韧性


2023年12月20日发(作者:embracing)

韧性(resilience)——在压力下

复原和成长的心理机制

*

于肖楠

1,2

张建新

1

(1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01)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039)

摘 要 韧性是指面对丧失、困难或者逆境时的有效应对和适应。当生活变化对人们造成威胁时,这种自

我保护的生物本能就会展现出来。来自个人、家庭、社会三方面的保护性因素之间会相互作用而组成动力

系统,共同抵抗环境的不利影响。韧性的过程模型认为韧性是瓦解和重新整合之后达到的更高平衡状态,

与一般意义上的“复原”有区别。在不同人生发展阶段上,韧性呈现出具有不同适应意义的层次结构,其

内涵也会因情境而变化。尽管在如何测量韧性的问题上研究者们仍未达成一致意见,但一些简便有效的韧

性量表得到了广泛应用。韧性研究的目的是探索个人生存和成长的力量源泉,在教育、医疗、社区和企业

中开展的韧性干预训练已经显示出良好效果。

关键词 韧性,适应,应对,保护性因素,干预。

分类号 R395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出

自《周易》的古训,向人们昭示着生命不息、

奋斗不止的震撼性力量。时光流转,两千年

后西方心理科学关于人如何适应逆境(如贫

困、疾病、丧偶、车祸等)的一系列研究,

对东方的古老话题做出了回应。发展心理学

家发现,许多身处逆境(父母患病、家庭破

碎、经济条件恶劣等)的儿童没有像人们预

期的那样被逆境打倒,反而发展成为“有信

心、有能力、有爱心”的人[1]

。这一奇迹成

为研究者们感兴趣的谜,而谜底——韧性

(resilience)现今已成为研究儿童发展的新

理念,并逐渐扩展到特殊教育、学校培训、

心理咨询、疾病护理、家庭、社区建设

收稿日期:2005-02-29

* 中国科学院生物局重点资助,项目编号:KSCX2-2-03

通讯作者:张建新,E-mail:****************

甚至是公共卫生等领域中。自 70 年代的一

些开拓性工作以来,在韧性领域涌现出了大

量的研究课题和干预计划。

1 韧性的界定

对 resilience 的研究始于美国,但当其他

国家引入这个概念时,却出现了翻译上的困

难。在西班牙语和法语中就没有专门的对应

词语[2]

,同样,如何将这个术语翻译成中文

也引起了不少争论。台湾学者将其译为“复

原力”,香港学者译为“抗逆力”,大陆学者

则译为“心理弹性”[3]

(香港学者岳晓东也

采用类似的方式,译为“压弹”[4]

)。笔者不

赞同上述翻译的原因有两点,首先 resilience

指人或物体自生自在的性质,不同于物理学

的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所以将 resilience

视为“力”是不合适的;其次尽管 resilience韧性(resilience)——在压力下复原和成长的心理机制

有在压力消除后受压物能够迅速反弹并回

复到原始状态的涵义[5]

,但即便力学家也承

认物质其实无法绝对地符合线性弹性规律,

即当外力去掉后物质并不能完全恢复原状

[6]

,更何况“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所以“心理弹性”的译法也有局限性。笔者

认为从生物属性上来看,生命体不像物理材

料那样被动地接受外力、随后恢复,而是具

有主动适应及自我调整的本能;从心理学意

义上来看,resilience 不仅仅意味着个体能在

重大创伤或应激之后恢复最初状态,在压力

的威胁下能够顽强持久、坚忍不拔,更强调

个体在挫折后的成长和新生。因此笔者倾向

于将 resilience 译为“韧性”,中国文化用“韧

性”来形容那些在压力和威胁下百折不挠、

坚强不屈的人,这个词与美国人的 resilience

的涵义更为相近。巧合的是,作者注意到台

湾部分学者近期也将 resilience 译为韧性[7]

需要注意的是,在理解这个概念时,笔

者不同意特质论的观点,即潜在地认为某些

第 13

卷第 5 期 -659-

人具有这种克服逆境的特质、而某些人不具

有,这种观点无益于挖掘韧性的机制,也不

利于设计干预计划。经过 30 多年来对韧性

的理解和探索,近年来一些学者主张将韧性

视为一种动态的过程[8]

,即能否达到韧性状

态取决于危险与保护性因素之间的抗衡。如

果在人生发展过程中,个体能够形成正常的

适应系统,那么当挫折或危难来临时,韧而

不折的“奇迹”就会出现,人们就能够成功

地抵抗逆境、促进成长[9]

。所以美国心理学

会把韧性定义为个人面对生活逆境、创伤、

悲剧、威胁或其他生活重大压力时的良好适

应,它意味着面对生活压力和挫折的“反弹

能力”[10]

。在 2004 年的《人格和社会心理

学杂志》上,韧性被视为面对丧失、困难或

者逆境时的有效应对和适应[11]

韧性似乎很神秘,所以有人认为,只有

少数幸运的人才拥有这种禀赋。但多年来研

究者通过比较高韧性儿童与其他儿童(如经

历同样逆境但没有良好适应的儿童)发现,

韧性是普遍存在的[9]

。Werner(1989)在夏

威夷进行过 30 年的追踪研究,他发现大约

有三分之一的高危儿童(出生前或围产期出

现并发症、长期贫困、家庭破裂、父母患有

精神病或者抚养环境恶劣等)顺利地度过了

童年期和青春期,他们不但没有表现出严重

的学习或行为问题,而且很好地适应了家庭

和学校生活,实现了教育和职业上的目标[1]

心理咨询中的案例分析也显示,绝大多数个

体在经历丧失、暴力或者生活威胁事件后,

并没有表现出慢性心理障碍,也没有在以后

的生活中出现沮丧、忧伤、悲痛等消极情绪。

相反,多数人都能从创伤的阴影中走出来,

适应新的生活[12]

实际上,生物体出于自我保护和生存的

需要,在环境发生变化时,都具有动态调控

和即时适应的基本反应能力,这是一种生物

遗传决定的“自我调节机制”[13]

。韧性似乎

正是人类机体中存在着的一种自我保护的

本能 [14]

,它会在逆境下自然地展现出来[15]

推动着人们去克服生命威胁、去追求自我实

现、去维持精神和谐。

这与积极心理学思潮正好契合,研究者

们已经不再像原来那样只关注压力、缺陷和

疾病,而是逐渐致力于挖掘个体自身的优点

和潜能[16]

。韧性的相关因素涵盖了应激与健

康心理学领域中几乎所有的积极品质,比如

自尊、自我效能、责任感、成就动机、计划

能力、内控、高期望、自律、批判思维、热

情、乐观、好脾气、敏捷心理科学进展

商、问题解决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等等。除

这些个人资源外,研究者们还归纳出与韧性

有关的外部环境资源。例如,在家庭方面有

温暖的家庭氛围、良好的亲子关系和夫妻关

系、一致的行为规范、对孩子提供关爱和支

持等;在社会关系方面包括亲密的同伴友

谊、成人导师式的指导、良好的角榜样、

安全的学校氛围、和谐的社会环境以及宗教

信仰等[17]

。这些保护性因素对于维持韧性至

关重要,韧性发挥作用的过程就是个体的保

护性因素与高危情境(如战争、灾难、疾病、

生活挫折等)相互作用的结果。

韧性的概念之所以能够迅速地迁移到

各种研究领域中,在于它是一个兼容性极强

的研究框架,成功地整合了发展、人格、情

绪、社会、认知、应激及健康心理学等研究

领域的现有成果,甚至涉及到了哲学、物理

学、生物学、医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学科

的理论。

2 韧性的理论模型与研究工具

2.1 韧性的过程模型

尽管人们对韧性的保护性因素进行了

大量的实证研究,但对于“韧性是如何产生

作用”的问题一直没有令人满意的解答。比

如,韧性所涉及的这些保护性因素如何构成

积极行动 2005 年

高智-660- 、、

一个完整的动力系统,互相激发和促进的?

在成长过程中,它们又是如何与各种危险因

素相互作用,最终使个体在情绪、能力和社

会交往中等都保持着良好的状态的?

Richardson(2002)的过程模型(见图

1)从瓦解与重新整合以及意识与无意识选

择的角度来看待韧性[14]

。这个模型认为,在

面对生活刺激(如结婚、失业)时,原本处

于“身心精神平衡状态”的个体为了继续维

持平衡,就会调动起诸多的保护性因素与生第韧性(resilience)——在压力下复原和成长的心理机制

活刺激相抵抗。如果压力过大、抵抗无效时,

平衡就会发生瓦解。此时个体不得不改变原

有的认知模式(如世界观、信念体系等),

并同时体验到恐惧、内疚、迷惑等情绪。随

后个体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开始重新进行

整合,这个过程可能会导致不同的结果:(1)

达到更高水平的平衡状态,即增强了个体的

韧性;(2)回复到初始平衡状态,因为个体

为了维持暂时的心理安逸而不肯改变,失去

了成长的机会;(3)伴随着丧失而建立起更

低水平的平衡,这时个体不得已放弃生活中

原有的动力、希望或者动机;或者(4)伴

随着功能紊乱而出现的失衡状态,在这种情

况下个体转而采用物质滥用、破坏行为或其

他不健康的方式来应对生活压力。这个模型

的价值在于,它提醒着人们韧性是有意识地

选择的一种结果,与普通意义上的“复原”

是有区别的。

当然,个体面对的往往不是一个简单的

应激源,多个应激源经常相互作用而产生累

积影响,比如下岗会引发经济危机又同时会

引发夫妻矛盾等[18]

。因此,在应对逆境的过

程中,保护性因素会与多个负性事件的综合

影响进行多重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应对系

统。在个体成长的每个发展阶段上,增强韧

性的保护性因素与加剧个体脆弱性的危险

性应激之间进行着力量较量。只有在保护性

因素居强势的转折点上,个体才会良好适

应。

2.2 韧性的层次模型

但韧性本身是具有层次性的,并不是纯

卷第 5 期 -661-

13

粹意义上的完美状态,它的作用在于对当前

危机情境的适应意义。Hunter(1999)曾做

了一个关于韧性的访谈研究[19]

,他的研究对

象不是那些适应良好的成功人士,而是职业

学校中经常出现行为问题(如旷课、拉帮结

伙、暴力侵犯、未婚先孕等)的学生。出人

意料的是,在总结自己的经历时,这些学生

将韧性归纳三个方面:其一不与他人交往

(因为周围的人都不可信任);其二离索

居(因为没有社会支持或者社会支持系统不

健全);其三情感冷漠(因为痛苦的情感难

以承受,莫不如无动于衷)。

拒绝交往、离索居、情感冷漠似乎都

是消极品质,与前面涉及到的韧性保护性因

素完全无关。这一结果促使 Hunter 进行反

思,提出了韧性的层次模型。他认为,最低

层面的韧性仅仅具有生存意义,人们通过暴

力侵犯和情感压抑来保护自我;中间层面的

韧性具有防御意义,个体拒绝与别人交往,

以此抵制外界生活的不良刺激;最高级层面

的韧性才具有健康、成长的含义,他们积极

地调动个人资源,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灵

活地处理生活压力。处于前两个层面的人在

成年之后,往往会出现心理社会适应不良、

甚至心理障碍。这种层次模型可以解释为什

么在 Luthar 的研究中发现“高韧性”儿童反

而比其它儿童(能力强但没有经历逆境的儿

童)更沮丧、更焦虑[20]

2.3 韧性的情景特异性

此外,韧性的内涵也会因体的性别、

社会经济地位和文化背景等而有所区别。例

如,Aroian(1997)研究来自前苏联的美国

移民[21]

时发现,西方的韧性量表[22]

中的一些

项目(如“我能接纳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我

不介意别人对我的好恶”)不符合集体主义

文化下人们的行为方式,“我做事雷厉风行,

从不拖沓”以及“对于无能为力的事情,我

不会耿耿于怀”等这类项目也不适用于移民

生活。另一个对乞丐进行心理科学进展

观察研究 2005 年

也发-662- 的

现,在沿街乞讨这种特殊环境下,流浪者们

历练出一种超乎寻常的生存能力,但如果将

他们遣返回正常生活中,要求他们自食其力

去体面地谋生时,这些街头胜利者却无法适

应下去[23]

。因此,正如应对方式一样,韧性

的保护和成长功能也是具有情境特异性的。

值得一提的是,前文都是在逆境下探讨

韧性的作用。贫贱不移、威武不屈,无疑与

韧性有关,但即便是顺境也需要韧性。在一

项关于自强的本土化研究中,也表明了不仅

在竞争中,而且在顺境中也同样需要自强的

思想[24]

。由此看来孟子的“富贵不能淫”的

顺境大丈夫标准,并非出于偶然。因此在某

种意义上说,韧性是人们在生活变化中维持

精神和谐的根本,甚至是良性发展和自我实

现的前提。

2 4 韧性的测量工具

韧性这个心理学概念,一方面折射出人

作为物理和生物实体存在的基本属性,另一

方面又凸现出人作为社会和精神实体存在

的独有特性。研究韧性的个体差异,对于开

发人力资源以及开展心理干预,具有重要的

心理学意义。韧性的测量与评估是此类研究

的基础。

就像韧性的定义一样,研究者们在如何

测量韧性问题上迄今也未能达成一致。量表

是目前测量和评估韧性的主要工具,如

Wagnild 和 Young 的量表[22]

,Block 和

Kremen 的量表[25]

以及 Connor 和 Davidson

的量表(简称 CD-RISC)[26]

。Wagnild 和

Young 的韧性量表应用的最早、也最广泛,

其题目来自于对成功应对重大挫折的被试

进行的访谈,如个人能力(包括独立、自信、

决心、控制感、坚持等)、接受自我和生活

(包括适应力、灵活、平衡)等。而 Block

和 Kreman 的韧性量表权威性较高,题目简

约,如“对朋友很慷慨”、“喜欢做新颖的事

情”等,这个量表因为题量少(14 个题目)

又可与其它人格量表一起使用而受到欢迎。

与前两个量表不同的是,Connor 和 Davidson

的韧性量表已经在临床中得到了应用

和验证,它能较好地反映出创伤后应激障碍

(简称 PTSD)患者在临床过程中整体

适应状况的改善,这个量表涉及到能力、忍

受消极情感、接受变化、控制、精神影响等

5 个因素。

3 韧性的干预

韧性研究的终极目的是探索个人生存

和成长的力量源泉,使逆境对个体的消极影

响最小化,使个体的适应和成长最大化。相

应地,通过干预来帮助人们减少危险和提高

韧性这两种模式,都能达到发展优势潜能、

预防行为障碍的目的[27]

。虽然到目前为止韧

性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系统的理论体系,

但它已经在实践应用中显示出重要的现实

意义,反过来韧性理论也在实践的反复检验

中得到了不断的发展。

韧性不是天才独有的特质,也不像某种

心理高峰体验那样可望而不可即,每个人天

生就具有一定的韧性潜能,因此可以通过许

多途径去挖掘和提高韧性。许多临床实践表

明,提高韧性的关键在于,把握好个人品质、

家庭支持及外部环境支持系统这三种资源

之间的最佳匹配。另外,韧性干预训练效果

研究的一种重要发现是,受训者韧性的提高

和保护性因素的增加并不是得益于培训内

容本身,而是源自于受训者参与培训的经历

和体验,使他们从中体悟到更深层次的关

系、信念和期望,以及自愿与他人分享这些

力量的价值感[28]

。总之,就是要在更高的层第 13 卷第 5 期

(resilience)——在压力下复原和成长的心理机制面或水平上整合出新的韧性。因此,在培训

过程中,咨询者的作用就显得相当突出,他

们的有效参与能帮助受训者建立一种具有

延展性和支持性的网络[29]

目前,韧性干预在儿童和青少年教育实

践领域应用的最广泛也最富有成效,其根本

目的是要孩子们获得应对挑战的各种生活

技能。比较著名的几个韧性训练计划有:

Sternberg 等提出“另一个 3R”培养方案,

韧性-663-

它要求学生学会推理(reasoning)、韧性和

责任(responsibility)[30]

。在著名的“国际

韧性课题”中,研究者们提出“我是、我有、

我能”的操作化策略,以 15 个情境为素材,

对 30 个国家 0 到 11 岁的儿童进行心理干预

[2]

。另外 Henderson 和 Milstein 在 1996 年提

出过“六策略训练计划”[31]

,这六个策略分

别为:(1)为学生提供参与有意义活动的机

会(如勇于提问、共同制定课程表);(2)

建立并保持对学生的高期望(出地完成作

业);(3)创造一个相互关爱和支持的学校

氛围(如建立信任,以学生为中心);(4)

增强每个人的亲社会倾向(如视教师为朋

友,在同学之间建立伙伴关系);(5)为学

生制定清楚而一致的行为规范(如理解行为

后果,遵守规则);(6)为他们传授生活技

能和社会技能(如形成良好的沟通能力和问

题解决能力)等等。

一些国际组织也在利用韧性干预法帮

助人们抵抗挫折和灾难。红十字会和红新月

会国际委员会在提供紧急救援和人道扶持

时所进行的心理援助,对于减轻受灾人的

痛苦、帮助他们尽快恢复正常生活发挥了重

要作用。美国心理学会(APA)的帮助中心

甚至开通了一个“韧性之路”热线。发达国

家的一些社区组织在经历了传染病爆发、经

济萧条等恶性事件后,也开始关注韧性在提

高社区生活质量方面的作用。另外有很多企

业也逐渐意识到韧性能够提高员工的工作

热情、增强组织的竞争力,所以开发出一系

列的韧性培养方案,甚至提出“逆境商数

(Adversity Quotient,简称 AQ)”的概念。

尽管韧性干预还没有应用到疾病护理

中,但就临床心理学的相关实证研究来看,

对患者开展韧性干预也将非常有意义。冠心

病患者的研究表明,忧伤情绪使他们感到精

力衰竭,其复发心脏病的可能性是心态积极

的人的 4 倍[32]

。而另一个研究却发现韧性就

能使人们减少焦虑和抑郁,对生活挑战表现

出更多的信心和希望[33]

。艾滋病患者研究表

明,即便在病情威胁生命的情况下,明确的

生活目的感仍能使患者积极地调整状态,提

高生活质量[34]

,从中可以看出韧性的潜在作

用。同样,老化研究发现,韧性强的老年人

会认识到身体机能的衰退并不意味着生活

走下坡路,收入低不等于不幸福,他们依然

意志高昂,对生活很满意[35]

。从这些证据看,

在临床中对患者开展韧性方面的心理干预,

将改变他们身心疲惫、悲观无望的感觉,增

强他们重塑健康的信心,提高他们的幸福感

和满意度,有利于他们尽快痊愈,减少疾病

复发和死亡的几率。

生活变化、挫折和逆境贯穿于生命的整

个历程中,生活不断变化的过程实质上就是

要求韧性不断提高的过程。正如 Sternberg

所说,韧性包含着需要人们在童年期和成人

期都要不断学习的一系列关键技能[36]

。韧性

的提高意味着成长、健康和幸福。尽管像“心

理健康”一样,韧性还是一个界定不严格的、

理论框架不完善的研究领域,但它对于生存

和发展的意义促使人们不断地研究下心理科学进展 2005 年

前已经陆续出现了“生理韧性”[11]

、“职业

韧性”[37]

以及“关系韧性”[38]

等更为精细的

概念。要真正理解韧性的本质还有很远的路

要走,但幸运的是我们已经朝着这个目标前

进了。

参考文献

[1] Werner E E. Children of the Garden Island. Scientific

American, 1989, 260; 4, 106~111

[2] Grotberg E H. The international resilience project: findings

from the research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intervention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54th Annual Convention, 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Psychologists, Banff, Canada, July 24~28, 1996

[3] 席居哲, 桑标. 心理弹性(resilience)研究综述. 健康心理

学杂志, 2002, 10(4): 314~318

[4] 岳晓东. 压弹:心理素质的新概念. 教育研究(待发表)

去,目-664-

[5] Harris W T, Sturges A F. Webster’s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Springfield, Mass, U.S.A.: G. & C. Merriam

Company, 1923. 705

[6] 武际可, 王敏中, 王炜. 弹性力学引论. 北京: 北京大学

出版社, 2001. 1

[7] 利翠珊. 华人婚姻韧性的形成与变化: 概念厘清与理论建

构. 第七届华人心理与行为科际学术研讨会, 2004年10月

24~26 日, 台湾

[8] Luthar S S, Cicchetti D, Becker B. The construct of resilience:

A critical evaluation and guidelines for future work. Child

Development, 2000, 71(3): 543~562

[9] Mastern A S. Ordinary magic: Resilience process in

development. American Psychologist, 2001, 56(3): 227~238

[10] American Psychology Association Help Center. The road to

resilience: What is resilience?

/featuredtopics/?id

=6&ch=2, 2004

[11] Tugade M M, Fredrickson B L. Resilient individuals use

positive emotions to bounce back from negative emotional

experienc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4, 86(2): 320~333

[12] Bonanno G A. Loss, trauma, and human resilience: Have we

underestimated the human capacity to thrive after extremely

aversive events? American Psychologists, 2004, 59(1):

20~28

[13] Sander L W. Awareness of inner experience: A systems

perspective on self-regulatory process in early development .

Child Abuse & Neglect, 1987, 11(3): 339~346

[14] Richardson G E. The metatheory of resilience and resiliency.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2002, 58(3): 307~321

[15] Benard B. Fostering resilience in Children.

/databases/ERIC_Digests/,

1995

[16] Seligman M, Csikszentimihalyi M. Positive psychology: An

introduction. American Psychologist, 2000, 55(1): 5~14

[17] Garmezy N, Masten A S, Tellegen A. The study of stress and

competence in children: A building block for developmental

psychopathology. Child Development, 1984, 55: 97~11.

[18] 张向葵, 于肖楠. 处于不支持行为压力下的下岗人员的

中介作用研究. 应用心理学, 2002, 8(3): 9~14

[19] Hunter A J, Chandler G E. Adolescent resilience. Journal of

Nursing Scholarship, 1999, 31(3): 243~247

[20] Luthar S S. Vulnerability and resilience: A study of high-risk

adolescents. Child Development, 1991: 62, 600~616

[21] Aroian K J, Schappler Morris N, Neary S, Spitzer A, Tran T

V. Psychometric evaluation of the Russian Language

version of the Resilience Scale. Journal of Nursing

Measurement, 1997, 5(2): 151~164

[22] Wagnild G M, Young H M. Development and psychometric

evaluation of the Resilience Scale. Journal of Nursing

Measurement, 1993, 1(2): 165~178

[23] 包 蕾 萍 . 职 业 化 流 浪 对 儿 童 发 展 的 影 响 .

/data/?id=1874, 2004

[24] 郑剑虹, 黄希庭. 自强意识的初步调查研究. 心理科学,

2004, 27(3): 528-530

[25] Block J, Kreman A M. IQ and Ego-resiliency: Conceptual

and empirical connections and separatenes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6, 70(2): 349~361

[26] Connor K M, Davidson J R T. Development of a new

resilience scale: The 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

(CD-RISC). Depression and Anxiety, 2003, 18: 76~82

[27] Ollson C A, Bond L, Burns J M, Vella-Brodrick D A,

Sawyer S M. Adolescent resilience: A concept analysis.

Journal of Adolescence, 2003, 26: 1~11 第 13

韧性(resilience)——在压力下复原和成长的心理机制

[28] Bernard B. Turning it around for all youth: from risk to

resilience. Launceston, Tasmania; Resiliency Associates and

Global Learning Communities, 1997

[29] Rak C F, Patterson L E. Promoting resilience in at-risk

children. Journal of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 1996, 74:

368~373.

[30] Cogan J C. The other 3 R’s: Reasoning, resilience, and

responsibility. /ed/cpse/,

2004

[31] Bosworth K, Earthman E. From theory to practice: School

leaders’ perspectives on resiliency.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2002, 58(3): 299~306

[32] 于肖楠, 张建新. D 型人格: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心理危险

因素. 心理科学进展, 2005, 13(1): 72~77

[33] Beasley M, Thompson T, Davidson J. Resilience in response

to life stress: The effects of coping style and cognitive

hardiness.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 2003, 34:

77~95

[34] Farber E W, Schwartz J A J, Schaper P E, Moonen D J,

McDaniel J S. Resilience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adaptation

to HIV disease. Psychosomatics, 2000, 41: 140~146

[35] Wagnild G. Resilience and successful aging: comparison

among low and high income older adults. Journal of

卷第 5 期 -665-

Gerontological Nursing, 2003, 29(12): 42~49

[36] Sternberg R J. The other three Rs: part three, resilience.

/monitor/may03/, 2003

[37] Brown B L. Career resilience. Columbus: ERIC

Clearinghouse on Adult, Career,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1996. (ED402474)

[38] Jordan J V. Relational resilience. Work in Progress, No. 57.

Wellesley, MA, Stone Center Working Paper Series, 1992

Resilience: The Psychological Mechanism for Recovery and Growth

during Stress

Yu Xiaonan

1,2

Zhang Jianxin

1

(

1.

Institute of Psych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01, China)

(

2.

Graduate school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39, China)

Abstract: Resilience refers to the effective coping and adaptation although faced with loss,

hardship, or adversity.

This biological imperative for self-protection will be exhibited when people are faced with stress,

threats, or life

changes. Coping resources or protective factors on personal, family, and social aspects interact

with each other into

a dynamic system in order to resist the effect of adversity. The process model argues that

resilience refers to the

higher homeostasis than original level, and it is different from recovery. The hierarchy of

resilience demonstrates

its adaptive nature on different developmental stages, and the meaning of resilience varies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

situations. Although there is no consensus on the measurement of resilience, some scales have

been employed

widely for their convenience and efficiency. The aim of resilience research is to examine strength

and promote

adaptation of people, and resilience interventions conducted by schools, clinical institutions,

communities, and

enterprises have been proven good effects.

Key words: resilience, adaptation, coping, protective factors, intervention.


本文发布于:2024-09-24 06:26:3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fanyi/1815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韧性   生活   研究   心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