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料库的英汉语言中“mouth(口/嘴)”的转喻对比考察


2023年12月19日发(作者:看车)

基于语料库的英汉语言中“mouth(口/嘴)”的转喻对比考察

认知语言学的视角,对英语中含有“mouth”和汉语中含有“口/嘴”的表达进行对比研究。用例主要取自英语国家语料库(BNC)和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CCL)。通过分析大量实例,旨在揭示研究“mouth(口/嘴)”在两种语言中的转喻的认知共性和个性及其缘由。

标签:mouth口/嘴转喻对比一、引言

隐喻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成果颇丰。相较而言,转喻则在较长时间内处于次要地位。直到90年代,转喻才逐渐成为语言学家的关注对象,得到其应有的重视。Barcelona[1](2000)认为,转喻是一种认知工具,其地位比隐喻更为基本。Taylor[2](2001)指出,相较于隐喻,转喻是意义延伸最基本的过程,所起的作用更为基本。国内外很多学者的研究发现,在一定程度上,转喻比隐喻更具本原性。转喻作为一种认知方式,与感知体验密不可分,而感知体验基于人的身体构造。王文斌[3](2007)指出,人们常采用“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认知方式去认知新事物和新概念。换句话说,人们对外界事物的认知通常是从认识自身开始的,逐渐认知到周围熟悉的事物、较远的事物,最后才是认知抽象事物。人体部位是人类最为熟悉的事物,因此,它对于转喻意义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所选取的研究对象——英汉语言中的“mouth(口/嘴)”,是人体最为重要的器官之一,它在人类对世界的认知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虽然身体部位词受到很多学者的关注,却鲜有学者借用真实语料,对人体词“mouth(口/嘴)”的转喻进行系统的对比研究。本文主要以BNC和CCL两个英汉语料库中的真实语料为例,深入探究并揭示英汉语言中“mouth(口/嘴)”的认知共性和个性。

二、英汉语中“mouth(口/嘴)”转喻研究

转喻作为最为重要的认知工具之一,在人类认知和感知外界事物中起着重要作用。早在1980年,Lakoff和Johnson[4](1980)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指出,转喻在人类认知世界的过程中是一种强有力的认知工具。他们指出,转喻是通过事物之间的邻近关系实现的。董成如[5](2004)认为,Lakoff和Langacker对转喻的研究互为补充,转喻的本质在于用凸显重要、易感知、易记忆、易辨认的部分,以之代替整体或整体的其他部分,或用具有完型的整体代替部分。通过研读以往文献,我们发现,鲜有学者涉及人体词“mouth(口/嘴)”的转喻研究。

(一)英汉语言中“mouth(口/嘴)”的转喻的认知共性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对“口/嘴”的定义为:“人和动物进饮食的器官。”《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6版)对“mouth”的定义为:“the opening in the face

used for speaking and eating,etc.;the area inside the head behind this opening.”作为人类共同的饮食器官,英汉民族在认知该人体词中存在认知共性。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01:52:0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fanyi/1494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认知   转喻   研究   事物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