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地域玩灯习俗概述

芜湖地域玩灯习俗概述
抗裂抹面砂浆
——芜湖玩灯习俗研究之一
张翠兰
中国历史上有五次影响比较大的移民迁徙潮,将大批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汉族移民迁徙到长江中下游,是这些来自中原的移民使芜湖居住空间不断扩展,资源不断增加,最后发展成沿江经济文化重镇。同时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传播到了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原春节、元宵节的丰富民俗文化。至今一直在这里流传。根据2009年芜湖地区进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数据(不含无为县)统计,相关民俗的项目有82项,占全部项目近11%。其中春节玩灯习俗就有52项。笔者从中归纳梳理出滚龙灯、板龙灯、马灯、十兽灯、麒麟灯、鱼灯、罗汉灯、狮子灯、采茶灯、高跷灯、跑旱船、蚌壳灯等12项春节玩灯习俗。研究这些玩灯习俗对于芜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有正面推动作用。我们逐一进行探讨。
电子档案袋
滚龙灯
龙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每年春节期间芜湖都有舞滚龙灯的习俗。滚龙灯分龙头、龙尾和
若干段龙身,用竹篾、火麻,扎制成龙骨架,外面用五彩绸缎制成的龙衣连成一条长龙,龙段内点灯,全长约25米。舞龙时一般两条或四条对舞,有时是六条或更多。每条龙由12人持撑。表演时,龙头前有一个舞龙珠的作引导,各条龙都随龙珠而舞动,犹如蛟龙出海,时而翻滚扭摆,时而凌空腾飞,技巧变化多端,气势磅礴,场面壮观。繁昌荻港镇春节玩滚龙的习俗已传承了一百多年,一般为期四天。每年正月十三日为试灯,十四日为起灯,十五日为正灯,十六日为圆灯。试灯这天傍晚,六条老龙和多条滚龙首次上街。华灯初放时,龙灯开始上下穿行,四处盘旋飞舞。街道两侧,家家悬灯,各家各户焚香放炮。接着,滚龙、花蓝、故事灯、走马灯、鰲鱼灯、狮子灯、兔子灯、蝴蝶灯、金瓜灯都上了街。这时路上各龙灯川流不息,各样彩灯闪烁辉煌,一直要闹到三更以后,方才收灯,次日再接着玩灯,直到十六日圆灯。
板龙灯
前继芜湖繁昌县孙村镇八分村板龙灯、芜湖县花桥镇葛村山板龙灯和芜湖县六郎镇“八社神灯”传承历史都在百年以上。板龙灯的基本结构为板式,分龙头、龙身、龙尾。龙头长约2.5米,高约2米,用竹片、铁丝结扎,外用绸缎或布匹制成龙的形状,口含一个龙珠,用
白麻编织成长长龙须。龙身(称板节)用木板制成,每节长约2米,节数各异,少的25节,长的200多节。龙身被固定在板节上面。各地龙身造型并不相同,有的带有四只鳞角像龙背,有的扎制成台阁,也有的扎制成花灯。龙尾长约1.5米,高高竖起,威风凛凛。
玩灯分开光、出灯、圆灯几个过程。开光,全体队员沐浴更衣,摆好香案,杀鸡祭血,烧香叩头,击鼓呜锣,请道士为龙点光,让龙灯有了灵性。出灯,首先在本村表演几个阵式,然后才到外村演出。龙灯所到之处都会有人接灯,接灯户要大开前门,摆上香案,家主三叩九拜。龙灯接受朝拜供奉后,到广场舞灯,玩灯的阵法有黄龙下海、金龙抢柱、老龙翻身等数十种,所到之处,鞭炮不断,烟花弥漫,十分壮观。龙灯玩到农历正月十五结束,谓之圆灯。圆灯时要将龙皮龙尾等送到河边烧龙,并将残骸送入水中,意为送龙归海,至此兴灯正式结束。
马灯
民间玩马灯习俗传说在春秋战国就有了。芜湖繁昌平铺马灯、芜湖县潘村马灯、南陵太丰马灯、镜湖区方村马灯传承都在百年以上。马灯种类虽多,制作相对简单,通常都是用竹蔑扎成马头、马身,外面用布或彩纸糊好,用颜画上眼、鼻、口,贴上崇毛。表演时,
将竹制马头马身分别固定在表演者腰部前后。表演者再根据所扮演的角,穿上类似于古装戏剧人物穿的绣花马灯服。扮演人物没有绝对定数,根据不同的故事可多可少。马灯表演形式,多以列阵演武为主,不须演唱。一般是门灯开路,众角一手牵马缰,一手,鱼贯相随,前后锣鼓一路相伴。先是抛马叉、舞大刀表演,随后马灯队全部登场走马表演。不同村落,不同灯队表演的套阵不尽相同,但不外是摆出各种套阵穿梭上演,他们衔接自如,配合默契,在节奏强烈的锣鼓声、鞭炮声、喝彩声中,刀撞击,锦旗飞扬,让演出达到高潮。
马灯的传统习俗有兴灯、发檄、圆灯。兴灯时要敲锣打鼓、到土地庙举行供奉灯神牌位仪式。发檄时要立神坛,召神将,使马灯队伍具有战魔驱疫的神力。正月十五玩灯结束,十六圆灯时还要请道士诵经作法,以示送神归天。
十兽灯
南陵县何湾镇丫山村流传的“十兽灯”已传承了一百八十多年。“十兽灯”是依据《封神榜》里的青狮、白象、麒麟、黑虎、龙、犼、聚光体犭团、旱獭、独角兽、四不像等十个神兽形象,请蔑扎师傅用当地盛产的毛竹、水竹削成篾片,编织成十个兽形骨架,用铁丝、皮纸捻绳绑
扎加固成兽形竹坯,每个兽形竹坯分为头、尾两部分骨架(骑手位于中间,兽头、兽尾分别固定在骑手前后腰部),上面糊裱宣纸,再将彩纸剪成毛须、鳞片糊裱于宣纸上,最后着抹彩,绘成各种想象中神兽。表演时十个青少年扮演十“兽”骑手,根据不同的戏本,画不同的脸谱,着不同的戏装,使不同的兵器,但所骑十兽不变。所有人物没有唱词,只跟着锣鼓和唢呐的曲调节奏进行舞蹈。在鞭炮、唢呐、锣鼓声中,“十兽骑手”绕场起舞,玩出兽兽相亲,跑兽穿花,云翻十字等各种套路,直到整场表演结束。
udn
兴灯开始,要在十兽前摆好香案,祭祀点光。表演期间十兽的骑手演员不能随便说话,不能回家,吃饭也要派专人送来。“息灯”时间一般在晚上,全体参与演出的人都要磕头致谢,由“点光”师父作“十兽”闭眼休眠处理,寓意十兽真身“归天”。
麒麟灯
相传数百年前九连村卧龙墩俞氏先人依照神话传说中的麒麟模样,用竹篾和彩纸制作了一只由狮头、鹿身、牛尾、马蹄、鱼鳞皮构成的麒麟灯。麒麟被视为吉祥的象征。每逢节岁繁昌孙村镇九连村俞姓子孙都要耍麒麟灯祈求太平,至今已传承了四百多年。麒麟灯用当地的篾片精心编织成麒麟骨架,周身再用藏蓝绒布条作皮毛粘贴于外,后用毛笔给麒麟的cng加气机
耳朵、眼睛和舌头上。形成两米多长、两米多高,浑圆高大威仪无比的“四不像”。
麒麟灯演员人数固定,由46人组成。演出时按照领队、高杆灯队、云牌队、花篮队、锣鼓队、在场地中来往穿梭,边舞边唱,营造欢快热烈的气氛。最后在铿锵锣鼓声中,威武的麒麟快步进入表演场地中央,“麒麟”由两人扮演,前者扮作麒麟头,后者扮作麒麟身。前后演员,默契配合,或左或右,或上或下,欢腾跳跃,做出模仿麒麟舔毛、擦脚、搔头、洗耳以及向东、南、西、北四方朝拜等舞蹈动作。演员们出神入化的表演和矫健的动作,不断引得观众阵阵喝彩,使演出达到高潮。
每年玩灯开始也要举行隆重的“开光点睛”仪式。长者在麒麟身边,摸摸麒麟耳朵,低声祈祷,期求神灵保佑。玩灯结束仪式叫“圆灯”,圆灯时同样要摆设香案,送麒麟神归天。
鱼灯
无为民间称“鱼灯”是“太平灯”。传说北宋宋仁宗在位时传承下来的。“鱼灯”由鲤鱼、鲲子、鳇鱼、乌鱼、金鱼、鲢鱼、鲫鱼、鳜鱼等八盏灯组成。鱼灯由竹篾扎制成鱼形骨架,外面蒙以纱布,用毛笔画上鱼眼、嘴、鳞和尾。八盏灯颜不同,身上图案也不相同,分别画上古代神话“封神榜”中八仙故事和宝物,寓意可以降妖除魔,鱼腹中安装照明灯光。
表演时,数十位村民身着大红绸布传统服饰,高举八盏鱼灯相继登场。他们随着音乐节拍,手执鱼灯模仿鱼儿水中游动,忽而如险滩激流勇进,忽而如鱼跃龙门腾空,或上下翻腾,或左右摇摆,俯身曲背,运行穿插,不断玩出三十多种阵式。鱼灯过处,锣鼓喧天,灯火辉煌,鱼腾人跃。玩灯时间一般定在正月十五开始,到三十结束。玩灯第一天晚上叫“开灯”,要设立香案,祭祀鱼神,请神灵下界。随后八盏鱼灯逐户进入农家,接受供奉后进行表演。百姓相信鱼神可以驱恶赶魔,消灾除病,为村民降福、送财、送子、除病。正月三十“收灯”,在广场举行,最后摆出“鱼王下水”四个字,意为送鱼神回宫。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4:29:4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11939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麒麟   马灯   表演   龙灯   玩灯   芜湖   制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