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海事和救捞体系发展情况

我国海事救捞体系发展情况
              ——原交通部安监局局长、救捞局局长林玉乃
     1965年,我大连海事学院毕业就准备分到中波,但是由于当年中远开始筹备,所以我们那届学生都分到广州射频调制器-广远,没有去成中波。我是1987年从青岛远洋调到交通部里,担任海监局的局长,1997年调到救捞局当局长,一共在海事救捞工作了14年。1987年调到部里时正好赶上体制改革,所以我想介绍海事、救捞随着体制的变革带来的功能完善和兴旺发达。
 
刚到交通部的时候,部长是钱永昌,当时还兼任党委书记。钱部长提出“三主一支持”方针,其中的“一支持”就是指支持保障系统。我认为这是政策上的转变。
 
支持保障系统包括海监、救捞、船检三部分,而第一次的海事体制改革是非常艰苦的,过去的港监是在各个港务局里面的,不是系统的。那么如何把港监拿出来成立一个海事安全局,这事党组下了很大决心去解决。
 
当时跟国外相比,我们的差距还是很大的。例如航标灯,在国外过了英吉利海峡,晚上都是
灯火通明,航标灯很多的,但是到国内航标灯很暗,导航很困难。所以我们必须把港监体制改革,成立海上安全监管局,形成整个体系。
 
我们当时成立了4个航灯区,加大导航的力量,各个局每年要造一个大型的灯塔。当时我们没有合适的灯梯,我们就进口。总之我们通过港监局的改革,整合了整个体系,形成了安监局,建立监管系统。
  铜铝连接管
“绿和平号”事件
96年,海监局成立,如何发挥它应发挥的价值是我们当时的问题。处理“绿和平号”事件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当时我们国际核试验进行到关键时刻,国际上有个组织“绿和平组织”,基本是个中性的环保组织,跑到各个国家核试验基地去示威,这个组织有条船叫“绿和平号”,它把船开到上海港抗议。
 
当时总理的意思是,将船控制在。但是当时船上有一个可视系统,全世界可以看到。经过中央的确认,决定把“绿和平号”阻截到长江口。海事安监局接到任务后,以上
海为主,安排了三道防线。然后发报文,先礼后兵。
 
“绿和平号”就在长江口基线外的公海溜达,不进来。第二天凌晨突然就进来了,我们的两条海事船当时在巡逻,两条船就把它夹起来,通知它抛锚,我们要检查。我们当时叫了边防战士,上船就先控制电台,然后控制主要人员。“绿和平号”表示他们可以不进入,然后把象征和平的千纸鹤和抗议信递交给我们。我们接收后,他们马上返航,并在香港靠岸后向国际宣布:“中方政府在处理此次事件时表现的很好,很专业很友好。”
 
通过这件事情,说明我们海监局通过第一次的海事改革,2000年完全成立海监体系,就业务的实现,我们的改革还是很成功。第一次改革是以港口为主的,依附港口开展的;第二次的改革是把地方港监和中央港监合并,成立一个海事队伍,成立中国海事局,这样才是以省为单位,不单单依附于港口。
 
但是现在我感觉,我们国家的海事系统还是存在不统一的问题。现在交通部的中国海事管商船,农业部管渔船,边防海关都是各有分管,还达不到美国那种集权的管理,所以要不
要在调整管理体制这也是我们要讨论了。
 
我想把现代海事的数据跟大家分享一下,中国海事一共有918条大大小小的船只,其中806艘巡逻船,航标船78艘,测量船13艘,侧重船21艘,在南北都有千吨的巡逻船,可以巡逻第一联动50里外的海洋情况。
 
我们现在水上安全监管能力大大加强,航标:2007年海事一共维护5096种,灯塔177中,灯桩1456座,导标288座,灯浮标2757座,灯船19艘,浮标49所, GPS系统20四爪螺母座,台载20座,船舶37座,交管系统21座。
 
应该说我们的海事现在的船员考试培训也有了完善的规模,过去不是统考,现在从A类到C类都是统考,一年共11期统考,发放海员证书桶盖101万本,对培训机构进行了质量审核。我们的海事人员构成16307人,高职1558人,大专11038人,规模比较大,对我们海事发展、管理等都有大大加强。
 
    “大舜号”重大海难
 
我感觉救捞体制的改革,是随着改革开放和事故不断发生,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才开始的。我们还是从故事开始,大的海难事故促进了我们的改制步伐。控水系统
 
19991124日,烟台“大舜号”海难事故,大致造成282人遇难,损失6000多万元,这在中国海运史上,是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事故。
 
事故发生时正值中央两会期间,救捞工作结束之后,辽宁代表团专门提案,要求交通部部长到辽宁代表团接受问责。代表问:“为什么只有少数的船只到现场,其他救捞船不去?”
 
我回答:“烟台有17条船,当时1条船在现场,其他船都去赚钱去了。我们救捞队伍没有用国家一分钱,是经营养救捞。救捞是国家的义务,相比国外的政府资金支持,我们就没有办法把船都派去救捞。”
 
通过这件事,大家认识到救捞应该是国家负责的,从2001年,国家开始研究救捞体制的改革。将救捞局分成东海、南海、北海三个救助局,在加上三个原有的打捞局,全部国家负责。然后开始建立直升机基地,国家给予基本建设费用。
 
现在救捞局发展很快,已经有20个救助基地,覆盖沿海地区;53个救助待命点,在各个海区进行动态待命;53艘救助船,最大马力14400千瓦;4个直升机救助飞行队,11架救助直升机,形成了立体救助。在大风浪当中,人员的救助,最有效的还是直升机救助;打捞船126艘;形成9000余人的救捞系统。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14:25:5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11338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救捞   海事   国家   救助   系统   支持   改革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