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我国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及死因构成分析6.1--


2023年12月24日发(作者:cctv8在线直播观看)

6我国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及死因构成分析6.1--

毕业论文

学 院

统计与应用数学学院

班 级

11统计1班

学 号

20114006

姓 名

翁坤玲

论文题目我国城乡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差异性分析

指导教师

(姓名及职称)

余华银

教授

我国城乡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差异性分析

The main disease mortality difference analysis of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in our country

翁坤玲 统计与应用数学学院统计学专业2011(1)班 20114006

指导教师:余华银教授

内容摘要: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医疗水平的提高,对生命长短的追求也越加明显。提高一个国家整体医学救治是当前一个重大课题。国家层面近几年提出的有关医疗改革都是对城市和农村医学水平的巨大推动。本文通过城乡之间主要疾病死亡率的研究和分析,了解未来我国居民疾病发病率的走向,从而更加有效的提出针对性措施。现阶段,根据统计年鉴官方发布的数据可知恶性肿瘤已成为城市居民死亡率的”罪魁祸首”,大约占总体疾病致死率的25.7%。紧跟其后的是心脏病和脑血管病,其大约各占20%左右。较2000年和2013年比较,2013年主要疾病的排位不仅有变化,死亡率也呈现缓慢上升的趋势,疾病种类的包含范围也随着实际情况做出了相应的调整。本文主要运用EXCEL软件分析近些年主要疾病的分布概况和变化,分析结果可为相

关部门进一步提出建议提供依据。

关键词:居民 死亡率 构成 恶性肿瘤

Abstract:With the progress of human

civilization, the improvement of medical level, the

pursuit of life length is more obvious. To improve

a country medical treatment is currently a major

country about health care reform is for

the big push of urban and rural medical level in

recent years .This article aims to know he future

of our country residents disease

incidence;through the data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the main disease mortality study and

analysis, and thus more effective targeted

measures are put present, according

to official data released statistics yearbook

malignant tumor has become urban mortality

"culprit", about 25.7% of the overall disease

ed by heart disease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about 20% or

2000 compared to 2013, a change had happened

in the position not only of major diseases, also

have a rising trend of mortality .The types of

diseaes include scope has made a adjustment

accongding to the corresponding

this ptext, by using of EXCEL software to analyze

distribution situation of the major diseases, and

changes in recent years, the results of the analysis

can provide the basis for related department to

further put forward the proposal.

Key

words:Residents ;The death

rate ;Constitute;The malignant tumor mortality

目 录

1、我国居民死亡率及构成概况……………………………………………………1

1.1我国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现状……………………………………………1

1.2我国居民主要疾病成因分析………………………………………………2

2、我国城乡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及差异析………………………………………3

2.1城市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分析……………………………………………4

2.2农村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分析……………………………………………5

2.3城乡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差异分析………………………………………6

3、相关建议…………………………………………………………………………10

参考文献……………………………………………………………………………12

附录1………………………………………………………………………………13

附录2………………………………………………………………………………15

附录3………………………………………………………………………………17

1.我国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及构成概况

根据近几年研究表明,中国存在十大疾病是造成居民病死率的主要病症。现阶段而言,该十大疾病是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营养及代谢疾病、神经系统疾病以及损伤和中毒外部原因。同时存在一些其他相对比重较少的疾病,但每年也仍然会造成很大的居民死亡。近些年的研究表明,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以及心脏病在十大疾病中一直处于前三的位置 。

可能在不同地区三者的排名不同,但是却是主要的三大原因。这三种疾病粗死亡率之和已超过居民总死亡的一半。从资料上显示,2000年开始这三类疾病便开始明显站在主要位置上。在2013年所发布的官方上,不难发现城市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的数据中心脏病开始逐渐取代脑血管病,并成功成为中国居民致死率第二的疾病。

1.1我国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现状

表1-1 2000~2013年我国居民死亡情况表(单位:1/10万人)

年份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粗死569.4549.8545.7552.6554.3 528.9 513.1

亡率 8 2 5 7

年份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粗死569.2606.4600.9604.2613.6607.4594.6

亡率 1 2 1 8 7 4

(数据来源:中国卫生统计年鉴)

表1-2 2000~2013我国总人口数情况表(单位:/人)

年份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1

总人2845307513144口 3 7 3 7 8 6 8

年份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总人731354013607口 9 2 0 1 5 4 2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1)基于人口基数的变化对粗死亡率进行分析。粗死亡率是指死亡率说明综合因素对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的全部人生命威胁程度的统计量,故一般又称为粗死亡率。如表达某疾病对一定时间、空间范围内的全部人生命威胁程度称为死亡专率、即某病死亡率。下表列举出2000年至2013年我国总人口数和主要疾病粗死亡率,可知全国总人口数和居民主要疾病粗死亡率均表现出缓慢上升的趋势。

(2)从表1-1以及表1-2看,随着时间的推移,死亡人数是逐渐增加的。2000年与2013年进行比较,得出粗死亡率增加6.67%,并且人口基数也有相应的提高,可知2013年死亡人数相对增加。对医学统计和医疗技术的要求不断提高。科学研究表明,当国家物质水平有显著提高时,人们便开始关注并去寻一条更加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和品质的方式,相应的便会刺激医疗科技的发展,促使从事有关工作的人员和相关行业进行一次又一次的技术革新,这是人们对医学在某些程度上的再一次挑战。

(3)对国家社会层面的挑战,表现出农村的看病难。政策上提出来的越来越多的名次便是居民的看病难。经济压力和就医环境的压力都是人们现在迫于解决的问题。偏远地区已经大面积的出现医疗卫生资源在短缺,配置不合理的情况。现在超过80%的医疗资源处在城市,相比较而言,农村在卫生医疗方面与大城市悬殊过大。

1.2我国居民主要疾病成因分析

(1)饮食习惯的改变。由于日益趋近全球化人们生活习惯从而开始改变,并受到西方的膳食模式影响,国民摄取油炸性食品快餐食品的可能性增加,某些西方食品致癌率较平常食物高出很多倍,居民得癌率的威胁日益明显。然而受到全球化的影响,中国居民在受到西方膳食模式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人喜爱吃快餐油炸性食品,而且这种趋势越演越烈。尤其是专家提出的油炸性食品,油炸食品中含有大量的丙烯酰胺,

2

这是一种2A级致癌物,对人体的危害是难以想象的,这也是经过科学家研究出来的无疑争辩的定论。

(2)环境的变化。城乡居民近些年的主要疾病种类变化日益明显,造成这些原因的有很多。例如肺癌,具体表现为全国各年龄段人民的初始吸烟年龄逐渐年轻化,且数量巨增,吸烟率高,人们得肺癌的几率大大增加,死亡率也随之变化。由肺癌可看出,某些疾病越来越趋于年轻化,环境的影响也是造成恶性肿瘤的一个重大原因。近些年,恶性肿瘤已成为三大主要疾病之一。

(3)社会的进步。社会进步是造成变化的根本原因,又可细分各个方面以及各个领域。众所周知,中国近些年在各个层面上的发展和进步都是让世人瞩目。各种疾病的改变和存在都与社会进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专家认为,社会每发展到一个阶段,都会在各个方面产生一些细微的变化。疾病种类的改变不光是其本身的变化,可能以前也存在,只是医学知识水平有限,难以被人们认知。

2.我国城乡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及差异分析

首先根据2013年城市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的表格绘制出各项疾病的死亡率构成,进而发现哪些疾病占据重要的位置。绘制下图,如图所示:

图2-1 2013年城市居民死亡率构成扇形图

由扇形图可看出,死亡率主要有几大主要疾病构成,其分别是恶性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病和血液造血器官及免疫疾病。其总和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

利用柱状图更能直接明了的看出各项疾病所占比重大致在什么范围内。如下图所示:

3

图2-2 2013年城市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柱形图

由以上两图可看出,造成2013年城市居民死亡的主要疾病有恶性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以及损伤和中毒外部有原因。这五种主要疾病死亡率总和高达87.71%。其中位居第一的是恶性肿瘤,占总死亡率的25.97%,其次是心脏病,所占比重为22.03%。接下来依次为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损伤和中毒外部原因。

其次根据2013农村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来看,城市和农村在诸多疾病上的死亡率相似。

图2-3 2013年农村居民主要疾病柱状图

由图表直接看到的是恶性肿瘤虽然不是排名第一,但是和脑血管疾病以及心脏疾病相差不多,位居前三。紧跟其后的便是呼吸系统疾病和损伤和外部中毒外部原因。农村所处的环境与城市略有区别,不管是卫生条件还是医疗条件都有着较大的出入。

最后对城市和农村进行具体分析。

4

2.1城市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分析

利用附录1可对城市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进行分析。根据表格对比,可以看出以下几点:

(1)呼吸道结核的范围变化

2000年和2013年所定义的传染病所包含的种类存在差异。2000年中所定义的传染病是不含,并将单独列成一种致死率将高的疾病。2013年特地指出传染病包含呼吸道结核。属于慢性呼吸道结核,因此可以说2013年的传染病在种类上扩大了。原因可能是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卫生状况的改善,人们患上呼吸道传染病的可能性有所降低,固将其列在传染病的范围内。

前者包含的是血液及造血器官疾病,后者增添了免疫疾病。2000年所指的先天异常在后者中改成了先天畸形,变形和染体异常,将其更细化。

(2)围生期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的变化。

围生期疾病是指围生期,也称:围产期。是指孕妇围绕生产过程的一段特殊时期。分为产前,产时和产后三个阶段。围生期保健则是预防与生产有关的各种疾病的重要措施,应该受到足够重视。其产下的男婴或者女婴在这个阶段要格外受到保护。2005年以前,是没有围生期疾病的,2005年增添了一项名为“起源于围生期某些情况”的疾病,2006年则更改为“围生期疾病”。2000年时统计局命名的神经系疾病,2005年就将其改成了神经系统疾病。说明医学体系在不断完善。

(3)诊断不明

从附录1的对比来看,可以看出2013年表的结构更加完善且更加合理。2000年的表格中,人们并未将诊断不明的疾病列入主要疾病当中,而随着人们对科学的探索,求知欲的增加,越来越多的疾病能被人所知并被归类。然而,人们也同样会遇到人们并不确定的领域,故将这些疾病划分在诊断不明的范围里。2005年出现了“诊断不明”这一项。

(4)主要疾病的构成变化

由附录2可知,2008年~2013年主要疾病的前十名是没有变化的,只是位置上可能发生了变化。神经系统疾病的死亡率在2011年超过了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排名第九。2012年其他疾病的死亡率高达23.82(1/10万人),排名第六,2013年又返回至第八位。恶性肿瘤在城市居民主要疾病总死亡率的构成比是缓慢下降的,说明单位人数中

5

得恶性肿瘤的人数在变少。而心脏病却恰好相反,属于逐步上升的疾病,脑血管疾病发展的十分平稳。

2.2 农村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分析

同一年制定的城市和农村主要疾病死亡率及构成应该是相同的,因此呼吸道结核的范围变化、围生期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的变化以及诊断不明的出现也都是农村主要疾病的死亡率概况。接下来,分析2008年至2013年农村居民死亡率。如表所示:

由附录3可知,农村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排名第一的可能是恶性肿瘤,也可能是脑血管疾病,其构成比重大概在22%或者25%之间,两者之和大约是主要疾病总死亡率的50%左右。2013年传染病(含呼吸道结核)突然进入前十,粗死亡率高达7.94(1/10万人),该年份暴发的传染病引起较大死亡人数的增长。

如附录3可知,脑血管疾病的比重呈现出平稳的状态,而心脏病却是有明显增加的幅度。由2008年的14.37%上升到2013年的21.90%,比重变化十分明显。同时,呼吸系统疾病的死亡率及构成也有较为明显的改变,2008年呼吸系统疾病的死亡率比重为17.19%,而至2013年死亡率比重降至11.49。说明近几年,农村居民患心脏病的可能性越来越大,致死率越来越高,因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人数却在逐渐降低,人们在处理呼吸系统疾病的方法和用药上更加完善。

2.3 我国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主要疾病的死亡差异分析

2.3.1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主要疾病死因构成差异分析

根据附录2和附录3可知,近几年城市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排名第一的是恶性肿瘤,高达157.77/10万。排名第二以及第三的是心脏病和脑血管病,死亡率是133.84/10万人和125.56/万人。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外部原因以及消化系统疾病分别排在四五六位。经计算,得知前三位总和占疾病死亡率百分之六十八。前十位主要疾病死亡总和已经大于百分之八十。有关部门数据表示,近几年主要疾病的死亡率都较往年呈缓慢上升趋势。

(1)城乡之间脑血管疾病的构成和排名差异

农村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排名第一的是脑血管病,恶性肿瘤排名第二。造成此原因的是城市农村的生活习惯和卫生健康水平不同。城市居民中脑血管疾病同样被列为“三大杀手”之一,但是排名却不像农村如此靠前。最大的差异是生活在城市的人们的健康思维观念与农村有着极大的差别。脑血管疾病产生的原因有诸多钟。资料显示,

6

大概60岁以上老年人中40%~45%同时患有高血压、高血糖或者高血脂。

(2)城乡心脏病的发展变化

农村居民死亡率在2008年之前排名都不在前三,而且粗死亡率的变化也很明显。2013年首次构成比超过20%。然而城市一直处于较稳定的状态,基本上构成比都在20%以上,两者在构成上面确实存在差异。造成城市和农村心脏病疾病死亡率差异的原因是城市居民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接触的新鲜事物多,经常熬夜饮食不规律都是引起心脏病的主要原因。然而这不包括先天性心脏病,它可能是家族遗传或者是在胎儿时期受到某些外部原因而导致的。

(3)恶性肿瘤的构成差异

城市居民中患有恶性肿瘤的死亡率以及其构成比本身就存在差异,其比重在不断下降。而农村居民中恶性肿瘤的构成比重却在缓慢增加。恶性肿瘤属于当今社会一种很主流的疾病,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可能遭遇肿瘤的袭击。随着,社会的发展,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农村和城市之间的差距在不断减小,其中一点就体现在城乡居民之间主要疾病的差异变化。

(4)妊娠、分娩、 产褥期并发症死亡率的差异

在居民主要疾病中妊娠分娩 产褥期并发症专属女性。该类疾病死亡率在女性死者中占有相对的比例。该类疾病可以通过产前检查,也可以早期去发现疾病,早点避免孩子出生后的一些问题,使孕妇安全地渡过妊娠、分娩与产褥期,得到一个健康的孩子。比如说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如果能提早发现,防范于早期,该类疾病的死亡率就不会太高;反之,一旦发展到最后成子痫,则十分危险,救护治愈难度系数大增,对孕妇还有宝宝都有极大的威胁。再例如,如果有产道异常或胎位不正等产科异常情况,这些在怀孕期间就能通过胎检能查出来,及时选择纠正;若短时间无法纠正,也必须做好相应的处理措施,做好准备工作,为准妈妈分娩提高保障措施。

在2013年城市和农村主要疾病死亡率中发现妊娠分娩 产褥期并发症,农村中死亡率达到0.06/10万人,城市是0.04/10万人。农村该种疾病死亡率几乎是城市的1.5倍,说明城乡之间差异很大。其主要原因可能就是各地区医疗水平不平衡,农村相对于城市比较落后。

(5)其它一些疾病的差异

农村居民死亡率紧跟心脏病之后的是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外部原因以及消

7

化系统疾病。城市和农村四五六排名的疾病相同表示两者会造成这类疾病的环境差异不大。虽然排名相似,但是疾病得死亡率还是有较大的变化,纵向比较,例如损伤和中毒外部原因,2008年至2013年期间,城市的构成比大约在5%左右,而农村则处在8%至9%期间,这数据非常稳定,所以有理由相信城乡和农村之间是有较大差异的。

2.3.2 居民疾病死亡率的性别差异性研究

根据城市居民男女主要疾病死亡率的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得出男女性别在主要疾病上的差异。为保证结果,首先进行t检验,然后再进行F检验利用双样本方差检验时,首先进行方差齐性检验,通过之后方可进行方差分析。

表2-1:城市居民t-检验: 成对双样本均值分析结果图

变量名称

平均

方差

观测值

假设平均差

df

t Stat

变量 1

9.528

96.32397333

10

0

9

0.19036962

变量 2

9.363

94.12727

10

——

——

——

——

——

——

——

——

泊松相关系数 0.960619189

P(T<=t) 单尾 0.426622131

t 单尾临界 1.833112923

P(T<=t) 双尾 0.853244261

t 双尾临界 2.262157158

由图可知:t=0.19 p>0.05可以认为男女性别当中主要疾病死亡率构成比没有差异。

还可利用F双样本等方差检验:但是首先需要进行方差齐性检验

8

表2-2 F-检验 双样本方差分析

变量名称

平均

方差

观测值

df

F

P(F<=f) 单尾

F 单尾临界

变量 1

9.528

96.32397

10

9

1.023338

0.486575

3.178893

表2-3城市居民 t-检验:双样本等方差假设结果分析图

变量名称

平均

方差

观测值

合并方差

假设平均差

df

t Stat

P(T<=t) 单尾

变量 2

9.363

94.12727

10

9

——

——

——

F=1.023 P=0.48>0.05,所以认为两样本方差齐性

变量 1

9.528

96.32397

10

95.22562

0

18

0.037809

0.485128

9

变量 2

9.363

94.12727

10

——

——

——

——

——

t 单尾临界

P(T<=t) 双尾

t 双尾临界

差异。

1.734064

0.970256

2.100922

——

——

——

由于P=0.970256明显大于0.05,表明城市居民中主要疾病的死亡率在性别上没有利用农村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构成比进行差异性分析

根据上述结论,农村情况仅用双样本等方差分析:

表2-4农村居民F-检验 双样本方差结果分析图

变量名称

平均

方差

观测值

df

F

P(F<=f) 单尾

变量 1

9.542

92.06868

10

9

0.942651

0.46567

变量 2

9.401

97.66992

10

9

——

——

10

F 单尾临界

0.314575 ——

表2-5 t-检验: 双样本等方差假设

变量名称

平均

方差

观测值

合并方差

假设平均差

df

t Stat

P(T<=t) 单尾

t 单尾临界

P(T<=t) 双尾

t 双尾临界

变量 1

9.542

92.06868

10

94.8693

0

18

0.03237

0.487267

1.734064

0.974533

2.100922

由于P=0.974533明显大于0.05,所以表明农村居民在主要疾病上男女之间无明显差异。

3、相关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当代人们急需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接下来可从是三个方面解决:

(1)从国家层面来说。众多农村问题反映出众看病难以及看病贵其主要的一些

变量 2

9.401

97.66992

10

——

——

——

——

——

——

——

——

11

问题反映在看病难上。众所周知,特别是对一些偏远山村的成压力。现在很多大医院已经处在无床位、挂号、取药等一些基本就医环节农民;还有一些类似的问题比如说,农村居民选择去城市就医,也同样会给城市造上。同时,政府在此方面的投入有限,某些措施上更是阻碍了医院措施的自由发展和完善。医院是一个医生护士以及病人共同作战的地方,各个地方的错误都可能会对居民健康造成威胁。

(2)从医学研究领域来看。现阶段,全科医疗旨在为人民服务,为大众提供更优越的就医环境。大力鼓励我国医学工作者在研究制药和方面取得耀眼的成绩。同时希望医学专家能提供出一种更加完善更加适合中国居民体质的生活方案。

(3)从个人层面来看。便是所谓的自我意识的提高,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养生,抛弃一些不利于身心健康的食物或者生活方式。但是周围的环境威胁太大,人们总是或多或少的进行一些不太适宜的活动。因此,买我们就应严格要求自己,约束自己,给自己和家人以及整个社会创造出一种健康积极向上的生活环境。

12

参考文献

[1]贺宇彤,郑荣寿,孙喜斌,中国恶性肿瘤性别性别发病差异分析[J]1004-0242(2013)03-0174-06.

[2]魏沙,2002-2010年我国城市恶性肿瘤死亡率变化趋势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3年1月 第20卷 第1期.

[3]李连弟,鲁凤珠,中国恶性肿瘤死亡率20年变化趋势和近期预测分析[J],中华肿瘤杂志1997年1月第19卷第1期.

[4]王文,陈伟伟,1990年至2005年我国城乡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及构成比变化[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09年2期.

[5]医学论文发表,我国城市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分析[M],2012年.

[6]张云,青岛市居民死因描述性研究[J],山东大学,2006年.

[7]姚建义,苗树军,纪雪梅,张伟东,我国城市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10期.

[8]龚思红,李德云,珠海市户籍人死亡水平及死因构成,实用预防医学[J],2013年3期.

13

[9]史海龙 ,伊犁州某三甲医院1999-2008住院病人疾病谱分析[J],新疆医科大学,2010.

[10]王秉荣,邹城市农村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因分析[J] ,中国热带医学,2006年1期.

附录1

城市居民主要疾病死亡情况表

14

2000年

粗死2005

粗死2010

粗死2013年

粗死疾病亡率疾病亡率疾病亡率疾病亡率名称 1/10名称 1/10名称 1/10名称 1/10万

传染病(不传染病(不万

传染万

传染病(含万

病(不4.03 含呼3.61 4.44 呼吸6.93

含肺含肺吸道道结结核) 结核)

结核) 核)

寄生呼吸核

寄生呼吸核

寄生2.87 道结2.84 道结2.32

寄生0.04

虫病

恶性157.70.63 0.06 0.13

虫病 虫病 虫病 肿瘤 7

血液,造血恶性146.6恶性124.8恶性162.8器官肿瘤 1 肿瘤 6 肿瘤 7 及免疫疾病

1.27

15

内分泌、营养和血液,造血内分泌、营养和内分泌,营器官养和代谢17.99 0.93 代谢18.13 17.12

及免代谢及免及免疫疾疾病

疫疾疫疾病

病 病

血液和造官疾病

内分泌,营代谢疾病

血液和造官疾病

肌肉骨骼精神病

6.7

精神和结

神经精神2.86

障碍

血器1.41 养和13.75 血器2.9

5.19 1.61 系统6.85

障碍 缔组疾病

织疾病

神经神经5.53 系统4.6 5.84

系病 系病 病 4

疾病

神经心脏133.8

16

心脏106.6心脏病 5

心脏129.1脑血125.598.22

病 病 2 管病 6

呼吸系统76.61

疾病

消化脑血127.9脑血111.0脑血125.1管病 6 管病 2 管病 2

呼吸呼吸呼吸79.92 系统69 68.32 系统15.78

系病 系病

疾病 疾病

肌肉消化和结

18.38 系统18.1 16.96 1.71

系病 系病 缔组疾病

织疾病

肌肉泌尿、生殖9.01

系病

骨骼和结缔组织疾病

妊娠、0.13 泌尿8.58 妊娠、0.11 妊娠,0.11

消化骨骼消化泌尿、1.16 生殖7.2

系病

泌尿生殖系统

6.44

疾病

17

分娩和产褥期并发症

生殖系统疾病

分娩和产褥期并发症

分娩产褥

期并发症

妊娠,分娩先天和产围生围生3.15 0.28 期疾2.03 期疾2.02

异常 褥期病 病

并发症

起源新生于围先天畸形,变形

先天畸形,变形

3.14 生期3.5 2.02 1.98

儿病 和染 和染某些体体情况

异常 异常

先天其他畸形,诊断损伤和中3.83 变性1.85 4.12 毒 39.01

疾病 不明

和染 外部体

原因

18

异常

损伤诊断其他诊断和中35.57 4.09 9.58 2.83

不明 疾病 不明

其他其他11.98 和中38.09 23036疾病 疾病

毒 6

损伤和中 毒外45.28

部原因

(数据来源:中国卫生统计年鉴)

附录2

损伤8.711

19

表2-1 2008~2013我国城市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统计

2008

位次

死亡率(1/10万)

2009

死亡死亡原因

构成死亡原比 因

率(1/10万)

1

恶性肿瘤

166.97 28.08

恶性肿167.瘤 57

128.82

27

27.63

21.24

20.82

构成比

2 心脏病 121 20.35 心脏病

3

4

脑血管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

损伤和部原因

内分泌、120.79 20.31

73.02 12.28

脑血管126.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

损伤和部原因

65.4 10.78

34.66

5 中毒外31.26 5.26 中毒外5.72

内分泌、20.36 21.09 3.55 3.35

营养和营养和3

20

代谢疾病

7

8

消化系统疾病

其它疾病

泌尿生9 殖系统疾病

10

神经系统疾病

6.34 1.07

17.6 2.96

12.99 2.18

代谢疾病

消化系16.5统疾病 8

其它疾10.7病

泌尿生6.97 1.17 殖系统7.34 1.21

疾病

神经系统疾病

6.89 1.14

3

2.73

1.77

表2-1 续表

2010

位次

死亡原因

恶性肿瘤

死亡率(1/10万)

构成死亡原比

2011

死亡率0万)

恶性肿172.3瘤 3

28.52

构成比 因 (1/11 162.87 27.10

132.02 心脏病 129.12 21.49 心脏病 21.85

4

21

3

4

脑血管疾病

呼吸系125.12 20.82

68.32 11.37

脑血管125.3疾病

呼吸系损伤和部原因

7

20.75

统疾病

损伤和部原因

65.47 10.83

统疾病

5 中毒外38.09 6.34 中毒外33.93 5.61

内分泌、6

营养和代谢疾病

7

8

消化系统疾病

其它疾病

泌尿生9 殖系统疾病

10

神经系统疾病

7.2 1.20

16.96 2.82

9.58 1.59

18.13 3.02

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

消化系其它疾病

神经系统疾病

泌尿生5.84 0.97 殖系统 6.6 1.09

疾病

22

18.64 3.08

16.35 2.71

统疾病

9.93 1.64

7.63 1.26

表2-1 续表2

2012

位次

死亡死亡原率2013

死亡率死亡原构成比 (1/构成比

因 (1/1因

100万)

万)

瘤 1

131.64

3

恶性肿157.26.81 25.97

瘤 77

21.45 心脏病

133.84

22.03

1

恶性肿164.52 心脏病

3

脑血管120.3疾病

呼吸系损伤和脑血管125.19.61 20.67

疾病 56

呼吸系76.64 75.59 12.32 12.61

统疾病 统疾病 1

损伤和39.05 34.79 5.67 6.42

中毒外中毒外1

23

部原因

其它疾病

部原因

内分泌、营养和17.123.82 3.88 2.82

代谢疾2

6

内分泌、消化系15.77 17.32 2.82 2.60

代谢疾统疾病 8

其他疾8 15.25 2.49 8.71 1.43

统疾病 病

神经系9 6.86 1.12 6.85 1.13

统疾病 统疾病

泌尿生10 殖系统疾病

(数据来源:中国卫生统计年鉴)

营养和消化系神经系泌尿生6.3 1.03 殖系统6.44 1.06

疾病

24

附录3

表2-2 2008~2013我国农村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统计

位次

死亡原死亡构成比 死亡原死亡构成比

2008 2009

25

因 率(1/10万)

因 率(1/10万)

1

2

恶性肿156.7瘤

呼吸系3

6

脑血管134.125.85

22.13

恶性肿159.瘤

15

09

脑血管152.24.16

23.19

112.3 104.2 17.19 心脏病 17.21

统疾病 89

4 心脏病 87.1 14.37

损伤和部原因

6

消化系呼吸系98.1统疾病 6

损伤和54.11

14.96

5 中毒外53.02 8.74 中毒外8.25

部原因

16.33 2.69

统疾病 统疾病 5

内分泌其它疾病

消化系14.52.22

7 12.58 2.07

营养和11.2代谢疾病

5

1.72

26

内分泌8

营养和代谢疾病

泌尿生疾病

10

神经系

泌尿生疾病

神经系

9 殖系统5.7 0.94 殖系统7.22 1.10

11.05 1.82

其它疾病

7.67 1.17

4.35 0.72 5.08 0.77

统疾病 统疾病

表2-2 续表1

2010

死亡位次

死亡原率2011

死亡率死亡原构成比 (1/构成比

因 (1/1因

100万)

万)

1

1

23.37

恶性肿172.瘤 33

22.52 1

2

脑血管145.7恶性肿144.1132.23.11 心脏病 21.85

04

27

111.3脑血管125.3 心脏病 17.86 17.75

4 疾病 37

4

呼吸系损伤和部原因

消化系88.25 14.15 10.83

统疾病 统疾病 7

损伤和33.93

5.61

呼吸系65.45 中毒外52.93 8.49 中毒外内分6 14.76 2.37

统疾病 养和代其它疾病

内分泌8

营养和代谢疾病

泌尿生9 殖系统6.31 1.01

疾病

神经系10.33 1.66

其它疾病

部原因

泌、营18.64

谢疾病

3.08

7 12.64 2.03

消化系16.3统疾病 5

2.71

9.93 1.64

7.63 1.26

统疾病

10 诊断不4.57 0.73 泌尿生6.6 1.09

28

明 殖系统疾病

表2-2 续表2

2012

死亡2013

死亡率位次

死亡原死亡原(1/构成比 (1/构成比

因 因

1010万) 万)

22.96

20.61

脑血管150.病

17

65

恶性肿146.22.92

22.38

率1

2

恶性肿151.瘤

47

95

脑血管135.119.143.3 心脏病 18.11 心脏病 21.90

5 52

4

呼吸系103.统疾病 9

损伤和5 中毒外58.86

15.75

呼吸系75.3统疾病 2

损伤和8.92 中毒外57.14

11.49

8.72

部原因 部原因

6 其它疾29.34.45 消化系15.12.32

29

病 4 统疾病 9

内分泌营养和11.7代谢疾病

传染病6

7

消化系16.7统疾病 9

内分泌2.54 1.79

8

营养和10.6代谢疾病

泌尿生6

1.62

(含呼吸道结核)

其他疾病

泌尿生7.94 1.21

9 殖系统6.62 1.00

疾病

10

神经系7.66 1.17

6.26 0.95 殖系统6.96 1.06

统疾病

疾病

(数据来源:中国卫生统计年鉴)

30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07:32:2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fanyi/2994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疾病   死亡率   居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