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英翻译第三部分(汉译英的标准与可译度)


2023年12月21日发(作者:easter bunny)

第三部分

汉译英的标准与可译度

相关参考:

语言之间的词汇空缺现象是一种普遍存在而又给翻译造成很多困难的现象,可以概括为:一、由于生活环境、经验的差异而引起的词汇空缺”;二、由于风俗习惯的不同而引起的词汇空缺;三、由于宗教信仰的不同而引起的词汇空缺;四、由于对客观世界认识的不同而引起的词汇空缺;五、由于语言或非语言方面的原因而引起的词汇空缺。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语言常常是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一种社会现象。人们生活、劳动在一种什么样的环境里,就会产生出什么样的语言。如果某一事物在人们所生活的客观环境里不存在,那么语言中就可能出现空缺。比如在英国,竹子不是一种土生土长的植物,因此,语言中就缺乏这方面的原始词汇。汉语中的“笋”字只能译成“bamboo-shoot”(意即“竹芽”),甚至连bamboo这个词也是从外来语接引过去的。又比如“salad”(拉)这种凉拌蔬菜源于法国,英国人最先没有这道菜,语言中也不存在这个词,只好从法语中原封不动地移过来。其次由于风俗习惯的不同,不同语言之间可能出现相对的词汇空缺现象。中国人把生孩子、娶媳妇、贺生日称为“红喜”,把死人的事称为“白喜”,语言中也有“红

白喜事”的表示法。对于没有接触过中国文化或佛教文化的欧美人来说,把死人也当成一大“喜事”,令人大惑不解。欧美人多信基督教,认为世界是上帝创造的,世上一切也都按上帝的旨意安排。而在传统中,中国人心目中只有“开天辟地”的盘古和“主宰自然界”的天老爷。“上帝”(God,

Dieu, Gott)和“天老爷”所代表的东西不相同,含义也不一样。特别是“上帝”这个概念,它具有较浓的基督彩,是欧美文化的个性,虽然我们可以把英语的“My God!”译成“天哪!”把法语的“Dieu soit loue”译成“谢天谢地”,但反过来把汉语的“天”译成“God”或“Dieu”,有时就不很合适。翻译古典文献时尤其如此。再如,汉语和英语中都有“龙”的字眼,但“龙”在英语文化中是没有“地位”的爬行动物,是可怕的恶的象征,在汉语中则恰恰相反。在我国古代,龙就是皇帝的象征,后来又引申为高贵、珍异的象征,语言中也就相应出现了“龙颜”、“龙袍”、“龙床”、“望子成龙”等等褒义表达法。另外,人们由于对客观世界认识的不同亦会导致语言产生词汇空缺现象。亦即说,有时人们虽然生活在同一客观环境里,但对某些客观事物却各持己见,对代表那些事物的语言赋予不同的意义。如汉语和英语中“狗”的含义大小不一样。汉语中“狗腿子”、“狗”、“狗崽子”、“狗胆包天”、“狗急跳墙”、“狗屁”等等所表达的意义,在英语的“dog”词汇上属空缺。

——谭载喜,《中国翻译词典》

翻译的标准历来是翻译理论中的核心问题。古今中外的翻译大家都对翻译标难提出过各自的见解,其中在我国影响较大的有严复的“信、达、雅”三字标准,鲁迅先生的“兼顾两面”论,钱钟书先生的“化境”说,茅盾先生的“忠实”、“通顺”准则,英国人泰特勒的三原则和美国的奈达博士的“动态对等”标准。下面大体归类做一些介绍。

1.严复三字标准与三原则

我国清末翻译家严复1895年在其《天演论译例言》中提出的“信、达、雅”三字标准,几乎成为我国翻译界的经典理论。他说:

“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译文取明深义,故词句之间,时有所颠到附益,不斤斤于字比句次,而意义则不倍本文。„„至原文词理本深,难于共喻,则当前后引衬,以显其意。凡此经营,皆以为达,为达即所以为信也。

《易》曰:修辞立诚。子曰:辞达而己。又曰:言之无文,行之不远。三者乃文章正轨,亦即为译事楷模。故信、达而外,求其尔雅。”

林语堂为翻译定下了三个标准:忠实标准、通顺标准、美好标准。他自己说:“这翻译的三重标准,与严氏的‘译事三难’大体上是正相比符的。”他认为信达雅的问题实质是:第一,译音对原文方面的问题;第二,译音对译文方面的问题;第三。是翻译与艺术文的问题。换言之,就是译者分别对原作者、译文读者和艺术的责任问题。三样的责任齐备者、才有真正译家的资格。(林语堂《论翻译》,1932)

英国历史学教授泰持勒(A. Tytler)在18世纪未提出三条类似原则:(1)译文应完全复写出原作的思想。(2)译文的风格和笔调应与原文的性质相同。(3)译文应和原文同样流畅。(《论翻译原则》)

1979年,刘重德教授参考中外各家意见,取其精华,并结合个人的翻译实践,把翻译原则概括为”信、达、切”三个字:(1)信一一保全原文意义;(2)达--译文通顺易懂;(3)切——切合原文风格。

2.“动态对等”与“感受”说

美国翻译理论家奈达博士(E.A.Nida)在其《翻译理论与实践》一书中将读者(译文受众)引入翻译标准,提出了“动态对等”(dynamic equivalence,后称“功能对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的翻译原则,指出翻译就是“用最贴切、最自然的对等的译入语从语义和文体两方面再现原文信息”的过程,动态对等的标准就是译文的读者和原文的读者在感受上

基本相同,这个标准实际上就是以翻译实践的效果来检验翻译的准确性,可以说是翻译理论的一个重大发展。

我国范仲英教授进一步阐明了“感受”标准,他说:“把原文信息的思想内容及表现手法,用译语原原本本地重新表达出来,使译文读者能得到与原文读者大致相同的感受。译文读者和原文读者的感受大致相同或近似,就是好的或比较好的译文;相去甚远或完全不同、则是质量低劣甚至是不合格的译文。从翻译效果,也就是以译文读者得到的感受如何,来衡量一篇译文的好坏,这就是翻译标准。

“对等”与“感受”标准是一种模糊的、整体印象的标准,在实际操作上还需具体化。我国的大翻译家傅雷提出的“神似”说,以及钱钟书先生提出的“化境”标推,都属于这一类标准。

3.“意义”标准说

利奇(Leech)把翻译定义为“在另一语言中寻同义语”的活动,可谓“意义标准”说。他把意义归纳为七类①:

(1)概念意义(conceptual meaning);

(2)内涵意义 (connotative meaning);

(3)社会意义(social meaning);

(4)情感意义(affective meaning);

(5)反映意义(reflected meaning);

(6)搭配意义(collocative meaning);

(7)主题意义(thematic meaning)。

其中的(2)至(6)项统初;为“联想意义”,是将原文的整体交际价值(即所有七种意义)翻译到另一种语言中去。意义分析的提出,使翻译的“信”、“化境”、“神似”等标准有了较为具体、明确的参照系统。

奈达在《翻译意义》中做了进一步的注解:“翻译意义实指在词汇和句子内容与修辞方式两方面将信息的整个意义翻译过来。”

4. 信息标准与多元互补论

信息论标准要求译文“把原作的信息完整、准确地转移到目标语言当中,并最大限度地传递给读者”。其中译文对原文信息的包含程度称为信息的等价性、译文读者通过译文获得原作信息的程度称作信息的传递性。等价性与传递性相辅相成,合称翻译的二元基本标准。

辜正坤教授提出了翻译标准多元互补理论。他认为翻译的最高标准是“最佳近似度”,下统一大具体的标准、其中还可再区别出主要标准与次要标准。所有这些标准都是相对的、可变的,根据翻译的内容、题材的不同可加以调整、做出取舍、重新组合。比如科技作品的翻译标准不应该与文学作品的翻译标准完全一样,法律文献的翻译标准不能等同于电影剧本的翻译标准。信息标准和多元互补论的提出,标志着我国翻译理论又有了新的发展。

二、翻译标准的运用

上面几种翻译标准的提法并不相左,而是一致的、互补的。下面是我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制订的工作条例中关于如何掌握(对外)翻译标准的意见。

1.译文必须忠实于原文。这是指忠实于原文的意思和风格,也就是把中文的内容用外文正确地表达出来。

“各种不同内容的文章,各有各的体裁和专门术语,翻译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著作必须采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术语和表达方法;翻译文艺作品、必须使用文学语言。

2.译文必须是流畅的外文。译文必须合乎译入外文的语言习惯.让使用这种民族语言的读者正确了解原意。如果不尊重外文的语法习惯,把中文的某些特殊的语法结构搬到译文中去,读者就会看不懂。

语言文字是表达思想的手段。思想是第一位,手段是为思想服务的。究竟在译文中采取哪种形式才能最好地去表达原意,要求译者根据正确表达原意的标准来选择。

不管中外文的差别,只追求形似.把中文特有的语法方式硬搬到外文中去,会犯字对字、句对句死译的毛病,使译文生硬古怪,甚至违反原意;片面强调译文必须是流畅的外文,忽视译文必须忠实于原文,会产生损害原意的所谓“宁顺而不信”的毛病。

翻译标准既有规范性又有灵活性,译者应根据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的内容严格而又灵活地掌握。例如:

(1)从小儿三灾八难,花的银子也照样打出你这么个银人儿来。(《红搂梦》)

You’ve had one trouble after another since you were a boy. The

money we’ve spent on you would make a silver statue bigger

than you.

例中的“三灾八难”和“银人儿”不可死译成“three mishaps

and eight disasters”和“person made of silver”。

三、译文评估

为了进一步说明翻译标准的操作问题,下面从译文评价的角度在10个方面对原文和译文加以比较,译文的信度(即对原文忠实之程度)用0一1之间的数值表示(最低为0,最高为1)。

(一) 原文:他昨天来过这儿了。

(二) 译文I:He came here yesterday.

(三) 译文II:Yesterday he came here.

原文:他昨天来过这儿了。

译文I:He came here yesterday. [1]

译文II:Yesterday he came here.[0.9]

译文II将时间副词yesterday置于句首,在英语里,是用来强调的非正常的位置,因此传达了原文所没有的信息,属于“超额翻译”。译文I的副词位置同原文一样处于常位,信度较高。

原文:人大代表一行五人于春节前视察了这个福利中心。

译文I:A group of five people’s congress representatives

inspected this welfare center on the eve of the Spring Festival.

译文II:A group of five people’s congress representatives

visited this welfare center on the eve of the Spring Festival.

原文:人大代表一行五人于春节前视察了这个福利中心。

译文I:A group of five people’s congress representatives

inspected this welfare center on the eve of the Spring Festival.

[1]

译文II:A group of five people’s congress representatives

visited this welfare center on the eve of the Spring Festival.

[0.8]

原文的“视察”传达了最大的信息量,决定着全句的信度。译文I中的“inspected”与“representatives”搭配起来,与原文的意思相符;译文II用“visited”,意思就有出入。

原文:香港总督尤德爵士今晨于北京逝世。

译文I:Sir Edward Youde,Governor of Hong Kong, passed

away in Beijing this morning.

译文II:Sir Edward Youde,Governor of Hong Kong,

breathed his last in Beijing this morning.

译文III:Sir Edward Youde,Governor of Hong Kong, kicked

the bucket in Beijing this morning.

(三)修辞彩

原文:香港总督尤德爵士今晨于北京逝世。

译文I:Sir Edward Youde,Governor of Hong Kong, passed

away in Beijing this morning.[1]

译文II:Sir Edward Youde,Governor of Hong Kong,

breathed his last in Beijing this morning.[0.6]

译文III:Sir Edward Youde,Governor of Hong Kong, kicked

the bucket in Beijing this morning.[0.4]

“逝世”用“pass away”在语体彩和感情彩上都与原文相一致。译文II与译文III修辞彩与原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

原文:我不善于讲话,也不习惯发表演说,我一生就没做过教师。

译文I:I’m not good at talking, and I’m not used to giving

lectures. I’ve never done any teaching either.

译文II:Talking is not my province, nor is lecturing; nor

have I taken up teaching as my profession, either.

(四)风格层次

原文:我不善于讲话,也不习惯发表演说,我一生就没做过教师。

译文I:I’m not good at talking, and I’m not used to giving

lectures. I’ve never done any teaching either. [1]

译文II:Talking is not my province, nor is lecturing; nor

have I taken up teaching as my profession, either. [0.7]

原文是口语体。译文I从用词到句式都是口语体,译文II则是书面语言,属于正式语体。两种译文的信度不同。

原文:己所不欲,勿施干人。

译文I:Do not do unto others what you do not want to be

done by.

译文II:Do unto others as you would be done by.

(五)逻辑结构

原文:己所不欲,勿施干人。

译文I:Do not do unto others what you do not want to be

done by. [1]

译文II:Do unto others as you would be done by. [o.5]

译文II没有表达出原文逻辑结构所传达的信息,因为原文的信息焦点在“不欲”二宇,不能轻易改变它。译文I采用了和原文一致的表达方式,所以信度更大。

原文:瞧你像只落汤鸡!

译文I:You look like a bedraggled chicken!

译文II:You look like a drowned rat!

译文III:Look! You’re wet through.

(六)形象变通

原文:瞧你像只落汤鸡!

译文I:You look like a bedraggled chicken! [0.8]

译文II:You look like a drowned rat! [1]

译文III:Look! You’re wet through.[0.8]

译文I等于没有传达原文的意思。译文III舍弃了原文的比喻形象,只传达了概念意义。译文I和III都欠缺原文的形象性,没有充分表达出原文的意思,属于“欠额翻译”。译文II作了变通,改变了原文的喻体,可使原文表达的“湿淋淋”的形象通过新的喻体得到再现,为“足额翻译”或“等额翻译”。

原文:这是一篇八股文。

译文I:This is a bagu essay.

译文II:This is an eight-legged essay.

译文III:This is a stereotyped writing.

(七)心理转换

原文:这是一篇八股文。

译文I:This is a bagu essay. [0.2]

译文II:This is an eight-legged essay. [0.3]

译文III:This is a stereotyped writing. [0.5]

该句的关键词是“八股”。译文I是音译,其实等于没译,全句信度最低。译文II为直译,信息量略有增加,但仍不够。译文III属意译,对原文信息量传达得多一些。三个译文都属于“欠额翻译”。但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有些意义无法百分之百地传达过去,译者只能追求最大程度地传达原文的信息量。

原文:劳驾,去市场将怎么走?

语文I:Excuse me, but could you show me the way to Market

Street?

译文II:I beg you pardon, sir. Will you be so kind as to tell

me how to reach Market Street?

译文III: Chap, tell me how to get to Market Street.

(八)社会规范

原文:劳驾,去市场将怎么走?

语文I:Excuse me, but could you show me the way to Market

Street? [1]

译文II:I beg you pardon, sir. Will you be so kind as to tell

me how to reach Market Street? [0.8]

译文III: Chap, tell me how to get to Market Street. [0.6]

三个译文在礼貌程度上各不相同。译文III不够礼貌,译文II客气过分。译文I较妥当。

原文:骄阳下,柳树上,回答他的是蝉声。(毛炳甫《剥香蕉皮》)

译文I:Under the scorching sun, from the willow tree, came

the confirming reply of the cicada’s chirrup: “See, see ….”

译文II:… came the cicada’s chirruping, “zing-a-zing-a ….”

译文III:… came the cicada’s reply, “I See, I see ….”

译文IV:… came the cicada’s reply, “I know, I know ….”

(九)双关语义

原文:骄阳下,柳树上,回答他的是蝉声。(毛炳甫《剥香蕉皮》)

译文I:Under the scorching sun, from the willow tree, came

the confirming reply of the cicada’s chirrup: “See, see ….” [0.9]

译文II:… came the cicada’s chirruping, “zing-a-zing-a ….”

[0.5]

译文III:… came the cicada’s reply, “I See, I see ….” [0.7]

译文IV:… came the cicada’s reply, “I know, I know ….”

[0.4]

原文的“知了”有双关语义,译文I同时传达出了双重意义,所以信度最大。译文II只传达了基本意义即拟声效果,另一重意义丧失。译文III顾及了语法的完整、妨碍了拟声效果的传达。译文IV只顾附加意义,丧失了基本意义,整体上不合情理。

原文:昨奉大函,诵悉一是。尊稿极佳;唯篇幅甚长,本志地位有限,故不克刊登。良用歉然。

译文I:I received your letter yesterday. I read it and noted its

contents. Your article is very good. But it is very long. This

magazine has only limited space. Therefore I cannot publish

your article. I am very sorry.

译文II:I received your letter yesterday. Your article is very

good, but I am sorry that owing to pressure of space, I find it too

long to be published.

(十)语义连贯

原文:昨奉大函,诵悉一是。尊稿极佳;唯篇幅甚长,本志地位有限,故不克刊登。良用歉然。

译文I:I received your letter yesterday. I read it and noted its

contents. Your article is very good. But it is very long. This

magazine has only limited space. Therefore I cannot publish

your article. I am very sorry. [0.7]

译文II:I received your letter yesterday. Your article is very

good, but I am sorry that owing to pressure of space, I find it too

long to be published. [0.9]

译文I中每句都很短,读起来给人一跳一跳的感觉,显得不连贯,读后不知哪句是重点。译文II就连贯多了,各部分的逻辑关系也明确,整体译文好得多。

上面十个方面当然不是翻译标准的全部内容,而仅是翻译标准中许多个"元"的一部分。译文仅从一个方面达到对原文的“信”还远远不够,而应力求从所有方面部达到对原文最大限度的忠实。在实际翻译时要从整体出发,分清主次,选择取舍,灵活掌握。既要学会拿翻译标准指导自己的翻译实践,也应知道如何衡量别人的译作。

补 充 练 习

请翻译下面一段关于翻译的论述:

俗语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掌握高度的双语,就是搞好翻译利器的基本条件。有了良好的基本双语条件,就可以开始学习翻译。

不过,请别忘记,语言既是翻译必备的利器,当然是越利越好。在学翻译时,双语也应该不断磨练,越磨越利,不断提升。

在翻译方面,也像学语文那样,我向来都是靠自学和自修这四个字。我多年来经常到书店里,些英华对照的翻译书当案头师父,一有空就经常“拜师”、“学艺”、“练功”。

我怎么“学艺(译)”呢?看英华对照的翻译书,一看到好的翻译作品,我会如获至宝,接着“进补”,吸收“好料”,学习好的表达方式,好的翻译方法,好的翻译技巧。必要时,更在书本上做记号,用彩笔加上五颜六,甚至在本子上另做笔记,以备日后参考。

怎么“练功”呢?华英对照的翻译书,并非都是十全十美的。

因此,在华英对照的翻译书里,也会有错译之处。在到错误和不尽善的地方,就是“练功”的大好场所和难得机

会。我可以研究错在哪里,考虑改正或修订,避错就正,加以完善。这样,我才能够从翻译错误中,从进行负面学习,研究翻译技巧,磨练翻译功夫,提升翻译水平。

研究华英对照的翻译书,好处可分两方面:一方面可以从善如流,吸收别人的优点,当作是“进补”;另一方面,也可从别人的缺点中吸取教训,当作是“防疫”(防错)。

在自修或进修翻译时,还必须量力自作决定,自己是要做哪一类翻译。在我看来,翻译大致可分为三类:一、英译华的单向翻译;二、华译英的单向翻译;三、英华互译的双向翻译。

二、翻译下列句子

(1)最早提出三峡工程设想的,首推中国民主主义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1919年,他在《实业计划》一文中,提出了改善川江航道,开发三峡水力发电的设想:“以闸堰其水,使舟得以溯流以行,而又可资其水力。”1924年,在《民生主义》一文中,进一步阐述了开发三峡水力资源的重要性。

(2) 玉宝不管三七二十一,赶快跳出猪圈,拔腿就跑。

(3) 写过:“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现在就是只争朝夕的时候了,是我们两国人民攀登那种可以缔造一个新的、更美好的世界的伟大境界的高峰的时候了。

(4) 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

(5) 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

(6) 糊涂涂想:“这小子真是‘茶馆里不要了的伙计——哪一壶不开你偏要提哪一壶’!我费尽一切心机来对付你,都为的是怕你要分家,你怎么就偏提出这个来?”

第二节 可译度与可译性限度

可译度指的是从一种语言译成另一种语言时原文信息被传达的程度。决定可译度的首要因素是两种语言本身的差异。归根结底,正因为语言的不同,才需要翻译;也是由于语言的不同,限制了翻译中意义的传达程度。汉英两种语言间互译的难度体现在语音、词汇直至句法和篇章各个层次。

如果翻译在内容和形式两方面都作要求,翻译的难度便大大增加,甚至达到不可译的程度。最典型的例子是诗歌的翻译。诗歌是音韵、词语、句式、意境诸方面的有机结合体,要译好虽然不是不可能.但十分困难。下面是辜正坤教授翻译的诗词片段:

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唯馀茫茫;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Snow

To the tune of Spring Beaming in Garden

What a scene is in the north found!

A thousand li of the earth is ice-clad

aground,

Ten thousand li of the sky is snow-bound.

Behold! At both sides of the Great Wall

An expanse of whiteness conquers all;

In the Yellow River, up and down,

The surging waves are gone!

Like silver snakes the mountains dance,

Like wax elephants the highlands bounce,

All try to be higher than heaven even once!

——汉英对照《诗词》,北京大学出版社,l 993。

译文不仅忠实地表达了原作的思想内容,也译出了原文的形式一诗体,通过重音及尾韵的安排,使译文读起来朗朗上口、铿锵有力,体现了原作的气势。

但是,绝对地来看,译文并未“完全”译出原作的形式,即“沁园春”的格律要求,失去了汉语特有的平仄韵律。如果和着“沁园春”的曲调吟诵译文,肯定和不上曲调节拍。这种由语言的差异引起的内容和形式之间的矛盾有时是无法克服的。

可译度障碍在诗歌的翻译当中表现得比较明显。凡涉及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翻译均会遇到类似的难题。此时,要么牺牲原文部分形式,要么牺牲部分意义.要么通过变通、阐释等手段绕过矛盾。例如:

——我只会马走日、象走田。

——让你车马炮。

-I only know the most basic moves.

-Would you like me to allow you a handicap?

此例中的“马走日”、“象走田”和“车马炮”为中国象棋术语,只好绕过原文形式意义。

钱歌川先生曾举例说明如何通过巧译和活译解决内容与形式的统一问题:

胡太太叹了口气;看见胡国光还是一肚子心事似的踱方步。

“张铁嘴怎么说的?”胡太太惴惴地问。

"很好。不用瞎担心事了。我还有委员的福份!”

“么事的桂圆?”

“是委员!从前行的是大人老爷,现在行委员了!你还不明白?”

(茅盾《动摇》)

Madame Hu gave a sigh and watched her husband anxiously

pacing about as before.

“What did Chang Tieh-tsui say?” she asked timidly.

“He gave me very good news. We need not look for trouble.

I have the possibility of being a member of a Committee!”

“”What’s a common tea?” asked the wife, who only

vaguely caught the sound.

“”A committee! Lords and esquires are out of date, and the

prevailing nomination is to a Committee. Don’t you still

understand?”

用“common tea”与“committee”的发音相似来模仿原文中“桂圆”与“委员”的谐音,可谓巧译,两种语言能有音形意俱似的表达方式只是偶然,可遇而不可求。

二、文化因素的限制

文化是决定可译度的另一大因素。一篇文章的可译度,与其文化含量呈反比:文化内涵越大,可译度越小,翻译的难度越大。

可译度在物质文化方面表现为词语的空缺,如中国的“水饺”在英文里不到对应词,只好通过音译把汉语的词借过去。

汉语中的词语虽然能在英文里到功能相似的词语,但各自的文化内涵还是不同的。如中文的“猫哭耗子”和英文的“shed crocodile tears”表达基本相同的比喻义,但带有不同的地域文化彩。“豺狼一样凶狠”和“as fierce as sharks”也是如此,前者带有明显的陆地文化待征,后者带有海洋文化的特征。

亲属文化词语方面,也存在可译性障磅。中国文化历来重视尊卑长幼.所以亲属关系的分类很细,很多细类词语在英语里没有对应。虽然可以用修饰语解释,但行文中总不能把“您好,表妹”译成“Good morning, my

female-cousin-on-mother’s-or-paternal-aunt’s-side-younger-than-myself”(赵元任先生例)。

另外,像“来福哥”之类,有人译成“Brother Laifu”,且不论意思正确与否,在西方的宗教文化背景中,听上去像是神职人员或教徒之间的称谓。

精神文化方面,由于语言间的对应空缺和似是而非的对应,可译性难度较大。如老子的“道”、孔子的“仁”、八卦的“阴阳”。这类词语被称为“culturally loaded words”,翻译中有时需生造词语(Taoism, ren,yin and yang),有时借用英文的近意词(way, benevo1ence等)。两种译法都是可译度限制下的无可奈何之策。

翻译过程总伴随着各种各样的限制,译者要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来突破这些限制,将原文的信息尽可能充分地在译文中传达出来。

补 充 练 习

一、翻译下列篇章,注意字里行间文化因素的处理: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二、翻译下列句子:

(1) 中国有句古话,“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百年树人,减少九十年,十年树人。

(2)那胡正卿心头上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3) “‘燕雀安知鸿鹄志哉’,汝既拿住我,便当解去请赏。何必多问!”

(4)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5) 你不是听过这句俗话吗?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现在九号炉就是没水吃。


本文发布于:2024-09-24 02:31:5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fanyi/2050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翻译   译文   原文   标准   语言   意义   文化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