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TAG信息列表 > 补泻
  • 五脏苦欲补泻用药论 、沈绍功单元组合辨证分类法、日干支
    五脏苦欲补泻用药论 、沈绍功 "单元组合辨证分类法、根据公历日期计算当日干支《经》曰: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泻之;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也。      又曰: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以辛补之,以酸泻之;心欲软,急食咸以软之,用咸补之,以甘泻之;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以甘补之,以苦泻之;
    时间:2023-11-10  热度:29℃
  • 灵枢针灸法
    灵枢针灸法久患瘫痪 酸麻冷痹 遍身走痛及癞风 寒虐一切冷病 先浅入而后渐深入 俱补老阳数或三九而二十七数 即通法 扳倒针柄 令患者吸气五口 使气上行 阳回阴退名进气 又曰烧山火 老阳数每次行二十七 少停 共行三次 治风痰壅胜 中风 喉风 癫狂症疾 常热一切热病 先深入针 而后渐浅退针  泻少阳数 得气觉凉带泻 急提慢按初六数或三六一十八数 再泻再提 即用通法 徐徐提提病除乃止 名透天凉治
    时间:2023-11-17  热度:15℃
  • 针灸捻转补泻手法之实质——捻转补泻之我见
    单人飞行器针灸捻转补泻手法之实质——捻转补泻之我见【摘要】本文通过回顾针刺手法中捻转补泻的历史文献,提出捻转补泻的关键,是持针手型决定的三维运动。捻转细分左右、男女、手足等,即忽略了捻转手法必然带有提插动作的立体效应。捻转补泻的实质,仍不离《灵枢·九针十二原》:'徐而疾则实,疾而徐则虚'的提插补泻原则。【关键词】针刺手法;捻转;补泻胸章制作地源热泵系统捻转补泻手法是针灸两大基本补泻手法之一,是临床
    时间:2023-08-29  热度:13℃
  • 《腧穴学B》答案
    《腧穴学B》辅导资料一、选择题A型题:1.记载了349个腧穴的针灸学著作是  A  A.《针灸甲乙经》          B.《铜人》    C.《十四经发挥》D.《针灸大成》            E.《针灸逢源》2.《针灸甲乙经》的作者是&nb
    时间:2023-07-16  热度:22℃
  • 刺法灸法考试复习题
    苹果灯1.九针:即九种不同形制和用途的金属针具,包括:鑱针、圆针、提针、锋针、铍针、圆利针、毫针、长针和大针等。其中锋针发展为三棱针,长针发展为硭针。(选择) 古代最原始的切割和医疗工具称为:砭石。又称针石。2、毫针的构成,分为针尖、针身、针根、针柄、针尾5个部分;(选择)1)针尖:是针身的尖端部分,亦称针芒,是刺入腧穴肌肤的关键部分;2)针身:是针尖至针柄间的主体部分,又称针体,是毫针刺入腧穴内
    时间:2023-06-15  热度:33℃
  • 补与泻
    灸法补泻法正常字体  放大字体    灸法治病,既可补虚又可泻实;既可温寒又可散热;既可扶阳,又可养阴。但是自《伤寒论》提出“火逆”、“火劫”之说,针法属泻,灸法属补的传统观念已被奉行了1000多年,直至1985年6月出版的高等医药院校教材《针法灸法学》还在“灸治注意事项”中指出“凡是实证、热证及阳虚发热者,一般不宜用灸法。”     
    时间:2023-06-14  热度:23℃
  • 《黄帝内经》五味补泻理论及五味补泻图构思
    《黄帝内经》五味补泻理论及五味补泻图构思张大魁【摘 要】《黄帝内经》五味补泻理论是中医重要的基础理论之一,但其内容较为分散,缺乏条理和系统性,给学习和研究带来诸多不便。作者受《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五味补泻体用图”启发,从医易同源论出发,以河图为基本框架,以《黄帝内经》五味补泻理论为理论依据,对比《黄帝内经》与《辅行诀》中五味补泻理论的不同,设计出《黄帝内经》“五味补泻图”。“五味补泻图”完整地表
    时间:2023-06-08  热度:36℃
  • 中医典籍中“泄”“泻”之义辨析及其英译
    2023年12月16日发(作者:traveling怎么读)2021年2月第27卷第2期.2      JournalofBasicChineseMedicine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305【中医写作与翻译】中医典籍中“泄”“泻”之义辨析及其英译(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广东珠海 519000)吴伟华WUWei-hua(BeijingInstituteofTechnology,Guangdong,Zhu
    时间:2023-12-16  热度:10℃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