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的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

・综述・
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的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
王喜军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摘要] 中药血清药物化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应用学科,近年来在中药及复方的研究领域方兴未艾。作者回顾
了中药血清药物化学产生的历史背景、概念的提出及独立理论体系形成的整个演变过程;总结了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的成功实践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的未来发展方向、目标及具体方案;预见,中药血清药物化学必将被更加广泛地应用到中医药研究的的各个领域,并与其他相关学科相互融合,不断地发展壮大,最终成为推动中医现代化进程的主要学科。
[关键词] 中药血清药物化学;药效物质基础;中药现代化;药物代谢
mvr蒸发浓缩[中图分类号]R 285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25302(2006)1020789205
[收稿日期] 2005208212
[通讯作者] 王喜军,T el :(0451)82110818,E 2mail :wxj @hljucm 1net
  中药及复方研究的基本困难在于药效物质基础不明,因此对于其作用机制、生物转化和代谢过程等系列研究也就成了无的放矢;药效物质基础不明确直接造成中药不能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质量标准,缺乏可靠的药理学、毒理学研究数据,导致我国中药出口率低、市场竞争力薄弱,已成为严重制约
中药发展的“瓶颈”[1]
传统的研究方法利用谱、光谱等技术,寻中药中的化学成分,研究其结构、性质、组成,从而揭示中药作用物质基础,在中药的现代研究中取得了很多卓越的成就。但大多所谓“活性成分研究”,多半只是将分离得到的化合物在测定结构之后,再进行活性筛选,收效甚微,很少有人采用活性指导下的导向分离方法,因此那些含量甚微又难于分离的活性成分在分离途中可能丢失,且丢失了也难于察觉。
中药复方是中医防病治病的主要手段,但所含成分极为复杂,活性成分的研究很少有人涉足,甚至不想涉足,或是能力有限,生物体内环境(如pH 值、肠内菌丛、酶等)对中药复方制剂成分的影响也常被忽视。故采用传统方法得到的成分很可能只是一般化学成分,或可能只是活性成分的前体药物[2]。
可见,传统中药及复方研究方法停留在分步提取、药效追踪的体外水平,所确定的成分是否是药效的代表性成分尚待商榷。多数中药或复方现行质量标准中所谈及或测定的所谓“有效成分”多为主要药物的主要成分或指标成分,并无充分依据证明其为有效成分。
1 “中药血清药化学”的提出
传统的中药及复方研究模式只注重药物对人体的作用,一味地去研究中药中到底含有什么成分,什么成分能在体外药理实验中显示活性,往往使研究走入误区,不能真正的阐明中药及复方的药效物质基础。例如,生姜所含的62gingerol
(62G )被认为是主要有效成分,亦能被吸收入血,然而当血液
中62G 已被完全清除时,药效尤在,说明生姜在体内有除62G 以外的物质存在。可见,注重中药口服后的体内过程,从体内成分的角度去研究中药更为合理。
1989年日本学者鹿野美弘发表了口服甘草附子汤后大
带式输送机传动滚筒
鼠门静脉血中成分分析的文章[3]。同期,日本学者田代真一基于“人体胃肠道中寄生菌能够通过水解苷类物质获得能量来源,中药产生生物活性的成分可能是中药经过菌代谢之后的产物”的想法,提出了“血清药理学”和“血清药化学”的概念[4]。
血清药理学的方法具有能防止中药粗制剂本身理化性质对实验干扰,尤其是模拟药物的体内过程,实现体外实验的有效性等优点,被国内学者广泛引用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5,6]。但血清中成分不清楚,还是一种形式的黑箱操作,仍不能阐明中药的药效物质基础。
血清药物化学主要是研究血清中的化学物质,观测血清中外源性活性物质及其作用和代谢规律。但至提出以后,很少见有研究报道,1994年鹿野美弘、王喜军、王莎莎等人发表了有关茵陈蒿的血中移行成分及药代动力学、口服远志提取物后血清及胆汁中活性成分分析的研究论文[7,8],使血清药物化学的工作被真正付诸实践。此后王喜军等进行了大量血清药物化学的实践研究工作,1997年,发表了“中药及复方的血清药物化学研究”一文,正式提出了“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的概念及理论。2001年发表了“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的理论与实践”一文,完成了“中药血清药物化学方法的建立与实
施”的系统研究工作(获得了2002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使“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的理论及方法实现了系统化及规范化,确定了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理论内涵及方法的技术规范,将“中药血清药物化学”定义为“以药物化学的研究手段和方法为基础,多种现代技术综合运用,分析鉴定中药口服后血清中移行成分,研究其药效相关性,确定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并研究其体内过程的应用学科”。
2 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的理论基础及研究范畴
任何药物都是通过与人身的相互作用来发挥疗效的。中药所含成分及其复杂,要想将其成分逐一地弄
清楚,再进行药效、药理学研究,几乎是不可能的。此时,就应该换一个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即首先考虑人体对药物的作用。
中药口服给药后,经消化道、肠道菌作用,生成一种由中药固有成分及其代谢产物组成的混合物,有的直接被排泄,有的被选择性吸收,经肝酶作用进入血液,通过血液运输到各个器官组织或靶点,并在达到一定的血药浓度时才能真正起效。可见,不论中药含有多少成分,只有进入血液的成分才有可能成为有效成分(外用药及直接刺激胃肠道药物除外)。
目前,绝大多数中药及复方仍然只能采用传统的口服给药的方式,口服中药后的血清中含有真正的有效成分,即原形成分、代谢产物及机体产生的应激性成分。因此,通过分析口服给药后血清中成分,确定中药及复方的体内直接作用物质,将成为快速、准确的研究确定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的有效途径。中药血清药物化学正是基于以上论述而建立并发展的。
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的研究目的决定其研究范畴应该包括以下几方面:①口服样品成分分析及品质评价;②实验动物的选择;③给药方案的确定;④采血时间及采血方式的确定;⑤含药血清样品的制备;⑥血清样品分析方法的选择;⑦血中移行成分的制备;⑧血中移行成分与中药传统疗效相关性研究;⑨代谢产物及代谢途径研究;⑩中药及复方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3 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研究的成功实践
311 对单味药的研究
31111 远志 口服给药后,在血清中分离获得了T MC A及其代谢物M2T MC A,经药效研究证明T MC A及M2T MC A具有显著的镇静催眠作用,为远志的药效成分[8]。
31112 茵陈蒿 口服给药后,监测血清中成分发现只有6, 72DME被大量吸收入血,药效研究证明其具有利胆、抗炎、利尿、降血脂等一系列茵陈蒿生药的药效,是茵陈蒿的有效成分[9]。
31113 越桔茎叶 经口给药后,发现熊果苷和秦皮苷被吸收入血,药效研究证明它们的活性与越桔疗效有相关性,表明秦皮苷及熊果苷为越桔茎叶的体内直接作用物质[10]。31114 白术 白术提取物口服给药后苍术酮和苍术内酯并未被吸收,只有TE DY A在消化管内水解成TE DY而被吸收入血,TE DY是白术体内直接作用物质,而TE DY A是前体药物[11]。
球墨铸铁管qiumogg31115 东北红豆杉 乙醇提取物口服后,证明血中主要移行成分是紫杉醇、紫杉脂素、异紫杉脂素、紫杉宁、三尖杉酯碱、金松双黄酮、银杏双黄酮等,并通过药效学研究确定了以上述成分为主的药用部位的有效性[12]。
31116 地黄 通过对不同提取部位给药后的血清谱指纹图的分析比较,初步确定了水溶性高分子部位是地黄的主要有效部位[13]。
312 对复方的研究
31211 茵陈蒿汤 研究表明茵陈蒿汤血中主要移行成分是来源于茵陈的6,72DME,而大黄、栀子的成分在血中未被检出,并通过药效学实验认定6,72DME为茵陈及茵陈蒿汤的药效物质基础。
31212 六味地黄丸 研究表明口服六味地黄丸后从血中发现了11个入血成分,其中4个为新产生的代谢产物;7个成分为六味地黄丸体外所含成分的原型,其中有一成分虽为熟地中所含原型成分,但其他2种药材也能代谢产生,对其体内的量变有共同的贡献[14]。
31213 复方安替威胶囊 研究表明口服后产生了19个血中移行成分,5个为新产生的代谢产物,14个为原方成分直接入血;通过体外抗S ARS病毒实验证实,以这19个血中移行成分为主的有效部位是复方安替威胶囊药效物质基础[15]。
蜂衣4 中药血清药物化学对现代中药研究的实践意义
411 推动中药血清药理学实验方法的完善
中药血清药理学是将中药或复方经口给动物灌服一定时间后,采集动物血液,分离血清,用含药血清进行体外实验的一种方法。经过近20年的实践,有效地带动了中药及复方体外药效学及药理学评价研究的发展,但也逐渐暴露出其自身无法克服的弊端:无法确定最佳给药方案;无法做到体外培养体系
木砧板
内药物浓度与血药浓度相等又不影响组织、细胞生长;药效最佳的采血时间难以确定;血清成分复杂,不可控的影响因素太多,实验结果重复性差;血清本身固有的活性成分影响试验结果,无去除血清影响的理想措施[16]。
以上缺点的核心就是,血清药理学的方法仍然属于一种模糊的黑箱式操作,不能明确中药的入血成分,无法确定中药的药效物质基础。因此,血清药理学实验必须结合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的研究结果,依据给药后入血成分数和量的变化规律,制定合理的给药及采血方案;依据血清谱指纹图为指导,选择适当的方法去除血清中固有成分及内源性杂质,高度富集入血成分。
在进行复方安替威胶囊体外抗S ARS病毒实验中,首先建立复方安替威胶囊的血清谱指纹图,明确了给药后120
min时血中移行成分最多且浓度最高,然后利用固相萃取和冷冻干燥技术大量制备了入血成分被高度富集的血清样品之后,用此样品成功地证明了复方安替威胶囊体外抗S ARS 病毒的作用。为中药复方的血清药理学实验树立了一个成功的典范[17]。
412 推动中药药代动力学的发展
中药药代动力学是借助于动力学原理,研究中药及复方的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动态变化规
律及其体内时量、时效关系的学科。可是中药成分复杂,其药效物质基础尚有待进一步阐明,所以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的对象也并不很清楚。以往的研究,大多是在未确定有效成分的前提下,仅以个别成分的药动学特征代表复方的药动学规律,无法反映复方整体的药动学特征。中药血清药物化学是在全面分析中药入血成分的基础上,通过药效相关性实验确定真正的有效成分,并对有效成分的体内动态、代谢及消长规律进行研究,从而阐明整个复方的药动学特征。
茵陈蒿汤由茵陈、栀子、大黄3味中药组成,本课题组研究表明,来源于茵陈的6,72DME为茵陈蒿汤的药效物质基础,进而分别研究了全方以及去除大黄、栀子后6,72DME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复方中某些成分虽未被吸收,但能通过影响主要药效成分的药动学参数来参与整个复方效应过程。此外,即使在血中移行成分结构不清楚的情况下,亦可对体内多种成分进行血中浓度经时变化规律研究,充分反映复方的的整体体内过程的本质。
413 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中药及复方质量标准
通过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研究确定中药体内直接作用物质,以此为指标通过HP LC,G C等手段,建立国际标准化的定性定量方法,从而使中药及复方质量标准化。白术以TE DY A 为指标考察其质量,而不是苍术酮及苍术内酯;茵陈蒿虽然含有6,72DME及capillarisine等利胆成分,但以血中移行成分6,72DME为指标进行定量分析才足以说明茵陈蒿的质量,茵陈蒿的复方亦是如此。
甘草附子汤,除甘草、附子的主要成分监测外,更重要的是以肉桂中肉桂酸及白术中的TE DY A为指标进行的监测,因为后者为口服后血中移行成分。六味地黄丸在建立血清谱指纹图的基础上,结合血中移行成分马钱素和丹皮酚的含量测定来共同控制质量[18];复方安替威胶囊在建立血清谱指纹图基础上,结合血中移行成分绿原酸和黄芩苷的含量测定来控制质量[19];由此而建立的质量监控体系是经得起国际化考验的。
414 有助于阐明中药复方的配伍机制
中药复方是中医临床使用的主要形式,其配伍的科学性和临床的有效性己被世人所公认。但由于组成复杂,造成对其配伍规律的现代研究滞后,且说法不一。中药血清药物化学在全面分析复方入血成分、确定复方药效物质的基础上,通过主要药效成分的体内动态、成分间相互作用及消长规律的研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科学地诠释复方的配伍规律。
血清药物化学研究表明茵陈蒿汤主要药效成分6,72 DME,配伍大黄后吸收速度加快(提前10min),而消除速度减慢,配伍栀子后血中浓度出现2次峰值,进一步研究表明栀子中的成分geniposide促使6,72DME产生了肠肝循环,从而使AUC加大,药效增强。
六味地黄丸给药后血中出现了11个移行成分,其中1号峰成分在六味地黄丸和熟地中含量均很低,但是吸收入血后此成分的相对含量大大提高,其来源于3种生药:熟地中含有此成分直接被吸收入血,
而山茱萸和泽泻中虽不含有此成分,但给药后血中也能产生该成分,复方中3种生药对同一入血成分的产生有共同贡献,表明了熟地配伍山茱萸和泽泻的必要性。上述复方配伍规律的研究说明了经典方剂配伍的科学性及实际意义。
415 促进新药的开发
以中药及复方为基础,优化原处方、改善剂型,或是提取、富集其中有效成分开发新药,一直是新药开发的一个重要途径。越橘为民间常用中药,用于急慢性呼吸系统感染的,本课题组在血清药物化学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大孔吸附树脂法从越橘药材中定向制备越橘血中移行成分,获得了已知可测成分达70%以上的有效部位,以此有效部位为原料的五类新药正在申报中。以再生东北红豆杉茎枝为原料,在其口服后血清谱指纹图的指导下,定向富集抗肿瘤有效部位,其中总黄酮、紫杉醇等可测有效成分的含量大于70%,打破了红豆杉药材仅以紫杉醇及紫杉烷类衍生物等微量成分为有效成分的局面。可见,中药血清药物化学为新药开发提供一条快速、准确的捷径。
5 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的未来发展
中药血清药物化学自诞生以来就显示出了其蓬勃的生机,为以显得凝重的中药及复方研究注入了一针强心剂。在近10年的实践中,取得许多卓越的成绩,有力地推动了中医药现代的脚步。但是,做为一门新兴的应用学科,中药血清药物化学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继续完善。
511 建立中药血清药物化学实验方法的标准化操作规程(S OP)
51111 给药样品成分分析及品质评价 建立给药样品的全成分指纹图谱,明确给药样品中所含原型成分,测定主要成分的含量,控制给药样品质量的稳定和均一。
51112 实验动物的选择 依据所研究中药所含的成分,从动物对药物作用的选择性角度去考虑,选择与人体代谢行为相同或相似的动物,真正模拟药物的体内过程。
51113 给药方案的确定 两种给药方案相结合来进行研究,即传统方式,给药剂量、次数、途径均按照原方药的规定进行折算;现代方式,提高给药剂量连续多次,或以主要成分的“稳态浓度”为指导,确定给药时限。
51114 采血时间及采血方式的确定 末次给药后015~6h
以内,分次由门静脉及下腔静脉采血,通过在线检测而确定。51115 含药血清样品的制备 综合运用有机溶剂萃取法、有机溶剂沉淀蛋白法、重金属盐沉淀蛋白法、有机酸沉淀蛋白法、热水浴法、固相萃到法及超滤法等方法,使血中移行成分被高度富集,干扰成分被尽量去除。
51116 血清样品的分析 综合运用气相谱法、气质联用法、高效液相谱法、液2质联用法、毛细管电谱法、薄层扫描法、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等现代分析方法,认定血中移行成分。FABS-034
51117 血中移行成分的制备 综合运用现代谱技术、膜分离技术等,富集并纯化血中移行成分,为下一步药效学实验提供原料。
51118 血中移行成分与中药传统疗效相关性研究 选择所研究方药的适应症动物模型、细胞模型,以及基因组或蛋白组,进行药效相关性研究,确定药效物质基础。
51119 有效成分的代谢产物及代谢途径研究 运用现代生物药剂学及代谢化学方法,研究已确定的有效成分的代谢产物及代谢途径,阐明其直接作用形式及作用机理。
511110 中药及复方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以体内直接作用物质为指标,多成分同时分析,阐明复方整体的药动学特征,确定最佳给方案。
512 广泛吸收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实现多学科融合,完善理论体系
中药血清药物化学尤如一只鼎,那么支撑这只鼎的分别是中药化学、药物分析、生物药剂学、实验动物学、中药药理学等基础学科。任何一门学科所取得的成果,都将带动中药血清药物化学向前发展。因此,中药血清药物化学必须积极地吸取各学科的优秀研究成果,实现多学科融合,不断完善自身的理论体系,实现多学科的高效渗透、飞速发展的局面。513 强化交流,扩大中药血清药物化学应用范围
中药血清药物化学自产生至今仅有10余年的时间,是一门年轻的应用学科,正处在成长壮大的关键时期。其方法先进、研究所涉及的内容甚广,但应用范围仍较为局限。主要原因是宣传力度不够,没有为广大中医药工作者所了解。在今后学科的建设中,应该加强学术交流,提高宣传力度,使中药血清药物化学在更深更广的领域内蓬勃发展。
任何学科的形成和发展,都与当时的科学技术水平、经济建设要求及相关学科的促进分不开的。中药血清药物化学正是在中医药大发展的潮流中,吸取各学科的精华孕育而生并发展壮大的;在中医药的研究领域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为传统中医药与世界对话提供平台;使中医药研究和制备水平与国际接轨,也必将使传统中医药学发扬光大。[参考文献]
[1] 王喜军.中药及中药复方的血清药物化学研究.世界科学技
术・中药现代化,2002,4(2):1.
[2] 中国医药网.当前中药化学研究存在的问题.中国药科大学
学报,2003,(2):121.
[3] Y oshihiro K ano,T etsuro Sakurai,ken2ichi Saito,et al.C om pouents of
Chinese T raditional prescription“K ANZ OFUSIT O”in rat portal blood
after oral administration.Shoyakugaku Zhashi,1989,43(3):199. [4] 田代真一.“血清 理学”と“血清 化学”2汉方の 理学から
始まつた 物血中浓度测定の新しい世界1T DM研究,1988,
(5):54
[5] 杨彦芳,王玉芹.中药复方血清药理学方法规范化探讨.中
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20(5):3801
[6] 徐海波,吴清和.中药血清药理学实验方法的探讨.中国中
医药科技,2000,7(1):43.
[7] Y oshihiro K ano,W ang X J,Junko Shirakawa,et al.Pharmacological
properties of galenical preparations(Ⅸ,Ⅹ)pharmacokinetics study of
6,72dimethylesculetin in rats.J Tradit Med,1994,11(3):176. [8] W ang S,K ozuka O,K ano Y.Pharmarcological properties of galenical
preparations(Ⅹ,Ⅴ,Ⅱ):Active com pounds in blood and bile of rats
after oral administration of extracts of P olygalae Radix.J Med Pharm
Soc WAK AN2Y AK U,1994,11(1):44.
[9] 王喜军,李廷利,孙 晖.茵陈蒿汤及其血中移行成分6,72
二甲氧基香豆素的肝保护作用.中国药理学通报,2004,20
(2):239.
[10] W ang X J,Sun H,Fan YL.Analysis and bioactive evaluation of the
com pounds abs orbed into blood after oral administration of the extracts
of Vaccinium vitis2idaea in rat.Bio Pharm Bull,2005,28(6):
1106.
[11] Feng Qu.S tudies on the pharmacological properties of traditional Chi2
nese medicine“M ori C ortex”1Dissertation for the degree of philos ophy
in H okkaido institute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1996,Japan1 [12] 杨 波,吴向美,左 军.东北红豆杉抗肿瘤有效部位的活
性研究.中医药学报,2001,29(3):46
[13] 丁 岗,崔 瑛,盛龙生.地黄血清药物化学的初步研究.中
国天然药物,2003,1(2):85.
[14] 王喜军,张 宁,孙 晖.六味地黄丸的血清药物化学研究.
中国天然药物,2004,2(4):219.
[15] 曹洪欣,王喜军,于友华.中药复方安替威血清药物化学和
抗S ARS病毒试验研究.中国中药杂志,2004,29(3):281. [16] 张红敏,谢春光,陈世伟.含药血清体外药理试验的评价.中
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24(8):741.
[17] 王喜军,张 宁,曹洪欣.复方安替威胶囊血中移行成分的
富集工艺研究.中国中药杂志,2005,30(21):16541
[18] 张 宁,王喜军.六味地黄丸血中移行成分的含量测定.中
国新药与临床药理,2004,15(3):174.
(下转第835页)
[11] Nishikawa T,K irsch J R,K oehler R C,et al1E ffect of nitric oxide
chemia in cats1Stroke,1993,24:17171 synthase inhibition on cerebral blood flow and injury v olume during is2
E ffects of paeoniflorin on cerebral energy metabolism,nitric oxide
and nitric oxide synthase after cerebral ischemia in mongoliagerbils
S UN R ong1,2,LV Li2li2,LI U G uo2qing1
(11Department o f pharmacology,China Pharmaceutical Univer sity,Nanjing210009,China;
21Shandong Research Academy o 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inan250014,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 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paeoniflorin on antag onising the delayed neuronal death(DND)induced by cerebral is2 chemia,and the relation between DND,cerebral tissue energy metabolism,nitric oxide(NO)and nitric oxide synthase(NOS)1Method:In2 complete cerebral ischemia induced was induced by ligating bilateral arteries carotis communis for20min followed by reperfusion48h in rats1 The indexes including Na+2K+2ATPase activity,lactic acid content,Ca2+2ATPase,Mg2+2ATPase activity,NO content and NOS activity were determined in fore brain cortex at48h after reperfusion1R esult:Na+2K+2ATPase,Ca2+2ATPase and Mg2+2ATPase activity were low2 ered(P<0101),NO level was decreased(P<0101),NOS activity dropped(P<0101)in cerebral tissue at48h after reperfusion,but lac2 tic acid level had no change1Paeoniflorin could prevent reduction of Na+2K+2ATPase activity(P<0105,P<0101),increase NO level (P<0101),enhance NOS activity(P<0101)at48h after reperfusion1Conclusion:DND induced by ischemia may be concerned with ener2 gy metabolism dis order and decrease of NO formation1Paeoniflorin may play the role of antag onising cerebral ischemia by adjusting cerebral en2 ergy metabolism and nitric oxide formation1
[K ey w ords] paeoniflorin;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ATPase;nitric oxide;nitric oxide sythase
[责任编辑 方文贤] (上接第792页)
Progress and future developing of the serum pharmacochemist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 ANG X i2jun
(H eilongjiang Univer sity o 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Harbin150040,China)
[Abstract] The paper reviewed the progress of studies on serum pharmacochemistry fo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 C M),specially introduced the forming history of the subject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he m odernization of T C M.The author pointed out not only the problems ap2 peared in the developing procedure but als o the future prospects.
[K ey w ords] serum pharmacochemistry;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m odernization of T C M;drug metabolism
[责任编辑 方文贤]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23:32:5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11886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中药   血清   研究   成分   药物   化学   复方   药效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