低压吹。
地球在自转,使空气水平运动发生偏向的力,称为地转偏向力,这种力使北半球气流向右偏转,南半球向左偏转,所以地球大气运动除受气压梯度力外,还要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大气真实运动是这两力综合影响的结果。实际上,地面风不仅受这两个力的支配,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受海洋、地形的影响,山隘和海峡能改变气流运动的方向,还能使风速增大,而丘陵、山地却因摩擦大使风速减少,孤立山峰却因海拔高使风速增大。因此,风向和风速的时空分布较为复杂。
2.风的分类
自然风按其性质可以分为以下几大类:
(1)台风
灯光控制器台风是发生在热带海洋上空的一种气旋。台风是我国和东亚地区对热带气旋的通称,在印度洋地区称为热带风暴,在大西洋和东太平洋地区称为飓风。台风常带来狂风暴雨、惊涛
骇浪,具有很大的破坏性,可以造成人民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根据台风中心附近的最大风力,又可把其分为:
①热带低压: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力6级到7级;
②热带风暴: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力8级到9级;
③强热带风暴;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力10级到11级;
④台风即飓风: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力12led球泡灯罩级以上。
(2)季风
由于海陆差异对气流运动的影响,在冬季,大陆比海洋冷,大陆气压比海洋高,风从大陆吹向海洋。夏季相反,大陆比海洋热,风从海洋吹向内陆。这种随季节转换的风,称为季风。亚洲大陆最大,因而季风影响最明显。我国是季风特别盛行的地区。从季风的明显性和稳定性来说,我国东部比西部大,华南和东南沿海比华中、华北、和东北大;在黄淮之间和辽河下游地区出现稳定性小而季风角大的地区。
(3)地方性风
在有限区域内,因局部地形(如特殊地理位置、地形或地表性质等)与气候特点而形成的风。主要有海()陆风、山谷风(坡风)、冰川风、焚风、山口峡谷风等,所谓的海陆风也是白昼时,大陆上的气流受热膨胀上升至高空流向海洋,到海洋上空冷却下沉,在近地层海洋上的气流吹向大陆,补偿大陆的上升气流,低层风从海洋吹向大陆称为海风,夜间(冬季)时,情况相反,低层风从大陆吹向海洋,称为陆风。
在山区由于热力原因引起的白天由谷地吹向平原或山坡,夜间由平原或山坡吹向谷地的风,前者称为谷风,后者称为山风。这是由于白天山坡受热快,温度高于山谷上方同高度的空气温度,坡地上的暖空气从山坡流向谷地上方,谷地的空气则沿着山坡向上补充流失的空气,这时由山谷吹向山坡的风,称为谷风。夜间,山坡因辐射冷却,其降温速度比同高度的空气较快,冷空气沿坡地向下流入山谷,称为山风。
三.风对结构的作用
1.顺风向效应
音调控制电路结构的顺风向风振响应是在平均风和脉动风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平均风相对稳定,即使受风的长周期成分影响,但由于风的长周期远大于一般结构的自振周期,因此这部分风对结构的动力影响很小可以忽略,可将其等效为静力作用。脉动风是由于风的不规则性引起的,其强度随时间随机变化。由于脉动风周期短,与一些工程结构的自振周期较接近时,会使结构产生动力响应。实际上,脉动风是引起结构顺风向振动的主要原因。根据观测资料,可以了解到在不同粗糙度的地面上同一高度处,脉动风的性质有所不同。在地面粗糙度大的上空,平均风速小,而脉动风的幅值大且频率高;反之在地面粗糙度小的上空,平均风速大,而脉动风的幅值小且频率低。
1)平均风效应
平均风是在给定的时间间隔内,把风对建筑物的作用力的速度、方向以及其他物理量都看成不随时间改变的量,虽然这部分风的本质是动力的,但其作用与静力相近,因此可认为其作用性质相当于静力。结构物的平均风荷载除了受如前所述的地形地表及风剖面的因素影响外,还受结构物体型的影响。建筑物采用风荷载体形系数。
①风载体型系数
风荷载体形系数是指风作用在建筑物表面上所引起的实际压力(或吸力)与来流风的速度压的比值,它描述的是建筑物表面在稳定风压作用下的静态压力的分布规律,主要与建筑物的体型和尺度有关,也与周围环境和地面粗糙度有关。风荷载体型系数一般由风洞试验测得。试验时,首先测得建筑物表面上任一点沿顺风向的净风压力,再将此压力除以建筑物前方来流风压,即得该测点的风压力系数。由于同一面上各测点的风压分布是不均匀的,通常采用受风面各测点的加权平均风压系数。对于体风压体型系数要考虑多个建筑物间的风力干扰产生的动力增大效应。对建筑物进行局部验算时应考虑风压分布的不均匀性,采用局部风压体型系数。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09:50:1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12148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结构   工程   称为   运动   空气   海洋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