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野机器人



1.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越野机器人。


背景技术:



2.越野机器人在帮助人类在复杂的路况下自主运输货物时,为了能够适应各种复杂行驶环境,通常采用车轮远离车身,通过避震器和多个悬挂杆将车轮与车体进行连接,因此,越野机器人具有较大的体积。相关技术中,越野机器人存在携带不方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4.为此,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一种越野机器人,以解决越野机器人携带不方便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越野机器人包括前侧部分、后侧部分和中间部分。所述前侧部分包括前车架、前轮和第一驱动系统,所述前轮和所述第一驱动系统设在所述前车架上,所述第一驱动系统用于驱动所述前轮。所述后侧部分包括后车架、后轮和第二驱动系统,所述后轮和所述第二驱动系统设在所述后车架上,所述第二驱动系统用于驱动所述后轮。所述中间部分包括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所述第一架体和所述第二架体可拆卸地相连,所述前车架与所述第一架体相连,所述后车架与所述第二架体相连。
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越野机器人具有携带和运输方便等优点。
7.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越野机器人还包括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和紧固件。所述第一连接块与所述第一架体相连,所述第二连接块与所述第二架体相连,所述第一连接块和所述第二连接块通过所述紧固件可拆卸地相连。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架体具有多个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块设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连接块与多个所述第一连接部一一对应,每个所述第一连接块与对应的所述第一连接部相连,所述第二架体具有多个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块具有多个,多数所述第二连接块与多个所述第二连接部一一对应,每个所述第二连接块与对应的所述第二连接部相连,其中多个所述第一连接块和多个所述第二连接块一一对应,每个所述第一连接块和对应的所述第二连接块通过至少一个所述紧固件可拆卸地相连。
9.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所述第一连接部沿所述越野机器人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第二连接部沿所述越野机器人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前车架可摆动地与所述第一架体相连,所述后车架可摆动地与所述第二架体相连。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越野机器人还包括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可拆卸地设在所述前车架上,所述第一驱动系统设在所述第一支撑板上,所述第二支撑板可拆卸地设在所述后车架上,所述第二驱动系统设在所述第二支撑板上。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越野机器人还包括转向系统和第三支撑板。所述第三支撑板可拆卸地设在所述前车架上,所述第三支撑板和所述第一支撑板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所述转向系统设在所述第三支撑板上。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向系统包括方向机和转向电机,所述转向电机用于驱动所述方向机,所述转向电机为步进电机。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前车架、所述后车架、所述第一架体和所述第二架体上均设有连接耳,所述连接耳上设有连接孔。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前轮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前轮沿所述越野机器人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越野机器人包括两个第一独立悬架,两个所述第一独立悬架与两个所述前轮一一对应,每个所述前轮通过对应的所述第一独立悬架与所述前车架相连;
16.所述后轮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后轮沿所述越野机器人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越野机器人包括两个第二独立悬架,两个所述第二独立悬架与两个所述后轮一一对应,每个所述后轮通过所述第二独立悬架与所述后车架相连。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越野机器人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越野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越野机器人的主视图。
20.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越野机器人的俯视图。
21.图5是图2中前车架、后车架和中间部分处的结构示意图。
22.图6是图5中前车架和第一架体处的结构示意图。
23.图7是越野机器人图1中转向系统处的结构示意图。
24.附图标记:
25.越野机器人100;
26.前侧部分1;前车架101;前轮102;
27.后侧部分2;后车架201;后轮202;
28.中间部分3;第一架体301;第二架体302;
29.第一连接块4;第一通孔401;
30.第二连接块5;第二通孔501;
31.第一支撑板6;
32.第二支撑板7;
33.第三支撑板8;
34.转向系统9;齿轮901;齿条902;第一拉杆903;第二拉杆904;第一连接架905;第二连接架906;
35.连接耳10;连接孔1001;
36.第一独立悬架11;
37.第二独立悬架12;
38.第一减震器13;
39.第二减震器14。
具体实施方式
40.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41.下面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
42.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越野机器人100包括前侧部分1、后侧部分2和中间部分3。前侧部分1包括前车架101、前轮102和第一驱动系统,前轮102和第一驱动系统设在前车架101上,第一驱动系统用于驱动前轮102。后侧部分2包括后车架201、后轮202和第二驱动系统,后轮202和第二驱动系统设在后车架201上,第二驱动系统用于驱动后轮202。中间部分3包括第一架体301和第二架体302,第一架体301和第二架体302可拆卸地相连,前车架101与第一架体301相连,后车架201与第二架体302相连。其中,前后方向与越野机器人100的长度方向一致。
4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越野机器人100将第一架体301和第二架体302可拆卸地相连,前车架101与第一架体301相连,后车架201与第二架体302相连。越野机器人100在运输时,可以先将第一架体301和第二架体302拆分开,以便于对越野机器人100的前侧部分1和后侧部分2进行分开携带和运输,将越野机器人100的前侧部分1和后侧部分2运输至目的地时,再将越野机器人100前侧部分1和后侧部分2通过第一架体301和第二架体302组装在一起,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越野机器人100便于携带和运输。
44.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越野机器人100具有携带和运输方便等优点。
4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越野机器人100还包括第一连接块4、第二连接块5和紧固件(图中未示出)。第一连接块4与第一架体301相连,第二连接块5与第二架体302相连,第一连接块4和第二连接块5通过紧固件可拆卸地相连。
46.由此,通过在第一架体301上设置第一连接块4、在第二架体302上设置第二连接块5,并通过紧固件将第一连接块4和第二连接块5可拆卸地相连,从而实现第一架体301和第二架体302之间的连接,使得第一架体301和第二架体302之间拆装方便,使得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越野机器人100拆装方便。
47.可选地,第一连接块4与第一架体301之间采用焊接方式相连,第二连接块5和第二架体302之间采用焊接方式相连。
48.可选地,第一连接块4上设有第一通孔401,第二连接块5上设有与第一通孔401相对应的第二通孔501,紧固件为螺纹紧固件,第一连接块4和第二连接块5通过穿过第一通孔401和第二通孔501的螺纹紧固件相连。
49.例如,如1和图2所示,第一连接块4上开设有沿前后方向贯通的第一通孔401,第二连接块5上开设有沿前后方向贯通的第二通孔501,螺纹紧固件为螺栓,螺栓从前向后依次穿过第一通孔401和第二通孔501并与螺母配合旋紧,从而完成对第一连接块4和第二连接块5的紧固。
50.由此,通过在第一连接块4上设置第一通孔401,第二连接块5上设置第二通孔501,紧固件为螺纹紧固件,进一步方便第一连接块4和第二连接块5的拆装,进一步方便第一架体301和第二架体302的拆装,进一步使得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越野机器人100拆装方便。
5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架体301具有多个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块4设有多个,多个
第一连接块4与多个第一连接部一一对应,每个第一连接块4与对应的第一连接部相连。第二架体302具有多个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块5具有多个,多数第二连接块5与多个第二连接部一一对应,每个第二连接块5与对应的第二连接部相连。其中多个第一连接块4和多个第二连接块5一一对应,每个第一连接块4和对应的第二连接块5通过至少一个紧固件可拆卸地相连。
52.为了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更容易被理解,下面以越野机器人100的宽度方向与左右方向一致,越野机器人100的高度方向与上下方向一致为例,进一步描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其中,左右方向如图1至图7所示,上下方向如图1至图3所示。
53.例如,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架体301上设有四个第一连接部,四个第一连接部沿左右方向布置,每个第一连接部上均连接有一个第一连接块4,第二架体302上设有四个第二连接部,四个第二连接部沿左右方向布置,每个第二连接部上均连接有一个第二连接块5。其中,最左侧第一连接块4和最左侧的第二连接块5通过一个紧固件相连,最右侧的第一连接块4和最右侧的第二连接块5通过一个紧固件相连,中间靠左的第一连接块4与中间靠左的第二连接块5通过上下两个紧固件相连,中间靠右的第一连接块4与中间靠右的第二连接块5通过上下两个紧固件相连。
54.由此,通过将第一连接块4和第二连接块5中的每一者设置为多个,每个第一连接块4和对应的第二连接块5通过至少一个紧固件可拆卸地相连,增加了第一架体301和第二架体302之间的连接可靠性,从而提高了前侧部分1和后侧部分2之间的连接可靠性,进而提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越野机器人100的可靠性。
55.可选地,多个第一连接部沿越野机器人100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多个第二连接部沿越野机器人100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
56.例如,如图2所示,多个第一连接部左右方向间隔设置,多个第二连接部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使得第一架体301和第二架体302之间受力分布较均匀,从而进一步提高第一架体301和第二架体302之间的连接可靠性,进而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越野机器人100的可靠性。
57.可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越野机器人100还包括第一减震器13和第二减震器14,第一减震器13的下端与前车架101铰接,第一减震器13的上端与第一架体301铰接,第二减震器14的下端与后车架201铰接,第二减震器14的上端与第二架体302铰接。
58.例如,如图5和图6所示,第一减震器13设有两个,两个第一减震器13沿左右方向间隔布置,第一减震器13的下端与前车架101铰接,第一减震器13的上端与第一架体301铰接,第一减震器13自下而上向后倾斜设置。第二减震器14设有两个,两个第二减震器14沿左右方向间隔布置,第二减震器14的下端与后车架201铰接,第二减震器14的上端与第二架体302铰接,第二减震器14自下而上向前倾斜设置。
59.由此,通过设置第一减震器13和第二减震器14,当越野机器人100遇到障碍物时,减震器会在其长度方向上发生弹性变形,以对车架进行减震,来适应各种地形,从而提高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越野机器人100的适应性。
60.可选地,前车架101、后车架201、第一架体301和第二架体302中的每一者为框架式结构。前车架101沿上下方向可摆动地与第一架体301相连,后车架201沿上下方向可摆动地与第二架体302相连。换言之,前车架101与第一架体301之间铰接,后车架201与第二架体
302之间铰接。
61.例如,如图5和图6所示,前车架101和第一架体301之间设有四根连杆,四根连杆从左至右依次为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第一连杆和第四连杆长度相同,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长度相同。四根连杆沿左右方向间隔布置,四根连杆中的每一者的上端与第一架体301铰接,四根连杆中的每一者的下端与前车架101铰接,四根连杆中的每一者自下而上向后倾斜设置,四根连杆采用梯形分布。
62.后车架201和第二架体302之间设有四根连杆,四根连杆从左至右依次为第五连杆、第六连杆、第七连杆和第八连杆,第五连杆和第八连杆长度相同,第六连杆和第七连杆长度相同。四根连杆沿左右方向均匀间隔布置,四根连杆中的每一者的上端与第二架体302铰接,四根连杆中的每一者的下端与后车架201铰接。四根连杆中的每一者自下而上向前倾斜设置,四根连杆采用梯形分布。
63.由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越野机器人100通过将前车架101、后车架201、第一架体301和第二架体302中的每一者设为框架式结构,前车架101与第一架体301之间沿上下方向可摆动地连接,后车架201与第二架体302之间沿上下方向可摆动地连接,越野机器人100在遇到障碍物时,前侧部分1和后侧部分2在上下方向上变换角度以使其适应各种地形,从而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越野机器人100的适应性。
64.在一些实施例中,前轮102设有两个,两个前轮102沿越野机器人100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越野机器人100包括两个第一独立悬架11,两个第一独立悬架11与两个前轮102一一对应,每个前轮102通过对应的第一独立悬架11与前车架101相连。后轮202设有两个,两个后轮202沿越野机器人100宽度方向间隔设置,越野机器人100包括两个第二独立悬架12,两个第二独立悬架12与两个后轮202一一对应,每个后轮202通过第二独立悬架12与后车架201相连。
65.例如,第一独立悬架11和第二独立悬架12均为双叉臂式独立悬架。
66.如图1和图2所示,两个前轮102沿左右方向设置,两个后轮202沿左右方向设置,两个前轮102和两个后轮202中的每一者都通过独立悬架与对应的车架相连,使得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越野机器人100在遇到障碍物时可以实现单侧车轮上下移动来越过障碍物,从而提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越野机器人100越障能力。
67.可选地,第一独立悬架11和第二独立悬架12中的每一者包括上悬架和下悬架,上悬架呈u型,下悬架呈v型。
68.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驱动系统包括两个第一电机,两个第一电机与两个前轮102一一对应,每个第一电机用于驱动对应的前轮102,每个第一电机为轮毂电机。第二驱动系统包括两个第二电机,两个第二电机与两个后轮202一一对应,每个第二电机用于驱动对应的后轮202,每个第二电机为轮毂电机。
69.可以理解的是,轮毂电机具有结构简单,传动效率高等优点。
70.由此,采用轮毂电机来驱动前轮102和后轮202,四个车轮可以独立驱动,通过控制四个车轮彼此间不同的速度,可以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越野机器人100的车身结构的灵活性。
71.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越野机器人100还包括第一支撑板6和第二支撑板7。第一支撑板6可拆卸地设在前车架101上,第一驱动系统设在第一支撑板6上。第二
支撑板7可拆卸地设在后车架201上,第二驱动系统设在第二支撑板7上。
7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越野机器人100在对前侧部分1进行组装时,可以先将第一驱动系统安装在第一支撑板6上,然后再将第一支撑板6通过螺栓安装在前车架101上,从而便于前侧部分1的生产组装。可以将第二驱动系统安装在第二支撑板7上,然后再将第二支撑板7通过螺栓安装在后车架201上,从而便于后侧部分2的生产组装。
73.由此,通过在越野机器人100上设置第一支撑板6和第二支撑板7,并使第一支撑板6可拆卸地与前车架101相连,第二支撑板7可拆卸地与后车架201相连,有利于第一驱动系统和第二驱动系统的安装,从而有利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越野机器人100的组装。
74.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越野机器人100还包括转向系统9和第三支撑板8。第三支撑板8可拆卸地设在前车架101上,第三支撑板8和第一支撑板6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转向系统9设在第三支撑板8上。
75.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支撑板6位于第三支撑板8的上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越野机器人100在对转向系统9进行组装时,首先,将转向系统9先安装在第三支撑板8上,然后再将第三支撑板8通过螺栓安装在前车架101上,从而完成转向系统9的安装。
76.由此,通过在越野机器人100上设置第三支撑板8,并使第三支撑板8可拆卸地与前车架101相连,使得便于转向系统9的安装,进一步有利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越野机器人100的组装。
77.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转向系统9包括方向机和转向电机(图中未示出),转向电机用于驱动方向机,转向电机为步进电机。
78.由此,通过转向电机控制方向机来实现越野机器人100的转向,从而使得越野机器人100在承载很大时,依然可以实现顺利转向,从而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靠性。
79.可选地,如图6所示,转向电机包括齿轮901和与齿轮901相啮合的齿条902,齿轮901与转向电机相连,以使转向电机驱使齿轮901转动,齿轮901带得动齿条902在左右方向上移动,转向系统9还包括第一拉杆903、第二拉杆904、第一连接架905和第二连接架906,左侧前轮102通过第一连接架905与其对应的第一独立悬架11连接,右侧前轮102通过第二连接架906与其相对应的第一独立悬架11连接,第一拉杆903的左端与第一连接架905铰接,第一拉杆903右端与第一齿条902的左端铰接,第二拉杆904左端与齿条902右端铰接,第二拉杆904的右端与第二连接架906铰接。
80.可选地,第一连接架905和第二连接架906呈羊角形。
81.例如,如图6所示,在使用时,转向电机带动齿轮901从左向右转动,齿轮901带动齿条902从右向左移动,齿条902带动第一拉杆903和第二拉杆904从右向左移动,第一拉杆903带动第一连接架905从右向左转动,第二拉杆904带动第二连接架906从右向左转动,从而实现前轮102的向左转向。
82.由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越野机器人100,通过方向机设置成齿轮901齿条902的形式,由齿条902带动拉杆移动,并由拉杆带动连接架转动来实现前轮102的转向,进一步使得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越野机器人100转向灵活。
83.在一些实施例中,前车架101、后车架201、第一架体301和第二架体302上均设有连接耳10,连接耳10上设有连接孔1001。
84.例如,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前车架101、后车架201、第一架体301和第二架体302中的每一者设有多个连接耳10,当需要在前侧部分1、后侧部分2或中间部分3上扩展安装新的模块时,可以通过连接耳10上的连接孔1001加装支撑板来加装新的模块,或者在连接耳10上直接安装新的模块。
85.由此,通过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越野机器人100上设置连接耳10来安装新的模块,从而提高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越野机器人100的扩展性能。
86.可选地,前车架101、后车架201、第一架体301和第二架体302上中的每一者上的连接耳10设有多个。
8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越野机器人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88.1、越野机器人的前侧部分和后侧部分通过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可拆卸地相连,使越野机器人携带和运输方便;
89.2、通过在越野机器人的车身结构之间设置连杆和减震器,使越野机器人的车身结构更加的灵活,具有更好的越障性能;
90.3、越野机器人的转向系统采用以方向机为核心,使越野机器人在承载很大时,依然可以实现顺利转向;
91.4、采用双叉臂式独立悬架系统,使车轮在单侧遇到障碍时,可以获得上下移动的自由度,提高越障的能力;
92.5、越野机器人的四轮独立驱动并搭配灵活的车身结构,可以改变车身形态,实现更多的功能。
9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94.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95.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96.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97.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98.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技术特征:


1.一种越野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前侧部分,所述前侧部分包括前车架、前轮和第一驱动系统,所述前轮和所述第一驱动系统设在所述前车架上,所述第一驱动系统用于驱动所述前轮;后侧部分,所述后侧部分包括后车架、后轮和第二驱动系统,所述后轮和所述第二驱动系统设在所述后车架上,所述第二驱动系统用于驱动所述后轮;和中间部分,所述中间部分包括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所述第一架体和所述第二架体可拆卸地相连,所述前车架与所述第一架体相连,所述后车架与所述第二架体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越野机器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与所述第一架体相连;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与所述第二架体相连;和紧固件,所述第一连接块和所述第二连接块通过所述紧固件可拆卸地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越野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架体具有多个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块设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连接块与多个所述第一连接部一一对应,每个所述第一连接块与对应的所述第一连接部相连;所述第二架体具有多个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块具有多个,多数所述第二连接块与多个所述第二连接部一一对应,每个所述第二连接块与对应的所述第二连接部相连;其中多个所述第一连接块和多个所述第二连接块一一对应,每个所述第一连接块和对应的所述第二连接块通过至少一个所述紧固件可拆卸地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越野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连接部沿所述越野机器人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第二连接部沿所述越野机器人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越野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车架可摆动地与所述第一架体相连,所述后车架可摆动地与所述第二架体相连。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越野机器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可拆卸地设在所述前车架上,所述第一驱动系统设在所述第一支撑板上;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可拆卸地设在所述后车架上,所述第二驱动系统设在所述第二支撑板上。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越野机器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向系统;和第三支撑板,所述第三支撑板可拆卸地设在所述前车架上,所述第三支撑板和所述第一支撑板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所述转向系统设在所述第三支撑板上。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越野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系统包括方向机和转向电机,所述转向电机用于驱动所述方向机,所述转向电机为步进电机。9.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越野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车架、所述后车架、所述第一架体和所述第二架体上均设有连接耳,所述连接耳上设有连接孔。10.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越野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轮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前轮沿所述越野机器人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越野机器人包括两个第一独立悬架,两个所述第一独立悬架与两个所述前轮一一对应,每个所述前轮通过对应的所述第一独立悬架与所述前车架相连;
所述后轮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后轮沿所述越野机器人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越野机器人包括两个第二独立悬架,两个所述第二独立悬架与两个所述后轮一一对应,每个所述后轮通过所述第二独立悬架与所述后车架相连。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越野机器人,所述越野机器人包括前侧部分、后侧部分和中间部分。所述前侧部分包括前车架、前轮和第一驱动系统,所述前轮和所述第一驱动系统设在所述前车架上,所述第一驱动系统用于驱动所述前轮。所述后侧部分包括后车架、后轮和第二驱动系统,所述后轮和所述第二驱动系统设在所述后车架上,所述第二驱动系统用于驱动所述后轮。所述中间部分包括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所述第一架体和所述第二架体可拆卸地相连,所述前车架与所述第一架体相连,所述后车架与所述第二架体相连。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越野机器人具有携带和运输方便等优点。和运输方便等优点。和运输方便等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

赵建伟 王哲 黄博垣 马建设 钱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技术研发日:

2022.03.18

技术公布日:

2022/10/18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22:16:1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109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车架   机器人   可拆卸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