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产业与社会变迁思考(提纲)Aestheticindustryandsocialchange_


2023年12月18日发(作者:特警力量)

美学产业与社会变迁思考(提纲)Aestheticindustryandsocialchange

《美学产业与社会变迁思考(提纲)》曾于2017年4月9日在南方科技大学举办的“审美文化与创意产业高峰论坛”上首次发布。2019年在山东济南齐鲁工业大学举行的“中国设计理论与社会变迁学术论坛——第三届中国设计理论与‘中国工匠’培育高峰论坛”上,再次发表。——特此说明。

美学产业与社会变迁思考(提纲)Aesthetic industry and social

change

邹其昌

内容摘要本文旨在探讨美学的生成动力及其传播机制问题。一般意义而言,美学产业是一种不同于一般产业的情感体验式产业,旨在引领和推进相关经济活动与产业的产生与发展。财富美——美学产业学、乃至整个美学的基本概念,是美学学科的基本范畴之一。美学产

业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两大基本维度:美学产业促使生活的艺术化或生活的审美化——走向大众或普世;美学产业促进、催生或强化艺术审美的纯净化——走向高雅或独立。美学产业的双向互动趋势带来了人类整体社会的变革与发展,那就是美学经济学(审美经济学)的产生,或者是生活经济的审美性——美的就是经济的,经济的就是美的互释。目前的文创产业、创意产业、设计产业等均属此类。只是目前这些领域的探讨,缺失美学的引领,这也就是“美学产业”问题提出与推进的重大价值。关键词:财富美、美学产业、情感体验式产业、社会变迁

美学新思路——美学产业;美学新范畴——财富美

当然,不管怎样称呼,最大的差异在于,我是将“美学产业”(“产业”一词的使用,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与传统的“产业”概念,不能比附)作为把握美学基本问题的价值手段,即“美学应该是怎么样的”。为什么美学可以和如此多的领域结合起来,如审美与创意文化、审美与生态等等如此多的现象。我提出“美学产业”就是要挖掘美学本身的本真样态(也就是所谓本体吧)。也是我对美学基本理论问题的思考,近期清理了一个思路,提出“美学产业”,提出应将“财富美”纳入美学理论基本范畴:艺术美、社会美、自然美、财富美等。

从两个话题说起:

——两个美学史研究典型案例:马克思的美学研究和“艺术”(Fine Art)的产生。马克思对美学问题的研究,根源于经济活动,即从经济学视角研究美学问题,包括经济活动中的等价物形式的选择——货币(金、银等物质材料),就是基于美学原则、美学标准、美学规律、美学价值等方面展开的。目前,学界研究马克思美学最大的误区,就在于将马克思美学的主题遗忘了,去着力于次要的东西——艺术等。艺术的美学问题,在马克思美学体系中属于次要地位,至多

也只是作为其美学研究的案例考察而已。出现这种倾向的原因,可能就是受到当代西方美学研究的影响所致。艺术是美学的结果,固然有其独特研究美学的价值,但艺术不是美学的根源,更不是全部,切忌将美学等同于艺术,更不应与艺术争地盘,美学有着自身更重要的价值本体。这也是“回到马克思”研究“美学”的核心。其中,“美学产业”就是美学本身价值系统的核心领域。18世纪以来的“艺术”(Fine Art),是依照美学价值、美学标准等加以凝定、资本运作等而产生的,是美学产业化的一个标志性产物,正因为“美学产业”,艺术才得以产生、发展与扩张,并形成了极大的艺术资本市场的产业链。如果没有美学产业的集成化,包括以美学为追求目标的战争、掠夺、交换、资本运作、金融行为等活动,“艺术”不可能有急速发展的可能。战争是政治经济的极端形式,是财富增长的最原始的暴力行为——掠夺。在“艺术”之前,有美的创造,包括设计、工匠等美学实践活动。“艺术”“文人画”等只是一定时代特定的社会体依据美学产业标准所建构成的一种美的创造形式。

一、美学产业的提出——重新定义“美学”

1.美学史的初步反省

普遍流行的“美学”,定义为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其研究对象是知识学领域的“知情意”的“情”,精神世界领域“真善美”之“美”。此观念源于以康德为代表的古典时期。任何一个学科都有其自身的边界,美学的边界到底在哪里?本人近二十年来,一直在思考中国传统美学的研究思路、方法、路径等问题,努力探寻中国传统美学自身的特有理论系统、精神及其当代价值。并以此对美学进行多维度、跨学科研究而加以拓展与延伸,以关注、思考和回应当代美学研究的世界性问题。第一、如果以经济形态的角度考察,人类美学有三种历史形态:“造物美学”(传统手工业经济形态的美学)、“机器美学”(现代工业经济形态的美学)和“数字美学”(当代数字化经济形态的美学)。第二、中国美学史发展的三个圆圈:远古至秦汉(华夏融合)—本土美学圈;晋唐宋元(亚洲融合)—四教美学圈;

明清(全球融合)——东西美学圈。

第三、中国传统造物美学史的三个重要理论形态:《考工记》中国传统造物美学的奠基形态、《营造法式》中国传统造物美学的深化形态、《天工开物》中国传统造物美学的整合形态。

第四、中国传统造物美学的基本性质:以《易》《礼》体系为思想源头的“考工学”性质的美学形态。也就是说,中国传统造物美学思想史实际上是中华考工学美学形态发展史。

第五、美学不能简单等同于“艺术”、“哲学”、“语言”、“符号”、“实践”、“技术”、“造物”等,美学应该是美学本身具有的东西,美学研究也应该研究美学本身具有的东西,否则,美学就没有存在的价值,失去了存在的合法性。

2.“全美学”——礼学美学

加强对美学基本理论的研究,深入思考中国传统美学特和基本精神,尤其是展开对以“礼”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的深入思考,这是中国美学和其他国家美学的重大差异所在。因此,我提出了“礼学是全美学”的命题,“全美学”的核心是礼,而礼是集礼义、礼仪和礼器即“道、技、艺”三者为一体的生活美学。尽管近期美学研究越来越关注此方面,但远远不够,需美学同仁一道深入细致地展开研究,努力推进中国当代美学研究的深入展开。当代美学应该是一种多元互动建构性的“全美学”,其基本构成大致是:实践美学为基础,人生美学为核心,意象美学为契机,境界美学为追求,而展开关系和谐美学的互动、建构与超越。这也就是本课题所理解的“全美学”之基本框架,亦即未来美学的发展方向之一。实践美学所要承担的基本工作是要解决人类审美基点性场域及其基础性要素问题,包括人的本质性特征、美何以产生等问题。人生美学主要承担解决人作为审美活动核心而展开的相关建构性生理、心理、情感等问题,包括身体美学、生活美学等问题。意象美学重在解决人类审美活动中审美性要素的构成性问题,如意象、形式感、意向性等问题。境界美学重在探讨人类审美活动中所具有生存性价值追求问题,包括审美超越性问题等。关系美学重在考察人类审美活动中的本质性的生存关系,包

括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科技等等。和谐美学重在解决人类审美在整个人类社会生存、发展与享受等历史进程中内在建构性互生共生的生态美学问题。因此,只有从“全美学”的视角,才能真正深入探讨和完整把握包括朱子礼学诠释学美学在内的中国礼学美学(乃至整个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价值和基本意蕴。美学研究实际上是一种人类生存意义的研究,人类的生活化审美问题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礼学是一种生活之学,涉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也渗透或影响人们生活习俗的养成,成为一种特定时代和社会的生活方式。例如,全国各地的富于民族特的传统节日和民间习俗,都是礼学美学研究中的核心问题。当代中国美学研究已开始关注这些问题。如“生活美学”“休闲美学”“审美文化”等。实际上,礼学美学是一种“全美学”。这种“全美学”应该是美学研究的一个新视角和新思维。 3. 美学产业——美学的动力机制依据当前的知识体系,美学应该包含美学基础理论、美学应用理论和美学产业(市场)理论三大板块。由此构成了美学原理、门类美学、生活美学等基本学科系统。生活美学是基于美学基本原理与相关门类美学的综合应用的产物。美学产业是美学的动力机制,产生、发展的源头。

二、美学产业的基本内涵

作为一门美学学科的动力机制的分支领域,美学产业的基本概念或核心范畴,就是财富美。可以说,财富美——美学产业学、乃至整个美学的基本概念,是美学学科的基本范畴之一。财富美包含物质财富美和非物质财富美,或者是有形财富美和无形财富美等。其基本内涵主要有以下几大方面:

1. 劳动化生存——美学产业的动力源

以劳动为人类第一需求的价值系统生存方式,也是财富美的原动力。

2. 劳动性价值——美学产业的本体

3. 智慧性劳动——美学产业的资本市场

4. 美学资本驱动——美学产业的未来世界。

炫耀性——美学资本驱动的本质性显现。

5. 美学化生存——美学产业的最高目标精神价值和物质价值的高度统一,也就是精神的美和物质的美的高度统一。精神的美,包括人类各种精神性的美学价值,如获得精神愉悦感、尊严感等;物质性的美,包括人类一切物质性的生存环境美学价值,包括城乡美好生存环境,产品安全性美感,各类生存性交往美学价值方式等。

三、美学产业的基本类型

人类需求的多样性,带来美学产业的多样化发展。美学产业的基本类型:实体型、虚拟型和交互型。实体型:是指人类一切以美学为驱动的物质性经济实践活动,包括大至国家规划、城市建设小至民用的一针一线的设计、生产、营销、回收等等系统化市场方式。虚拟型:是指人类一切以精神性经济实践活动,包括各类艺术产业、各类信息化、数字化产业亦即目前各类创意产业等。交互型:是指人类在互联网时代、大数据时代的各类高兴技术条件下所呈现出来的一切价值互动生存方式,包括各类新兴的经济方式。 美学产业的代表性例案美容产业文化产业创意产业设计产业 四、美学产业的功能一般意义而言,美学产业是一种不同于一般产业的情感体验式产业,旨在引领和推进相关经济活动与产业的产生与发展。主要体现在两大基本维度:1.美学产业促使生活的艺术化或生活的审美化——走向大众或普世; 2.美学产业促进、催生或强化艺术审美的纯净化——走向高雅或独立。美学产业的促成“艺术”的诞生。艺术的目的是创造美,而美学产业的目的则是整合人类一切资源完善人性,实现人类的审美追求。美学产业的双向互动趋势带来了人类整体社会的变革与发展,那就是美学经济学(审美经济学)的产生,或者是生活经济的审美性——美的就是经济的,经济的就是美的互释。目前的文创产业、创意产业、设计产业等均属此类。只是目前这些领域的探讨,缺失美学的引领,这也就是“美学产业”问题提出与推进的重大价值。 例如:关于美学与战争掠夺,宋型美学典型地展现于富足江南人间天堂的江南美学景观之中。江南美学主要是以杭州为中心的都市审美景观,是自然、人文、经济互动的审美形态。江南美学也自然成为了“词”的核心主题。宋

词的开创者柳永曾以一首称赞杭州之美的《望海潮》【1】“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诱使当年大金国皇帝完颜亮“遂起投鞭渡江、立马吴山之志”,【2】隔年以六十万大军南下攻宋。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如下几个信息:1、美的天堂在江南;2、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完颜亮自然也爱美、追随着美;3、柳永的词,是宋词的代表,更是一种美的创造,是一美的升华。宋词,是宋型美的代表,也是雅俗同体美学的代表。这就有了“凡有井水处,既能歌柳词”【3】之美誉。以柳词为代表的宋词是一种“俚、雅”合体审美结构系统,并形成宋词美学的两个基本流派,如婉约派(柳永、李清照为代表)与豪放派(苏轼、辛弃疾为代表)等。而且,柳永之后的宋词还不断进行着“雅化”过程。即由“宋词言情”转型为“宋词亦能言志”的美学追求。

——————————————————————————

【1】望海潮 [宋]柳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2】参见[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一,中华书局1998年版。

【3】宋 叶梦得《避暑录话》记载:“柳永为举子时,多游狭邪,善为歌辞。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辞,始行于世,于是声传一时。余仕丹徒,尝见一西夏归朝官云:‘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5:53: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fanyi/1110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美学   产业   研究   问题   价值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