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长江水运与沿岸城镇的互动发展——以松溉古镇为例

明清时期长江水运与沿岸城镇的互动发展——以松溉古镇为例
邓思薪
【摘 要】水运和松溉古镇组成了一个互为依托的系统,两者相互推动,互为影响.水运的畅通影响松溉古镇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演变,支持着古镇的繁荣;而松溉古镇本身也是水运畅通的前提,明清时期随着古镇地位的提升和城镇规模的扩大,古镇从以往被动地适应水运的发展到逐渐主动地适应和协调,人们开始利用水资源,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进行改造,以达到古镇和水运的同步发展.
【期刊名称】《宜宾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5(015)001
【总页数】7页(P66-72)
【关键词】明清时期;长江水运;松溉古镇
【作 者】邓思薪
【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重庆400047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K24;F552.9
城镇的形成是人类社会历史的巨大进步,城镇的兴起与发展不是一张线形图或平面图,而是系统的、动态的、立体的,由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城镇化的过程也出现了各种新问题,使得人们愈来愈关注城镇问题。近代以来,学者们也试图从古代城镇的发展来进行探究,希望能够得出一些经验和教训,以科学的方式来促进现代城镇的发展,如傅崇兰的《中国运河城市发展史》是在中国传统的城市史研究上进行新的变革和转变,开始关注城市发展的原因;隗瀛涛主编的《近代重庆城市史》,开始着眼于地区的城镇发展状况的研究;杨正太的《一部中国运河城市史专著》,开始有了对城镇兴起原因的一个专题的研究。国外对中国城市史的研究也产生了兴趣,美国曾于1968-1969年举办了有关中国城市研究的一系列学术研讨会,如斯坦福大学人类学系施坚雅教授编著的《中国王朝时代晚期的城市艺术》就代表了国外研究中国城市的最高水平。学界对于运河与城市关系研究的专著很少但有一些文章。如井红波的《古代中国的运河交通与城市发展的关系》主要是以唐代的汴3600c
河为列,刘方建的《长江流域与成都经济的联系》等。我国的城市史研究有一定的进展,但仍然显现出一些薄弱环节。研究主要着眼于大城市和城市发展的未来,而对小城镇和对历史的总结较少。本文就从水运这一视角进行分析,分析水运的发展在古城镇的兴起中所扮演的角及古城镇的兴起又是如何带动水运的进一步发展的,以长江上游松溉古镇为例。松溉古镇是长江上游的一个古老的城镇,位于重庆市永川区南部,东接重庆市江津区朱扬镇,南临长江,西靠朱沱镇,北邻何埂镇。与重庆市江津区石蟆镇隔江相望,北纬29°08',东经105°33'。由于境内的松子山和溉水所以取名为松溉。据记载:“松子溉,邑之雄镇也,商旅云集。”[1]211当时的松溉古镇商旅云集,这与其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相关,长江位于古镇南面,另有小河流上溪沟和后溪沟由北向南流入长江,形成了天然的河域网,溯江而上到宜宾市顺江而下达重庆市区,进而可达武汉、上海;同时陆路可通达渝西和川东地区。优越的地理位置和长江航道,使松溉成为这一带的重要交通和物资集散地。装配自动流水线
松溉古镇作为长江流域沿岸的城镇,它的兴起和发展,依靠长江流域的畅通,正是因为明清时期长江流域水运的发展推动了一大批沿岸城市的崛起。
(一)水运的发展
长江流域经济的发展,可以分为古代、近现代、当代三个时期,而古代时期又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明代以前,这一阶段,长江上游的开发早于长江中游和下游;第二个阶段是在明清时期,这一时期,长江下游的江南地区经济快速发展。[2]23随着经济中心的南移,经济中心从北方转到南方,特别是江南地区更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到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形成了长江下游拉动整个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的趋势。
中国古代农业社会,人口是主要的生产力同时也是生产的动力,人口的增加会加大商品的需求量和供应量。人口的数量和密度的高低一直以来都是判断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标志之一。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由上表可见,从明代(1598年)到清代(1830年)长江流域每个地区的人口密度数量都在不断地递增,且增长的速度较快。人口密度情况呈现的是从上游到下游依次递增的形势。
随着人口数量的增长,农村劳动力数量剧增,农村的生产力水平也随之提高;但耕地的数量并没有随之增加。人口数量的增加,也使得大多数的小农家庭面临着生存的压力,在农村中出现了过剩的劳动力,为了维持生存,缴纳国家不断增加的赋税,小农们不得不在有限的土地上从事多种经营,或者把家内除了维持生存以外的劳动产品拿到市场上去,再或者
是自己出卖劳动力。这都为商品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剩余劳动产品。
线圈电磁铁据统计从明代后期到战争之前,长江下游地区人口超过2 000人的城镇数量已达270个,城镇人口总数达475万,占这一地区人口总数的10.6%,远远超过上游地区的4.7%。[3]12根据这个统计我们会发现长江下游出现了大量的城镇,且下游城镇人口占有量比上游城镇人口占有量比重大。城镇人口的增加必然会加大对粮食、盐等生活必需品的需求。明清时期我国开始引进了大量的经济作物,比如烟草、花卉等,特别是在下游地区开始种植大量的经济作物,粮食种植面积不断减少,开始出现粮食不能自给的现象。需求与供给的矛盾必然会促进物品之间的流动,这就使得地区之间的联系不断加强,物品之间的流动越趋频繁,长江流域的水运也随之繁盛起来。
长江流域经济的发展有一个特点是支流先于干流的发展模式,[2]23因此长江流域经济的发展依赖于长江支流的发展。长江干流由西向东贯穿中国南方,而长江的支流却纵横交错形成了天然的交通网络,这为长江流域商品经济的繁荣提供了便利的水运条件。进入明清时期,长江干流的发展开始趋于繁荣,其繁荣情况可以从表2和表3反映出来。明清时期长江流域支流和干流的沿岸城市都在增加。随着城镇的不断增加,各区域都出现了强大的生产和消费需求,这也使得区段内航运和区段之间的水运大量出现。
(二)商品经济的发展
明清时期,长江水运的大宗商品主要是粮食、盐、矿产、木材以及杂货,粮食主要来自于长江中上游的四川、湖广、江西等地。自明代中期起,长江下游的江南地区的农业生产开始向经济作物的种植转变,同时江浙一带人口的增加和工商业城镇的发展,导致粮食种植面积减少,开始出现粮食不能自给的现象,虽丰年也要从上中游的四川、湖广等地调运大批的粮食,当时“各省米谷,惟四川最多,湖广,江西次之”。“乾隆、嘉庆年间,四川大米沿长江水运出川的数量每年约30-40万石左右。食盐是明清时期长江流域水运的另一宗商品,清代道光同治时期,由四川沿江东运供应湖北、湖南的食盐每年就达8 640万斤左右。”[4]128粮食和盐运成为了明清长江水运的主要商品。明清时期的矿产业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长江流域上游的云南、四川、贵州地区,是铜、锡、铅的重要产地。这些矿产通过乌江或金沙江运到重庆在换船转运。“清代乾隆、嘉庆年间,自长江上游泸州和涪州等地水运到汉口的铜,包括北运京师与供应各省的铜,每年达9 000 000万斤左右。”[5]122木材也是长江流域运输的主要商品,长江上游一直都是木材的重要产地,明代开始更是大量砍伐树木,为房屋建设提供了丰富的木材;同时江南地区经济活跃,促使大量的人开始经营木材生意,通过售木材来获利,这些都促进了木材的流动。除此以外还有一些杂货
垃圾分类机的运输等。
明清时期长江流域各区域的商品需要的不同,促使各地区物品的不断交换。物品的交换就不得不依靠长江流域的水运交通线。这就为长江流域沿岸的松溉古镇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在此影响下松溉古镇城市规模、经济结构和文化得到了发展。
(一)对城镇规模的影响压片机模具
投票箱制作
松溉古镇始建时间,无史籍可考。“南宋陈鹏飞(字少南,与苏东坡、张子昭被誉为当世注经“三杰”)因被秦桧诬陷遭贬,偕妻在此设馆教学。”[6]1123可知当时松溉已有场镇。明朝由于长江水流量的变化使得松溉古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原有的旧城由于水位的上涨,常常出现水灾的情况,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旧城的北方建立新城。“明朝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建新城,去旧城北一里许,徐先登任永川知县,将县衙迁于此。”[1]435此时的松溉古镇已是当时的政治中心,永川县衙所在地。“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知县赵国显也设县治于此,名松溉镇,招抚流亡。”[1]521流民的涌入使人口数量增加,新城的规模不断地扩大又与原来的旧城联为了一体。“松溉古镇历史上因‘水码头’的物资转换而得到规模发展。其独特的山水和城镇的构成关系,形成‘一品古镇,十里老街,百年风云,千载
文脉,万里长江’”。[7]1明清时期水运的发展,使得松溉古镇的街道数量不断地增加,据记载松溉古镇街巷最多时达到了26条,还出现了6里的步行街与街巷相连。明代晚期松溉古镇的街巷主要是挑脚街(因为每天有许多的挑夫挑着东西在这条街上做买卖,所以叫挑脚街)、临江街(当时最繁荣的街道)、核桃街,而到清康熙年间,街道的数量大量增加了出现了上码头、下码头、菜园坝、诸家巷、水街子等古街,出现了工商业行帮和会馆。码头牛马驮运,货物集散。
随着水运的发展,松溉古镇的规模不断的扩大,不仅城址面积扩大,而且城镇居住人口数量也因之增加。“其中明朝末年,播州(今贵州省)宣慰司杨应龙反叛朝廷,兵至綦江、合江、江津等地,永川受到很大的冲击,居民流亡,人烟稀少,才出现的赵国显招抚流民”。[1]403我们可以通过表4看出。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23:19:3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11944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发展   古镇   水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