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绩效及其内涵阐释

关联绩效及其内涵阐释
本文梳理和归纳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对关联绩效的概念加以界定,并将其与任务绩效的特点进行对照,以期从理论上对其做进一步完善,使得相关学者从中得到一定的启发和帮助。
标签: 关联绩效 任务绩效 负绩效马铃薯馒头
增白皂随着竞争的加剧,组织结构的扁平化,以及对团队工作的日益重视,仅将传统的任务绩效作为员工工作环境的独立变量,会导致范围太窄。而关联绩效概念的提出,成功拓展了绩效行为指标的内涵,把那些职务说明书之外的,但对组织绩效至关重要的行为上升到绩效标准的高度,从而使传统的绩效评定由强调“个体一职位”相匹配的个体层次,向强调“个体一组织”相匹配的组织层次转变。
一、关联绩效的概念界定
折叠炕桌
一般认为,关联绩效是相对于任务绩效而言,游离于职务说明书之外的行为绩效。而在国外与关联绩效相近的称呼主要有组织公民行为、公民绩效、角外行为、亲组织行为和非任务绩效等,对其概念的理解并不统一,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两点:
灵性锁
1.将关联绩效仅视为有利于组织目标的行为
热转印墨水配方Katz & Kahn(1964, 1978)作为绩效行为结构研究的开创者,曾提出过类似于“公民绩效”的概念。他们认为组织中的角行为不可能完全概括组织中的绩效,组织需要有合作帮助、改善建议、利他及其它形态的公民行为,仅依赖于组织规定或规章行事将是一个非常脆弱的组织系统;1985年,Borman & Motowidlo,Rose & Hanser在研究士兵绩效时,发现一些与团队绩效相关,但分离于技术熟练中,与任务绩效相对比的特殊绩效,并将其概括为坚定的决心和与之一致的行动、忠诚和服从、团队精神三个维度;Bateman & Organ认为工作绩效应包括公民行为,并于1988年在其出版的《组织公民行为:好战士现象》一书中首次使用了“组织公民行为”的概念。并指出组织公民行为是一种有利于组织的角外行为,既非正式角所强调,也不是劳动报酬合同所引起,而是由一系列非正式合作行为所构成,并能从整体上提高组织效能;Borman & Motowidlo(1993)首次明确提出关联绩效(Contextual performance, CP)的概念,认为关联绩效不支持组织本身的核心技术活动,但支持更为广泛的组织、社会和心理环境。它包括自愿行为、组织公民行为、组织奉献精神及与特定任务无关的行为,涉及责任心、工作品质、团队协作、客户服务等以行为描述来评价的方面。尽管这些行为对组织核心技术的维护和服务无直接影响,但它能降低紧张的
组织情绪反应,对组织内部的沟通起润滑作用,可促进员工的任务绩效,从而提高组织的整体效益。
贴片线圈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01:39:5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10059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组织   行为   公民   关联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