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低温保存名词解释


2023年12月29日发(作者:胺怎么读)

超低温保存名词解释

超低温保存(ultra-low-temperature preservation)

超低温保存(ultra-low-temperature preservation)是指利用液氮或液体二氧化碳等温度极低的气体为超低温保存剂,对生物样品进行冷冻保存。超低温保存是在现代医学中应用最广泛的保存技术之一。液氮的临界温度为-196 ℃,能够保持样品长期不变质;二氧化碳临界温度为-90 ℃,经常被加入到液氮中作为冻存保护剂,一般加入的量为1%~2%,这种混合物既不会使样品受损,又能保证较高的储藏效果。超低温保存有效地解决了传统冰箱保存方法(例如,水果、蔬菜、细胞等)在低温条件下保存易出现的变质问题,因而已成为近年来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近年来,随着各种DNA、 RNA、蛋白质、核酸、多糖及其他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样品需要进行超低温保存。在超低温条件下,细胞内原生质体系的结构和功能特征发生了巨大变化,蛋白质、核酸、多糖及其他大分子复合物可以达到玻璃化转变温度(Tg)以下而不失活。对于DNA、 RNA、蛋白质和核酸等大分子生物大分子,由于不同于常规低温下的溶解状态,在超低温下能够维持很长时间而不失去活性,甚至变得更加稳定,能更好地保持生物大分子的空间结构和活性,所以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具有重要意义。

温度下降时,大分子从溶液中析出,沉积于试管底部形成颗粒状的结晶,并逐渐增多。随着温度继续下降,颗粒迅速增大,就像煮鸡蛋一样,最后形成类似羊毛状的结晶,此即玻璃化转变温度(Tg)大分 - 1 -

子结晶。因为超低温保存要求的温度比细胞内低得多,故一旦大分子结晶析出,就失去了冻存目的。一些科学家把这种条件称为凝胶点(glass-point)。如果温度降到Tg,大分子完全停止增长,即达到完全的玻璃化转变。所以,超低温保存必须达到这一条件,才能起到保护作用。

超低温保存剂在较低温度下可以长期保存生物样品。采用超低温保存技术制备样品时,温度一般控制在-80~-121 ℃范围内,并将制备的样品进行预冻处理,保证样品有足够的冻存时间。随着超低温保存技术的不断完善,超低温保存条件不断提高,并且与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结合,在常压下可以进行超低温保存实验。

- 2 -


本文发布于:2024-09-25 18:23:1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fanyi/4289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保存   超低温   样品   大分子   温度   条件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