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GRAPES模式输出变量因子作广东沿海海雾预报


2023年12月22日发(作者:卢本伟封禁5年还是永久)

第26卷第1期 JOURNAL OF TROPI热带气2010年02月 CAL METEORoLOGY 象学报 、,01.26.No.1 Feb.,2010 文章编号:1004—4965(2010)01—0031—09 用GRAPES模式输出变量因子作广东沿海海雾预报 黄辉军,黄健,刘春霞,袁金南,毛伟康,廖菲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广东广州51oo80) 摘 要:通过分析5年(2004--2008年)NCEP的1。xl。再分析气象资料,结合2004--2008年的台站观 测资料和2006--2008年海雾野外试验的观测资料建立预报变量因子,利用GRAPES模式得到并输出变量 因子。结合NCEP资料分析海雾出现的各种判据和条件,选取湛江、珠海、汕头3站为代表,建立了广东 沿海自西向东各地区的海雾MOS判别预报方法,实现了24 h的海雾判别预报。对2008年3月湛江和汕 头、4月珠海的预报检验表明,该海雾MOS判别预报方法对广东沿海海雾具有一定的预报能力,预报准 确率为84%~90%,Ts评分为0.40—0.53,Hss评分为0.52~0.56。 关键词:天气预报;海雾预报;广东沿海;MOS判别方法;预报变量因子 中图分类号:P456.7 文献标识码:A Doi:i0.39690.issn.1004—4965.2010.O1.005 报的输出产品中寻预报因子,用逐步回归等统计 1引 言 方法建立海雾的预报方程,进而作出海雾预报的方 法。MOS方法将数值预报的输出产品与局地气象要 海雾是冬春季广东沿海的重大海洋气象灾害之 素相匹配,这样就自动地考虑了数值模式的误差和 一。海雾造成的能见度降低对沿海地区人民的日常 计算的不精确性,同时也包含了某些局地气候的特 生活、生产运输、海上作业等带来不便,持续时问 点;再加上MOS方法可以采用一些有具体物理意义 较长、能见度极低的海雾常常引发各类严重的事故, 的重要预报因子,如垂直速度、涡度和散度等,这 使沿海地区的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受到重大影响, 些因子的引入有利于更加准确地描述天气过程,从 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而有助于作出准确的预报 】。 雾是低层大气在贴近下垫面的一种水汽凝结现 1970年代末期以来,国内外都曾有过用MOS 象,而海雾是指在海洋影响下生成在海洋上的雾n]。 方法进行海雾预报的研究。在美国,研究人员利用 不同地区的海雾因其生成、维持和消散等过程的不 MOS方法,先后对北太平洋地区的海雾进行了预报 同而具有地域性特点,同时,海雾的形成由于受到 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24 h预报准确率达到 局地地理气候特征和不同天气形势背景的影响而显 了70%~78%E7-10]。胡基福等¨ 利用日本数值预报传 得更加复杂化_2 】,因此,海雾的客观预报目前还是 真图、近岸台站的观测、经验设计因子及一些组合 一个难题。海雾预报的方法目前主要有天气学方法、 因子,对4—7月发生在山东南部沿海的海雾作了24 数值预报方法和模式输出统计方法(Model Output h的MOS预报研究,经过试报检验效果较好,预报 Statistics,简称MOS方法)¨' 。天气学方法是一般 准确率平均达到77%。以往的研究表明,用MOS 的天气预报方法,目前天气学方法仍是广东沿海气 方法作24 h的海雾预报是可行的。 象部门进行海雾预报的主要方式 ],而海雾的数值预 本文在对广东沿海地区的海雾进行相关气候统 报大多数还处于研究阶段。MOS方法是指在数值预 计分析的基础上” 。 ,结合台站观测资料和 收稿日期 2008—1 1-24;修订日期:2009 04—1 8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675013);中国气象局新技术推广项目(华南沿海海雾业务预报方法研究);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06B 37202o05(珠江口海雾与能见度精细预报技术研究);广东省气象局气象科技项目(珠江口海雾监测预警系统研究)共同资助 通讯作者 黄辉军,男,广东省人,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海洋气象研究。E—mail:hjhuang@grmc.gov cn 

32 热带气象学报 26卷 2006--2008年海雾野外试验的观测资料 ,用广州 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的GRAPES模式输出的预报变 量因子,利用MOS方法和一些判别方法(以下简称 MOS判别方法),进行广东沿海海雾的24 h预报研 3.1.1设定依据 西南低空急流是指在600 hPa以下大气低层的 某一等压面上(一般指700 hPa、850 hPa和925 hPa), 在某一区域内存在的风速达到一定标准的强风带 究。 2研究方法与过程 2.1 海雾MOS判别预报方法的建立 (1)在5年(2004--2008年)NCEP的1。xl。再分 析气象资料中问,选取广东沿海海雾的多发月份 (1.__4月)进行分析,结合2004--2008年的台站观测 资料和2006--2008年在野外观测试验中获得的海雾 观测资料,寻对海雾预报具有高敏感度的预报变 量因子,建立判别方法和判据条件。 (2)利用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GRAPES模 式的0.12。×0.12。数值预报产品实现预报变量因子, 选取湛江、珠海、汕头3站为代表,建立广东沿海 自西向东的海雾MOS判别预报方法。 2.2海雾MOS判别预报方法的预报检验 先进行判别方法的检验。针对建立的判别方法, 以湛江站为代表,利用2004--2008年1一月的 NCEP资料进行海雾生成的判别分析,检验判别方法 和判据条件的可行性。根据检验结果,结合天气形 势和观测资料深入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对海雾 MOS判别预报方法进行了必要的调整和改进。 最后是实际预报检验。选取2008年3(4)月作为 预报时段,对各地区的MOS判别预报方法进行预报 检验,验证所选预报变量因子的正确性。结合各个 台站的实际观测资料,对预报结果进行检验和评分。 3预报变量因子的选择与量化 预报变量因子的选择与量化是MOS预报的主 要重点和难点之一,为了做好预报变量因子的选取, 必须认真参考以往海雾的研究成果。研究表明,冷 却和增湿是海雾生成的两大机制…;同时,有利的气 象条件是海雾形成的关键所在H】。围绕上述两条主要 原则,在经过长期反复分析和对比试验的基础上, 得到一些主要的预报变量因子,下面结合2008年3 月l7—19日、30—31日粤西沿海出现的海雾过程, 以及30日在粤东沿海出现的海雾过程,进行具体分 析。 3.1 主要区域850 hPa的西南风分量 (一般风速标准是≥12 m/s)C J。近年来,在海雾的研 究方面对西南低空急流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对 春、夏季黄海海雾形成的气候特征的研究中发现, 黄海海雾的增湿过程不可能来源于局地水汽增湿, 而是西南低空急流输送而来的,是来自低纬度水汽 输送的结果雎 】。对广东省珠江口沿岸海雾气候特征 的研究也表明,多数海雾发生期间,850 hPa的风场 有西南低空急流存在,而广东省沿海地区基本位于 急流轴的右侧,存在风速的反气旋式切变,是一个 负涡度区,层结稳定,有利于雾的生成[】 。同样, 在对华南沿岸雾的气候特征研究中,也指出了这一 有利于成雾的天气形势场[】 。 综上所述,西南低空急流一方面在大气低层向 华南地区输送丰厚的水汽,成为华南地区大气中湿 度增长的重要来源;另一方面,西南低空急流的右 侧容易形成负涡度场,导致大气发生下沉运动,易 于出现下沉逆温,形成稳定的大气层结,更加有利 于海雾的生成。图1a、1b分别为2008年3月17日 和30日00 UTC 850 hPa的风向风速图(NCEP资料, 箭头代表风向风速,等值线为风速),可见在北部湾 到粤西地区有西南急流出现。与此相对应,3月 l7—19日、30—31日粤西沿海出现明显的海雾过程, 30日在粤东沿海也出现一次明显的海雾过程。 3.1.2 量化方法 在关注区域(广东全省和沿海、邻近省份等关键 区域),采取区域平均的方法,在850 hPa进行统计 平均计算,得到该等压面层内西风急流(如风向为西 南风、风速>12.0 m/s)在选定区域中所占的百分比。 在此,定义西风急流区域指数, W=A1/A2 (1) 式中 代表西风急流在选定区域中所占的百分比, 为选定区域中出现西风急流(风向为西南风、风速 >12.0 m/s)的格点个数;A 为选定区域中的总格点个 数。 3.2 850 hPa及以下的低层风向、风速与低层暖 平流分析 3.2.1设定依据 从以往的相关研究中可以发现,在有利于海雾 生成的几种天气形势中,海雾的生成与天气形势为 海上暖湿空气提供一个吹向沿海的气压场有直接关 

1期 黄辉军等:用GRAPES模式输出变量因子作广东沿海海雾预报 33 系¨' ]。具体到广东沿海,当低层为偏东或偏南的 暖湿气流时,有利于海雾的形成。图2a、2b分别为 2008年3月19日和30日00 UTC 1 000 hPa的温度 平流图(NCEP资料),19日有暖平流向粤西延伸,3O 日的暖平流则延伸到粤东沿海。与此相对应,19日 粤西沿海出现了一次明显的海雾过程,而30日在粤 西和粤东沿海都出现了一次明显的海雾过程。 (a)2008年3月17日00UTC 850 hPa的风向风速 (b)2008年3月3O日00UTC 850 hPa的风向风速 图l 西风急流(m/s)与海雾形成的关系 (a)2008年3月19 13 00UTC 1 000 hPa的温度平流 (b)2008年3月30 13 00UTC 1 000 hPa的温度平流 图2低层暖平流(1O qC/s)与海雾形成的关系 3.2.2量化方法 选取l ooo hPa、925 hPa、850 hPa三层的等压 面风向风速进行分析,在各个台站对应的区域内(一 般取经距、纬距各2度的范围内)进行统计平均,得 到代表该区域的各等压面层的风向风速值,然后将3 层的风向风速值进行组合分析,判断台站附近是否 会出现暖平流。一般情况下,当l 000~850 hPa出 现顺时针的风向变化时,有利于暖平流的发展。 在此,定义风向风速组合因子 :当判断台站 附近会出现有利于暖平流发展的方向风速组合时, =l;当判断台站附近不会出现有利于暖平流发展 的方向风速组合时, =O。 同时,计算出低层温度平流,一般情况下,当 台站附近出现暖平流时,有利于海雾的生成。 

34 热带气象学报 1 000 HGT OOZ3OMAR20O8 26卷 在此,定义温度平流指数为, A=-V.v丁 一f“ +v 1 L Ax 6y/』 当A>0时为暖平流;当A<0时为冷平流。 (2) 计算台站四周的温度平流时,定义, Ailjl=(Ai一1,0+Ai+1,0+Ao, 1+A0,,十l+Ai,j)/5 .(3) 式中Af1.,,为计算后得到的台站的温度乎流值,A 为原台站的温度平流值,AH,0、A…,U、A。1J_l、Ao,j+l 为台站周边四个方向上距离1个经距或纬距的温度 平流值。 3.3低层气压场分析 3-3.1设定依据 研究表明,引起华南沿岸雾的地面图上往往表 现为等压线稀疏,是一均压场或准均压场 。因 此,如果将低层的气压场定量地表现出来,就可以 发现有利于海雾生成的地面气压场形势特征。 图3a、3b分别为2008年3月19 13 00 UTC、 30 13 O0UTC 1 000 hPa的等高线图。图中可见,尽 管气压场形态不同,广东沿海地区等高线稀疏是有 利于海雾生成的主要特征之一。 3.3.2量化方法 对选定台站进行四周气压差的计算,一般来说 周围的气压差越小越有利于海雾的生成。 在此,定义台站周围的气压差 为, ap=(Pl 3,0+Pi+3.0+Po,厂3+p0,J十3—4pi,j)/4 (4) 式中 为海平面气压差,Pf1J为选定台站的气压值, P ,0、Pf+3,0、P _3、P0lJ+3等分别为台站周边四个方 向上距离3个经距或纬距的气压值。 1 000 HGT 00Z 1 9MAR2008 (a)2008年3月19日O0 UTC 1 000 hPa的气压场 (b)2008年3月30日O0 UTC 1 000 hPa的气压场 图3 均压场(gPm)与海雾形成的关系 3.4低层温湿度分析 3.4.1设定依据 海雾是海洋大气边界层的水汽凝结现象,当海 雾移动到岸边,由于受到陆地的影响,海雾是继续 维持、还是会抬升为低云,与陆面以及大气低层的 温度、湿度、湍流强度等气象条件密切相关。同时, 低层大气的稳定度,以及低层大气的整体水汽输送 状况对海雾的生成与维持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一般 说来,有利于海雾发生发展的气象条件包括:低层 存在等温或逆温,空气层结较稳定;低层(850 hPa 以下)有较大的相对湿度(具有一定的厚度),低层的 温度露点差较小…。因此,对地面以及低层的温度、 湿度、水汽等预报变量因子的分析,是分析海雾能 否生成、维持和发展的重要条件。 图4为2008年3月17日和18日00 UTC 1 000 hPa水汽输送图,可见海雾发生时,有明显的水汽向 粤西沿海输送,由此可以看出低层湿度对海雾生成 的作用。图5为2008年3月30日00 UTC和31日 00 UTC低层温度差(f925 hP 一tl 0o0 hPa)的分布图。 30—31日粤西沿海存在轻微的逆温层或弱降温层, 有利于海雾的生成;30日粤东沿海同样存在有利于 海雾生成的弱降温层,而31日弱降温层消失,当日 海雾没有出现。 

l期 黄辉军等:用GRAPES模式输出变量因子作广东沿海海雾预报 35 (a)2008年3月17日00 UTC 1 000 hPa的水汽输送 (b)2008年3月18日00 UTC 1 000 hPa的水汽输送 图4 1 000 hPa水汽输送与海雾形成的关系 单位:kg・rrd(kg・s)。 3.4.2量化方法 研究发现,低层的湿度因子选取地面湿度 和 1 000 hPa湿度q1 0o。作为代表,可以较好地反映出低 层水汽的变化。 低层逆温是海雾生成和维持的基本条件之一, 这里采用的公式为, At=t925 hPa-t1[)(】0 hPa (5) 式中△f代表两层等压面的温差,t925 hP 为925 hPa 的气温,tl000 hPa为1 000 hPa的气温。当大气不稳定 时,△f为较大的负值;当大气稳定且存在逆温时, △f则为较小的负值或正值。 (a)2008年3月30日00UTC低层温度差 (t925 hPa—t1 oo0 hPa)的分布 (b)2008年3月31日00UTC低层温度差 (f925 a—tl 000 hPa)的分布 图5 低层温度差(幻25 hP 一tl 00o hPa)(℃)与 海雾生成的关系 3.5 850 hPa涡度分析 3.5.1设定依据 

36 热带气象学报 26卷 前面的因子分析可知,当对流层中低层有西南 急流时,强西南气流轴的右侧即风速辐散区常有利 于海雾的生成。因此,若能分析出预报区域的对流 层中低层(此处选850 hPa)的涡度变化,可以得到有 利于海雾生成的涡度场。 图6a、6b为2008年3月17日00 UTC和18 El 00 UTC 850 hPa涡度分析图,可见广东沿海均处 于负涡度区,有利于海雾的生成。 3.5.2量化方法 在850 hPa等压面上分析选定台站四周的涡度 值,一般来说,当涡度值为负值时有利于海雾的生 成。 毒1.』1:( 0+ +I,0+ ,j-I+ . 1+ ,,),5 (6) 式中 1.,z为计算后得到的台站四周的涡度值,亏 为 原台站的涡度值, r】,o、当十l Io、 I厂 、 √+ 为台站 周边四个方向上距离1个经距或纬距的涡度值。 3.6 1 000 hPa散度分析 3.6.1设定依据 充足的水汽是海雾形成的必要条件之一。对流 层低层大气的辐合与辐散无疑对湿度的分布起着十 分关键的作用。分析研究表明,在典型的海雾过程 中,常有偏南气流和偏东气流将水汽从南海或西太 平洋输送到海雾生成的地区。同时也发现,当海雾 发生时,该区域的大气低层的水汽通量散度常为负 值,而水汽的辐合有利于海雾在垂直方向的发展 。 因此,分析预报区域低层(此处取1 000 hPa)的散度, 可以作为重要的预报依据之一。 (a)2008年3月17日00 UTC 850 hPa的涡度分布 (b)2008年3月18日00UTC 850 hPa的涡度分布 图6 850 hPa涡度变化与海雾生成的关系 单位:lO一 s。 图7为2008年3月30日00 UTC和31日00 UTC 1 000 hPa散度分析图,广东沿海特别是粤西沿海处 于散度的负值区,有助于低层水汽的辐合,利于海 雾的生成。 3.6.2量化方法 在1 000 hPa等压面上,分析选定台站四周的散 度值,当散度值为负值(辐合)时有利于海雾的生成。 (a)2008年3月30日00 UTC 1 000 hPa的涡度分布 

1期 黄辉军等:用GRAPES模式输出变量因子作广东沿海海雾预报 37 4预报变量因子的实现与判据条件 的设定 本研究的数值预报平台是基于广州热带海洋气 象研究所的GRAPES模式输出的华南区域08时d匕 京时间,下同)O.12。×O.12。数值预报产品,使用该数 值预报产品建立的变量因子做第二天海雾的MOS 判别预报。该数值产品已经实现业务化运行,每天 18时以前可以输出当日08时的数值产品,即每天 l8时左右就可以作出第二天08时(24 h)的海雾预 报。 设定预报变量因子时,先通过预报分析程序的 统计和与观测数据的对比分析,得到一些变量因子 设定方法,然后将GRAPES模式输出的常规变量因 (b)2008年3月31日00 UTC 1 000 hPa的涡度分布 子转换成主要预报变量因子。在此基础上,结合 图7 1 000 hPa散度变化与海雾生成的关系 NCEP资料和野外观测数据建立各主要预报变量因 单位:lO S~。 子的判据和条件,加上对预报变量因子的分析,设 Dil,』l=(Di一1.0+Di+I,0+Do, 一1+D0, 1+Di,j)/5 (7) 式中Dfl'jl为计算后得到的台站的散度值,DlJ为原 定了主要预报变量因子的判据条件(表1),在这些判 台站的散度值,DH,U、Df+1,o、D0, rl、D0, 1为台站 据条件包含必要条件和参考条件,当必要条件全部 周边四个方向上距离1个经距或纬距的散度值。 满足时,预报结果为有海雾,否则为无海雾。 表1 变量因子取值分析与判据条件的设定 变量因子 重要性 出现海雾的量值分析 选取量值判据 的样本数 主要 竺.西南风分量 ! l0 的 重要参考 265 当天(或24小时以内)850 hPa西风急流区 域指数w≥0.2的概率≥91.3% W≥0.2 层风向风速组合 ! 低 必要条件 65 出现有利于暖平流的风向风速组合 Ws=1 Ws=l的概率为100%。 1 000 hPa温度平流 重要参考 265 温度平流A>0的概率为70.2% A>0 …‘祗瑟 磕殇……。瑟萋蔡|年…… ……~海平面筠 茬_6二『 而爵概萃为 ; ……… . …一 地面相对湿度qo ̄80%的概率为98.1%;1 000 hPa相对 qo> ̄80% 低层温湿度 必要条件 265 湿度q1 000 hPa≥85%的概率为92.5%;925 hPa与1 000 ql 000 hPa≥85% hPa的温度差At=t925 hPa—tl 000 hPa≥一4.0的概率为99.2% At≥一4.0 850 hPa涡度 必要条件 265 当1.jl在0.0一一4.0之间的概率为99.2% 4.0≤当l,』1≤0.0 1 000 hPa散度 必要条件 265 Df1. l在0.0~一4.0之间的概率为99.2% —4.0 ̄Dil,』1≤O.0 用判据和条件输出每个时次的判别结果,确定有无 5海雾预报判别方法的检验 海雾生成。检验时,若某时次前后3小时有海雾生 成,则确定该时次为有海雾,否则为无海雾。此次 海雾预报判别方法判据条件的合理性必须先进 海雾预报方法为定性预报,这里选取三种评分方法 行验证。在此选取湛江站,利用2004--2008年l—4 加以检验:预报准确率(Percent correct)、风险得分 月的NCEP资料进行分析,检验判据和条件能否反 (Threat score)和海特克技巧得分(Heidke skill 映出海雾的生成。对应NCEP资料的一天4个时次, score)¨鄙(表2)。从表2的结果可以看出,设定的判 

38 热带气象学报 26卷 据和条件对海雾生成的判别具有一定的效果,是可 行的。 表2用NCEP资料对海雾生成判据和条件的检验结果(湛江站) 年份 预报时段 样本数 判断正确 判断错误 预报准 风险得分 4O瑚枷枷枷瑚陶  5 0 6有海雾 无海雾 空报 漏报 确率/% (Ts) 1—4月 O 7 8值  O 0484  2O 432 20 12 93 0.38 0.52 1—4月480 38 4II l1 20 94 0.55 0.67 1—4月480 43 388 28 21 90 0.47 0,58 1—4月480 31 413 20 16 93 0.46 O.59 1—4月484 21 428 29 6 93 0.38 0.51 482 31 414 22 15 93 0.45 0.57 年4月1日08时一30日08时。每天用GRAPES模 式输出的O8时数值产品进行一次24 h预报,预报内 容是第二天是否有海雾发生。因为预报结果是每小 海雾MOS判别预报方法是否可行,还需通过实 时输出一次,这里定义预报有海雾的标准:当预报 际预报的检验。在此选取湛江、珠海、汕头3站分 第二天的00—O8时,有3个以上时次预报有海雾出 别代表粤东、珠江口附近和粤西等预报区域,并对 现时,定为预报有海雾,否则为无海雾。同时定义 预报结果进行检验和评分。湛江、汕头两站的预报 检验标准是:台站观测当日有海雾出现,不论时间 时段为2008年3月1日08时~3月31日08时,珠 长短,均定为有海雾,否则定为无海雾。实际预报 海站因为3月没有观测到海雾,预报时段改为2008 的结果与评分见表3。 表3海雾MOS判别预报结果与评分 从表3的结果可以看出,海雾MOS判别预报方 建立了广东沿海自西向东各地区初步的海雾MOS 法具有一定的预报能力。另外,从预报结果中还可 判别预报方法,实现了24 h的海雾判别预报。通过 发现,该预报方法成功地预报出了2008年3月 对2008年3月湛江和汕头、2008年4月珠海的预 l7一l9日、30—31日两次较大的海雾过程(表略)。 报检验表明,基于GRAPES模式的海雾MOS判别 因此,通过从GRAPES模式输出预报变量因子,采 预报方法对广东沿海海雾具有一定的预报能力,预 用MOS判别预报方法进行广东沿海海雾24 h预报 报准确率为84%~90%,Ts评分为0.40。0.53。Hss 是可行的。 评分为0.52~0.56。 传统的MOS预报方法包含M(模式)、O(输出)、 7结论与讨论 s(统计)三个环节。在针对海雾进行预报的研究中发 现,采用回归方程的方法效果并不理想。原因有两 本文通过分析5年(2004--2008年)的NCEP资 个方面,一是有些预报变量因子往往不是主要因子, 料,结合2004 2008年的台站观测资料和 而是必要因子;二是在实际分析中发现,针对某个 2006--2008年海雾野外试验的观测资料建立了预报 具体的预报变量因子往往存在某一较为确定的“临 变量因子,利用GRAPES模式得到并输出变量因子。 界值”。而这些因素在利用回归方程的方法时都不能 在此基础上,结合NCEP资料分析海雾出现的各种 很好地体现出来。所以在利用GRAPES模式实现预 判据和条件,选取湛江、珠海、汕头3站为代表, 报变量因子后,本项研究更多采用的是判别预报的 

l期 黄辉军等:用GRAPES模式输出变量因子作广东沿海海雾预报 O l 2 3 4 5 6 39 方法。要进一步提高用MOS判别预报方法进行海雾 预报的预报水平,还需要一个后续的预报和检验过 程:(1)希望能继续发现更直观、更有效的预报变量 报的过程中不断加以验证和提高;(3)由于广东省的 海岸线较长,相距较远的地区,预报变量因子对海 雾预报的影响可能会出现一定的差异。这些都需要 因子;(2)现有预报变量因子的稳定性需要在今后预 在今后的研究中不断加以改进。 参考文献: [1】王彬华.海雾【M】.北京:海洋出版社,1983:290—352. [2】周发绣,王鑫,鲍献文.黄海春季海雾形成的气候特征[J1.海洋学报,2(】04,26(3):28.37. [3 王鑫,黄菲,周发臻.黄海沿海夏季海雾形成的气候特征 .海洋学报,2006,28(1):26—3]34. [4】周发绣.海雾讲座第四讲——海雾预报[J】.海洋预报,1986,6(4):71—78. [5】郭秀英.华南沿海春季海雾与天气型关系的统计分析及预报[J】.广东气象,1991(1):25—28. [6】丁士晟中国MOS预报的进展[J].气象学报,1985,43(3):332—338. 【7】 VAN ORMAN B L,RENARD R J.Statistical diagnostic modeling of marine fog using model output parameters[R].Tech Rep NPS63Rd77061, Dept Meteor,Naval Postgraduate School,1977,CA,94. f8】QUINN P F.Further development of a statistical diagnostic model of marine fog using FNWC model output parameters[D】.M S Thesis,Depl Meleor.Naval Postgraduate Schoo1.Monterey,1978,CA.73. [9】OUZTS S O,RENARD R J.Refinement of a statistical diagnostic model of marine fog using FNWC model OUtput parameters[R].Tech Rep 79—002,Dept Meteor,Naval Postgraduate Schoo1.Monterey,1979,CA.87. KOZIARA M C,RENARD R J,THOMPSON W J.Estimating marine ofg probability using a model output statistics scheme .Mort Wea Rev, 1983(1 1 11:2 333—2 340. 胡基福,郭可彩,鄢利农.应用模式输出统计作海雾出现判别预报[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1996,4:439.445. 林钢。卢山,薛登智.华南沿岸雾的气候特征及影响系统.2007,广东省气象局科研项目《华南沿岸雾的气候特征及影响系统》技术报告. 潘蔚娟,王婷,郝全成,等.珠江口海雾的气候特征及天气学潜势预报模型.2007,广东省气象局科技三项[2006]0579《珠江口海雾 监测预警系统研究》技术报告. 屈凤秋,刘寿东,易燕明,等.一次华南海雾过程的观测分析[J】.热带气象学报,2008,24(5):490—496. 丁一汇.高等天气学(第二版)f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5:4_43-452. 国家气象中心.数值预报产品应用指南[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1. PREDICTIoN oF SEA FoG oF GUANGDoNG CoASTLAND USING THE VARL BLE FACToRS oUTPUT BY GRAPES MoDEL HUANG Hui-jun,HUANG Jian,LIU Chun—xia,YUAN Jin—nan, MAO Wei—kang,LIAO Fei (Guangzhou Institute of Tropical and Marine Meteorology,CMA,Guangzhou 5 10080) Abstract:A number of predictors(factors of variables)were established and output by the Grapes model by using the NCEP 1。×l。reanalysis(2004—2008)and wiht reference to hte data of sea fog from observational stations(2004—.2008)and field observations(2006--2008).Based on the criteria and conditions for sea fog appearance at hte stations of Zhanjiang,Zhuhai and Shantou,a Model Output Statistics(MOS)scheme for distinguishing and forecasting 24 h sea fog was established and put into use for three representative coastal raeas of Guangdong.As shown in an assessment of hte forecasts of sea ofg for Zhanjiang and Shantou(March of 2008)and Zhuhai(April of 2008),the scheme was quite capable of forecasting sea ofg on hte coast of hte province.with the accuracy ranging from 84%to 90%,the threat score from 0.4O to 0.53 and the Heidke skill rfom0.52tO 0.56. Key words:weather forecast;sea fog forecast;coastal Guangdong;MOS—based distinguishing scheme; variable predictors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7:42:2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fanyi/2203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海雾   预报   方法   因子   变量   低层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