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英咀华品真味——《江雪》教学(精选13篇)


2023年12月26日发(作者:日本人现在敢去南京吗)

含英咀华品真味——《江雪》教学(精选13篇)

含英咀华品真味——《江雪》教学 篇1

设计说明:

古代诗人在字词的使用上十分讲究,力求完美。教学古诗时,抓住诗句中的关键字,品味玩索、深挖细抠,使学生在学习古人用词准确、深刻的同时,体会作者的情感,认识中国文字博大精深的美。

学习目标:

1、理解“千山、绝、万径、踪、灭、蓑笠翁等词意思,在想象诗中意境深远的画面中理解诗意。

2、背诵、默写《江雪》并在语境中运用古诗。

教学重点

体会《江雪》的语言美及意境美。

教学过程

一、看图说话,新课引入

出示:一幅画面,画面中白雪茫茫,只有一人在江面上,坐着小船上垂钓。

请学生组织语言说说画面的情景。

(从训练学生根据画面说完整话开始,同时引出下面的古诗的语言的品味与欣赏的学习)

二、反复朗读,品味诗语。

师:有一位诗人是这样描述这幅画面的。出示古诗全文。

1、学生读诗,直至成诵。

2、学生品味诗语言。

师:画面好空旷,情景好凄凉,背景好寥廓,这么一幅凄清的山水画作者却只用了20个字就表现出来了,赢得了众多人的称赞,你们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

(如柳宗元的诗具有一种对称美,“千山”对“万径”,“灭”对“绝”,“孤”对“独”,蓑笠翁对寒江雪。对这首诗展现的画面是一种凄凉美,这首诗,语言具有对称美。同样的意思,同样是这样

的组合,是组合得这么巧妙,这种妙的组合叫人赞叹,更让人叹为观止的是其间蕴含的情意。)

(诗意、诗味、诗情仅仅存在于诗的言语形式中,改变了言语形式,诗意、诗味、诗情也就随之改变甚至完全消失了。在学生述说自己为什么喜欢这首诗之际,诗美的表达方式也潜移默化于学生头脑之中。)

三、了解背景,体会感情

1、你们猜一猜,作者写这首诗可能是什么时候。

老师随机介绍读者:柳宗元,山西人(唐代河东)所以人们称他柳河东,20多考中进士,博学多才。32岁那年参加改革,成为核心人物,名气很大,谁知改革失败,被贬为永州降几级,十年后才被召回,后又被贬到更偏远的柳州,46岁那年在忧闷中病逝。这首古诗,就是诗人被贬到永州时所作。当他看到眼前茫茫白雪,毫无生机的世界里,有一位老人在江面上独钓的情景,他会那么想呢?

2、指导朗读,读出苦闷,烦恼,或者读出坚贞不屈,在读熟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这里的背景介绍不是由教师直接传授于学生,而是让学生从诗的字里行间体会出来。教师的“导”也是在学生认知基础上的引导。)

四、尝试运用,加深体会。

师:我们现在学古诗,一边为了了解国灿烂的古代文化;二是积累优美丰富的言语;三是学会正确运用,提高语言能力。出示

1、山道上,空旷无人,俱寂无声,颇有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觉。

2、虽然不被人理解,但是我还是坚持走自己的道路,希望在向我招手,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正是告诉我们这个道理吗?

(化消极积累为积极运用,实现活学活用。)

五、拓展阅读,开阔视野

柳宗元46年的生涯中,共写有一百四十余首诗,大多的是抒写被贬后心情愁闷,只得寄情山水田园的诗。

我们来看其中两首诗:出示:

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

宦情羁思共凄凄,

春半如秋意转速。

山城过雨百花尽,

榕叶满庭莺乱啼。

与洁初上人间看山寄京华新龙

海畔尖山似钏芒,

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

散向峰头望故乡。

你又如何明白诗中蕴涵着凄凉、苦愁与悲伤呢?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体察作者的情感杂思。

把体会到的情感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食物的味道需咀嚼后才能知道,水果的营养要吃下去才能吸收,所以,教学古诗要让学生,反复吟诵,在体悟情味中赏析语言,在推敲语言中领悟意境)

六、总结学习,抄默古诗

提醒容易写错的字: 蓑 笠 独,先抄写生字,再或抄写或默写古诗。

含英咀华品真味——《江雪》教学 篇2

教学内容及学情分析:

圣诞节、元旦节来临了,宝宝们都知道这两个节日分别是我们国家和外国的新年。新年到了,寒冷也来,学习江雪让宝宝们感受冬季的寒冷和美丽的雪花。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会朗诵古诗,理解古诗意境。

2、让幼儿感受冬天的寒冷。

3、通过各种不同方法,激发幼儿学习古诗的兴趣。

重难点分析:学会朗诵古诗。在教师的引导下理解古诗意境。

活动准备:

图片四张(春晓图片)、古诗视频、古诗意境视频、废旧白纸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开始环节

1、师生打招呼、课前律动(手指游戏)

2、用玩偶企鹅宝宝引入话题。从寒冷的南极请来了企鹅宝宝,它今天给大班的宝宝们带来了古诗《江雪》。请宝宝们把小耳朵竖起来认真听听,因为这首古诗是一幅美丽的图画。听完之后,请宝宝们说一说是黑板上的那一幅图片(四首古诗意境图画)

二、基本环节

1、老师有表情的朗诵古诗两遍

2、让小朋友们说一说,黑板上的那一幅图画是描述这首古诗的,为什么?

3、老师再次朗诵古诗,请宝宝们边听边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A.冬天的早上你睡的香吗?有不想起床的感觉吗?为什么?

B.谈谈冬季与夏季有什么不同?

C.早上爸爸妈妈叫你起床的时候,你会边起床边想什么呢?

4.根据图画讨论图画并在此基础上理解古诗意思(师生共同欣赏、播放古诗意境视频)

A.这幅画描述的是什么季节?你们看见了什么?(千山鸟飞绝)

B.路上有没有行人?猜猜路上为什么没有人?(万径人踪灭)

C.江面上有什么?船上有谁?他穿着什么,头戴什么?(孤舟蓑笠翁)

D.老爷爷在干什么?(独钓寒江雪)

5、共同欣赏视频(幼儿跟读)

三、结束环节

玩撕纸(雪花)的游戏

四、延伸环节

1、把古诗朗诵给爸爸妈妈听

2、让爸爸妈妈教画雪花和雪娃娃。

含英咀华品真味——《江雪》教学 篇3

设计说明:

古代诗人在字词的使用上十分讲究,力求完美。教学古诗时,抓住诗句中的关键字,品味玩索、深挖细抠,使学生在学习古人用词准确、深刻的同时,体会作者的情感,认识中国文字博大精深的美。

学习目标:

1、理解“千山、绝、万径、踪、灭、蓑笠翁等词意思,在想象诗中意境深远的画面中理解诗意。

2、背诵、默写《江雪》并在语境中运用古诗。

教学重点

体会《江雪》的语言美及意境美。

教学过程

一、看图说话,新课引入

出示:一幅画面,画面中白雪茫茫,只有一人在江面上,坐着小船上垂钓。

请学生组织语言说说画面的情景。

(从训练学生根据画面说完整话开始,同时引出下面的古诗的语言的品味与欣赏的学习)

二、反复朗读,品味诗语。

师:有一位诗人是这样描述这幅画面的。出示古诗全文。

1、学生读诗,直至成诵。

2、学生品味诗语言。

师:画面好空旷,情景好凄凉,背景好寥廓,这么一幅凄清的山水画作者却只用了20个字就表现出来了,赢得了众多人的称赞,你们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

(如柳宗元的诗具有一种 对称美,“千山”对“万径”, “灭”对“绝”,“孤”对“独”,蓑笠翁对寒江雪。对这首诗展现的画面是一种凄凉美,这首诗,语言具有对称美。同样的意思,同样是这样的组合,是组合得这么巧妙,这种妙的组合叫人赞叹,更让人叹为观止的是其间蕴含的情意。)

(诗意、诗味、诗情仅仅存在于诗的言语形式中,改变了言语形式,诗意、诗味、诗情也就随之改变甚至完全消失了。在学生述说自己为什么喜欢这首诗之际,诗美的表达方式也潜移默化于学生头脑之中。)

四、了解背景,体会感情

1、你们猜一猜,作者写这首诗可能是什么时候。

老师随机介绍读者:柳宗元,山西人(唐代河东)所以人们称他柳河东,20多考中进士,博学多才。32岁那年参加改革,成为核心人物,名气很大,谁知改革失败,被贬为永州降几级,十年后才被召回,后又被贬到更偏远的柳州,46岁那年在忧闷中病逝。这首古诗,就是诗人被贬到永州时所作。当他看到眼前茫茫白雪,毫无生机的世界里,有一位老人在江面上独钓的情景,他会那么想呢?

1、指导朗读,读出苦闷,烦恼,或者读出坚贞不屈,在读熟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这里的背景介绍不是由教师直接传授于学生,而是让学生从诗的字里行间体会出来。教师的“导”也是在学生认知基础上的引导。)

五、尝试运用,加深体会。

师:我们现在学古诗,一边为了了解国灿烂的古代文化;二是积累优美丰富的言语;三是学会正确运用,提高语言能力。出示

1、山道上,空旷无人,俱寂无声,颇有一种:“ ”的感觉。

2、虽然不被人理解,但是我还是坚持走自己的道路,希望在向我招手,诗句“ ”不正是告诉我们这个道理吗?

(化消极积累为积极运用,实现活学活用。)

六、拓展阅读,开阔视野

柳宗元46年的生涯中,共写有一百四十余首诗,大多的是抒写被贬后心情愁闷,只得寄情山水田园的诗。

我们来看其中两首诗:出示:

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

宦情羁思共凄凄,

春半如秋意转速。

山城过雨百花尽,

榕叶满庭莺乱啼。

与洁初上人间看山寄京华新龙

海畔尖山似钏芒,

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

散向峰头望故乡。

你又如何明白诗中蕴涵着凄凉、苦愁与悲伤呢?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体察作者的情感杂思。

把体会到的情感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食物的味道需咀嚼后才能知道,水果的营养要吃下去才能吸收,所以,教学古诗要让学生咬文嚼字,反复吟诵,在体悟情味中赏析语言,在推敲语言中领悟意境)

六、总结学习,抄默古诗

提醒容易写错的字 蓑 笠 独,先抄写生字,再或抄写或默写古诗。

含英咀华品真味——《江雪》教学 篇4

[目标预设]:

1、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孤独、苦闷、而又顽强不屈的精神。

2、有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3、用自己的话描述古诗。

[重点、难点]:体会《江雪》的语言美及意境美。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欣赏几幅画,看到这样的画面你想吟诵哪些诗句?(《山行》《望洞庭》)

2画中有诗,诗中有画。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唐代柳宗元写的——《江雪》。《江雪》顾名思义就是江上雪景。这首诗中又描绘了怎样的画面呢?

3、请大家自由读一读,读正确,读通顺了,还要注意词句间的停

顿,掌握好古诗的节奏,要有轻重缓急,高低起伏的变化。读出诗的韵律美。(生读)

小结:

这首诗只有短短的20个字,但内涵却非常丰富,咱们还要通过三种不同层次的读,来理解这一首诗。

二、一读,想象诗景——寒冷凄清

1、刚才大家读了这一首诗,看着这样的画面,你能用自己的话来描述这一幅江上雪景吗?(出示:寒江钓雪图)

2、如果用一个词来感受这一幅江上雪景的话,你会用哪一个词?

3、再读诗句,你是从诗中哪些字句中体会到的?(生讨论交流)

(1)“绝”和“灭”,凄凉的程度——所有的山,所有的路都被白雪覆盖了,没有飞鸟,没有行人,没有声音,除了渔翁,再也没有别的生命!一切是如此荒凉。

师:诗人写得多么巧妙呀,诗句中没有出现一个雪字,但我们似乎已经见到了铺天盖地的大雪,已经感觉到了滴水成冰的寒气。

此时此刻,如果让你用一个词来形容这天气的寒冷,你会用哪一个词?

(2)“千山、万径”难道是指一千座山,一万条路吗?

师:这里的“千山、万径”并非确数,乃是概述连绵不断的山和许许多多的路。在这里指所有的山,所有的路都被白雪覆盖了,没有飞鸟,没有行人,更突出了冰天雪地,天寒地冻。

(3)“蓑笠翁”什么意思? 蓑衣斗笠有什么用呢? (出示认识蓑笠)

(4)“孤舟”“独钓”在茫茫雪山,寒冷江雪中,只有一只小船,一个渔翁在垂钓。更显得凄冷。

师:“寒”,是造成凄凉的根本原因——这么寒冷的天气,鸟儿无处觅食,只好躲在巢中避寒;这么寒冷的天气,人们无法劳作,只好呆在家中取暖。

(板书:寒冷凄清)

4、谁能把“千山万径”的寒冷凄凉读出来。(朗读指导)

5、读到这里,你有什么疑问吗?

(预设:这么寒冷的天气,渔翁为什么还要出来钓鱼?作者这样写是想表

达怎样的感受呢)

三、二读,体会诗情——孤独悲愤

1、歌咏志,诗言情。诗人柳宗元当时到底想要抒发怎样的心情呢?让我们来看一段资料。出示柳宗元生平介绍。

柳宗元是唐代著名的诗人,被称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关心人民疾苦,力主政治改革,可是却遭到了当权派的打击和排挤。他参加“永贞革新”失败后,九月被贬为邵州刺史,途中又被贬永州司马,那是个荒凉偏僻、人烟稀少的地方,这对33岁正当盛年的改革志士来讲,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永州之贬,一贬就是10年。柳宗元的母亲来永州不到半年就逝世了,他的友人也有的赐死,有的病死。可是,他的政敌仍不肯放过他,几次派人对他的住所放火。在永州,残酷的政治迫害,艰苦的生活环境,使柳宗元悲愤、痛苦、导致他身体受到严重的摧残,这真是集国忧、家祸、困苦于一身呀!

2、请你告诉我,这个时候的柳宗元,应该会有怎样的一种心情?

3、再读《江雪》,从诗中哪些字词或句子中感受到作者的这种心情呢?

(预设: “绝”“灭”“孤”“寒”“独”)

师:如果这些字有颜,它会是——(生说:灰、白),如果这些字有温度,它会是——(生说:冰、冷)

4、是怎样的心情才会写出这样的字眼和诗句啊?诗人的心情就藏在诗中,请你把每句诗的第一个字连起来,读一读。——千万孤独。

5、这不是一般的孤独,是“千万孤独在一身”啊!谁来读一读(-----指名读)(配乐)

师:一首诗,一份情。如果说,这漫天飞雪是这首诗的基调,那么,这千万孤独就是这首诗的诗情啊!这“千山万径”的背景越广大,诗人也就越孤独。千万孤独,就是这种感受,试着把柳宗元内心这千般孤独,万般悲愤读出来。(指名读——齐读)(板书:孤独悲愤)

6、现在你知道渔翁为什么在这寒冷的天气出来钓鱼了吗?(生交流)

四、三读,感悟诗意——顽强不屈

1、教师引读:面对寒冷,渔翁动摇了吗?他——(读)独钓寒江雪。

他屈服了吗?他——(再读)独钓寒江雪。

2、从渔翁身上你看到了一种什么精神?(板书:顽强不屈)

3、这也是一个极具个性的,孤傲的柳宗元。虽然朝廷把他一贬再贬,但是他是不会屈服的。他不屈不挠地——(读)独钓寒江雪。

小结:

同学们,诗人是借雪景来抒发自己的感情, 这种手法叫借景抒情。这就是《江雪》之所以能够流传千古,成为古诗中的瑰宝的原因所在。这首诗中,所描述的寒冷凄凉的环境正是诗人柳宗元当时所处的残酷环境的真实写照,渔翁的心情是他孤独寂寞的心情的自然流露,渔翁的精神是他身处逆境而顽强不屈的精神的再现。全体起立,咱们齐读古诗,再次感受诗人柳宗元面对重重困难而顽强不屈的精神。(生读)

五、品味积累,描述画面

师:《江雪》这一首五言绝句,仅二十字,便能展现出一幅清新的画图,传达一种真切的意境。,在短章中包含着丰富的内容,是五言绝句的最大特。这首诗不仅意境深远,而且语言绝妙!是古诗中的精品!千百年来,读过这首诗的人无不交口称赞。现在,你能用自己的话再次描绘诗中的画面吗?

(先同座交流,再全班交流)

六、拓展、比较阅读

师:无独有偶,清代诗人王士祯也作诗一首《题秋江独钓图》,读一读这首

诗吧。

一蓑一笠一扁舟,

一丈丝纶一寸钩。

一曲高歌一樽酒,

一人独钓一江秋。

1、读一读,与《江雪》比较一下,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2、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呢?(生讨论交流)

3、课后搜集柳宗元的其他作品读一读。

[教材简解]:

《江雪》是柳宗元被贬永州后的作品。描绘的是一幅寄兴高洁、寓意丰富的寒江独钓图。作者用极其洗炼的文笔,勾勒出一位渔翁在白雪茫茫的寒江上独钓的情景。全诗的意境,在“孤”和“钓”二字上。诗中充满了寒意,艺术地概括了当时他所处的政治环境的险恶。本诗的立意很高远的,它不是为了写雪景而写雪景,而是通过雪景来赞美老翁“独钓寒江”的精神;通过“独钓寒江”的老翁,进而歌颂为坚持正义而斗争的人们。表现了他自己毫无畏惧、不向黑暗势力屈服的坚强意志和不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

[设计理念]:

1、鼓励学生个性化的阅读感受和体验。

《江雪》这首诗中作者一腔的愤懑苦闷,郁结在胸,诗人这种感情学生在教师的点拨下,是能够有所体会的。允许学生有自己独特的理解。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自由发言,去体会与品味诗意与诗情。

2、重视诵读、想象能力的培养与学习方法的指导。

古代诗人在字词的使用上十分讲究,力求完美。诵读是进入古意境的入口,是打开体味诗词情感大门的钥匙。只有反复吟诵,文句,意境,才会萦于心头,如发于己心,如出于己口。教学古诗让学生咬文嚼字,反复吟诵,在体悟情味中赏析语言,在推敲语言中领悟意境。以三种方式的读加深对诗文的理解,更为学生品味诗句意境及理解后的再创造架起了一座桥。

3、比较阅读,深入感悟。

拓展阅读《题秋江独钓图》,让学生比较阅读。这种同一题材不同意境的作品阅读,不仅拓展了学生的视野,而且让学生学会比较,更加深入地感悟作品的人文内涵。

[设计思路]:

一首古诗的教学,学习方法的指导十分必要。本节课试图以:想象诗景——体会诗情——感悟诗意,为学生展现一个清绝、寒绝、独绝的境界,体会诗人孤傲高洁的品格。由浅入深、由易入难,有利于学生全面地把握好整首诗。

1、想象诗景。教学古诗时,抓住诗句中的关键字,品味玩索、深挖细抠,引导学生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使学生在学习古人用词准确、深刻的同时,认识中国文字博大精深的美。

2、体会诗情。引导探究作者的写作背景,方能体会作者借诗中寒江独钓的渔翁来抒发自己孤独郁闷的心情。

3、感悟诗意。领会诗歌的意境是古诗教学的关键。教学中想方设法让诗中的画面和诗人的感情在学生脑中“活”起来,进而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其情感,把诗人创造的意境在学生的心中再现。

含英咀华品真味——《江雪》教学 篇5

《江雪》

《江雪》是唐代诗人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之后写的一首诗,这首诗描绘出了一幅肃穆感人的江山雪景图。但这首诗,并不是单纯地在描绘中国江山的雪景,而是通过雪景来赞美老翁“独钓寒江”的精神,更是诗人想借诗中寒江独钓的渔翁来抒发自己孤独郁闷的心情,表达自己不愿与当权者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根据《新课标》中对小学古诗文的要求:“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在教学《江雪》这首诗时,我把理解诗句,感受诗歌丰富的内涵作为教学重点。因为诗人所处的年代十分遥远,学生的情感难以与诗人产生共鸣,所以我又把体会诗的情感,感悟诗的意境作为教学的一个难点。

古诗语言极度简练,但是意味深远,内涵极其丰富。一首诗,包含一种心情,一个故事,甚至一段历史。所以要理解古诗,除了文字的意思外,还涉及许多背景资料,还要带入自己的情感体验来解读。因此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仅仅停留在理解的表面是不够的。

对于古诗的学习,我分三步教学:诗中画,诗中意,诗中情。“读”中感悟应该占据较大的比重。我在指导读的过程中,努力体现几点:1、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设置了朗读的训练点,让琅琅的读书声贯穿整个课堂,在一次一次的朗读中不知不觉就做到了熟读成诵。2、体现朗读的层次性,鼓励学生每一次读都有所收获。先把古诗读准确,读流利,读出韵味;再通过重点字词理解了诗意后让学生展开想象读出体会;最后深挖教材,体会诗人内心强烈的思想感情,情感得到了升华,从而实现激情朗读。3、采用多种方法完成朗读的训练,范读、自读、指名读、男女生读、齐读、激情引读 ,体现了课堂变化的艺术。4、注重对学生朗读的评价,尽量挖掘朗读的闪光点,对本人是一种肯定和鼓励,对其他学生也是一种朗读方法的暗示,有效地实现了对学生的朗读指导。

在帮助学生理解诗意时,“想一想,画面上该画什么?不该画什么?”一个问题不但覆盖了全诗,而且创设了情境,充分调动了学生探究的兴趣,吸引并引导学生通览全诗,自主读书,探究阅读。

又如在学生进行了浅层阅读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质疑:“这么寒冷的冬天,老人为什么还在江上垂钓?”这个问题富有穿透力,引导学生穿过诗句的表面,深入到其独特的创作背景中去,了解了柳宗元特别的人生经历,才能真正地体会到诗人那种凄清孤寂而又冷傲不屈的精神。

“因文而异,因需而设,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我们给与孩子的,应是一个自然、简约、真实的语文课堂。

好一个“无处话凄凉”

今天给孩子们上了《江雪》这首诗,孩子们的表现让我太激动了。

一看到这首诗,从孩子们脸上的表情就能看出他们兴趣不大,是啊,一年级的时候他们就会背这首诗了。这时我不紧不慢地说:“是啊,这首诗我们很熟悉,你们知道吗?这首柳宗元的《江雪》被后人誉为‘唐诗五绝之冠’,也有人说这20个字字字珠玉。为什么给予这么高的评价呢?我们研究研究。”

我们班的孩子都喜欢挑战,听到这句话孩子们来了劲。

读完全诗后,问学生你们读完有怎样的感受?从哪儿读出来的?

潘东说:“我从诗的前两句感受到了寒冷。没有一只鸟,没有一个人。用了‘灭’和‘绝’这两个字用得很到位”

杨芮琪说:“我感觉到了孤独。因为一个孤独的蓑笠翁,独自在这大千世界里。我从这首诗的后两句中的‘孤’和‘独’这两字读出来的。”

姜晨晨说:“我品出了第一句中为什么作者写鸟都没了呢?因为鸟是非常常见的事物,连鸟都绝了,可见当时画面的冷清。”听到这样的回答,我真是太兴奋了,这就是作者选材和写法的精妙之处呀。有的孩子说:“第三和第四行开头的字连起来就是孤独。”这时又有孩子发现了,每一行开头的字练起来就是“千万孤独”。孩子们真是太厉害了!这时我适时补充柳宗元被贬永州的资料。你们觉得这个老翁为什么在这冰天雪地要出来垂钓吗?孩子们联系柳宗元的经历,说是为了排遣心中的郁闷和苦闷。这时我趁热打铁,那在你们的脑海中浮现出怎样的画面?李文蕙说:“冷清。”沈佳莹幽幽的说:“凄凉。”王恒之的答案真的让我太开心了,他说“无处话凄凉。”说的太好了!柳宗元此时的心态不就是“无处话凄凉”吗?被贬永州,没有朋友,就连亲朋好友也疏远他。

那你们觉得这个老翁真的是在钓鱼吗?有的说排遣心中的烦恼,有的说锻炼坚毅的品质和锻炼自己的意志,我也补充了可能这是在钓一个春天,柳宗元对政治上的春天的一种渴望。

课后,孩子们还意犹未尽地和我说:“老师,书上插图上的芦苇也说明此时的作者是心灰意冷。”有的孩子还对我说:“老师,应该把《江雪》和《元日》这两首诗调换一个顺序,那样的话就在爆竹声中把一切烦恼都除去了。”多有想法的孩子!

上完这节课后,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孩子们的智慧令我吃惊。但也给我启示:孩子们的潜力是无限的,课堂上的问题应能给孩子以足够思维的空间、发展的空间,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是高效的课堂。

含英咀华品真味——《江雪》教学 篇6

教学内容:幼儿多元能力发展课程中班语言上册教材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朗诵古诗,理解古诗的意境。

2、通过各种不同方法的学习,激发幼儿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会朗诵古诗。

教学难点:在教师的引导下理解古诗的意境。

教学准备:三角形、圆形、长条形各一个,。

教学方法:愉快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组织教学

二、基本部分

1、猜拼图

出示一个三角形提问:“小朋友这是什么?”

出示一个圆形提问:这是什么呢?

老师把它们拼成一幅图猜一猜象什么?(用三角形、圆形、长条形拼成一个人在钓鱼的图片)

老师看了这幅图就想起了唐代大师柳宗元写的一首《江雪》你们想听吗?

2、老师有表情的朗诵古诗《江雪》

3、这首古诗还有一幅美丽的画呢,我们一起来看。(出示多媒体)

(1)你看见了什么?这幅画上是什么季节?冬天会怎么样?山上都是雪,小鸟怎样了?(千山鸟飞绝)

(2)路上也没有行人,天气寒冷人们怎样了?(万径人踪灭)

(3)江面上有什么?船上有谁呢?他穿着什么?带着什么呢?(孤舟蓑笠翁)

(4)他在干什么?(独钓寒江雪)

4、我们一起来看这首古诗(多媒体出示古诗)

(1)小朋友,请你一在这首古诗中你认识哪个字宝宝?

(2)幼儿跟老师朗诵古诗2—3遍。(不同的方法朗诵)

(3)老师把这首古诗编成了一幅节奏图:这是几拍子的节奏?幼

儿练习打二拍子的节奏。看节奏一边拍手一边朗诵古诗。

(4)我们听着音乐来唱一唱这首古诗。

三、结束部分

1、幼儿操作:画出这首古诗中你认识的字宝宝,画出来给后面的老师读一读,你读的对不对,然后朗诵给老师听,你会得到一颗五角星。

2、总结

师:小朋友们今天学习了什么?

3、作业

把学会的古诗朗诵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江雪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含英咀华品真味——《江雪》教学 篇7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与品味课文,理解本文从“形象、意境、艺术特”等方面赏析诗歌。

2、体会作者运用叙述与议论相结合的表达方式进行诗歌赏析。

3、学习柳宗元荡涤世俗的一切杂念,培养超越功利的审美情趣。

【重点难点】

1、重点:在对具体词句、段落的品读中,理清作者赏析诗歌的基本思路。

2、难点:荡涤世俗的一切杂念,进入一种超越功利的审美境界。

【词语积累】

自食其力同流合污一尘不染万籁无声虚无缥缈平淡无奇精雕细刻空灵剔透

超然物外清高孤傲不动声画龙点睛精雕细琢可望不可即

【朗读课文】

【课文分析】

诗歌通常是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对诗歌的鉴赏实际就是从文本出发去探求隐藏在文本背后的诗意的过程。本文赏析先从解读诗歌的常识开始,利用想象再现诗人描绘的画面,感受诗中的形象,把画面中诗人没有直接写到的部分补充出来。再利用背景资料,进而理解诗歌的内容,把握诗歌的意境,领会画面背后深远的意蕴。

重点是学习第四段细致地赏析方法,这是作者赏析文字中最见功夫的部分。

本文篇幅较长,要抓关键句从整体上感知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赏析的,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同时,在对具体文字段落的品味感悟中加深理解,体会作者评析的深刻。

本文难就难在作者细致的评析诗人艺术匠心上。针对本诗歌的艺术特,作者抓住诗中的`意象和文字,运用电影术语进行对比、联想,点染、放大等方法作细致入微的赏析。

【思维训练】

1、快速默读课文,理清思路。明确本文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叙述与议论相结合。联想、想象部分为叙述。评析部分为议论。

2、运用跳读的方式,再次快速阅读课文,出中心句和关键段落。

第1段是总起,最后1段是总结;其它每个段落的开始句都是中心句。

3、从中心句和关键段落看,作者是从哪些角度来赏析的?其重点是什么?

从中心句和关键段落看,本文是从“人物形象、诗歌意境、艺术特”等方面来赏析的。其重点是艺术特。

4、什么是“押仄韵”?

“押仄韵”,是指诗歌的韵脚,即二、四两句的最后一个字是仄声。

5、第5段与第4段是什么关系?它有什么作用?

第5段既是全文的结尾,也是对第4段内容的简明扼要的概括。它的作用是使作者关于艺术特的见解更加清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让人一目了然。

6、归纳本文的语言特点。

①叙述与议论相结合。

②运用一些副词和关联词,如“首先、其次,由此可见、可是、相反,一方面……另一方面、既……又”,使文章层次清晰,表意明确。

7、本文介绍的背景资料包括哪些?它对诗文赏析有何作用?

背景资料包括:作者的基本思想状态,时代背景,作品背景,鉴赏对象的相关信息等。它们可以帮助读者准确把握作品的旨趣、作者的情感倾向、诗句的原意等。

8、你是怎么理解“独钓寒江雪”的?

“独钓寒江雪”是全诗的“诗眼”,是点睛之笔。题目让人产生疑问:“雪”怎么“钓”?这不符合生活常识,却符合诗歌语言的“反常性”,甚至成就了这首诗的灵性和美感。一个渔翁坐在白茫茫的雪世界,当然是为了钓鱼。但是,为什么在诗人的眼里却成了“独钓寒江雪”呢?此时此刻,这个渔翁已经成了诗人心目中的一个意象,一个符号。这个符号,倾注了诗人的理想。雪是洁白的,掩盖了这个世界的所有的污秽和黑暗,而渔翁在此独钓,正应了屈原所说的“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绝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孤绝、高洁的理想人格。可见,“独钓寒江雪”一句,注入了诗人的主观情感。所以,当我们读到这一句时,现实世界便被理想世界取代,那个“雪”字弥合了诗人、渔翁、读者的距离,使我们在一刹那间,荡涤了世俗的一切杂念,进入一种超越功利的审美境界。

9、模仿本文的写法,对柳宗元《渔翁》进行赏析。

【课外作业】

1、整理课堂笔记,完成“学习建议”。

2、自学《文中有“画”——〈冬天〉赏析》《〈窗〉的艺术辩证法》,复习《出师表》《桃花源记》《捕蛇者说》《登泰山记》,完成“学习建议”。

含英咀华品真味——《江雪》教学 篇8

活动目标

1、理解古诗大意,感受古诗的意境。

2、理解古诗中“绝”“万径”“人踪灭”“ 蓑笠”的词义。

3、有感情地朗诵古诗。

活动准备

电子大书、古诗课件。

活动过程

一、欣赏图画。

(出示电子大书)师:你看见了什么?这幅画上是什么季节?山上都是雪,小鸟会怎么样?

师:路上有没有行人?为什么?

师:江面上有什么?船上的人穿着什么?他在干什么?

二、欣赏古诗。

1、教师播放古诗课件,请幼儿完整欣赏古诗。

2、理解词汇“绝”“万径”“人踪灭”“簔笠” 的词义。

绝:无,没有。人踪:人的踪迹。灭:消失,没有了。

万径:虚指,指千万条路。

孤:孤零零。舟:小船。蓑笠(suō lì):蓑笠和斗笠。 “蓑” 的意思是古代用来防雨的衣服;“笠”的意思是古代用来防雨的帽子。

3、教师逐一讲解古诗大意。

千山鸟飞绝:四周的山上没有了飞鸟的踪影。

万径人踪灭:小路上连一丝人的踪迹也没有。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只有在江上的一只小船上,有个披着蓑衣、戴着斗笠的老翁,在寒冷的江上独自垂钓。

三、朗诵古诗。

教师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教师带领幼儿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分组朗诵古诗。

四、开心游戏。

接龙游戏:教师将幼儿分成四组进行接龙比赛,可从第一句到最后一句,或者最后一句到第一句均可,或者改变接龙速度,或者限制时间等等。

活动应变

南方的幼儿没有见过雪,教师可以在网络上搜索下雪的视频给幼儿观看。

活动延伸

美术活动:绘画冬天景象。

区角活动

语言区:投放幼儿用书,鼓励幼儿复习古诗,学习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环境创设

请幼儿画一幅关于冬天景象的美术作品,张贴在美术展示区。

家园互动

请家长和幼儿一起背诵古诗,让幼儿解释古诗大意,说说古诗的意境。

随机教育

在活动过渡环节,可以和幼儿一起朗诵古诗。

含英咀华品真味——《江雪》教学 篇9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词,逐句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及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会学习古诗的方法。

3、会朗读、背诵这首诗。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诗中字词的意思。体会诗的意境及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习古诗的方法步骤。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冬天来到了,慈祥的冬爷爷又快给咱们送礼物来了。他的礼物十分神奇,会使光秃秃的枝条一夜间开满美丽的白花,会使绿油油的麦苗一夜间盖上一层厚厚的棉被,同学们说这礼物是什么呢?

(生答)咱们是中原的孩子,见惯了平原的雪景,那么江上的雪景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描写江上雪景的古诗——《江雪》。(板书)

二、初读课文,正音辨字。

1、学生轻声自由读全诗,再指名读,齐读全诗。

2、出示投影片(1)。

(辨析字形:蓑笠,钓鱼,孤独)

让学生举例加点字与何字相似。(衰钩狐)

三、学生析题,教师简介作者。

1、《江雪》是什么意思?看到这个题目,你认为这首诗该写什么内容?

2、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大诗人柳宗元,这是他被贬官之后所写的一封来信。他对江上雪景的描绘是不是和我们谈的一致呢?下面我们就学习这首诗。

四、精读,理解诗句。

出示诗句卡片(千、张)边贴边读。(领读——自由读)

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1)学生齐读此句,逐句理解,试译全句,可自学可讨论。

(2)检查自学效果,学生订正补充。

千山是什么意思?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绝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知道的?

鸟飞绝的意思是什么?

指名意译此句的前半句。

径是什么意思?

你是从何处知道这个字的意思的?万字是否就是一万呢?

人踪什么意思?

灭什么意思?选义项(消灭、熄灭、消失)。

指名意译此句的后半句。

(3)让学生思考品味:该句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冷清、寂静、凄凉的画面,)

让学生读、思、议,教师启发学生想象品味。

(4)指导朗读。(由画面、感情启发到语气、语速、停顿、重音)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5)过渡到第二句。

大自然中可以作为描写对象的景物有千千万万,作者只是抓住了两个典型的环境进行描写(千山、万径),因为山林是平日鸟儿聚集的地方,小路是平日行人最多的地方。然而,现在连山林中都没飞鸟,连路上都没有行人,你说这天气怎么样?这样的天气环境给人一种寂静、冷清的感觉。在这样的环境中,有没有人呢?请自学第二句。先逐字理解,再理解整句意思。(生自学)

(6)⑥检查自学效果。

学生齐读此句,逐一提问对以下宇词的理解。

孤、舟、翁、独。学生如果回答正确,则追向其理解的思路,启发其他学生知识的迁移。

难点理解:钓寒江雪是什么意思?有人钓雪么?从而让学生理解雪置于句尾原因;A、为了押韵,B、突出环境恶劣,C、点题。

(7)指名意译第二句,学生互相纠正补充,教师最后总结。

(8)学生思考、讨论、回答;第二句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老翁孤舟独钓的图景)

(9)指导朗读。(除语气、语速、停顿、重音外,寒字的颤音要读出来,以符合其凄凉、冷落的感情,师示范)

孤舟/蓑笠/翁,独钓/塞江/雪。

再让学生反复朗读全诗,以体会感情。

五、品读,体会诗句深意。

1、启发学生再次品读想象这首诗的第一句所描绘的画面,给人一种什么样的感受。(由人鸟绝迹可以想象环境的寂静,给人的.感受是清冷、凄凉)启发学生再晶读咀嚼第二句诗,在人鸟绝迹的环境中,在雪花纷飞的寒冷江面上,一个孤独的老人独自垂钓的画面,又给人以怎样的感受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你觉得这位老人有着

怎样的精神品质?(让学生读、思、议、发言)

其间可启发学生求异思维:(1)在寂静清冷的环境中独自垂钓可见其孤独寂寞的思想感情。(2)在这样寒冷、静寂的大江上却能独自垂钓,也可以看出这位老人坚强不屈的性格,透出丝丝生气。诗言志,这也是作者的心境,作者的自喻。

2、配乐范读,生闭目想象画面,再次体会诗的意境。

3、出示幻灯片(2)(本诗画面)。生口述画面内容,意译全诗(语言训练)。再指导背诵,默写全诗。

六、总结学法。

让学生回忆后回答学习《江雪》的过程,再出示幻灯片(3):

A、解题,了解作者。

B、朗读,弄准字音。

C、讲析,试述句意。

D、晶读,体会诗境。

E、赏读,背默全诗。

七、运用学法,自学《静夜思》。(注:1994年小语课本中此诗未入选)。

1、出示《静夜思》。

2、自学。

3、检查自学效果。

(1)

题意?作者?

(2)明月光?疑?举头?思?故乡?

(3)

解诗句,悟诗情;

(4)

放《静夜思》配乐朗读,配曲录音。

4、指名朗读与背诵。

八、默写《江雪》一诗。

含英咀华品真味——《江雪》教学 篇10

【教学内容】

《江雪》

【教材分析】

《江雪》是第七册第七单元的一首诗,是唐代柳宗元写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古诗塑造了一个在漫天大雪中孤舟垂钓的老渔翁的形象。表现了诗人清高,孤傲,坚韧不拔的性格,流露出自己不愿与当权者同流合污的感情。诗中描写了一个超脱世俗的老渔翁形象,正是柳宗元此时此地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这首诗看似写景,实际在写人,这样做使环境描写既有象征意义,又有衬托作用。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诗文,体会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

2、学会本课生字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诗文,背诵古诗。

4、理解重点词句,理解全诗意思。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体会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一首诗往往是画中有诗,诗中有画。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唐代柳宗元写的——《江雪》。(板书课题)《江雪》顾名思义就是江上雪景。这首诗中又描绘了怎样的画面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感受诗中的画。

师:请大家自由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还要注意词句间的停顿,读出诗的韵律美。

二、新授

1、想象诗景——寒冷凄清

师:刚才大家读了这一首诗,现在我们先来看看这几个生字。谁

会读?(指名读、齐读、纠错)

师:大家一定要注意“蓑、翁”的写法。(带写生字)

师:读了这首诗你能用自己的话来描述这一幅江上雪景吗?(出示:寒江钓雪图)(指名答)

师:如果用一个词来说说看了这幅江上雪景图后的感受,你会用哪个词?

生:(指名答)凄清、凄凉。

师:我们一起来看诗中是怎样描写的?“绝”和“灭”描写的是什么?

生:凄凉的程度(引导回答)

师:所有的山,所有的路都被白雪覆盖了,没有飞鸟,没有行人,没有声音,除了渔翁,再也没有别的生命!一切是如此荒凉。(出示幻灯片)

诗人写得多么巧妙呀,诗句中没有出现一个雪字,但我们似乎已经见到了铺天盖地的大雪,已经感觉到了滴水成冰的寒气。

师:诗中的“千山、万径”难道是指一千座山,一万条路吗?

生:不是??(指名答)

师:对,这里的“千山、万径”并非确数,乃是概述连绵不断的.山和许许多多的路,更突出了冰天雪地,天寒地冻。师:诗中还有哪些词体现了“凄凉”?

师:对,在茫茫雪山,只有一只小船,一个渔翁在垂钓。更显得凄冷。而“寒”是造成凄凉的根本原因。(板书:寒冷凄清)

2、体会诗情——孤独悲愤

师:诗人柳宗元当时到底想要抒发怎样的心情呢?让我们来看一段资料。(出示幻灯片:柳宗元生平介绍)

师:谁能说说,这个时候的柳宗元,应该会有怎样的心情?

生:孤独、悲愤(指名答)师:从哪些字眼可以看出?

生:“绝”“灭”“孤”“寒”“独”

师:诗人是怎样的心情才会写出这样的字眼和诗句啊?诗人的心情就藏在诗中,请你把每句诗的第一个字连起来,读一读。(出示幻

灯片)

师:这不是一般的孤独,是“千万孤独在一身”啊!谁来读一读?试着把柳宗元内心这千般孤独,万般悲愤读出来。(指名读、齐读)(板书:孤独悲愤)

3、感悟诗意——顽强不屈

师:面对寒冷,渔翁动摇了吗?他——(引读)独钓寒江雪。他屈服了吗?他——(引读)独钓寒江雪。师:从渔翁身上你看到了一种什么精神?

生:坚忍不拔、顽强不屈(指名答)(板书:顽强不屈)

师:这也是一个极具个性的,孤傲的柳宗元。虽然朝廷把他一贬再贬,他却不愿与当权者同流合污,不愿屈服。

三、总结

师:同学们,诗人是借雪景来抒发自己的感情的,这种手法叫借景抒情。这就是《江雪》之所以能够流传千古,成为古诗中的瑰宝的原因所在。诗中渔翁的心情是他孤独寂寞的心情的自然流露,渔翁的精神是他身处逆境而顽强不屈的精神的再现。全体起立,咱们齐读古诗,再次感受诗人的感情。(齐读)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3遍。

2、一柳宗元的诗,读一读。

3、背诵、默写课文。

【板书设计】

江雪

诗景——寒冷凄清诗情——孤独悲愤诗意——顽强不屈

含英咀华品真味——《江雪》教学 篇11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词,逐句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及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会学习古诗的方法。

3.会朗读、背诵这首诗。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诗中字词的意思。体会诗的意境及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习古诗的方法步骤。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冬天来到了,慈祥的冬爷爷又快给咱们送礼物来了。他的礼物十分神奇,会使光秃秃的枝条一夜间开满美丽的白花,会使绿油油的麦苗一夜间盖上一层厚厚的棉被,同学们说这礼物是什么呢?(生答)咱们是中原的孩子,见惯了平原的雪景,那么江上的雪景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描写江上雪景的古诗--《江雪》。(板书)

二、初读课文,正音辨字。

1.学生轻声自由读全诗,再指名读,齐读全诗。

2.出示投影片(1)。(辨析字形:蓑笠

钓鱼

孤独)

让学生举例加点字与何字相似。(衰钩狐)

三、学生析题,教师简介作者。

1.《江雪》是什么意思?看到这个题目,你认为这首诗该写什么内容?

2.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大诗人柳宗元,这是他被贬官之后所写的一封来信。他对江上雪景的描绘是不是和我们谈的一致呢?下面我们就学习这首诗。

四、精读,理解诗句。

出示诗句卡片(千、张)边贴边读。(领读——自由读)

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1)学生齐读此句,逐句理解,试译全句,可自学可讨论。

(2)检查自学效果,学生订正补充。

千山是什么意思?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绝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知道的?

鸟飞绝的意思是什么?

指名意译此句的前半句。

径是什么意思?

你是从何处知道这个字的意思的?万字是否就是一万呢?

人踪什么意思?

灭什么意思?选义项(消灭、熄灭、消失)。

指名意译此句的后半句。

(3)让学生思考品味:该句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冷清、寂静、凄凉的画面,)

让学生读、思、议,教师启发学生想象品味。

(4)指导朗读。(由画面、感情启发到语气、语速、停顿、重音)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5)过渡到第二句。

大自然中可以作为描写对象的景物有千千万万,作者只是抓住了两个典型的环境进行描写(千山、万径),因为山林是平日鸟儿聚集的地方,小路是平日行人最多的地方。然而,现在连山林中都没飞鸟,连路上都没有行人,你说这天气怎么样?这样的天气环境给人一种寂静、冷清的感觉。在这样的环境中,有没有人呢?请自学第二句。先逐字理解,再理解整句意思。(生自学)

(6)⑥检查自学效果。

学生齐读此句,逐一提问对以下宇词的理解。

孤、舟、翁、独。学生如果回答正确,则追向其理解的思路,启发其他学生知识的迁移。

难点理解:钓寒江雪是什么意思?有人钓雪么?从而让学生理解雪置于句尾原因;A.为了押韵,B.突出环境恶劣,C.点题。

(7)指名意译第二句,学生互相纠正补充,教师最后总结。

(8)学生思考、讨论、回答;第二句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老翁孤舟独钓的图景)

(9)指导朗读。(除语气、语速、停顿、重音外,寒字的颤音要读出

来,以符合其凄凉、冷落的感情,师示范)

孤舟/蓑笠/翁,独钓/塞江/雪。

再让学生反复朗读全诗,以体会感情。

五、品读,体会诗句深意。

1.启发学生再次品读想象这首诗的第一句所描绘的画面,给人一种什么样的感受。(由人鸟绝迹可以想象环境的寂静,给人的感受是清冷、凄凉)启发学生再晶读咀嚼第二句诗,在人鸟绝迹的环境中,在雪花纷飞的寒冷江面上,一个孤独的老人独自垂钓的画面,又给人以怎样的感受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你觉得这位老人有着怎样的精神品质?(让学生读、思、议、发言)

其间可启发学生求异思维:(1)在寂静清冷的环境中独自垂钓可见其孤独寂寞的思想感情。(2)在这样寒冷、静寂的大江上却能独自垂钓,也可以看出这位老人坚强不屈的性格,透出丝丝生气。诗言志,这也是作者的心境,作者的自喻。

2.配乐范读,生闭目想象画面,再次体会诗的意境。

3.出示幻灯片(2)(本诗画面)。生口述画面内容,意译全诗(语言训练)。再指导背诵,默写全诗。

六、总结学法。

让学生回忆后回答学习《江雪》的过程,再出示幻灯片(3):

A.

解题,了解作者。

B.朗读,弄准字音。

C.讲析,试述句意。

D.晶读,体会诗境。

E.赏读,背默全诗。

七、运用学法,自学《静夜思》。(注:1994年小语课本中此诗未入选)。

1.出示《静夜思》。

2.自学。

3.检查自学效果。

(1)

题意?作者?

(2)明月光?疑?举头?思?故乡?

(3)

解诗句,悟诗情;

(4)

放《静夜思》配乐朗读,配曲录音。

4.指名朗读与背诵。

八、默写《江雪》一诗。

[述评]

岳彩花老师是河南省长葛市第一小学的青年教师。以上《江雪》一课的教案是她在1994年许昌市优化课堂教学研讨会上,参加优质课评比时的教案,她荣获了许昌市优质课评选一等奖。

岳彩花老师的这节教案有如下两个特点。

一、教案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的三为主原则。教案中可见每个教学步骤都是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即体现了训练过程。教案是训练学生未知能力的计划,而不是让学生应该知道的答案汇编。例如:让学生自生字的相似字,自己解题,自己读诗,自己逐字理解,自己意译诗句,自己体会诗的意境。教师的职责仅仅在于指导先学什么,后学什么,如何学,怎样启发点拨。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既注意答案的正确与否,更注意答案得来的思维过程。如径字是啥意思?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如能理解抓、舟等字,则追问其理解思路,以启发其他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在训练朗读能力上,教案设计具体扎实,可学可练。在体会全诗深意上,又启发求异思维,开发学生智力。总之,让学生训练的主线贯串始终。

二、总结学法,运用学法。本节教的是首古诗,而学生学的是学习古诗的一般方法步骤。这是教点金之术,这是使学生终生受用的学法指导,这是自学能力的培养。学生学会了吗?就再练习一遍,自学《静夜思》,并且检查自学效果,整个教学步骤扎实而有序。

含英咀华品真味——《江雪》教学 篇12

古诗两首《江雪》

第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江雪》出自苏教版第七册第七单元。此诗为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之后,精神上受到很大刺激和压抑,于是,他就借描写山水之间的渔翁,来寄托自己清高而孤傲的情感,抒发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郁闷苦恼。诗中充满了寒意,令人读之不寒而栗,从而受到感染和教育。但这首诗,并不是单纯地在描绘江上雪景。它是通过雪景来赞美渔翁“独钓寒江”的精神;这位“迎风抗雪,孤舟独钓”的老翁,正是诗人不屈不挠和孤独情怀的人格化身。在诗人笔下,那位“蓑笠翁”的形象,是那样鲜明,令人难以忘怀。立足于此,我认为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写的画面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体会诗境,感悟诗情是难点。由于四年级的学生生活经历、经验、理解能力有限,对于感悟诗情较难理解,我根据学习的情况及时出示这首诗的背景资料帮助学生感悟诗人坚强不屈的精神,让课外的学习资料有机地和古诗融为一体,并为学生学习古诗服务。

二、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理解重点词句,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意思,想像诗中描写的画面。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体会古诗的意境及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三、教学准备

学生需要课前搜集柳宗元的资料和李白的《独坐敬亭山》;本课的需要在多媒体教室和学生一起学习,主要运用演示文稿在学习的过程中补充相关的资料。

四、教学过程

一、环境——寒冷凄凉

(一)解题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咱们学习一首古诗,这首诗是我国唐代著

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柳宗元写的。板书题目是“江雪”什么意思?(江上的雪景)这一首诗,是古诗中的精品!

(二)简单了解诗人。

(三)利用“画面”理解诗意

1.学生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顺诗句。

2.思考:人们常说画中有诗,诗中有画。读着读着,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一副画面?

3.这样的雪景给你怎样的感受,你会用哪一个词来概括?(凄凉、荒凉、冷清、寒冷、寂静,学生若有“雄伟壮观”的理解,教师再引导过来)你是从哪儿体会到的?

(1)“绝”和“灭”,凄凉的程度——所有的山,所有的路都被白雪覆盖了,没有飞鸟,没有行人,没有声音,除了渔翁,再也没有别的生命!

(2)“寒”,是造成凄凉的根本原因——这么寒冷的天气,鸟儿无处觅食,只好躲在巢中避寒;这么寒冷的天气,人们无法劳作,只好呆在家中取暖。

4.谁能把“千山万径”的寒冷凄凉读出来。(朗读指导)

二、心情——孤独寂寞

过渡:同学们,千山万径,一片雪白;飞鸟绝迹,人踪淹没。在这样空旷而又凄凉的背景之下,却有一位渔翁,独自一人,默默垂钓。

(一)此时此刻,你能感受到渔翁的心情吗?(孤独、寂寞)你是从哪体会到的?

1.学生自由读古诗,交流从“孤”、“独”——孤独

2.朗读诗句,感受渔翁内心的孤独寂寞。

3.渔翁的孤独寂寞,就是诗人柳宗元内心的孤独寂寞,渔翁就是诗人的化身,渔翁就是柳宗元的形象代言人,再读古诗,感受柳宗元内心的孤独寂寞。

4.孤独的渔翁成了诗人孤独心情的写照,再读读诗句,去触摸诗人的内心世界。

(二)资料补充,体会柳宗元“千万孤独”、“绝灭孤独”的心

情。

1.补充李白《独坐敬亭山》

独坐敬亭山

唐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赏析:李白写这首诗时,距他离开长安已将近十年。这时的李白对当时社会的弊端已经有了相当深刻的认识,清高傲岸的性格使他无法容于现实,于是他的孤独感越来越强烈,愤世嫉俗的情绪与日俱增,他只好向大自然去寻求慰藉,寻觅知音,这首诗表现的正是这样一种心情。诗人看着山,山也看着诗人,诗人感受着山的语言,山也默默聆听着诗人的心声。人与自然刹那间灵性相通,浑然一体,这是多么超然的一种境界!

小结:诗人李白在自己孤独的时候,还到了自己的知音,那就是敬亭山。诗人看着山,山也看着诗人,诗人感受着山的语言,山也默默地聆听着诗人的心声。诗人对敬亭山说“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敬亭山回应“相看两不厌,只有李太白(李青莲)。”而诗人柳宗元却只能在这寒冷凄凉的世界里独自垂钓,独自一人感受着孤独的煎熬。让我们读古诗《江雪》,再次感受柳宗元内心的孤独寂寞。

2.王士侦《题秋江独钓图》。

题秋江独钓图

清 王士侦

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伦一寸钩。

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赏析:这首诗描写秋江边渔人独钓的逍遥。一个渔人,一件蓑衣,一顶斗笠,一叶轻舟,一枝钓杆,渔人一面歌唱,一面喝酒,逍遥中却又深藏着几许萧瑟,孤寂。其笔下的渔翁不是“独钓寒江雪”,而是“独钓一江秋”,有歌有酒,很是潇洒。渔人钓的是鱼?是秋?是潇洒自在的生活?是无拘无束的心情?……在诗人看来,这样的秋江独钓者,也就是真正懂得生活乐趣的人。

小结:同样都在“独钓”,诗人王士侦钓的是一种潇洒自在的生

活,是无拘无束的心情,享受的是一种生活的乐趣,读古诗《题秋江独钓图》。而诗人柳宗元却在这样鸟绝踪灭的江面上独自垂钓,这是一种何等的孤独与寂寞。让我们回归读古诗《江雪》,再次感受柳宗元内心不一般的孤独寂寞。

3.诗人的内心是一般的孤独寂寞吗?请把四句诗当中的第一个字连起来读读看,你们有没有新的发现?——千万孤独,渔翁可不是一般的孤独,是“千万孤独”, 更是“绝灭孤独”啊!

4.学生自由读诗,体会柳宗元内心的那种“千万孤独”、 “绝灭孤独”。

三、精神——顽强不屈

(一)读诗,引导学生质疑。

1.同学们,古诗学到这儿,大家对渔翁有什么想法,有什么问题要问问他吗?(鼓励学生提问,古人说得好: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2.由学生提问引出问题:在这样一个大雪纷飞、天寒地冻的日子里,没有飞鸟,不见行人,渔翁为什么不呆在家中取暖,偏要出来钓鱼呢?

(二)资料补充,感悟柳宗元坚强不屈的精神。

1.引导:对呀!渔翁生活在江边,难道不知道在这样的江面上垂钓,钓不到鱼吗?知道了为什么还在钓呢?他在钓什么呢?

2.学生根据自己的见解自由发表意见,教师要及时点拨。

3.补充古诗的写作背景:柳宗元21岁中进士,当时国家政治腐败黑暗,柳宗元和几个血气方刚的年轻人,立志改革腐败的政治,救国救民于水深火热之中,却遭到皇帝和权臣的反对迫害,被贬到永州,当时的永州非常偏远,极度贫穷,柳宗元无职无权,无能为力。他想到自己报国的崇高理想不能实现而又无人理解,心里非常难过,非常悲愤。《江雪》这首诗,就是在这个时候、这种情况下写的。这首诗是他当时所处的寒冷凄凉的环境的真实写照,是他孤独寂寞的心情的自然流露,是他身处逆境而坚强不屈精神的再现。

4.同学们,尽管渔翁的心情孤独寂寞,但是他有没有被贫困吓倒?

有没有被寒冷征服?从渔翁身上你看到了一种什么精神?(坚强、顽强不屈、凛然无畏、傲岸清高、坚韧不拔、毫无畏惧、不怕困难、迎难而上)

5.谁再来读一读这首诗,读出渔翁顽强不屈的精神。(朗读指导)

6.背诵古诗,再次感受诗人柳宗元面对重重困难而顽强不屈的精神。

四、拓展《渔翁》,感受意象

过渡:同学们,《江雪》这一首诗,不仅意境深远,而且语言绝妙!是古诗中的精品!被人们称为是“孤独者的空谷绝唱”。在这首古诗的学习中,更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的一种坚强不屈的精神。《江雪》这首诗是柳宗元在刚贬到永州创作的第一首诗,后来他又以“渔翁”为题目,写下了古诗《渔翁》,让我们读一读,去理解柳宗元不同时期的人生感悟。

渔 翁

唐 柳宗元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诗文解释】

渔翁晚上靠着西山歇宿,早上汲取清澈的湘水,以楚竹为柴做饭。太阳出来云雾散尽不见人影,摇撸的声音从碧绿的山水中传出。回头望去渔舟已在天边向下漂流,山上的白云正在随意飘浮,相互追逐。

板书设计

江 雪

唐 柳宗元

环境——寒冷凄凉 绝 千

钓?

心情——孤独寂寞 灭 万

精神——顽强不屈

含英咀华品真味——《江雪》教学 篇13

《江雪》教学中有这样一个片段:

师:请你带上自己对诗的理解再读一读,体会诗中的感情。

生:自由读。

师:学了这首诗,还有什么疑问吗?

生:老师,那么冷的天,老渔翁为什么还要到江中钓鱼?

生:我知道,因为那老渔翁家里穷,没什么吃的了。

师:(神情凝重,饱含深情)同学们,或许老渔翁家里真的很穷,钓鱼充饥。可他真在钓鱼吗?

生:(摇摇头)不是。

师:那他在干什么呢?

生:老渔翁在欣赏冰天雪地里那晶莹剔透的美景。

生:表示他非常坚强,在冰天雪地寒风凛冽的情况下钓鱼。

生:我知道他十分孤独。因为我发现这四句诗的第一个字连起来是“千万孤独”四个字。

生:老渔翁很有情趣——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其中有孤独,有沉默,有希望,又有顽强不屈的精神。

师:多么深的发现呀!

生:我觉得老渔翁在钓一份心情,不管外面怎样地喧哗,他在那里悠然自得。

生:我认为老渔翁在钓春天,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师:此时此刻,此景此情,假如你在老渔翁身边,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生:我想说……

上例中,老师的一个提问,“他真的在钓鱼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家情绪高涨,课堂成为学生主动探究的天地,将学生潜在的美感、情趣、爱憎都唤醒了。

学生联系自身已有的生活经验,展开丰富的联想,使他们走进文本,设身处地与文中人物进行对话,与诗人的心灵对话。当学生与诗、

与诗人产生思想情感共鸣后,产生了个性化的感悟与理解。此时,孩子们入情入境地诵读诗句也就注入了自己独特的感悟。这个片段中,学生由原来简单、浅显的认识逐步深入到深刻、透彻的理解中,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充满智慧的过程。教师巧妙、不露痕迹的点拨使学生的认识一次次地深入,一次次地拓展,这种教学方法也充满了智慧。在求异中、在探究中充分挖掘思维原生态,大胆展示心灵自由,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5:54:5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fanyi/3421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学生   古诗   诗人   作者   理解   体会   渔翁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