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任务一:寻一幅最美的风景》名师单元教学设计(3课时)


2024年1月1日发(作者:skf轴承中国)

学习任务一:寻一幅最美的风景》名师单元教学设计

第一个任务主要是通读五篇文章,梳理文脉整体感知作品内容。重点阅读每篇散文的写景文段,体会每位作者笔下不同景物的不同特点,初步理解和感受作者在景物描写中注入的不同情感。两篇文言文,需要在扫清字词障碍,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感知文章内容。

任务要求:寻一幅最美的风景。请从五篇散文中选取一个最喜欢的情境画面,为之命名并做简要点评,小组交流评议,并在班级展示。

设计意图

感知五篇文章的内容,是散文单元整体阅读的第一层面,落实单元学习任务的第一项内容。

课时安排:3课时。

设计意图

“寻”的过程就是阅读的过程,“最美”风景是需要在比对中确定的。此活动不是为了比出风景的高下,而是在比较的过程中,了解五篇文章的不同内容、不同景和作者的不同情感、风格。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本单元学习目标及任务要求,做到心中有数。

2.通读《故都的秋》《荷塘月》《我与地坛》三篇现代散文,梳理文脉,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初步感受三篇散文的写景之美、文辞之美。

教学重难点

梳理文脉,了解内容,初步感知三篇散文的写景之美、文辞之美。

教学过程

导入

(一)走近散文

自然是人类心灵的寄托,写景抒情散文多是对自然的描写和反观。但优秀的写景散文不单是展现景物之美,还蕴含着丰富深刻的思想,表现作者独特的生活感悟、 1 / 10

生命理解和人生思考。说到写景抒情散文,你会想起哪些作家、作品?你对写景散文有怎样的阅读期待?

作家张晓风说:读散文希望读到好的文笔,好的修辞;希望读到对人生的观察和体悟;希望隐隐如对作者,想知道作者的生活、见识和心境;希望收获到“感性的感动”,也希望读到“知性的深度”。本单元选取的五篇散文都是写景抒情的名篇,希望你可以从中获得感性的感动、知性的深度,掌握阅读和写作写景散文的方法。

设计意图

引入文体和单元人文主题。温故知新,调动学生原有的散文阅读经验,激活学生的散文阅读期待。

(二)走近单元

1.了解单元学习目标:

(1)鉴赏美景,感悟作者渗透在景物中的情味、哲理和人生思考。

(2)理清文章思路,体会作者的情感,丰富自己的情感和审美体验。

(3)反复诵读经典文段,品味语言,感受文章的语言之美、文辞之妙。

(4)学习情景交融的手法,选取自己喜欢的景物,写一篇写景抒情散文。

2.了解单元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感受五篇散文的写景之美——寻一幅最美的风景;

学习任务二:品味每篇散文的情味之真——赏析一段最有情味的文字;

学习任务三:借鉴情景交融的手法之妙——尝试写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

我们将用3课时完成本单元的第一个学习任务。

设计意图

明确单元学习目标,知道单元学习任务,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有整体规划、专题学习的意识。

学习活动一:阅读文章,寻我最喜欢的风景

默读《故都的秋》《荷塘月》《我与地坛》三篇课文,整体感知内容。

1.标出文中生疏的字词。

2 / 10

2.标出每篇文章的写景段落,遇到喜欢的写景文字,可简单批注。

学习活动二:完成下面表格,写出你的初读印象和困惑

篇目

《故都的秋》

《荷塘月》

《我与地坛》

设计意图

关注学生的初读困惑,便于根据学情,确定教学内容使教学更有针对性。

学生反馈:

1.对文章的认同及喜欢程度依次排序是:

(1)喜欢史铁生怀念母亲的文字。

(2)朱自清对荷塘月的景物描写。

(3)郁达夫笔下的北平风物。

2.比较一致的问题:

(1)朱自清到底要表达什么情感?

(2)郁达夫对清静悲凉的故都的秋是伤感还是赞叹?

(3)史铁生在地坛得到了怎样的生命感悟?

说明

学生普遍的困惑集中在对作者情感的把握上。直接抒情和叙事抒情他们都能理解,但对含蓄的借景抒情把握不了。可见,理解作者如何通过描写景物来抒发情感是这篇文章的一个教学重点。

教师小结

《故都的秋》《荷塘月》《我与地坛》描写的是同一城市的景物,通过对自然景的描写,表达了作者不同的思考和感悟。三篇文章都有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特点。但由于作者的经历、审美和生活背景的不同,每一篇散文都融入了作者独特的情感,展现了作者不同的思考和感悟,表达了作者独特的内心世界。要准确理解文章,需要进一步了解作者的生平、文章的写作背景,知人论世。

选取的景物

景物的特点

作者情感

初读印象或困惑

3 / 10

作业

1.整理三篇文章的字词。(字音、字形、字意)

2.查作者生平、文章的写作背景完成读书笔记:《我所了解的三位散文家》。

设计意图

1.语言的建构积累是语文素养的根基,关注基础知识很必要。

2.教师不提供作者的生平背景资料,意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朗读《赤壁赋》《登泰山记》两篇文章,疏通文意,扫清字词障碍。

2.朗读写景文段,理解并体会作者笔下景物的特点,标出自己的初读困惑。

教学重难点

疏通文意,积累重点字词,理解并体会作者笔下景物的特点。

设计意图

第二课时是第一个学习任务的继续,思路与第一课时类似,同属于整体感知内容环节。但因为《赤壁赋》《登泰山记》是文言文,所以在“寻最美风景”的同时,需要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

教学过程

导入

三篇现代散文描写的是城市中的人文自然,两篇文言文从赤壁到泰山,虽也有历史文化彩但更倾向于山水意义上的自然。在这两篇文章中,我们会看到怎样的自然风光和景?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不能轻松带过,在教学的时间分配上应予以充分重视,对于薄弱校、普通校来说尤为重要。

学习活动一:读《赤壁赋》,寻我最喜欢的风景

1.朗读全文。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通文意。

2.完成表格内容。在文中标出自己喜欢的写景段落,简单做批注。

4 / 10

段落 正音

壬戍(rén xū)之秋

举酒属(zhŭ)客

重点词句

既望:农历每月十五日为内容情感

“望”,十六日为“既望”。 自然之水月:展属客:劝客人饮酒。属:通现了一个充满“嘱”,引申为劝酒。 诗情画意的美第1段

窈窕(yǎo tiǎo)

少(shǎo)焉

斗(dŏu)牛之间

冯(píng)虚御风

扣舷(xián)而歌

桂棹(zhào)

溯(sù)流光

嫠(lí)妇

苏子愀(qiǎo)然

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脱离妙境界。(乐)

人世,升入仙境。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舞,泣,为使动用法。

愀然:容改变的样子。

正襟危坐:危坐,端正地坐着。 历史之水月:写缪:通“缭”,盘绕、围绕。 客人感慨人生横槊:横持着长矛。

挟:持,带。这里指偕同。

抱:环绕。

侣鱼虾而友麋鹿:侣,友,均为意动用法,以……为……。

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悲)

第2、3段 山川相缪(liáo)

舳舻(zhú lú)千里

酾(shī)酒临江

横槊(shuò)赋诗

举匏樽以相属(zhŭ)

蜉蝣(fú yóu)

曾不能以一瞬(shùn) 斯:这,指水。彼:那,指月。 哲理之水月:欣第4、5段

无尽藏(zàng)也

洗盏更(gēng)酌

盖:假若。

枕藉:互相枕着垫着。

赏大自然山水风光的豁达开朗的心情。(喜)

相与(yŭ)枕藉(jiè) 狼籍:即狼藉,凌乱。

初读困惑

设计意图

两个活动表格可作为学案提供。使用建议:可让学生填写“内容情感”一列,帮助理清文脉。重点词句的解释一列,意在帮学生扫清文字障碍,强化和积累文言知识。教学过程视学情而定。

5 / 10

说明

文言文阅读文字障碍比较多,在朗读环节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支持帮助。

第一步:听教师(或播放录音)范读,读准字音,读清句读;

第二步:自由朗读,结合课下注解,同桌互助,大致读懂文意;

第三步:集中学生的疑难语句,全班答疑。

学生困惑较多的句子如下:

①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②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③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④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⑤侣鱼虾而友麋鹿。

⑥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⑦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⑧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设计意图

新教材注解非常详细,几乎句句跟注,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吸收消化。

学习活动二:阅读《登泰山记》,寻我最喜欢的风景

1.朗读全文。结合注解,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通文意。

2.完成表格内容。在文中标出自己喜欢的写景段落,简单做批注。

段落

1

重点词句

1.泰山之阳……其阴:山之南水之北为阳,反之,山之北水之南为阴。 总写泰山的地理概括内容

2.西流……东流:西、东,名词作状语,向西、向东。 位置。

3.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判断句。当,处在。

1.余以乾隆:以,于、在。 记述登山经过。描 6 / 10

2

2.越长城之限:限,界限,指城墙。

3.余始循以入:循,沿着、顺着,“循”后省略“之”,即中谷;以,连词,而,来。

4.崖限当道者:限,门坎;崖限,像门坎一样的悬崖。

5.苍山负雪,明烛天南:苍,青;负,背、覆盖;烛,名词用作动词,照亮;天南,南边的天空。

1.戊申晦:晦,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绘登山之所见。

3

2.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定语后置句。稍,渐渐;摴蒱,一种赌具,骰子。

描绘观看日出的3.极天云一线异:极天,天极,天边。

景象。

4.或得日或否:或,有的地方。

5.而皆若偻:偻,弯腰,意为向日观峰鞠躬致敬。

第 1.尽漫失:漫,磨灭,模糊;失,缺失。

4、5 2.少圜:圜,通“圆”。

段 3.生石罅,皆平顶:罅,石缝;平顶,树顶都是平的。

交代泰山的人文景观、自然景观。

教师小结

《赤壁赋》记述作者的一次夜游赤壁的经历。“以江山风月作骨”,很有层次地写了赤壁之水月、历史之水月、哲理感悟的水(江)月。《登泰山记》按照时间顺序记写了登泰山的全程。作者着力描写了两幅风景画面:泰山夕照,泰山日出。要了解作者的景物描写之后的情感,需要知人论世,了解作者的经历和作品写作背景。

设计意图

学生理解的难点不是词语或句子的直译,而是句子里包含的作者情感。这一点需要教师关注。

作业

1.积累重点字词,整理文言知识。

2.查苏东坡、姚鼐的人生经历和写作背景,了解苏轼的黄州作品。

3.观看视频。

资料一:大型人文历史纪录片《苏东坡》。

7 / 10

资料二:电视音乐风光片《泰山》。

说明

利用好网络上的课程资源,由学生自主安排视频的观看时间,两周之内完。

设计意图

第一次成果呈现:寻最喜欢的一幅风景。写点评,朗诵交流,小组评议,完成单元大任务的第一个环节。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完成并展示第一个学习任务成果,感受散文中写景文字之美。

2.在小组合作交流展示中,学会欣赏,学会鼓励,学会评价他人,学会表达自己。

教学重难点

点评、朗诵、交流推荐“我最喜欢的一幅风景”。

教学过程

导入

前面两节课,我们脚步匆匆地行走在文字织就的自然画卷中。走过郁达夫笔下清、静、悲凉的秋日故都,赏过朱自清笔下清华园的夏日荷塘,沿着史铁生的车辙游遍了地坛的四季,领略了现代大家笔下的风景。又陪苏轼月下泛舟于黄冈的赤壁,随清代桐城派大家姚鼐去登雪后的泰山。这一路走来,你一定到了自己最喜欢的风景。

学习活动一:命名画面,撰写点评

请为“我最喜欢的风景”命名,并写100字左右的点评。

要求:

(1)给画面命名;

(2)交代出处;

(3)有观点,表达有条理;

(4)可适当引用原文;

8 / 10

(5)限时10分钟。

可参照这样的格式:我最喜欢《______》中的第______段的写景文字。

示例:

我最喜欢的风景是“荷塘夜”,出自《荷塘月》的第6段。这一段写荷塘周围的景。作者用拟人的手法,将人的情态赋予景物,生动活泼,充满生活情趣。作者借用阴阴的树影、弥漫的烟雾、热闹的蛙鸣等景物营造了一个神秘闲适而又幽静的氛围。这段文字让人如临其境。

设计意图

课上限时写点评,训练写作速度,形成比赛竞争氛围,激活内驱力,提高课堂效率。

学习活动二:展示交流,评议推荐

活动要求:

(1)个人发言:包括朗诵文段、命名、简要赏析(喜欢的理由)。

(2)小组评议:推选三篇文字,写出推荐理由。可参照下表中的评议要素。

(3)被推荐者,将赏析连同推荐文字一并发到。

朗诵

3分

画面命名

2分

赏析

5分

总分

10分

评议推荐

附:学生评点文字示例。

1.我最喜欢的风景是“月下荷塘”。

选自《荷塘月》第4段。首先开头点出描写的对象是荷塘里的叶子,将叶子比作舞女的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叶子柔软纤薄的情态,接着写出了叶子四周的零散白花或袅娜或羞涩的清雅明丽的样子。在这一段中,作者用极其细膩的笔触和丰富的修辞手法,刻画出了一幅幽静雅致的荷塘图景。

2.我最喜欢的风景是“自在生命”。

选自《我与地坛》第5段。尽管地坛外表荒芜,但其内在有着不息的生命律动。蜜蜂诗意的停落,蚂蚁可爱的运动速度,瓢虫忽悠一下升空,弱小的生命能够无拘无来、自由自在地飞。就连露水也是动力十足,“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 9 / 10

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滚动”“聚集”“压弯”“坠地”“摔开”等一连串流畅而华丽的动作,写尽了露水的活泼可爱和强劲的生命力。

教师小结

大家选取的风景画面都很有特各有千秋、各美其美。如:赤壁泛舟、泰山夕照、秋槐落蕊、荷塘月、沧桑的地坛、生命的活力……大家都能抓住景物的特点、画面的美感和韵味来命名、评点。散文贵在有作家笔下的不同景物表达着作者不同的情感和审美,每一幅风景都有独到的情味。

作业

1.根据小组评议意见,修改点评文字。

2.配乐朗诵自己喜欢的文段,将录音发到班级。提示:选取的音乐要与画面的情感基调一致。

10 / 10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03:38:1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fanyi/5006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作者   散文   景物   喜欢   学习   学生   文字   写景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