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心理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    概论
心理:心理学是一门以解释、预测和调控人的行为为目的,通过研究分析人的行为,提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测验法:测验法是指使用特定的量表为工具,对个体的心理学特征进行间接了解,并做出量化结论的研究方法。
格式塔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也称“完形心理学”。是在德国出现的一个心理学派别,主要活跃于1912年到20世纪塑料拖把头40年代,主要代表人物有魏太默、考夫卡、苛勒等人。格式塔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是意识体验,着重在知觉层次上研究人如何认识事物的。著名论点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重视心理实验,强调心理实验,强调心理、意识不等于感觉元素的机械总和。
现场实验:现场实验即自然实验。指在实际生活情境中,由实验者创设或改变某些条件以引起被试某些心理活动进行研究的方法。
调查法:调查法是指就某一问题要求被调配者回答自己的想法或做法,以此来分析、推测
体的态度和心理的研究方法。钢丝绳卷筒
人本主义心理学20世纪中期,在美国出现的一个心理学流派。其主要代表人物有马斯洛和罗杰斯。人本主义注重人的独特性,主张人是一种自由的、有理性的生物,具有个人发展的潜能,与动物本质上完全不同。人的行为主要受自我意识的支配,强调人的社会性特点。
缎纹织物认知:认知是指在获取知识过程中进行的各种心理活动,主要包括知觉、记忆、言语、思维等,即通常所谓的认识过程。
口语报告法:认知心理学家在研究推理、问题解决等复杂认知过程时采取的一种研究方法。口语报告法也称“大声想”,即经过一定训练后,让被试在解决某个问题的同时,大声说出头脑内进行的活动,事后由心理学家对之进行分析。
自变量:即实验者控制的刺激条件或实验条件。
控制变量:实验中除自变量外其他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变量。为了避免这些变量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需要设法予以控制。
第二章    意识与注意
意识:心理学上的意识有两层含义。一种是把它当作心理的同义词使用。第二种含义指的是人类所独有的一种高水平的心理活动,指个人运用感觉、知觉、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对自己内在的身心状态和环境中外在的人、事、物变化的觉知(awareness)。
注意: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在某一时刻所处状态,表现为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它有两个明显的特点,即指向性与集中性。拖曳声纳
随意后注意:随意后注意是注意指向一个对象后期出现的一种特殊形成。它同时具有不随意注意和随意注意的某些特征。它和自觉的目的、任务联系在一起,在这方面,它类似于随意注意;但它不需要意志的努力,在这方面,它又类似于不随意注意。随意后注意既服从当前的任务要求,又可以节省意志的努力,有利于完成长期的、持续的任务。
生物节律:生物节律(biological rhythm)指动物和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周期性变化。它们是有机体生理功能周期性变化的结果,它们的存在表明有机体内部存在一个“生物钟”随时监视着时间的进程。
情境性失眠:情境性失眠主要是由于生活情境的改变造成的,生活情境的改变主要涉及一些造成个体压力的事件。改变睡眠环境造成的失眠也属于情境性失眠。情境性失眠是一种暂时性失眠,当危机和压力消失或者逐渐适应新的情境时,个体就会逐渐恢复正常睡眠。
催眠:催眠(hypnosis)是一种类似睡眠又实非睡眠的意识恍惚状态。这种恍惚的意识状态,是在一种特殊情境下,由催眠师诱导形成的。一个人能否进入催眠状态,取决于其受暗示性(suggestibility)的高低。
催眠诱导:催眠师运用暗示性的语言,对受暗示性较高的个体进行诱导,使之进入催眠状态的过程称为催眠诱导(hypnotic induction)。
心理促动药物:有些药物在使用后能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影响而使个体的感知觉、情绪和行为等心理活动发生变化,这类药物称为心理促动药物(psychoactive drugs)。 
催眠的角扮演论:该理论由巴伯尔(Theodore Barber1979)和斯潘诺斯(Nicholas Spannos1986)等人提出。认为催眠产生于被试在催眠者的诱导下高度合作地扮演了另外一个角。并且指出,是被试对于角的期望和情境因素引起他们以高度合作的态度做出了某些动作。
不随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由外在刺激物的特征引起的注意。
玻璃钢蓄水池
第三章 感觉与知觉
感觉:对直接作用于人们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对直接作用于人们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是对感觉信息的整合与解释。
超感知觉:通过不同于正常人类感觉器官而获得有关外部世界、其他人或未来的信息的可能性。
心理物理学:研究物理量与心理量之间的关系的科学。
感受性:人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
感觉阈限:人感到某个刺激存在或刺激发生变化所需刺激强度的临界值。
绝对感觉阈限:最小可觉察的刺激量,即光、声、压力或其他物理量为了引起刚能觉察的感觉所需要的最小数量。绝对阈限的值需要靠多次重复测定去取平均值,或者更确切 地说,绝对阈限是有50%机会被觉察的最小刺激量。
差别感觉阈限:刚能引起差别感觉两刺激之间的最小差异量。
最小可觉差:在刺激变化时所产生的最小感觉差异。
韦伯定律:描述觉察刺激的微弱变化所需变化量与原有刺激之间的关系规律。这一规律最早由德国生理学家韦伯发现,称为韦伯定律。韦伯定律提出,在一个刺激能量上发现一个最小可觉察的感觉差异所需要的刺激变化量与原有刺激量的大小有固定的比例关系,这个固定比例对不同感觉是不同的。
费希纳定律:德国心理学家费希纳在韦伯定律基础上提出的描述刺激量与心理经验之间关系的规律。费希纳指出,由于最小可觉差(jnd)是对刺激量的一个最小变化的觉察量,那么就可以用它作为测量知觉经验变化的单位。当刺激量越大时,产生一个jnd所需要的变化量越大,也可以解释为在物理量不断啬时,心理量的变化逐渐减慢。当物理量增大时,为了感知到同样的差异,需要更大的刺激变化,这一规律称为费希纳定律。
感觉适应:同一刺激持续作用于感觉器官,会使感觉器官感受性发生变化,这一现象叫感觉适应。点火装置
明适应:又称光适合。指由暗处到光亮处,物别是在强光下,最初一瞬间会感到光线刺眼发眩,几乎看不清外界物体,几秒钟这后逐渐看清物体。这种对光的感受性下降的变化称为明适应。
暗适应:从亮处到暗处,人眼看不见周围的东西,经过一段时间后才逐渐区分出物体,人眼这种感受性逐渐增高的过程叫暗适应。
视觉素的漂白:人眼接受光线后,锥体细胞和棒体细胞内的一种光化学物质——视黄醛完全脱离视蛋白,这种现象称为视觉素的漂白。
三原说:三原理论由杨和黑尔姆兹提出,也称杨一黑理论。他们认为,任何颜都能由三种波长的纯光混合而产生。人具有三种不同形态的锥体细胞,它们分别对红、绿、蓝三种原最为敏感。以不同比例混合这三种颜,可以产生各种不同的颜视觉。这种理论已有很多证据,但对视觉后像不能做出很好的解释。
拮抗理论:拮抗理论由黑林提出。他认为人眼对光反应的视觉基本单元是成对组织的,有红、绿、黄、蓝四种原,加上黑与白共成三对,在光波影响下起作用。第一对的两个要素如红与绿、黄与蓝,其作用相反,具有拮抗作用,表现是当其中一个停止作用后,另一个就激活。这一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颜视觉后像。
视觉后像:视觉后像分为正后像与负后像。当光刺激终止对感受器官的作用后,它所引起的视觉并不立即消失,它会出现一个短暂的驻留,称为后像;在注视任何一种颜后,都会在白背景上看到一个与它相反的颜出现,这种现象称为负后像。
声音的掩蔽:两个声音同时到达耳朵相混合时,如果两个声音强度相差较大,则只能感受到其中一个较强的声音,这种现象叫做声音的掩蔽。
拍音:两个声音同时到达耳朵相混合时,如果两个声音强度相差不大,频率也很接近,则会听到以两个声音频率的差数为频率的声音起伏现象,叫做拍音。
位置学说:位置学说也称行波学说,是由生理贝克西提出的。他发现是位于基底腊上的不同部位的毛细胞对不同的特定频率发生最大反应,基底腊上接受卵圆窗部位的毛细胞反应
高频声音,越是远端部分的毛细胞越对于频率低的声音发生反应,并且把该频率的信传给听神经。听神经细胞都对一个特定的最敏感,因此通过听神经中不同神经细胞的激活,人就听到了不同音高的声音。位置学说能够解释大多数声音的听觉现象,但对低频声音,是不到与之相对应的毛细胞的。因此对于声音如何编码还不能做出圆满的解释。
频率匹配学说:一种解释音高产生机制的学说。频率匹配学说认为,在极低频的声音作用下,整个基底腊被激活,而不只是它的特定部位。对于1000赫兹以上的中度音高的声音,不只是由单独一个神经细胞组合起来构成与之相匹配的频率,也就是说,神经细胞分成数组,各自以轮班的方式发射神经冲动,不同的组分别对声波压力产生神经冲动,各组同步发放,产生对高频声波的识别功能,称为频率匹配学说,也称排发说。
主观轮廓:在客观上并不存在而由主观认识产生的轮廓称为主观轮廓。
视轴辐合:指眼睛随距离的改变而将视轴会聚到被注视的物体上。由于辐合使用,物像落在两眼网膜的中央窝内,从而获得清晰的视像。
双眼视差:人的两只眼睛相距约65毫米。当我们看立体物体的时候,两眼从不同的角度看
这一物体,右眼看到右边多些,左眼看到左边多些,落在两眼网膜相同部位上的网像不完全相同,也不能完全重合,这就是双眼视差。
社会知觉:社会知觉就是指个人在社会情境中对他人(某个个人或某个体)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社会特征和社会现象)做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社会知觉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对人的知觉(包括对他人和自我的知觉)。(2)对社会事件因果关系的知觉。(3)对人际关系的知觉。
社会刻板效应:指人对社会上某一类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的看法,也是一种概括而笼统的看法。社会刻板效应是对社会体最简单、最经济的认识,它有利于对某一人做概括的了解,但也容易使人形成“先入为主”的偏见,造成社会认知偏差。
首因效应:指在总体印象的形成过程中,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
近因效应:指在总体印象的形成过程中,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
晕轮效应:指人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主要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然后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识对象的其他品质的现象。如果认知对象被标明是“好”的,他就会被“好”的光圈笼罩着,并被赋予一切好的品质;如果认知对象被标明是“坏”的,他也就会被“坏”的光圈笼罩着,他所有的品质都会被认为是坏的。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10:23:4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10526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心理   刺激   声音   产生   称为   变化   感觉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