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新媒体视角中的中国政府形象探析——以BBC报道乌坎事件为例


2023年12月29日发(作者:recently)

第27卷第7期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V01.27 No.7 2014年7月 Journal ofChangchun University of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Ju1.2014 国外新媒体视角中的中国政府形象探析 以BBC报道乌坎事件为例 高旭红,何淑兰 (西JLI业大学人文与经法学院,陕西西安,710129) [摘要] 国外新媒体对我国政府形象的正确认知与我国综合国力不成正比。以英国广播电台对乌坎事件的网络报道为样 本,基于接受理论分析报道体现的中国政府形象的正解、误读及成因,提出了基于报道改善中国政府形象的思考:政府以 人为本,重视民众的合理诉求,进行社会管理创新,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增强自身责任意识,满足人 民的知情权;政府联合媒体,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资源,展示当代中国人民的“微生活”。 [关键词] 政府形象;乌坎事件;BBC报道;接受理论;新媒体 [中图分类号] D035 [文献标识码] A [基金项目] 2O13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民族复兴背景下中国道路的跨文化研究”(13XKSO15);西安市社科规划 项目“媒介融合背景下西安市政府形象提升策略研究”(14J99);2014年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创业种子基金项目“媒介融 合视角下西安市政府形象提升策略研究”(Z2Ol4l92) [作者简介] 高旭红(1973一),女,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中国政治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世界 一直到2013年3月5日《中国上浦村因抢地发生冲突》 仍提 之于中国或者中国之于世界都不再陌生,尤其是在媒介融合 及乌坎事件起因,关注时间长达两年,专项报道2O余篇,使 趋势下,新媒体异军突起的局势使得中国与世界已成为一个 得BBC对此的相关报道成为从国外新媒体视角探析中国政 紧密联系的整体。2011至2012年发生在中国广东省的乌坎 府形象的典型。BBC关于此的网络报道主要有以下内容: 事件不仅影响了民众对中国政府的认知,还一定程度上侵蚀 (一J关于中国内地封锁乌坎事件消息的报道 了中国政府的公信力,对中国政府形象造成了较大负面影 早期,BBC英文网站有关乌坎事件的文章多是关于中 响。以英国广播电台(以下简称BBC)对乌坎事件的网络报 国内地封锁该事件消息的报道。2011年12月15 Et(格林尼 道为样本,基于接受理论分析报道中的中国政府形象的认知 治时间,下同),BBC的“中国新闻”《中国广东省乌坎村的抗 及原因,为提升我国政府形象提供借鉴。 议维权“被网络屏蔽”》④中写道:据网民们反映,中国的网络 一审查已阻止了与乌坎抗议维权有关的一切搜索。在中国影 、乌坎事件的BBC报道 响最大的新浪微博上,与乌坎事件相关的结果都不能显示。 乌坎事件是2011年发生在中国广东省陆丰市乌坎村的 该报道还称,中国内地有关乌坎的网页都被显示为“根据相 一起“体事件”,因4O4亩土地的征地赔偿、村财务和村干 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关于乌坎的搜索结果不予显示”等字 部换届等问题引发村民上访,三个月和平游行之后出现部分 样。该文首次提及中国地方政府对乌坎事件消息持压制的 冲突,导致事态恶化。国内各媒体还未关注乌坎事件时,国 态度。 际媒体已有了一系列相关报道,不少外媒派遣记者进驻村内 (二)关于薛景波之死致乌坎事件恶化的报道 采访,其典型代表就有BBC。BBC在2011年9月23日报道 中期,BBC做了一系列关于乌坎事件恶化的报道,仅12 《中国城市的土地买卖出现了抗议者》 开始关注乌坎事件, 月15日就有4篇专题文章,《中国村紧张的对立仍在持 ①参见:Protesters riot China city over land sale[EB/OL].BBC News China.http://www.bbc.CO.uk/news/world-asia-paciifc-15032458, 2O11—09—23. ②参见:hCian’Sleaders offer elusivepromises ofreform[EB/OL].BBC News China.http://www.bbc.CO.uk/news/world—asia—china一21666145, 2Ol3一O3一O5. ③参见:China protest in Guangdong’s Wukan“vanishesfrom web”[EB/OL].BBC News China.http://www.bbc.co.uk/news/world—asia_-chi- na-16192541,2O11—12—15. 一】5一 

续》①、《中国乌坎村的土地诉求》 等报道。而在此之前,14 日BBC“中国新闻”《村民死后中国广东的对抗加剧》 写道: 接受理论代表海德格尔认为,对任何文本的理解总是受 到接受者“前结构”的制约和引导。伽达默尔强调接受的历 史性,认为接受的过程就是文本“视界”与读者“视界”融合的 过程。尧斯、伊瑟尔等强调了读者对接受结果的意义。…在 警方已经封锁了通往乌坎的道路,而村民也在想方设法不让 警方进入村子。12月16 13《中国村的抗议:为乌坎调停人薛 景波哀悼》 的文章写道:“在中国广东省南部的乌坎,约 7000人集聚一堂为薛景波举行追悼会。”他的死在乌坎引发 了新的抗议游行,这个村子见证了自9月下旬以来的动荡与 不安。该段时间BBC对乌坎报道的强度最大,篇幅也较长。 (三)关于乌坎事件出现转机后的报道 后期,在2011年12月20日后,广东省工作组进驻陆丰, 以“民意为重、众为先、以人为本、阳光透明、法律为上”五 接受过程中,若读者的接受结果和文本客观表现相对一致, 则该结果称为“正解”;若接受结果和文本实际表达相差甚 远,则该结果称为“误读”。该理论本质是探讨读者因素对文 本接受的影响。在人们对政府形象认知的过程中,“人们”是 接受者,“政府实体表现”是文本,而“政府形象认知”是接受 结果,接受者对“政府实体表现”的接受结果即政府形象的认 知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接受者的前结构和视界。当BBC的 “视界”能与乌坎事件的“视界”恰当融合时,报道中的中国政 府形象认知将称为“正解”;当BBC“视界”与乌坎事件“视 项原则处理事件,让一度情绪激动的村民趋于平和,使事件 有了转机。12月21日,BBC{对话为中国乌坎的动荡带来了 转机》@的文章报道了广东省委副书记朱国明进驻乌坎村。 12月22日《中国抗议之村乌坎的新举措受到了欢迎》 写道: “《人民日报》称赞了广东省政府官员在解决该问题时与当地 人民所做的协调工作,并批评了陆丰市官员没能对村民的合 理诉求及时回应。”在文章中,汪洋认为该事件“是经济和社 会发展中矛盾长期积累的结果,我们不仅必须认真对待,还 须采取有效措施解决”。BBC的报道为正确认识该事件提 供了视角。 以上主要按时间顺序对乌坎事件的BBC报道进行了归 类。同时。不容忽视的是BBC“中国新闻”的版块下方有一 界”融合产生了偏差时,报道中的中国政府形象认知将存在 “误读”可能。 (一)BBC报道中中国政府形象的正解 BBC“视界”主要部分是“前结构”,而“前结构”首先是由 “前有”组成,即他们预先的文化习惯;乌坎事件的“视界”则 是该事件的背景、经过和结果。作为西方主流媒体BBC的 文化习惯是注重理性,重视民众的合法知情权。西方的媒体 监督权是与行政权、立法权和司法权并立的第四权力,相当 多国家非常重视发挥媒体满足公众知情权,注重发挥权力监 督的作用。其另一重要文化习惯是重视人性,从思想家马克 思《巴黎手稿》提出工业对人的异化,文学家卡夫卡《变形记》 诠释社会对人的异化,到哲学家马斯洛阐释人的需求理论等 “中国农村的动荡”链接,是关于中国农村“非常事件”的报 道。BBC对乌坎事件的主要网络报道和该链接的存在代表 了西方新媒体对中国政府形象的认知。 都表明西方有重视人需求的传统。 BBC作为接受者,在以上“前有”影响下,通过网络不仅 二、接受理论视角下BBC报道中的政府形象 政府形象是政府组织机构、政策及人员的动态言行等因 素综合作用于公众主观意识的产物,是人们对政府实体表现 “接受”的结果。在公共危机中,政府形象极为脆弱,民众对 危机中政府行为的认知和对政府形象的接受相比其他时段 更具典型性。基于接受理论,解读BBC乌坎事件网络报道 对中国政府形象的认知与接受。 客观地报道了乌坎事件前期中国地方政府封锁消息以及内 地各媒体集体“失语”的事实,而且恰当地认为该事件是村民 基于权益受损之后的抗议行为。事件有转机后,国内媒体开 始对该事件进行报道,主要内容一方面是谴责当地政府没有 重视村民的合理诉求, 另一方面是认为事件原因在于地方 政府的工作方向和处理方式没能顺应民意,致使矛盾激化。 BBC此报道与乌坎事件客观背景和经过进行了恰当的融 ①参见:Tense stand一 continues in China protest village[EB/OL].BBC News China.http://www.bbc.co.uk/news/world-asia-china一1619 5113,2011-12-15. ②参见:hiCa’ns Wukan village stands upfor/and rights[EB/OL].BBC News China.http://www.bbc.CO.uk/news/world—asia-china-16205654, 2011—12—15. ③参见:China protest 0rsem in Gnangdong r villager death[EB/OL]。BBC News China.http://www.bloc.co.uk/news/wofld-asia-chi- na-16173768,2011-12-14. ④参见:Chia nvillage protest:Wukan mediator Xue Jinbo mourned[EB/OL].BBC News China.http://www.bbc.CO.uk/news/world-asia-chi- na一162l987O.2O11—12—16. ⑤参见:Talks bring progress rebel China village of Wukan[EB/OL].BBC News China.http://www.bbc.CO.uk/news/world—asia—china一 16280922,2011-12-22. ⑥参见:Deal in hiCna rebel village Wukan welcomed[EB/OL].BBC News China.http://www.bbc.co.uk/news/world-asia-cihna一16297463, 2O11一l2—25. 一16— 

合,反映了中国政府形象的“正解”。 BBC对中国政府形象的“正解”虽符合客观理性,却体 三、基于新媒体报道对提升中国政府形象的思考 现了国际民众对中国政府处理危机的负面认知:中国政府拥 我国著名学者俞可平提出:“中国自己如何看待中国,以 有电视、网络等媒体的控制权,但有时却没能在危机中担负 及其他国家如何看待中国,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中国改革和 起满足民众知情权的责任,处理内部矛盾冲突的方向与方式 发展的未来”。I7 面对当前全球情势,提升中国政府形象可通 还有待改进。美国著名学者约瑟夫・奈和王缉思认为“国际 过文化外交、领导人公关等方式,但基本突破口仍在了解以 上对中国政府管制媒体和网络方式的不满在某种程度上抵 BBC为代表的西方新媒体对中国政府形象正解与误读的所 消了中国软实力在奥运会期间取得的进展”, 可见危机中 在及原因前提下,针对性地进行改善。 地方政府一时的“堵塞”之举成了中国政府形象的巨大威 (一)以人为本。改善民生 胁。 著名学者门洪华认为“要成为国际社会中负责任的大 (二)BBC报道中中国政府形象的误读 国,必须首先对自己的国家和公民负责任,在国内树立亲民、 BBC“视界”前结构的第二构成是“前识”,即预先有的概 民主、廉洁、高效的正面形象”。 廖为建论及政府形象时提 念系统。西方国家长期认同的发展模式是风靡20世纪90年 出“政府自身的素质、能力和业绩,是政府形象的客观内容”, 代的华盛顿共识,尽管事实上它曾使全球经济一度受挫,近 “其次是政府形象的认知和评价,即政府在国内外的知晓度 年又受到“北京共识”或称“中国模式”的冲击,但在概念中, 和美誉度”。 政府行为是政府形象的核心与关键。我国正 凡与华盛顿共识相异的模式都属于“他者”范畴。美国大西 处于人口、资源、环境和公平等瓶颈约束最严重的时期,人民 洋理事会亚洲项目部主任班宁・加勒特虽肯定了中国发展 内部矛盾激烈、冲突频发,每年有几万起体事件发生,多数 的作用,但他坚持认为:“中国是世界上所有国家中从全球化 起因是当地政府漠视、打压民众的合理诉求。因此,我国政 获益最多的国家。而美国则是全球化的主要发动机。” 该话 府须充分吸取教训,秉持和贯彻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重视 语集中体现了西方的自我优越感,表明他们潜意识里已将中 合理民意诉求,畅通和规范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和权益 国与西方割裂开来。 保障渠道,完善信访制度及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 BBC在《中国村的抗议:为乌坎调停人薛景波哀悼》提 联动体系,切实解决民众“燃眉之急”。 到乌坎村民的不满时用了对立、他者彩较浓的“unrest”(动 同时,对于复杂国情,我国政府要正确把握新形势、新变 荡),潜意识将事件严重化,实际上用名词“discontent”即可, 化和新特点,从自身行为出发,以维护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 原因在于当地政府初期使用了不当方式处理民众利益纠纷, 高度,着重研究和加强创新社会管理,变管制型管理为协调 属于内部矛盾。哥瑞格・奥斯汀曾说“在这16年当中,没有 式、参与式和服务式管理。值得强调的是,网络等新媒体已 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成为国会质询以及惩罚性立法的经济 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政府必须 性对象。在中国的行为表中,其中一些事情的确存在,而其 针对新媒体反映的突出社会问题做好协调服务工作,改善社 他大多数的事情仅仅是莫须有的罪名”。 进一步表明西方 会环境。另外,政府要从行政机关内部加强绩效管理,将更 一直用“他者”的眼镜看待中国。此时BBC被华盛顿共识影 多的资金投入到经济建设和公共服务上来,保障和改善民 响的“视界”与乌坎事件以“北京共识”为背景的视界不能恰 生,提升民众对政府社会管理的满意度,提高政府的公信 当融合,致使报道对中国政府形象产生了“社会环境混乱”的 力。当中国人民安居乐业、政治清明和社会稳定时,西方人 误读。 士关于中国负面认知前结构将会瓦解,中国政府形象也将得 接受者“前结构”的另一重要组成是“前设”,即预有的假 到大幅度地改善和提升。 定。西方对中国预先有的假定:“北京共识”把中国治理得没 (二)增强媒体责任意识。满足公众知情权 有次序,到处都是“动荡与不安”,且中国一直是不透明的,中 2009年10月,指出:“对各类媒体来说,树立和秉 国政府的行为都在“粉饰”中国形象。以BBC为代表的西方 承高度的社会责任比以往任何时候更为重要。”“ 罗伯特的 媒体在以上思维定势影响下,利用新媒体发表了大量有关中 社会责任论认为,自由与义务相伴随,媒体应对社会承担责 国局势“不稳”的错误报道和评论。同时,乌坎事件的背景: 任,并以社会责任作为媒体业务政策的基础。因而媒体要对 我国改革已步入深水区,利益格局发生变化时,某些体制与 社会舆论进行综合和过滤,不仅要为社会提供真实信息,而 官员素质束缚了事件的有效处理,致使局部出现冲突;矛盾 且要对信息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形成一个民意充分表达的 激化时,地方官员又非理性掩盖,使得真相难以及时与公众 意见平台,实现媒体“社会”及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的功 见面,此时BBC的视界与乌坎事件的背景无法融合,导致以 能。在公共危机中,民众对真实信息的渴求极其强烈,媒体 BBC为代表的西方新媒体对中国政府的形象产生了“警民 此时披露真相的素质和能力不仅关系媒体的信誉和生存,而 屡有对抗,政务信息难透明”的误读。 且将影响人们政府形象认知。乌坎事件初期国内媒体普遍 一l7一 

失语,当BBC等西方新媒体大幅报道时,我国政府公信力被 大量侵蚀,陷入了“尴尬”境地。因此,我国政府要在规范媒 了中国普通人民现实生活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在西方引起了 广泛共鸣,加深了他们对当代中国的认知,这也将逐步赢得 他们对中国道路的认可。 综上所述,良好的政府形象将会成为强大的声誉资本, 也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通过归类总结BBC对乌坎事 体基础上增强其一独立性和责任意识,使其尽力在第一时间 满足公众的合法知情权。 另外,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 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2月底,中国网 件的网络报道,运用接受理论分析了报道中的西方世界对中 国政府形象的正解、误读及原因,并基于新媒体报道对中国 政府形象的提升做了深入思考,主要在于充分发挥我国政 民数量6.1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5.8%。网络作为极具代表 性的新兴媒介,其传播行为对公众产生直接影响,甚至关系 到社会进步、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同时,据小康中心调查, 府、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作用,以探索塑造良好中国政府 形象的路径,实现国家软实力和硬实力的均衡发展。然而,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环境,中国政府形象战略须不断 调整,不断挖掘新资源、拓展新渠道、利用新方法以适应不断 变化的情势。 参考文献: [1]方维规.文学解释学是一门复杂的艺术——接受美学原理及其 2013年网络媒体的公信力已经超过报纸OTM]因此,主流传统 媒体包括新媒体的权威消息不仅能帮助政府赢得舆论主导 权和话语权,而且能及时地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促进我国 政治改革进程。尤其是在公共危机时刻,鉴于民众的信息渴 求与网络等新媒体的极速扩散等特点,要特别重视发挥众 基础好、点击率高的新媒体发挥舆论引导和监督作用,维护 社会环境的稳定与安全,提升政府公信力和形象。 (三)联合媒体。展现国民“微生活” 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综合实力的提高,以及对全 球政治、外交、金融等方面影响的增强,中国已经成为了国外 来龙去脉[J].社会科学,2012(2):109-137. [2]张铁.乌坎事件:村民合理诉求未受地方政府正视[N].民主与 法制时报,2Ol1—12—26(B02). [3]姜胜洪.广东“乌坎事件”深层次分析与对策研究[J].社科纵 横,2012(5):62. 媒体关注的焦点。由于立场不同,国外媒体眼中的中国“被” 变换着各种面孔,甚至遭到严重的误读和曲解。但在新世 纪,国家形象的塑造和传播日益成为国家之间软实力博弈与 硬实力竞争的重要内容和手段。对于与西方文化异质、意识 形态存在差异并试图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而言,消除负面形 象,建构积极、正面的政府形象和国家形象迫在眉睫。同时, 我们还必须非常清醒地认识到,在媒体融合背景,政府非常 有必要与媒体联合,充分利用媒体资源,特别是新媒体,变我 国政府和国家形象的“被解释、被描绘”为向世界主动阐释与 主动传播,加强互动,增进深层次了解,营造利于我国改革和 发展的良好国际环境。 [4]约瑟夫・奈,王缉思.中国软实力的兴起及其对美国的影响[J]. 国际关系理论,2009(6):6-12. [5]班宁・加勒特.中国不是美战略威胁[M]//王文.大国心路一 六十位中外学者谈中国与世界.北京:京华出版社,2007:263. [6]哥瑞格・奥斯汀.1989年对中国武器禁运与欧洲角[M]//乔 舒亚・库珀・雷默.中国形象——外国学者眼中的中国形象.沈 晓雷,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8-9. [7]俞可平.全球化时代的国家形象[M]//乔舒亚・库珀・雷默.中 国形象——外国学者眼中的中国形象.沈晓雷,译.北京:社会 科学文献出版社,20o8:217. 基于此认识,近些年我国政府主动出击,与媒体联合制 作了中国政府和国家形象的宣传片与纪录片。由于该纪录 片和宣传片倾向于展现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大发展,与 西方文化关注细节的“前结构”存在偏差,在西方民众中引起 [8] 门洪华.中国软实力评估报告(下)[J].国际观察,2007(3): 31-45. [9]廖为建.论政府形象的构成与传播[J].中国行政管理,2001 (3):35—36. 的反响和共鸣与我们的预期存在差异。雷默认为体现着中 国当代普通人民生活、工作和社会环境变化的细节之处往往 更能打动西方人内心,得到他们认可。 这给予的启示是我 [10].在世界媒体峰会开幕式上的致辞[J].新华月报,2009 (22):112. [11]鄂瑶.2013媒体公信力调查:电视依旧领先,网络反超报纸 [J].《小康》杂志,2013(8). [12]乔舒亚・库珀・雷默.致女王的信函,和平地震与国家形象 国政府在制作和完善政府和国家形象宣传片和纪录片时须 调整传播方略,侧重运用崛起的新媒体展示当代中国人民的 “微生活”,扩大影响力,如《舌尖上的中国》纪录片由于展现 [M]//乔舒亚・库珀・雷默.中国形象——外国学者眼中的中 国形象.沈晓雷,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37-44. 一18—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15:23:2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fanyi/4294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中国   形象   政府   媒体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