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结合刺络放血带状疱疹107例疗效观察

针灸结合刺络放血带状疱疹107例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5-10-22T15:48:25.647Z  来源:《河南中医》2015年8月供稿作者:闫松涛
[导读] 北京朝阳国医之家中医医院带状疱疹是一种在皮肤上出现成簇水疱,痛如火燎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
闫松涛
(北京朝阳国医之家中医医院北京  100015)
【摘要】目的:观察针灸结合刺络放血107例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运用针灸结合刺络放血2011年4月~2014年11月期间就诊的107例带状疱疹患者。其中针灸依据不同的发病部位选取不同穴位,包括循经取穴、围刺、夹脊穴;刺络放血包括特定穴位“龙眼”及“龙头”“龙尾”区域的刺络放血。结果:带状疱疹经后,治愈率为92.52%,总有效率为100%。结论:针灸结合刺络放血带状疱疹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针灸;刺络放血;龙眼;龙头;龙尾;带状疱疹
【中图分类号】R49;R75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5028(2015)8-0457-02
带状疱疹是一种在皮肤上出现成簇水疱,痛如火燎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因其皮肤上有红斑水疱,累累如串珠,每多缠腰而发,故又名“缠腰火丹”。现代医学认为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该病毒有嗜神经性。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潜伏在脊髓后根的神经节,当宿主的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时发病,造成沿神经支配的皮肤区出现带状排列的簇状疱疹,同时伴有剧烈疼痛。笔者在临床中采用刺络放血结合针药带状疱疹,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病例来源于2011年4月~2014年11月期间,均为经笔者的带状疱疹患者,共107例。其中男性36例,女性71例;平均年龄54.31岁,其中20~29岁10例(9.35%);30~39岁9例(8.41%);40~49岁17例(15.89%);50~59岁30例(28.04%); 60~69岁20例(18.69%);70~79岁21例(19.63%)。其中年龄最小的25岁,年龄最大的83岁。
1.2 诊断标准
焊接钢板
1.2.1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1994 年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订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中“蛇串疮”诊断标准:
(1)皮损多为绿豆大小的水疱,簇集成,疱壁较紧张,基底红,常单侧分布,排列成带状。严重者,皮损可表现为出血性,或可见坏疽性损害。皮损发于头面部者,病情往往较重;
(2)皮疹出现前,常先有皮肤刺痛或灼热感,可伴有周身轻度不适、发热;
(3)自觉疼痛明显,可有难以忍受的剧痛或皮疹消退后遗疼痛。
1.2.2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皮肤性病学》[2]带状疱疹的诊断标准:
(1)先兆症状为身体一侧的疼痛、刺痛、或灼烧感,局限于身体的特定部位。疼痛和灼烧感可非常强烈;
(2)皮损沿脊神经根分布,常累及几个紧密相邻的皮区;
(3)脐窝状水疱,有时为出血性的水疱或脓疱,成簇,紧密,基底潮红、深入皮肤,有渗出,疱壁较硬,水疱出现后,可随之出现红斑。
1.3 纳入标准:
钢套箱>图像采集系统(1)符合1.2所列诊断标准;
(2)属于带状疱疹的特殊类型,包括眼带状疱疹、耳部带状疱疹(包括Ramsay-Hunt综合征,即面瘫、耳痛、外耳道疱疹的三联征)。
1.4 排除标准:
(1)不符合带状疱疹诊断标准者;
(2)带状疱疹后遗症;
(3)妊娠或哺乳期妇女,瘢痕体质者;
(4)合并严重的心脑血管、肝、肾、造血系统等原发性疾病或全身衰竭者,糖尿病、恶性肿瘤、精神病患者,结缔组织病、血友病患者,有出血倾向的患者。
金蝉养殖吧
1.5 带状疱疹发病部位:三叉神经分布区5例(4.67%),听神经分布区4例(3.74%),颈神经分布区14例(13.08%),肋间神经分布区56例(5
2.34%),腰骶神经分布区28例(26.17%)。
1.6 带状疱疹的临床类型:普通型98例(91.59%),特殊型9例(8.41%),特殊型包括眼带状疱疹5例,耳部带状疱疹4例,其中Ramsay-Hunt综合征3例。
2 方法
2.1 针灸
2.1.1 三叉神经分布区:此区域带状疱疹为特殊型带状疱疹——眼带状疱疹,取穴以翳风,攒竹,丝竹空,四白,合谷,太冲为主穴,配以风池,鱼腰,阳白,曲池。针刺手法为泻法,留针30分钟。
2.1.2 听神经分布区:此区域带状疱疹为特殊型带状疱疹——耳带状疱疹(包括Ramsay-Hunt综合征)。取穴以翳风,耳门,听宫,听会,合谷,太冲为主穴,配以风池,阳陵泉,外关。如果为Ramsay-Hunt综合征,取穴以翳风,耳门,听宫,听会,合谷,配以风池,太冲,阳陵泉,外关及面瘫部位相应穴位。针刺手法为泻法,留针30分钟。
2.1.3 颈神经分布区:此区域取穴以颈夹脊,风池为主穴,配以合谷,曲池,太冲,针刺手法为泻法,留针30分钟。
2.1.4 肋间神经分布区:此区域取穴以相应节段夹脊穴和阿是穴为主,配以阳陵泉,悬钟,三阳络。针刺手法阿是穴为皮损局部沿皮下围刺,平补平泻;夹脊穴则取与皮损部位相对应的夹脊穴(病变相应神经节段及上下各一节段),向脊柱方向捻转,阳陵泉,悬钟,三阳络均为泻法。留针30分钟。
2.1.5 腰骶神经分布区:此区域取穴以腰夹脊穴主穴,配以秩边(或环跳),委中,八髎,承扶,殷门,
风市,阳陵泉,昆仑,悬
钟。针刺手法要求秩边(或环跳)针感直传至脚,腰夹脊穴向脊柱方向捻转。委中,八髎,承扶,殷门,风市,阳陵泉,昆仑,悬钟均为泻法。留针30分钟。
2.2 刺络放血
2.2.1 龙眼穴:位于患侧小指近端关节尺侧面,握拳取之。75%医用酒精局部常规消毒后,以7号一次性注射器针头点刺,并挤压针眼创口,以出血9滴为度。
2.2.2 龙头、龙尾:带状疱疹最先出现开始处为“龙头”,随后继续延伸,则此处即是“龙尾”。放血部位应起于“龙头”,止于“龙尾”。患者取侧卧位,充分暴露患处,75%医用酒精局部常规消毒后,以7号一次性注射器针头点刺患者疼痛的部位,局部微微滲血为度。再以75%医用酒精擦拭刺激滲血之针眼处,使出血量增多。然后选择大小合适的玻璃罐,迅速拔在刺络放血部位,留罐10分钟(年老者或体态肥胖者可适当缩短拔罐时间,目的是防止出现水疱)。取罐后用75%医用酒精消毒患处。操作中视带状疱疹面积大小,决定火罐的型号和数量。
2.3 频次
2.3.1 针灸:从就诊之日开始计算,连续3次,然后改为隔日1次。
2.3.2 刺络放血:从就诊之日开始计算,连续3次,然后改为隔日1次。
3 疗效观察
渣油四组分3.1 疗效标准:参照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订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
(1)痊愈:皮疹消退,临床体征消失,无疼痛后遗症;
(2)好转:皮疹消退约30%,疼痛明显减轻;
(3)未愈:皮疹消退不足30%,仍有疼痛。
3.2 全部107例带状疱疹中,治愈99例,好转8例,无效0例。治愈率为92.52%,总有效率为100%。结果见表2
4 讨论
本病多因情志不畅而使肝气郁结,日久郁而化火,肝火妄动,或因饮食不节,使湿热内蕴于脾胃,外溢皮肤而生。年老体弱者,常因气虚血瘀,湿热内蕴,以致疼痛迁延不止,成为后遗之症。
针灸具有调节阴阳平衡、扶正祛邪、疏通经络气血的作用。大量研究已表明,针刺可以激发机体内部的生理应激系统,通过复杂的神经-体液调节,使机体痛阈提高,免疫功能加强;同时还可以调节血管的舒缩活动及皮肤温度的变化,在针刺时,外周血管呈舒张反应,改善了局部的血液循环,有利于致痛物质的加速清除和破坏,针刺还可以使炎性灶的血管通透性降低,增加其屏障机能而抑制炎性物质渗出,从而起到作用[4]。针刺阿是穴可以直达病所,改善因气血运行障碍而导致的疼痛,散其邪实,则可达到“通则不痛”的目的。针刺夹脊穴是带状疱疹针灸的最主要手段,夹脊穴位于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之间,可调节一身之阳气,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从解剖结构分析,夹脊穴位于椎间孔附近,紧邻由脊髓分出的脊神经后支及其伴行动静脉丛。针刺带状疱疹相应神经节段分布区域之夹脊穴,可刺激以上结构及其周围组织,可能一方面使神经中的痛觉纤维传导阻滞,同时针刺还能提高机体痛阈,增强机体对疼痛的耐受;另一方面刺激夹脊穴引起的针感传导反应,通过神经、体液调节作用,可影响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化学介质,从而达到镇痛作用[5]。《灵枢?小针解》中有“菀陈则除之者,去血脉也”的论述,通过刺络放血,以达到活血化瘀、疏通经脉、调理气血的作用。其中龙眼穴为金针大师王乐亭的经验穴。它位于小肠经脉中,属于经外奇穴,刺之有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之功效[6]。故取龙眼穴放血带状疱疹是比较独特的。龙头、龙尾是指疱疹发生部位的前面(龙头)与后
面(龙尾),将龙头龙尾刺破出血,并拔罐以尽恶血,从而截断病势的蔓延,控制病势的发展。此法为“截法”。恩师钮韵铎教授在其著作《金针再传》中将“截法”形象的理解为“釜底抽薪,直折其热”。在107例带状疱疹中,治愈99例,好转8例。治愈率为92.52%,总有效率为100%。综上所述,运用针灸结合刺络放血带状疱疹的疗效显著,并且操作简单,成本低,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9-20
桌上冲床[2]张学军.皮肤性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63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9-20
[4]张涛,杭.针灸现代研究与临床[M].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8:518-519
[5]魏玲,苑贵花.穴位注射夹脊穴加针刺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2001,21(6):333-334
[6]钮雪松.金针大师——王乐亭[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110
作者简介:
闫松涛,男,43岁,1972年9月出生,主治医师。研究方向:针、药结合中医内外妇科疾病。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12:48:1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11050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带状疱疹   治疗   针刺   放血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